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8)
2023(10914)
2022(9734)
2021(9172)
2020(7720)
2019(17851)
2018(17819)
2017(34423)
2016(19005)
2015(20913)
2014(21015)
2013(20871)
2012(19066)
2011(17122)
2010(16804)
2009(15109)
2008(14533)
2007(12546)
2006(10718)
2005(9148)
作者
(56581)
(47032)
(46658)
(44453)
(29863)
(22823)
(21109)
(18658)
(17796)
(16730)
(16115)
(15862)
(14905)
(14834)
(14605)
(14483)
(14461)
(13995)
(13354)
(13293)
(11938)
(11382)
(11366)
(10611)
(10567)
(10558)
(10453)
(10302)
(9562)
(9466)
学科
(70029)
经济(69948)
管理(51802)
(50085)
(41853)
企业(41853)
方法(34568)
数学(29871)
数学方法(29528)
(19055)
(18859)
(18124)
中国(16989)
业经(15584)
地方(15301)
农业(12800)
理论(12272)
(12191)
(11914)
财务(11855)
财务管理(11835)
(11716)
技术(11714)
(11708)
贸易(11703)
(11356)
企业财务(11279)
环境(10978)
(10162)
银行(10114)
机构
大学(264585)
学院(262535)
管理(104286)
(96062)
经济(93804)
理学(91476)
理学院(90412)
研究(89297)
管理学(88705)
管理学院(88243)
中国(63147)
科学(60731)
(56383)
(50343)
(46267)
业大(45584)
(43262)
研究所(42972)
农业(39960)
中心(39805)
(37226)
财经(35469)
北京(35191)
(34542)
师范(34124)
(32493)
(32393)
(30278)
技术(28772)
经济学(27831)
基金
项目(191532)
科学(148703)
基金(138352)
研究(133987)
(123742)
国家(122761)
科学基金(103579)
社会(81511)
社会科(77089)
社会科学(77068)
(75524)
基金项目(74633)
自然(71055)
自然科(69384)
自然科学(69364)
自然科学基金(68086)
(64664)
教育(60699)
资助(56804)
编号(53672)
重点(43219)
成果(42980)
(41132)
(40494)
(39846)
计划(37659)
科研(37508)
创新(37189)
课题(37019)
大学(34911)
期刊
(100064)
经济(100064)
研究(72444)
学报(51048)
中国(46023)
(45446)
科学(44231)
大学(36706)
管理(36157)
学学(34889)
农业(31705)
(31588)
教育(27533)
技术(20783)
(19312)
金融(19312)
业经(16694)
(16589)
财经(16460)
经济研究(15591)
科技(14583)
图书(14276)
(13833)
业大(13783)
(13503)
理论(13049)
问题(13022)
林业(12718)
实践(12235)
(12235)
共检索到364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晶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开拓土地资源和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土壤环境也因此发生剧烈变化。以江苏如东县沿海不同年限的垦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速效养分的分布情况,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相关性随垦区围垦年限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如东滩涂围垦区土壤呈碱性,土壤养分较为缺乏;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垦区土壤pH值下降,土壤养分呈增加趋势,垦区围垦年限对土壤pH值、有机质与速效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影响,其中10a围垦期是pH与有机质、速效磷之间相关性变化的转折点。围垦年限不仅对垦区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绝对含量有着明显影响,还影响土壤pH值、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谢天  张润森  张晶  孙与杰  
通过引入聚集系数、变异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围垦年限下的沿海滩涂土壤剖面盐分和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了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相关联程度,结果发现:①随着围垦年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沿海滩涂土壤中总体盐分含量逐渐下降,且表现出有农作物生长的田间的脱盐效果明显快于、好于无农作物生长的田边土壤。同时沿海滩涂土壤经历了"均匀型-表聚型-震荡型-底聚型-震荡型-均匀型"的变化趋势;②围垦20~60a的无盐土盐分处于临界轻度盐化土的状态,土壤次生盐碱化风险较高;③沿海滩涂土壤各层盐分表现出"临层相关-隔层相关-上层相关"的变化过程,各层与平均含盐量的相关性体现了土壤剖面含盐量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艳  濮励杰  
滩涂围垦与开发是海岸带地区特有的土地利用模式,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滩涂已开发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能够为该地区未来土地利用与规划提供一个标尺。论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指数两部分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围垦年限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该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东县不同年限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从围垦时间序列来看,农用地占比在30 a围垦区最高,其变化呈现"S"型特征;建设用地呈现间歇性增长,周期为20 a,其中村庄用地在围垦10 a逐步出现;未利用地一直下降,在40 a围垦区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艳  濮励杰  于雪  朱明  蔡芳芳  
