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4)
- 2023(3963)
- 2022(3392)
- 2021(3105)
- 2020(2654)
- 2019(5707)
- 2018(5618)
- 2017(9864)
- 2016(5778)
- 2015(6501)
- 2014(6203)
- 2013(6322)
- 2012(6064)
- 2011(5647)
- 2010(5601)
- 2009(5066)
- 2008(5048)
- 2007(4503)
- 2006(4086)
- 2005(3787)
- 学科
- 济(19826)
- 经济(19793)
- 管理(12135)
- 业(11267)
- 学(9622)
- 企(8846)
- 企业(8846)
- 方法(7607)
- 数学(6484)
- 数学方法(6344)
- 中国(5696)
- 农(5691)
- 地方(5204)
- 财(4813)
- 制(4451)
- 业经(4209)
- 农业(3765)
- 税(3656)
- 及其(3564)
- 税收(3371)
- 收(3333)
- 贸(3262)
- 贸易(3259)
- 环境(3202)
- 易(3122)
- 和(3118)
- 理论(3075)
- 银(2951)
- 融(2934)
- 金融(2933)
- 机构
- 大学(85721)
- 学院(83478)
- 研究(39521)
- 科学(30184)
- 中国(27731)
- 农(27727)
- 济(27409)
- 经济(26651)
- 管理(24117)
- 所(23466)
- 农业(22503)
- 研究所(21896)
- 理学(20331)
- 京(20076)
- 理学院(19887)
- 业大(19491)
- 管理学(19197)
- 管理学院(19087)
- 中心(16894)
- 省(15503)
- 室(15193)
- 江(14586)
- 院(14471)
- 农业大学(14155)
- 实验(13930)
- 实验室(13433)
- 科学院(13046)
- 业(12932)
- 财(12866)
- 重点(12758)
- 基金
- 项目(61468)
- 科学(45992)
- 基金(43957)
- 家(43440)
- 国家(43152)
- 研究(35435)
- 科学基金(33744)
- 自然(25910)
- 自然科(25282)
- 自然科学(25262)
- 自然科学基金(24819)
- 省(24463)
- 基金项目(22975)
- 划(22536)
- 社会(20144)
- 社会科(18870)
- 社会科学(18862)
- 资助(18462)
- 教育(16042)
- 计划(16022)
- 重点(15628)
- 科技(15212)
- 发(13624)
- 科研(12851)
- 部(12561)
- 创(12400)
- 专项(12379)
- 编号(12258)
- 农(11897)
- 创新(11794)
共检索到132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绍江 冯新梅 龚小平 刘建福
采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以奶牛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池中分离到F33、G15、NB1三株产甲烷菌。F33菌体长杆状,弯曲杆状,G-,细胞大小为0.5~0.6μm×2~5.6μm,几个细胞连成丝状,丝状体可长达15~32μm。菌体发蓝绿色荧光,紫外光照射荧光易消失。菌落圆形,边缘呈丝状扩散,能利用H2/CO2和甲酸盐作为碳源和能源,不利用甲醇和乙酸盐。G15菌体呈短杆状,单个,成对或3~5个成短链,G-,细胞大小为0.4~0.7μm×0.7~2.0μm,具1~2根极生鞭毛,运动性强,菌体发蓝绿色荧光。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能利用H2/CO2和甲酸盐生长和产甲烷。NB1菌体呈拟八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彦胜 阮志勇 刘小飞 胡国全
利用PCR-RFLP和PCR-DGGE技术对处于正常运行阶段的4口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研究,考查其中产甲烷菌的种群结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特异性地扩增产甲烷菌mcrA片段和16S rDNA序列分别进行RFLP分析和DGGE分析。对RFLP得到的每一个独特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和DGGE中的优势条带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气池中产甲烷菌的优势类群存在差异性,但又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研究结果显示,2种不同实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着某些一致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王定康 姚丽媛 华金珠 徐胜光 王家银
【目的】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引物NirS1F/NirS6R和Me1/Me2分别对沉积物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000 bp的反硝化细菌和760 bp的产甲烷菌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了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且推测产甲烷菌的丰度高于反硝化细菌。2个克隆文库分别获得阳性克隆子55和99个,利用Mothur软件将序列分别划分为10和5个OUT,说明尽管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低于产甲烷菌,但物种多样性高于产甲烷菌。运用BLASTN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垚垚 葛继稳 斯南雍茜 蒋浩 袁梦媛 冯亮 张志麒
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采用涡度相关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对象,对甲烷(CH_4)通量以及产甲烷菌群落组成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及分析表明:大九湖泥炭湿地研究期间表现为CH_4的源,CH_4总排放量为9 333.26 mg·m~(-2),CH_4日平均排放通量为18.50 nmol·m~(-2)·s~(-1),冬、春、夏、秋四季的CH_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46、4.62、36.81、25.92 nmol·m~(-2)·s~(-1),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研究区产甲烷菌优势菌群为Methanoregula(66.73%)和Methanocella(21.99%);对样本中产甲烷菌的Shannon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同一季节不同深度的样本中产甲烷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产甲烷菌的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同一深度不同季节的样本中产甲烷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夏季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与CH_4排放通量为强正相关关系,春季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与CH_4排放通量为强负相关关系,Methanothermus与CH_4排放通量为显著正相关关系,Methanolinea与CH_4排放通量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承剑 韦升菊 梁辛 梁贤威 邹彩霞
