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
2023(2037)
2022(1701)
2021(1614)
2020(1415)
2019(3341)
2018(3165)
2017(5997)
2016(3411)
2015(3618)
2014(3604)
2013(3608)
2012(3468)
2011(3153)
2010(3251)
2009(2953)
2008(3037)
2007(2653)
2006(2407)
2005(2268)
作者
(9756)
(8138)
(7878)
(7724)
(5308)
(3930)
(3759)
(3162)
(3070)
(2964)
(2774)
(2757)
(2633)
(2624)
(2477)
(2474)
(2392)
(2329)
(2247)
(2197)
(2096)
(1977)
(1962)
(1937)
(1831)
(1808)
(1780)
(1739)
(1640)
(1638)
学科
(11580)
经济(11554)
管理(7676)
(7118)
(5439)
企业(5439)
中国(4015)
方法(3822)
(3808)
(3547)
数学(3023)
业经(2942)
(2941)
数学方法(2937)
(2762)
(2732)
金融(2732)
农业(2605)
(2434)
银行(2427)
(2366)
地方(2344)
理论(2143)
(1990)
(1972)
贸易(1969)
教育(1922)
(1886)
(1879)
(1861)
机构
大学(46514)
学院(44230)
研究(19049)
(18176)
经济(17758)
管理(15294)
中国(14755)
理学(12729)
理学院(12524)
管理学(12167)
管理学院(12069)
科学(11289)
(10746)
(10130)
(9171)
研究所(9123)
(9053)
中心(8515)
(7691)
(7511)
师范(7462)
(7053)
农业(7034)
北京(7031)
财经(6811)
业大(6555)
师范大学(6244)
(6240)
(5975)
经济学(5877)
基金
项目(28837)
科学(22809)
基金(21284)
研究(21080)
(19431)
国家(19259)
科学基金(15761)
社会(13208)
社会科(12458)
社会科学(12456)
基金项目(10701)
(10263)
自然(10100)
自然科(9874)
自然科学(9872)
自然科学基金(9698)
教育(9674)
(9420)
资助(8867)
编号(8016)
成果(7487)
重点(6825)
(6748)
(6359)
课题(5917)
(5894)
国家社会(5792)
教育部(5593)
科研(5549)
创新(5521)
期刊
(21195)
经济(21195)
研究(15242)
中国(12240)
(8290)
学报(7806)
教育(7322)
科学(7163)
(6813)
管理(6712)
大学(5975)
农业(5646)
学学(5412)
(5184)
金融(5184)
(4011)
财经(3445)
技术(3246)
世界(3167)
经济研究(3123)
(3058)
图书(2879)
问题(2788)
(2660)
业经(2574)
国际(2464)
(2203)
书馆(2194)
图书馆(2194)
(2176)
共检索到7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邱国玉  李小雁  冯右骖  
研究目的:探讨解决民勤地区水危机问题的措施,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法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野外调研。研究结果:提出了4项参考建议:(1)退耕四分之一耕地;(2)全民参与基层水管理制度;(3)全流域统一水价;(4)建立生态文化经济特区。研究结论:在参考建议得到很好实施的情况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民勤的水危机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丽  易信  
本文从时代特征、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三个维度,按照与"世"俱进,动态把握"富强";立足国情,求是把握"民主";传承创新,"三自"把握"文明";公正包容,人本把握"和谐";天人共生,永续把握"美丽"的思路,创新理解、精准把握中国发展第二个百年目标。以人均GDP翻两番,建立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走后信息化引领后工业化、后工业化支撑后信息化的新型后工业化道路,国防军队力量壮大,国际话语权增强等为重点,大力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为路径,大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培育橄榄型社会结构、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等为抓手,大力提升社会和谐度与全体人民福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在即,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正在途中。为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对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量化。基于国际比较进行测算,到2049年,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有望达到美国的60%以上,在国际上的位次将超过西班牙、韩国,与以色列、意大利或欧盟平均水平相当,有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此,20212049年GDP年均增速需保持在4.4%以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采宜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设计中,重点提到要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诸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离岸金融业务先试先行"等一系列政策导向给我们带来一个远景猜想:上海自贸区会是第二个香港吗?本文分析认为,上海自贸区应大胆尝试金融改革开放的诸项措施,其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景不可估量,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规模和影响力将大大超过香港。同时,本文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当年发展的经验,认为从经济体制、市场结构等各种特点看,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比较适合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内外分离型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任洪斌  
在全球经济变局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形势?如何应对转型升级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如何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跨越、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此,我有三个观点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一,大企业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中国经济和大企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有调整,但通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企业仍然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瑞明   史新星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主要体现在农村社会治理、农耕技术发展、农事习俗形成等方面。在现代农业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虽然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所蕴含的田野智慧却依然能为乡村振兴,乃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诸多有益滋养。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新时代要把优秀农耕文化传承融合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中,通过乡风道德营造、多元乡村治理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等多种路径去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小娴  