沿海淤泥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滩涂围垦新增的大量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能反映滩涂土壤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滩涂围垦区为例,在现有的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基础地力贡献率和盐分限制因子作为土壤有效性系数,构建沿海地区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并通过水稻和小麦产量对模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滩涂围垦区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5%~59%;小麦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80%。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围垦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的系数分别为0.73和1.00。2007年垦区由于盐分太高不能种植水稻,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系数为0.35。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垦区土壤基础地力修正后的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2235.84和6502.23 kg/hm2;土壤盐分修正后的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5677.42和10329.39 kg/hm2;土壤基础地力和盐分共同修正后的土地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分别为8934.97和6502.23 kg/hm2。与实地调查的水稻产量(9750 kg/hm2)和小麦生产潜力(6000 kg/hm2)相比,目前土地生产力远小于盐分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与基础地力和盐分双重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接近,改善土壤施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濛  濮励杰  王小涵  王琪琪  于雪  
滩涂是陆地与海洋间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以及生态系统之一,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滩涂围垦成为缓解区域土地利用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通过对不同围垦年限以及不同人类干扰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的时空差异研究,比较了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垦区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60 a的围垦过程中,在强烈、中度和无人类干扰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均表现出在脱盐过程中随围垦年限增加而砂粒减少、粉粒和粘粒增加的过程,脱盐后砂粒的年均下降率可达0.72%;2)在无干扰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反映出滩涂围垦和脱离海水影响的自然过程,而强烈和中度干扰强度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凤武  徐彩瑶  濮励杰  陈一铭  王小涵  
研究目的:分析沿海围垦活动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围垦区为研究区,基于时空替代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在60年的围垦开发活动影响下,(1)0—100 cm土壤TOC含量由0.764 g/kg升至3.660 g/kg,TN含量从0.152 g/kg增至0.534 g/kg,TP含量由0.739 g/kg降至0.681 g/kg,而0—20 cm土壤中TOC、TN和TP含量分别从0.718 g/kg、0.127 g/kg和0.676 g/kg升至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生   陈韬略   蔡林生   李若华   罗文   高永胜   李振宇   裴孝钟   王雪  
研究镉(Cd)污染对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求有益于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耐Cd细菌菌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d浓度分别为0,3.5,60 mg·kg~(-1)时对台州湾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检测到的细菌菌群分属于35门、97纲、205目、315科、506属。低浓度Cd污染时,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对照相比大幅度升高,而高浓度Cd污染时,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均大幅度下降。随着Cd污染程度的增加,西兰花根际土壤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下降的趋势,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升高的趋势。土壤变形菌门和髌骨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土壤酸杆菌门、棒状杆菌门、疣微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髌骨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在高浓度Cd污染下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的主体。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升高趋势,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马赛菌属、黄杆菌属和杜擀氏菌属可以被认为是西兰花根际土壤高抗Cd污染的细菌菌属。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滩涂地西兰花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玉波  何坤  
为了改良土壤和平衡施肥,提高烤烟品质,分析了平塘县植烟土壤pH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塘县植烟土壤pH平均值为5.97±0.80,60%的土壤适宜烤烟生长;有机质、碱解氮(N)和有效磷(P5O2)含量较高,部分土壤速效钾(K2O)含量偏低,磷元素和钾元素的分布不均衡;pH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和全磷(P)之间显著负相关。不同pH试验组养分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江伟  徐海东  林同岳  曹国华  成向荣  
