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6)
- 2023(6105)
- 2022(5170)
- 2021(5091)
- 2020(4153)
- 2019(9456)
- 2018(9488)
- 2017(18256)
- 2016(10018)
- 2015(11269)
- 2014(11229)
- 2013(11288)
- 2012(10550)
- 2011(9365)
- 2010(9519)
- 2009(8632)
- 2008(8382)
- 2007(7567)
- 2006(6878)
- 2005(5866)
- 学科
- 农(45604)
- 济(40957)
- 经济(40924)
- 业(31624)
- 农业(30399)
- 管理(19061)
- 地方(14330)
- 业经(13291)
- 方法(11015)
- 企(10433)
- 企业(10433)
- 农业经济(10430)
- 数学(10088)
- 数学方法(9932)
- 中国(9868)
- 村(9159)
- 农村(9145)
- 制(8926)
- 发(8789)
- 土地(8620)
- 发展(7101)
- 展(7094)
- 财(6962)
- 学(6917)
- 收入(6841)
- 策(6769)
- 人口(6705)
- 劳(6681)
- 劳动(6681)
- 体(6631)
- 机构
- 学院(135382)
- 大学(127991)
- 济(52833)
- 经济(51371)
- 管理(51346)
- 农(46551)
- 研究(46374)
- 理学(43907)
- 理学院(43392)
- 管理学(42599)
- 管理学院(42373)
- 中国(37005)
- 农业(35303)
- 科学(29499)
- 业大(29447)
- 京(27528)
- 中心(24022)
- 江(23569)
- 所(23437)
- 农业大学(22076)
- 研究所(21003)
- 省(21001)
- 财(20862)
- 范(19401)
- 师范(19243)
- 州(17973)
- 经济管理(17467)
- 业(16589)
- 北京(16225)
- 院(16055)
- 基金
- 项目(91743)
- 科学(70924)
- 研究(70338)
- 基金(62905)
- 家(54176)
- 国家(53533)
- 科学基金(45689)
- 社会(42476)
- 省(41328)
- 社会科(39535)
- 社会科学(39525)
- 基金项目(34906)
- 编号(31444)
- 划(31423)
- 教育(30317)
- 自然(28973)
- 自然科(28167)
- 自然科学(28159)
- 农(27734)
- 自然科学基金(27591)
- 资助(24096)
- 成果(23959)
- 发(21830)
- 课题(21149)
- 重点(19979)
- 部(19349)
- 创(18474)
- 发展(17643)
- 年(17432)
- 展(17355)
共检索到212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勇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整治项目工程施工、控制造价、检查督查、竣工验收的依据,规划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标准的演进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为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这一时期的土地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艳 吴西子 于婧 冯莎 周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评价、景观生态和空间聚类探讨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以土地评价为理论指导,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数、空间聚类等方法,探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过程。研究结果:构建了4个因素11个因子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域值型、空间扩散型分别确定指标属性的归一化方法,用于表征鹤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借助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鹤峰县入选基本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林华 张德才 丁欣荣
本文根据监测、统计和农户调查等资料,分析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现有农田质量退化和利用管理不够合理等问题,探讨了标准化粮田指标体系,提出了粮田标准化建设与合理利用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基本农田 标准化建设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湖北省人大组织基本农田保护专项检查日前湖北省人大组织检查团分组对武汉市等18个单位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情况表明,全省除武汉市郊县(区)和恩施州的部分山区县外,已有78个县(市、区)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工作,4105.3万亩优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荆门、黄冈等地区为实证,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农民收入及土地利用行为受土地用途管制的影响,测算基本农田发展受限下农民的福利损失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农民收入及土地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收入较重点开发区农业收入高30 929.29元/(户·a),生态功能区农民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江汉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农民更愿意种植粮食作物,农地经营意愿也最强烈,而重点开发区及生态功能区农民转入农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意愿较弱;2土地用途管制对农业收入较高、农地投入较大、农地经营意愿较低、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和兼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农民的影响较大;3土地用途管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文雄 李敏 余利红 杨帆 杨钢桥
农民有效参与是提升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重要途径,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农民参与是我国农地整治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本文以托马斯的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该模型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以重构的新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农地整治项目农民有效参与的概念模型;其次,从农民参与的主体、参与领域、参与渠道、参与深度、参与效度等5个维度建立了农地整治项目农民有效参与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然后,以湖北省10个县(市、区)农地整治项目实地调研的数据为基础,分别测度了农地整治项目选址与立项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的农民有效参与度,并从上述5个维度所包含的21个指标等方面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丽华
荆州,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从1988年原荆州地区划定第一块基本农田,到1989年原国家正式确立"基本农田"这一概念,再到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荆州市基本农田保护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做法来源于基层的首创精神1987年,原荆州地区开展非农业用地清理发现,1979年~1987年人均耕地从1.63亩下降至1.34亩。面对严峻的形势,原荆州地区土地管理局提出了县(市)、乡(镇)、村、组分别划定农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端锋
