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3)
2023(9472)
2022(7975)
2021(7006)
2020(5638)
2019(12197)
2018(12041)
2017(21695)
2016(12314)
2015(13029)
2014(12193)
2013(11331)
2012(9940)
2011(8916)
2010(8589)
2009(7473)
2008(6773)
2007(5571)
2006(4676)
2005(3687)
作者
(35027)
(29267)
(29119)
(27447)
(18386)
(14322)
(12870)
(11560)
(11224)
(10141)
(9965)
(9694)
(9519)
(9253)
(9000)
(8905)
(8872)
(8752)
(8464)
(8438)
(7719)
(7147)
(6924)
(6702)
(6675)
(6629)
(6398)
(6381)
(6146)
(5970)
学科
(36723)
经济(36681)
管理(33327)
(28717)
(22310)
企业(22310)
方法(15990)
数学(14219)
数学方法(14055)
(12897)
环境(12216)
(11044)
中国(10745)
(10081)
(9834)
贸易(9832)
(9602)
业经(9276)
农业(8623)
理论(7644)
(7624)
技术(6856)
(6448)
财务(6436)
财务管理(6428)
(6372)
地方(6275)
(6251)
教学(6166)
教育(6081)
机构
学院(158510)
大学(153740)
(57128)
管理(56302)
经济(55996)
研究(53367)
理学(49999)
理学院(49429)
管理学(48272)
管理学院(48039)
科学(37713)
(37559)
中国(36923)
业大(31734)
(31106)
农业(30223)
(27946)
研究所(26250)
中心(23892)
(23694)
(22789)
农业大学(20680)
技术(20631)
(20014)
(19879)
财经(19760)
师范(19623)
北京(18436)
(18077)
(17929)
基金
项目(119399)
科学(91953)
基金(84644)
研究(81000)
(77835)
国家(77205)
科学基金(64578)
社会(50181)
(49812)
社会科(47547)
社会科学(47535)
基金项目(45578)
自然(44426)
自然科(43431)
自然科学(43413)
自然科学基金(42615)
(42083)
教育(38674)
资助(32899)
编号(32217)
重点(28182)
(26222)
(26039)
计划(25162)
创新(24472)
(24441)
科研(23893)
成果(23152)
课题(22990)
科技(22659)
期刊
(56086)
经济(56086)
研究(37473)
学报(35635)
(33890)
中国(29873)
科学(28772)
大学(25381)
学学(24556)
农业(23577)
教育(20530)
管理(18338)
(17370)
技术(12712)
(12702)
业经(11990)
业大(10718)
经济研究(10302)
(9789)
(9724)
金融(9724)
科技(9198)
农业大学(9051)
财经(8681)
商业(7839)
林业(7750)
(7440)
资源(7333)
职业(7209)
问题(7053)
共检索到21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兆普  高祖民  史瑞和  戴志新  封克  
研究了添加化学氮肥、稻秸和淀粉的土壤在好气、厌气培养下的供氮特征。(1)单施化学氮肥好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始终高于厌气培养;单施稻秸厌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高于好气培养。(2)培养60d时,C/N为10的处理好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高于厌气培养;C/N>20的处理厌气培养,土中矿物态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3)添加淀粉使好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大幅度减少,厌气培养则变化不大,C/N相同的处理,好气培养下添加淀粉的土壤中矿物态氮的减少量为厌气状态下的1.8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东丽  同延安  Ove Emteryd  方日尧  马林英  
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法 ,就不同碳、氮质量分数对黄土性土壤水稻土和旱地农田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氮质量分数和水分条件下 ,两种土壤的反硝化强度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 ,在有效碳源最高加入量 2 0 0 m g/kg时达到最大 ;而在一定的碳质量分数和水分条件下 ,供试土壤的反硝化强度并不随土壤 NO- 3- N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水稻土和农田土壤上最大反硝化作用的氮源加入量分别为 30 0和 15 0 mg/kg;当氮源为亚硝态氮时 ,两种土壤反硝化强度均随加入土壤亚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李天平  郁培义  宿少锋  洪湘琦  陈婷  
以亚热带地区樟树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即0(对照)、5(低氮)和15 g·m-2(高氮),采用BIOLOG—AN,FF,GenⅢ和YT 4种微孔板,对施氮1年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而且氮添加水平越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越弱;2)施氮可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施氮后,4种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增强,均匀度降低,厌氧菌、真菌和革兰氏菌的优势度降低;3)碳源利用分析表明,施氮后,糖类虽然仍是4种微生物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却相应地提高了其他几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土壤真菌和厌氧菌的碳源利用受氮添加影响较大,而革兰氏菌和酵母菌碳源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会芳  李生秀  
以有机质,全氮,C/N差异较大的20种田土和10种盆土,进行了长达262d的通气培养和121d淹水培养矿化试验。测定了土壤矿化氮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土壤氮素矿化累积曲线;根据矿化速率和容量,把整个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把盆土氮素矿化分为3个类型,田土分为4个类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坤  李世清  李生秀  
【目的】评价原状土通气培养法在反映黄土高原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11个农田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以包括和不包括土壤起始NO3--N原状土盆栽黑麦草累积吸氮量为参比,进行室内原状土通气培养法测定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结果】以包括土壤起始NO3--N盆栽试验植物吸氮量为参比,通气培养前CaCl2所淋洗起始NO3--N和起始矿质氮与5期黑麦草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和0.862,达1%显著水平;与此相反,通气培养30周所矿化氮素、土壤起始矿质氮+通气培养30周矿化氮素、氮素矿化势(N0)及N0+起始矿质氮与5期黑麦草地上部氮素累积量间无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程海华  朱建新  曲克明  杨志强  刘寿堂  孙德强  