[目的]探索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为围垦区林分土壤碳库稳定性评价和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涂围垦区3种主要林分(美洲黑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分析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20 cm土层水杉和美洲黑杨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银杏林分,2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0~60 cm土层水杉林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美洲黑杨林分,银杏林分最低,6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除银杏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外),20~60 cm土层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较高,总体上,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剖面分布差异较小。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有效氮和蔗糖酶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树种显著影响沿海围垦区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分布,但对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影响较小。试验区美洲黑杨和水杉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优于银杏人工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卓雯静  
滩涂的匡围与开发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慈溪市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遥感数据,提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信息,分析慈溪市开展滩涂围垦和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第一,从1990年到2010年,慈溪市滩涂围垦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于滩涂淤涨,20年间海域面积共转化385km2,82.71%转化为滩涂生态系统。第二,1990年到2010年间,慈溪地区滩涂围垦开发,原有滩涂共有77.54%发生转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为17.91%,其次为养殖面积的增加。第三,从1990年到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总体看,2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一致,其间接的生态服务功能由32.18亿元上升到52.61亿元,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升  陈秋夏  王金旺  李效文  夏海涛  包考松  郑托  
系统掌握浙南海涂围垦区土壤品质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绿地系统规划、土壤改良措施和绿化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取样调查,获得土壤基本性状,再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土壤品质与分级,并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ARCGIS分析软件和SuRfeR软件获得土壤品质等值线分布图。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容重偏大,为1.32 G·Cm-3,且含盐量高,为7.7 G·kG~(-1),碱性强,PH 8.25,有机质质量分数偏少,为17.94 G·kG~(-1),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严重偏低,分别为0.69 G·kG~(-1)和4.82 mG·kG~(-1),而速效钾质量分数丰富,为0.62 G·kG~(-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钦杰  吴宇哲  
浙江省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而沿海县市人口密度高于省内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更为稀少,当地淤积滩涂成了沿海县市的重要的土地储备资源。为科学利用滩涂资源,合理开展滩涂围垦工作,需要对沿海县市滩涂围垦进行优先排序。本文以县域(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当地耕地面积、滩涂资源总量、滩涂土壤质量、围垦开发度、滩涂淤涨速率等变量因子中,提取了社会驱动、资源驱动和经济驱动三大主成分因子,对滩涂围垦优先度展开分析与讨论,并进一步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分类功能,将评价单元划分成若干类型,进行优先度排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吉强  郑珉磊  王琼  薛俊增  吴惠仙  
滩涂促淤围垦会对大型底栖动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关于不同促淤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未见有报道。以长江口浦东机场外侧滩涂促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吹沙促淤区域和抛坝促淤区域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在抛坝促淤区和吹沙促淤区年均密度分别为(835.98±572.41)ind./m~2和(52.85±12.04)ind./m~2,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35.25±63.99)g/m~2和(40.82±6.84)g/m~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而表明不同促淤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影响不同。CLUSTER聚类和mdS排序图说明吹沙促淤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永光  李秀珍  何彦龙  贾悦  马志刚  
基于1987、1995、2000和2006年长江口TM、ETM遥感影像,采用"空间代时间"和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对长江口奉贤不同围垦年限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南汇围垦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表明:(1)围垦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着围垦年限增加而呈线性升高趋势(R2=0.4577),GM(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呈现指数上升趋势并在围垦后35~40a达到稳定态;(2)PCA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F)与农耕用地正相关(水田>大棚用地>旱地>林地>园地),与反映滨海特征类型(养殖塘>草地>开放水域>光滩)呈负相关;(3)土地利用PCA综合评价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秋  高贤彪  宁晓光  王立艳  李明悦  高伟  
以天津地区露地土壤作对照,研究了栽培1,2,3,6,12年设施蔬菜土壤有关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设施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高于露地,过氧化物酶相反;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土壤脲酶活性逐渐增强,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转化酶活性开始增强之后减弱。土壤酶活性都由表层向底层逐渐减弱。土壤pH随着栽培年限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