- 年份
- 2024(7498)
- 2023(10712)
- 2022(9233)
- 2021(8619)
- 2020(7407)
- 2019(17080)
- 2018(16553)
- 2017(30858)
- 2016(16402)
- 2015(18277)
- 2014(17670)
- 2013(17084)
- 2012(15593)
- 2011(13736)
- 2010(13466)
- 2009(12056)
- 2008(11208)
- 2007(9212)
- 2006(7765)
- 2005(6721)
- 学科
- 济(61601)
- 经济(61519)
- 管理(44076)
- 业(42633)
- 企(35625)
- 企业(35625)
- 方法(31560)
- 数学(27634)
- 数学方法(27143)
- 中国(17011)
- 财(16516)
- 农(15390)
- 业经(13264)
- 贸(12954)
- 贸易(12949)
- 学(12878)
- 易(12673)
- 理论(10652)
- 融(10615)
- 金融(10613)
- 农业(10300)
- 制(10217)
- 和(10003)
- 技术(9910)
- 务(9881)
- 财务(9839)
- 财务管理(9809)
- 地方(9808)
- 银(9378)
- 银行(9351)
- 机构
- 大学(219788)
- 学院(213926)
- 济(88780)
- 经济(87211)
- 管理(85155)
- 理学(74228)
- 研究(73678)
- 理学院(73396)
- 管理学(71903)
- 管理学院(71513)
- 中国(55346)
- 京(45976)
- 科学(44860)
- 财(39919)
- 所(35487)
- 中心(35326)
- 农(35070)
- 研究所(32589)
- 业大(32488)
- 财经(32258)
- 江(30622)
- 经(29811)
- 范(28884)
- 师范(28507)
- 北京(28432)
- 农业(27774)
- 经济学(27712)
- 院(27332)
- 经济学院(25098)
- 财经大学(24594)
- 基金
- 项目(155325)
- 科学(123807)
- 基金(115621)
- 研究(112112)
- 家(102926)
- 国家(101763)
- 科学基金(87436)
- 社会(72060)
- 社会科(68439)
- 社会科学(68419)
- 基金项目(60430)
- 省(58462)
- 自然(57646)
- 自然科(56401)
- 自然科学(56381)
- 自然科学基金(55351)
- 教育(52877)
- 划(51224)
- 资助(47199)
- 编号(44164)
- 成果(35627)
- 重点(35502)
- 部(35256)
- 创(33100)
- 发(32719)
- 国家社会(31082)
- 创新(30897)
- 科研(30844)
- 教育部(30704)
- 课题(29868)
共检索到317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忭 胡艺龄 赵玥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学习科学研究人类的学习及如何促进深度学习提供了机遇,但也存在一种迷思,即当我们拥有了海量数据,在不了解数据背后含义的前提下,就能依靠统计方法发现以往无法发现的有意义模式,提供智能化的教学建议,甚至实现智慧教育。单纯依靠大数据驱动,真能实现对教与学变革的期待和目标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大数据真正促进深度学习,并将深度学习和测评相联系?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国际知名学习科学专家戴维·谢弗(David Shaffer)教授分享他关于大数据时代下学习和测评的观点和经验。戴维·谢弗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心理系学习科学研究讲席教授,哥本哈根奥尔堡大学学习分析研究客座教授和威斯康星州教育研究中心数据科学家,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评估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思维技能。谢弗教授出版了《电脑游戏如何帮助孩子们学习》、《量化民族志》(Quantitative Ethnography)等专著,在《计算机与教育》《教育研究者》《教学科学》《思维、文化和活动》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百余篇游戏化学习、学习分析学术论文。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量化民族志 认知框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柴少明
卡尔·波瑞特(Carl Bereiter)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当代五位教育思想家之一(与布鲁纳、皮亚杰和布鲁姆等齐名)。20世纪80年代,他与马琳·斯卡德玛利亚(Marlene Scardamalia)教授一起提出了知识建构理论,创建了知识创新与技术研究所,成为促进知识建构研究与实践的世界性研究机构。他与研究团队开发的第一个协作学习网络系统——计算机支持的有目的学习(CSILE)已经演化为知识论坛(KF),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教学中。他还出版了大量论文和著
关键词:
知识建构 教育创新 社区 教育改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隆威 冯园园 顾小清
随着教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分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期高端访谈,我们有幸邀请了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戴维·吉布森(DaviD Gibson)教授分享其对学习分析技术应用的经验和见解。吉布森教授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学与学习系副教授,未来学习中心(LearninG Futures)主任。他曾经作为助理研究员任职于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后作为技术支持任职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参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科廷大学合作的"全球挑战奖"(GLobaL ChaLLenGe awarD)项目。他不仅是横跨教育、音乐、数学、计算机和心理认知等多领域的学者,还是一位独立顾问、项目主管、企业家和技术革新者,是...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龙 侯爽
继前面两期分别对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卡尔森、纽约大学多尔顿·康利的访谈,本期我们邀请美国杨百翰大学的戴维·威利博士就未来开放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了访谈。戴维·威利(David Wiley)目前是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学心理与技术专业副教授,并兼任该校教师教育和培训促进中心副主任,负责研究方面的工作。威利的职业生涯致力于为所有人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开放教育资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都非常活跃。威利是犹他州开放高级中学创始人、平世界知识公司(Flat World Knowledge)首席开放官(Chief Openness Office...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开源评估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家刚 杨南昌
学习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剑桥学习科学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简称《手册》)2006年出版1迄今已近10年。期间,学习科学研究蓬勃发展,新的学习观点和研究不断涌现,对人类的学习和教育创新产生了革命性影响。2014年底,《手册》第二版2问世,全球72位学习科学领域领军学者围绕校内和校外学习,正式学习中的学科教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的非正式学习,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具身学习、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主题各抒己见。在第二版《手册》推出之际,笔者借在美国访学之机,对《手册》编者基思·索耶(Keith Sawyer)教授...