利用生物滤池模拟装置,以实际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4种常见有机碳源(葡萄糖、乙醇、红糖和淀粉)及不同碳氮比对有机物去除、硝化反应和异养反硝化作用等生物滤池主要净化过程的影响。碳源初选结果显示,同种碳源下,当C/N从0升高至6过程中,生物滤池对TAN(总氨氮)的去除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C/N较小时,各组对NO_2~--N的去除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随着C/N继续升高,NO_2~--N去除率则显著降低(P<0.05),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伟  陆开宏  郑忠明  伍华雯  邵路路  陈辉煌  
为了解决循环养殖废水水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脱氮碳源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循环养殖废水生物脱氮效率。实验以高NO3--N降解能力和低NO2--N积累量为碳源优化指标,研究了乙醇、丙三醇、葡萄糖、蔗糖、乙酸钠和酒石酸钾钠6种碳源及不同碳氮比(C/N)对复合菌群净化循环养殖废水效果的影响。碳源初筛结果显示,当以葡萄糖、蔗糖等糖类物质为外加碳源时,实验过程中NO2--N积累现象较明显,最高可达12.4 mg/L;当以醇类物质为外加碳源时,NO2--N积累量较低,最高也只有1.3 mg/L。碳源复筛结果显示,不同碳源及C/N对养殖废水的NH4+-N去除率并无显著差异,且各处理组的NH4+-N去除率高达9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驾阳  王朝辉  李生秀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量对西北旱地土壤有机碳氮累积及供氮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5年(2002-2007年)定位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比较不同施氮量(120,240kg/hm2)对常规、覆草和覆膜3种栽培模式土壤有机碳氮累积和供氮能力的影响。【结果】施氮0,120,240kg/hm2时,覆草栽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74,9.57,9.19g/kg,全氮含量为0.99,1.02,1.03g/kg,土壤氮素矿化势为25.0,26.7,29.7mg/kg,矿化速率常数为0.053,0.062,0.056/d;覆膜栽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82,8.78,9.80g/kg,全氮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兰素缺  李光威  权书月  李杏普  刘玉平  侯红军  高红欣  
通过对小麦花药培养基中各种碳源的研究 ,发现单独使用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出愈率最高 ,麦芽糖与蔗糖搭配使用培养效果次之 ,而单独使用蔗糖作碳源出愈率最低。在整个碳源比较试验中 ,随着培养基中麦芽糖比例的增加 ,出愈率随之提高。糖源对出愈率的影响与其水解产物有关。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 ,麦芽糖是最好的糖源 ,其他糖源经培养未形成胚状体。检查培养 3d后的小孢子活力发现唯有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有活力 ;认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与果糖混合糖源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葡萄糖起始浓度达到 2 0mmol/L时 ,对小孢子有致死作用。当麦芽糖培养 1d后 ,再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发现小孢子存有活力 ,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娜  孙占祥  张燕卿  刘恩科  李凤鸣  李纯乾  李菲  
【目的】研究辽西褐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经侵蚀沉积过程沉积土壤碳来源,为合理调控小流域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壤碳流失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辽西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野外取样,研究小流域沉积土壤碳的来源并量化其贡献。通过GIS结合GPS技术对小流域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沟渠)表层土壤及小流域拦沙坝3个位点(S1坝前、S2坝中、S3坝后)0-100 cm土壤剖面进行取样,结合碳、氮同位素混合模型对沉积土壤碳源进行解析。【结果】利用~(13)C和~(15)N同位素特征及其元素组成(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辽西丘陵沟壑区侵蚀沉积物土壤有机碳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鉴定。辽西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碳主要来源为耕地,其次是沟渠、草地和林地。耕地贡献平均为58.75%,沟渠25.49%,草地6.49%,林地9.2%。【结论】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指纹"工具可以成功应用于辽西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沉积土壤碳来源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受水力侵蚀的小流域的土壤保护和养分流失控制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茂金  闫文德  李树战  赵大勇  多祎帆  
为了解不同碳输入对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马尾松+樟树混交林不同处理(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添加凋落物、去根去除凋落物)下的土壤氮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土壤累计净氮矿化量为添加凋落物(12.10 mg/kg)>去根添加凋落物(6.03 mg/kg)>去根(0.96 mg/kg)>去除凋落物(-0.46 mg/kg)>去根去除凋落(-0.63 mg/kg);NH4+-N、NO3--N含量在培养前后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培养后,NH4+-N含量在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去除凋落物4种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其力莫格  常瑞雪  张新梅  陈清  
