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6)
2023(2391)
2022(2019)
2021(1805)
2020(1574)
2019(3679)
2018(3372)
2017(6584)
2016(3520)
2015(3827)
2014(3789)
2013(3840)
2012(3512)
2011(2941)
2010(2949)
2009(2640)
2008(2624)
2007(2394)
2006(2144)
2005(2095)
作者
(8571)
(7051)
(7005)
(6743)
(4579)
(3536)
(3325)
(2793)
(2665)
(2620)
(2432)
(2398)
(2320)
(2301)
(2225)
(2172)
(2143)
(2036)
(2020)
(1979)
(1730)
(1723)
(1706)
(1653)
(1633)
(1562)
(1515)
(1510)
(1483)
(1400)
学科
(13483)
经济(13465)
(13150)
管理(11996)
(11554)
企业(11554)
(10444)
(10119)
贸易(10118)
(10041)
(8781)
出口(7696)
出口贸易(7696)
(7696)
方法(6609)
数学(6065)
数学方法(6040)
(5376)
财务(5373)
财务管理(5363)
企业财务(5111)
中国(4130)
(3215)
财政(3177)
(2954)
(2873)
(2639)
银行(2639)
(2533)
金融(2533)
机构
大学(46030)
学院(44775)
(23955)
经济(23584)
管理(17965)
理学(15111)
理学院(14992)
管理学(14888)
管理学院(14814)
研究(13874)
中国(13134)
(12347)
财经(9506)
(9216)
(8767)
经济学(8740)
经济学院(8079)
(7313)
中心(7239)
财经大学(7132)
(6479)
科学(6353)
(5884)
北京(5752)
研究所(5502)
商学(5494)
商学院(5449)
(5437)
(5422)
(5246)
基金
项目(28624)
科学(23213)
基金(22536)
研究(21928)
(18876)
国家(18735)
科学基金(16639)
社会(15659)
社会科(15051)
社会科学(15048)
基金项目(11526)
(10204)
自然(9850)
自然科(9663)
自然科学(9661)
资助(9607)
教育(9563)
自然科学基金(9509)
(8254)
编号(8047)
(7141)
国家社会(7075)
人文(6518)
成果(6513)
教育部(6507)
(6272)
(6197)
社科(6106)
重点(6101)
(6037)
期刊
(24240)
经济(24240)
研究(15368)
(10616)
中国(10173)
(7882)
金融(7882)
管理(6744)
(6673)
国际(5686)
学报(5390)
财经(4958)
大学(4664)
科学(4495)
(4480)
经济研究(4414)
学学(4278)
(4274)
问题(3781)
(3150)
贸易(3150)
世界(3098)
教育(3042)
业经(3031)
技术(3009)
农业(2791)
国际贸易(2649)
经贸(2507)
财会(2443)
会计(2335)
共检索到7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知  
如何使外商按合同认缴其出资额──与焦志勇先生商榷刘明知贵刊1995年第一期焦志勇的《关于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几个法律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使我很受启发,但文中关于如何解决在注册资本中外方过高作价以及不能按时、按数认缴其出资额的问题的论述笔者不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焦爱华  
现行的公司法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行实缴制外,一般实行认缴制。在认缴制下,股东未完成全部出资义务就转让股权的情形已十分常见,对这类股权转让如何核定其转让收入,进而计算征收所得税,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文件,通过案例的形式讨论这个命题。文中提供的计算方法是基于认缴制下不重复征税的原则对转让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进行的推导,确保了纳税人的正当权益,也保证了合法税基不受侵蚀,对股权转让的税收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红  俞宁  
本文对本刊1998年第2期发表项剑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缴资规定之探讨》一文(以下简称项文),以及第4期发表邱永红的《当前我国外资并购立法之评析》一文(以下简称邱文)进行了评析。在指出项、邱两文对我国外资立法的积极借鉴作用的同时,也对两位作者在文章中的共同重大疏漏进行了对比检查。通过引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的补充规定》,论证了项、邱两文的同样错误,即未全面考察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因而对外资并购中外商出资作出了不合实际的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学里  
股东认缴出资加速到期制度是在股东出资期限利益与债权人保护权衡后所作出的制度选择,其有效地弥补了认缴制下存在的法律漏洞。从债权人整体利益保护出发,应确立限制非破产情形下单个债权人主张股东认缴出资加速到期的基本原则。但当期限利益被滥用,严重损害单个债权人的期限利益之时,在特定情形下,应赋予债权人向认缴股东主张认缴出资加速到期的权利。依据法律逻辑及制度内涵,司法实践中对以下三种情形:债权设定时,股东的相关行为已使得该债权人对股东未届出资期限的出资额产生高度确信和依赖;公司的法人股东为绝对控股股东或者全资股东进入破产程序,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认缴出资股东存在借认缴期限恶意逃避股东责任之时,应予考虑适用认缴出资加速到期制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路畅  
在现行认缴制下,新《公司法》对瑕疵出资股东权利及瑕疵出资股东责任的分配制度未予明确。与新《公司法》配套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仅对股东瑕疵出资的相关责任及权利限制作了简单说明。为此,需要修正瑕疵出资股东的共益权和自益权,以此达到对瑕疵出资股权的限制。同时,结合域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了股东瑕疵出资责任分配制度,建议确立瑕疵出资股权转让中的出资补充责任与违约责任,修正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行为的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罪状和法定刑,以此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瑕疵出资的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林跃  程璇  