关键词:
学习科学 进展 教学设计 教育革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雪峰 张永和 魏志慧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泛在学习,并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到底什么是泛在学习,如何使泛在学习的理念成为现实,即如何根据学习者所处情境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具体情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让不同的学习者有着相适应的学习体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重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让更多的民众更容易、更有趣、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作为未来终身学习的理想模式之一,泛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随意获取信息、开展交流和进行学习的理想环境。本期,金书轲(Kinshuk)教授以泛在学习在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泛在学习 自适应 个性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丽君
新技术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了高等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上看,大学教师没有足够重视教学质量,但从细节上来看,不同类型大学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重要的是要非常恰当地把政府的宏观指导和高校的自主发展结合在一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丽君
新技术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了高等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上看,大学教师没有足够重视教学质量,但从细节上来看,不同类型大学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重要的是要非常恰当地把政府的宏观指导和高校的自主发展结合在一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郭莉
新兴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关系、学习形态和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才能支持和促进有效的学习,智能时代为学习提供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如何帮助学生为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好准备,这些是学习科学家们致力于回答的问题。学习科学是一个关于学习过程、学习成效与学习环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学术组织载体有学习科学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Learning Science,简称ISLS),两本学术期刊:《学习科学杂志》(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张建伟博士曾在国内较早地引入和研究学习科学,著有《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一书。之后他在加拿大和美国从事学习科学研究,探索新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现在他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伯尼分校任教。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的资助下,张博士带领跨学科团队研究创造性知识建构的教学理论和技术支持,提出协作知识建构的动态结构生成方法及跨共同体知识互动机制,开发了集体思维脉络地图(Idea Thread Mapper,简称ITM)软件工具,促进学生驱动的探究对话和协作,还担任《学习科学杂志》联合主编、《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杂志》编委。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危怡 胡梦华 胡艺龄 顾小清
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兴起,学习者的画像变得更加精准、全面。如何从丰富的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信息,使其价值最大化是构建学习者模型的核心。传统的学习者模型虽然能为学习系统提供各类信息,但未赋予用户访问权限,用户无法参与模型的构建与控制。为更好地支持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透明化,需要将学习者模型向用户开放。其开放的对象广泛,且意义不仅局限于基本的可视化。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国际知名教育人工智能专家朱迪·凯(Judy Kay)教授分享开放学习者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的经验和见解。朱迪·凯教授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教育人工智能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联合主编,研究领域为人机交互、普适计算和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重点是创建个性化终身全方位学习的基础设施、工具和界面,核心是开放学习者模型的界面设计,使用户能通过界面参与学习者模型构建。她在《教育人工智能国际期刊》《用户建模与用户自适应交互》(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个人与普适计算》(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计算机科学教育》(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在界面研究方面创建了自然用户交互(Natural User Interaction)软件框架,为人们使用桌面、墙面等大型交互平面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辉 梁乐明 曹俏俏
詹妮特·科洛德纳(Janet Kolodner)教授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交互计算系的董事教授,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杂志》(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的创刊主编,国际学习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Learning Sciences,简称ISLS)的创始人、首任首席执行官。她的研究领域集中于学习、记忆、计算机中的问题解决。科洛德纳教授率先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简称CBR),是应用基于案例的推理来促进教育和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领军人物。科洛德纳教授目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艺龄 祝嘉钰 顾小清
随着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成为推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动因。如何观察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如何感受学习者的社会参与特征?如何评价在线讨论中的行为?这些都是在线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国际知名教育心理学家凡妮莎·登嫩(Vanessa Dennen)博士分享她关于在线教育实践共同体与话语分析的经验。登嫩博士是国际教育心理学与学习技术领域知名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目前担任《互联网与高等教育》(The Internet and H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苏珊
MOOCs一词提出至今已有十年。从2007年的小范围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与实践,到国际MOOCs元年(2012年)后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研究,MOOCs让在线教育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过去五年中,因MOOCs引发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批判和变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同时,对MOOCs变革教育的高度期待,与MOOCs不足一提的深刻批判也一直相伴相生,各种学术名词不断涌现。今日,人们对MOOCs的热情似乎已经退却。那么,当前MOOCs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的,究竟什么是MOOCs,其快速发展的动因是什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禺磊
记者手记:自上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出版以来,学习型组织在全球风靡一时,而在中国尤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干部"这些热门词汇大量见诸于国内的报刊网络,却似乎鲜少见诸于现实生活。我们本次专访的邱昭良博士,自1 995年开始研究学习型组织,著有《系统思考实践篇》、《学习型组织新实践》、《学习型组织新思维》等书,并翻译引进了《系统思考》、《情景规划》、《欣赏式探询》、《U型理论》等组织学习领域经典书籍,是国内知名的组织学习专家。本次访谈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话题展开:1.什么才是学习型组织?2.学习型组织如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如何促进教育研究迈向世界一流——访知名科学教育专家蔡今中教授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家庭水-能消费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中国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研究(1989-2011年)——基于微观数据的回归分解
贸易条件变动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发展中国家数据的动态面板和门槛回归分析
国际垂直专业化与中国环境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分析
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基于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人力资本与欧盟区域创新活动研究——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对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消费——基于省际面板数据SYS-GMM和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