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4)
2023(3774)
2022(3309)
2021(3145)
2020(2741)
2019(5912)
2018(5810)
2017(11441)
2016(6049)
2015(6969)
2014(7035)
2013(6751)
2012(6450)
2011(5632)
2010(5972)
2009(5686)
2008(5842)
2007(5659)
2006(5472)
2005(4973)
作者
(17116)
(14299)
(14012)
(13611)
(9064)
(6955)
(6484)
(5443)
(5327)
(5242)
(4917)
(4826)
(4565)
(4487)
(4395)
(4191)
(4115)
(4060)
(4010)
(3997)
(3595)
(3469)
(3433)
(3401)
(3213)
(3163)
(3114)
(3096)
(2884)
(2830)
学科
(23188)
经济(23011)
(18078)
管理(17085)
(15441)
企业(15441)
(9875)
中国(9232)
方法(7664)
(7541)
业经(7343)
(6803)
理论(6154)
(6071)
农业(5660)
(4994)
社会(4918)
(4679)
银行(4677)
(4423)
教育(4413)
(4298)
贸易(4295)
(4193)
数学(4190)
(4182)
金融(4181)
(4102)
地方(4054)
数学方法(4041)
机构
大学(87857)
学院(86179)
(35390)
经济(34495)
管理(32228)
研究(31609)
理学(26376)
理学院(26013)
管理学(25479)
中国(25312)
管理学院(25305)
(20089)
(19352)
科学(17255)
(16096)
中心(15092)
财经(14868)
(14782)
研究所(13836)
(13448)
师范(13399)
(13319)
北京(13061)
(12674)
(11424)
财经大学(10856)
师范大学(10848)
(10784)
经济学(10671)
(10286)
基金
项目(50231)
研究(40527)
科学(40004)
基金(36505)
(31637)
国家(30826)
社会(28122)
科学基金(25956)
社会科(25119)
社会科学(25107)
(18692)
教育(18473)
基金项目(18432)
编号(16874)
成果(16101)
(15740)
资助(14840)
自然(14502)
自然科(14136)
自然科学(14132)
自然科学基金(13903)
课题(12022)
(11522)
重点(11215)
国家社会(11150)
(11094)
(10629)
(10430)
教育部(10268)
项目编号(10265)
期刊
(48473)
经济(48473)
研究(31331)
中国(22951)
(16497)
教育(13773)
(13636)
管理(13372)
学报(11881)
科学(11516)
(10600)
金融(10600)
大学(9814)
学学(8856)
农业(8827)
财经(8099)
业经(7393)
(7035)
经济研究(6522)
问题(6452)
技术(6414)
图书(5538)
(5342)
世界(5066)
国际(4466)
(4463)
社会(4395)
(4287)
论坛(4287)
书馆(4273)
共检索到151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硕  宋彦苍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失独老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应针对现阶段我国失独家庭养老困境,探究社会保障体系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中的缺陷,从社会保障角度提出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宇  
农村失独家庭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对象。基本人权理论是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目前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存在立法制度不完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不健全,法律援助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问题,基于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基本理论,提出解决农村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法律途径,解决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峥嵘  刘太刚  
失独家庭作为一个隐性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需求的解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失独家庭群间与群内的差异性导致了其需求特质,致使政府解决其养老需求溢出的责任定位随之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借助需求溢出理论,基于政府责任承担的现状剖析,提出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应遵循一般性与额外性相结合,即失独家庭一方面享受与其他普通家庭相同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其额外的人道性和适度性养老需求溢出,在其无法通过个人和市场交换解决时则可由政府介入解决,即形成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责任范畴。同时,基于分类的差异化原则,政府责任包括直接性责任和间接性责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原则指引、内容范围和形式载体等进行讨论,并分析影响政府责任边界的可能性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龚六堂  
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的经济机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可以降低年老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程度,促使家庭减少生育率。当父母生育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获得养老保障,而从子女数量中获得的直接效用相对较低时,家庭会转为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从而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的增长。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替代家庭养老的作用更明显,对减缓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周冬霞  
文章通过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关注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形象的社会建构,结果发现存在单向的偏重失独家庭苦难的报道倾向,部分建构了一个"无解"、"苦难化"、"特殊化"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媒介形象"和"独生导致失独"的逻辑暗示。而在这种失独家庭媒介关注的"标签化"背后有部分学者研究定位、价值指向和政策建议的支持。媒体和学界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塑造,或将有碍失独家庭走出丧子之痛融入社会,也使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误读和抨击。因此文章建议,失独家庭媒介报道首先要去"标签化",学界应把失独家庭放到大的人口结构背景下来研究;失独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应逐渐整合于社会救助体系中;应特别关注独生子女的生命教育和关怀,失独家庭心理层面的社会支持、生命意义的再认知和再建构十分重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湖北省孔镇343个农民的问卷调查,本文考察了农民的养老担心,并通过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与农民养老担心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状况对农民的养老担心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家庭经济状况是农民养老的基础,而相对于子女数量,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减轻农民养老担心的关键。研究还发现,新农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养老担心,发挥一定的养老保障效用,但是新农保的保障水平并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也即新农保仅是有限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涛  