2014年3月实施的《公司法》修正案,实现了公司资本注册方式由实缴出资到认缴出资的转变,同时放宽了公司注册条件、简化了注册手续。公司资本回归自治属性,放松经济管制、注重效率,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势,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公司出资验资条件修改后,为兼顾效率与交易安全,也需要对认缴出资进行规制,通过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不同市场参与主体间利益的平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阳  
文章从公司的制度价值、公司法解释以及法律制度间的有序衔接等角度论证了股东出资期限加速到期的经济学与法理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司法实践处理股东出资期限与到期债务问题的法律依据和司法裁判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瑞云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1996年第11期发表张元祥同志撰写的《专用基金余额小于专用基金支出数时如何计算》一文,使我颇受启发,获益匪浅。但元祥同志在举例说明中的第三种做法值得商榷。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管理办法》规定,购置设备和修建房屋先作专用基金支出,“专用基金支出”是占用科目,说明医院资金的减少,而“专用基金”是来源科目,说明医院资金的增加。增加渠道一是从业务收入中转入;二是从“业务支出”中大型设备更新维护费和一般修购费中提取。提取时,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增加资金;购置、使用专用基金时,要借记“专用基金支出”,做到收支两条线,月末专用基金支出用“专用基金”的借方转出,坚持先提后用、量入为出、专款专用的原则。当医院以借款方式购置医疗设备时,则在会计核算中出现了专用基金少于专用基金支出的问题。如举例中,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项平  
近几年来,在外商投资中,货币资金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实物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平均在70%以上。在外商投入的实物中,又以设备出资所占的比重最大。为什么外商普遍乐意用设备出资而不愿意投入现汇呢?设备出资中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怎样才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余鹏  
刘慧勇同志在他的一系列著作和文章中(参见[1]、[2]、[3]、[4]、[5])对凯恩斯的投资乘数论展开了“批判”,但我认为这些责难是片面的。现提出我的看法与他商椎。一、关于投资乘数论的“根本错误”作者在文章[4]中说:“我认为,投资乘数论的根本错误,是它颠倒了经济增长与投资增加之间的主从关系,把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扭曲为投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作者的这段指责是针对萨缪尔森关于投资乘数论的一段注释而谈的。萨缪尔森说:“在本章所假设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明熙  
阅读了《涉外税务》2003年第6期上张馨先生的《税收公共化:以“纳税人”为基点》和高培勇先生的《公共财政:经历“非典”考验》,颇有些感想与困惑,借贵刊就教于二位。 一、财税的公共化,抑或国家的公共化? 近年来我国的财税理论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财政、税收体制的重大改革实践也取得了重大的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据什么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门依据什么对保险合同纠纷进行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保险研究》在1996年第1期发表的张淑珍同志所撰《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以下简称:张文),以及第3期发表的王尧同志所撰《论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及其他形式》(以下简称:王文)两文中的有关论点、论据,着实不敢苟同或不敢完全苟同,所以提出以下商榷看法。 《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贤掌  
本文认为公共财政只是国家分配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不等于公共经济。中国财政学的构建应立足于我国双重转轨的国情,既注重我国传统财政学对财政本质的探索,又注重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财政运行理论的有益成果。双元结构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学的理想走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连弟,温素彬  
对无形资产统计的几点思考──兼与曲志深先生商榷朱连弟,温素彬(编者按)读者还记得美国一家公司出巨资收购海南省椰岛牌鹿龟酒配方的新闻吧。从此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刊发表了这类文章之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陆续收到一些稿件,现发表此...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馨  
本文对《论商业保险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比较》提出商榷 ,认为保险合同是属于民事合同的一个分支 ,从属于民事合同 ,理由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符合一般法理上的“主体说”,“目的说”,“选择说”,保险合同属于“私法”范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