为探究不同有机废弃物配施化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通过室内恒温恒湿好气培养试验,监测了施用不同有机废弃物(猪粪、秸秆、木本泥炭和糖蜜)并配施无机肥料对不同土壤肥力(低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中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培试验90d后,土壤肥力和有机废弃物类别均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差异性影响,其中化肥配施有机废弃物可以显著提高低肥力土壤的总氮含量,提高比例可达25.78%~63.92%,但仅有施用化肥+木本泥炭和化肥+糖蜜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高肥力土壤的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7.18%、53.53%和24.04%、56.15%,且高肥力土壤更易于将氮素转化为硝态氮存留在土壤中,木本泥炭和糖蜜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磷素活化的效果较优,低、高肥力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分别提高了65.98%、130.13%和50.25%、74.84%。由此可知,对于不同土壤肥力应采用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采用有机废弃物配施化肥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并活化土壤自身养分,其中木本泥炭和糖蜜的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兰茜   濮秋婕   白亭玉   吴月仙   吴刚   谭乐和   胡雅莉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模式下不同质地土壤微环境差异及其与果实关键品质(糖分)的潜在关系,为区域性的果园培肥和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施肥方案一致、土壤质地分别为壤土、砂壤土和砂土的‘马来西亚1号’标准菠萝蜜园,采集养树期、花期和果期的菠萝蜜根周土壤和成熟果实,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线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糖分的变化及潜在关系。【结果】砂壤土和砂土微生物碳源利用变化趋势均为养树期>花期>果期。壤土微生物碳源代谢强度大小为果期>养树期>花期。土壤微生物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是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砂土各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丰度普遍高于其他两种土壤,且在养树期和果期较高。壤土各时期线虫生态指数和土壤pH、有机质普遍高于其他两种土壤。果实中的葡萄糖含量表现为砂壤土>壤土>砂土,其他糖组分在各质地土壤中差异不显著。采样时期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土壤质地对菠萝蜜果实糖分有显著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异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影响各异,土壤质地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养树期和果期菠萝蜜根际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及功能,最终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和果实品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芳彬  郑景明  宫殷婷  赵一臣  张家琦  
【目的】园林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利用是人工林土壤培肥和增强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研究园林废弃物不同资源化方式对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可为园林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金叶榆Ulmus pumila ‘Jinye’人工林下开展试验,设置粉碎物、堆肥、生物质炭等3种园林废弃物资源化物料和1、2、4 kg·m~(-2) 3个基于碳当量的施用量,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测定土壤微生物代谢强度,分析了不同物料和施用量对土壤pH、养分质量分数、微生物碳源利用程度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1) 3种物料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质量分数,粉碎物和堆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弱碱性土壤的pH,对铵态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影响不大;生物质炭处理则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铵态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2)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程度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粉碎物、堆肥、生物质炭;(3)在6类碳源中,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碳源微生物对3种物料利用的主要碳源种类;3种物料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对酚酸碳源的利用,降低了对氨基酸碳源的利用,粉碎物和堆肥处理下微生物对氨基酸、聚合物等碳源利用强于生物质炭处理,且生物质炭处理下微生物对糖类利用最强;(4)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施用量增大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增加趋势。【结论】园林废弃物粉碎物、堆肥及生物质炭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工林土壤质量,其中,粉碎物和堆肥处理对降低弱碱性土壤pH、增加土壤肥力及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效果优于生物质炭。图3表4参3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博  黄启为  孟琳  沈其荣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菠菜产量、品质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菠菜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4(5%(占施氮量百分比)尿素与95%有机肥配施)、处理5(10%尿素与90%有机肥配施)、处理3(有机肥)、处理2(无机肥)、处理1(不施肥);植株氮累积量以处理5最多,其他处理趋势与生物量相同。收获时,植株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1,并且所有处理菠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均达到直接食用标准(小于432 mg.kg-1);无机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矿质态氮释放速度快,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更好地调节土壤氮素的释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有机肥处理能增加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