新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大中小型水利系统脱节;市场化管理失序;农民用水户协会水土不服,无法发挥作用等,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民被排除在外,管理混乱;妨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致使农业干旱连年发生。新时期农田水利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方面入手,统一规划。建议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农田水利治理专项补贴,恢复统筹灌溉模式;恢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事业单位性质,重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职权,恢复其管理职能;设置新的村民小组长,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税费改革 准公共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国瑞
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发源地。明代李釜源在他所编纂的《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其土地广阔,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彼时,距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的划定(湖北荆州监利县自发划定的基本农田)刚好20年。这20年间,耕地保护从观念、意识到法律、制度以及具体行动等,均已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人们对土地国情的认识、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地位的确立、《土地管理法》的修改、用途管制制度的建立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诞生,也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独立的土地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利国 王占岐 李冰清
论文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分析框架,将土地整治碳效应分为短期碳效应及长期碳效应,其中短期碳效应分为工程施工碳效应及地类转换碳效应,长期碳效应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和农业耕作活动碳效应。以湖北省1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态系统类型法等进行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并计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达到碳平衡所需的时间,对比分析处于不同地貌类型及工程类型区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是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各项目碳排放总量为4 602.00~22760.81 t,单位面积碳排放为5.18~19.62 t/hm2;地类转换既有碳汇效应,又有碳排放效应;土地整治后,各项目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增加了412.27~2 794.91 t/a;耕作活动碳排放也较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强度从8.11 t/a至463.76 t/a不等。整治工作后各项目达到碳平衡的时间最少需要2.68 a,最多需要36.66 a。对比分析表明,地形地貌、工程类型虽不是土地整治各类碳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却间接地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排灌条件、耕地产能等多方面对土地整治项目区碳效应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碳效应 土地整治 核算 碳平衡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谢方俊 张港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可以为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投资县际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差异仍较为明显;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呈沿汉江流域与丹江口水库的"M"形增长带,向东南方向呈沿长江流域的"C"形增长带的发展格局;投资重心呈现明显的东南方位偏向;以投资规模为主要标准,湖北省可划分为7个投资类型区。研究结论:自然条件、地区功能定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劲峰 李蓉蓉
由于目前的灾害预测、预报水平还很低,人们只有深入了解各承灾体的承灾能力,对承灾体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才能有效地做到防灾、减灾。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不同,农田承灾力也不大一样。适当选取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调查分析,综合考虑各参评因子在承受和防御农田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大小,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的强弱,以及各参评因子在全省各县(市)的可对比性,据此确定农田承灾力参评因子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划分评分标准,分别对全省各县进行评定,最后进行分区综合评价。对各地农田承灾力的分析评价与分区,有助于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大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田承灾力 湖北省 综合评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军 陶莹 祝玲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辖内武汉、随州、荆门、黄石4个地市问卷调查情况,湖北省2006~2010年现金收支分析表和商业银行人民币流通监测网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经济主体对现金偏好存在着季节性、地域差异性等特点。经研究发现,笔者认为各经济主体存在显著现金偏好主要是因为现金成本低下、自身因素作用、经济利益驱使、非现金结算方式普及有限、社会信用度不高等5个方面。根据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主体 现金 偏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姗姗 陈景 寇宗淼 张新圣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亮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耕地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国土空间监管平台、健全完善奖补机制等对策建议。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规划、各区分区规划已批复实施,街区控制性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正在推进,全市国土空间格局已基本稳定。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