失独家庭是指其独生子女死亡,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家庭。这是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独生子女死亡,这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殊困难,已由社会"光荣群体"变为"弱势群体"。开展失独家庭扶助保障政策研究,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对有效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采用2017年河南省400户失独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其问题,并从机构职能、制度安排、社会支持网络构筑以及精神抚慰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失独家庭扶助保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匡南  章紫艺  
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洪强,苑雅玲  
家庭功能就是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功用与效能。家庭功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经济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本文旨在对家庭经济功能的转化和社会保障做些论述。 家庭的经济功能包含着生产和消费双重涵义。它不仅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而且还受到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家庭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法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千芮   黄序阳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中国27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家庭数据相匹配,从覆盖度、密集度和水平度三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总消费,尤其对家庭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个体收入以及不同工作性质中存在显著异质性。(3)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显著减少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4)从地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医疗价格释放家庭消费潜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宏伟  栾文敬  杨睿  祝明银  
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控制其他变量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总体上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水平具有挤入效应,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总体上将提高子女对其经济供养水平。而解释机制分析则发现,原因在于医疗保障释放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增加了相应支出,并最终导致子女增加了经济供养支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了该效应的群体差异性,而该效应实质是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分配的阶层性差异,根源在于现行医疗卫生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病。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平的健康保障与福利改进体系等思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三川  范从来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2、2013和201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和社会信用水平对家庭金融财产结构的多元化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其效应存在衰减性,但到2015年依旧可观。城乡和区域间家庭金融财产结构的多元化水平差距仍较大,社会保障和社会信用水平的效应大小及显著水平有差异。相较于社会保障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效应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并不明显。现阶段需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并着重推进社会保障建设,降低家庭预防性动机,并通过家庭金融财产结构的多元化增加家庭金融财产性收入,最终实现益贫式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贾洪波  徐婷婷  
家庭保障、就业保障以及社会保障对于保障国民的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理论表明,在人们对于基本经济生活安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家庭保障、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中国1978-2014年数据不能检验证实家庭保障、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1978-2014年这段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更大程度上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非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变化需求的内生性诱致性制度变迁。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便在宏观方面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春瑛  薛兴利  范毅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巧云  
探究影响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减少制约家庭消费升级的不利因素,是畅通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建立静态和动态模型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模型中,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率具有显著拉动效应。在动态模型中,引入消费滞后期后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和养老金覆盖率的提升则表现出显著促进效应。此外,研究表明,人均实际GDP和实际利率的提升对我国家庭消费率有促进作用,而通货膨胀率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家庭消费率有一定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在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如实施相关政策降低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率的抑制效应,转变居民消费观念的同时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等政策建议,从而激发家庭消费的内在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