我家的对面,有一幢漂亮的大厦,大厦的顶楼,住着一男一女,每天晚上7点多钟便准时回家。回家之后,他们会把落地玻璃窗前的纱帘放下,然后点起家里所有的灯。他们的灯特别多,有垂吊的,放在桌上的,沙发旁边的,墙角的,地上的。灯影透过纱窗,落在凡间。我常常站在窗前,看他们的灯,在我的视线所及之处,我看到的是一室的温柔,男人与女人在灯下依偎、嬉戏。每一晚,我一直希望他们别忘记开灯,用他们的灯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欢政   聂雨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第二个结合”,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契合实际、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内涵上看,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凝练概括,又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的深层把握,即理想追求、思想主张和精神特质的契合。从历史赓续上看,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思想解放与理论突破的相伴而生。从实践向度上看,必须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从价值意蕴上看,这一论述对于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全球性发展难题及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大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联网企业不断向金融业渗透,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商务交易异军突起,这种崭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数字化、平台化趋势对传统商业经济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给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春丽  
未来30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经济长周期先降后升更迭变换,新科技产业革命孕育发展,各国文化深度融合,社会发展秩序重构,将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演进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应从时代特征、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三大传统陷阱的考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应按照"两步走"战略,加快塑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筑牢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经济基础、努力化解制约因素、有效应对重大考验,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晓明  
2021年12月24日,高校图工委纪念了她的40周年。40年中,以“图工委”简称的机构或组织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1981—1987);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1987—1991);国家教育委员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1991—1998);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1999—)。
[期刊] 求索  [作者] 肖卜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既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又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个结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内在逻辑,就在于它坚定了文化自信,筑牢了道路根基,巩固了文化主体性,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加速了文明更新,打开了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从彼此契合、守正创新、开放包容、明体达用、互相成就等维度分析发现,“第二个结合”可以推进实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耀华  
本文通过对建立云南第二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个开蒙城市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其空间结构、职能分工的分析 ,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在用地用水等自然条件受到较大限制的情况下 ,壮大中心城市实力 ,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推动城市化整体进程的有效途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唐爱军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其所开启的思想解放功效在四个问题域中得到充分彰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批判了二者是外在的甚至对立的的错误认知,正确揭示出两者是高度契合的、互相成就的关系;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上,“第二个结合”破除了“传统—现代”的抽象二元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重在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相互赋能”的建构性关系;在中国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关系上,“第二个结合”解构中国理论对西方理论的“学徒状态”,主张文化主体性,构建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在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上,“第二个结合”在承认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前提下,更加凸显中国实践、中国文化,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阎寿根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1994年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股份合作发展很快,而农业中的股份合作只是刚刚起步。为了推动农业股份合作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本期专门开辟“农业股份合作制”专栏,刊出浙江省武义县实行农业股份合作的经验性文章,以及一些知名专家就农业股份合作制发表的见解。希望能引起关注,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