选取3头5岁左右的健康雌性德昌水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机械破壁法提取瘤胃内容物总DNA,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德昌水牛瘤胃产甲烷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试验共获得99个16S rRNA基因序列,RDP分析表明94.2%的序列为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16S rRNA序列,按照97%的相似性划分为19个分类操作单元,其中96个序列(17个OTUs)占总序列的97.0%,与已知细菌的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97%;3个序列(2个OTUs)占总序列的3.0%,与已知细菌16S r...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霞 陈克龙 杜岩功 章妮 车子涵 暴涵 王恒生
产甲烷菌在湿地CH4排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降水格局的改变已经并将持续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对湿地CH4排放过程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青海湖鸟岛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降水梯度处理,并利用mcr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土壤产甲烷菌进行检测,探究鸟岛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特征对不同降水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鸟岛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的优势菌目为甲烷微菌目(Methanomicrobiales)、甲烷八叠球菌目(Methanosarcinales)和甲烷杆菌目(Methanobacteriales)。FAPROTAX功能预测显示土壤中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占优势,由此推测H2/CO2还原为鸟岛土壤CH4产生的主要途径。LEfSe分析表明,5个降水梯度共存在31个差异菌群,以增雨50%处理下差异菌群数量最多,从目水平到种水平共有10个差异菌群。整体而言,鸟岛土壤产甲烷菌的群落多样性较为稳定,而群落结构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部分菌群的相对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P <0.05)。研究结果可为预测降水变化对鸟岛湿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欢欢 王秀华 李晨 黄倢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出1株编号为2013082515(简称菌株15)的菌株,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分析了菌株15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分析了菌株15对其他7株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菌株15对3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对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10~4、2.50×10~5、2.50×10~5 cFu/ml;对其他弧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采用注射及浸泡感染方法分析了菌株15对对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
关键词:
假交替单胞菌 拮抗菌 弧菌 抑菌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莹 来航线 陈雄 王旭东
为了有效处理牛粪等高纤维废弃物,从牛粪发酵基质中分离分解纤维素优良的菌株,同时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和发酵剂配方中氮源(棉粕、豆粕和尿素)的优化。结果表明,从牛粪堆腐发酵基质中分离出22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依据综合性状从中优选出优良菌株Z5和Z8,初步鉴定其均为曲霉属真菌;在3个发酵剂配方中发酵培养72~96 h时,Z5在以棉粕为氮源的配方中有效菌数含量最高,而Z8在3个配方中的有效菌数差别不大,两菌株在3个配方中的有效菌数量均达到1014数量级;在以棉粕为氮源的配方中,菌株Z5和Z8均可获得最高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其中Z5发酵培养72 h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建伟 毕江涛 李文兵 贾渊超 毛瑞璠
【目的】探讨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奶牛粪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奶牛粪为堆肥原料,配施腐熟菌剂与稻壳粉、麦麸、脱硫石膏,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及堆肥结束时菌群结构,阐明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堆肥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T1~T4处理升温期堆体发酵时长较CK减少1~2 d,高温期(>50 ℃)发酵时长较CK增加2~6 d。T1、T3、T4处理的含水率较CK显著降低(P<0.05)。不同发酵时期堆体电导率均小于4.00 mS/cm。升温期有机质下降42.28%~47.98%,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1~T4处理堆体小白菜发芽指数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快速升高,显著高于CK(P<0.05)。随堆肥持续,T1~T4处理pH由8.40降为7.30~7.63,全氮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碳氮比由32.31降为9.01~10.90,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AMOVA分析显示,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结构呈极显著差异(P<0.001);MetaState分析显示,存在极显著差异的菌属有: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嗜热纤维梭菌属(Thermoclostridium)、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SAR324_clade(Marine_group_B);CCA分析表明,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理化性状顺序为:OM>EC>TN>pH>MC。【结论】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价显示,T3处理,即奶牛粪+菌剂0.1%+稻壳粉1%+麦麸1%,为最佳堆肥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安华 张振都 吴景贵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处理牛粪后大豆重茬土壤中腐殖质的组分含量及结构特征变化。【方法】以大豆"九黑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单施化肥处理(对照,CK)、风干牛粪处理(X)、腐解牛粪处理(F)和蛴螬牛粪处理(Q),采用室内盆栽试验,于2011年5月在施用不同处理牛粪的土壤中第1次播种大豆,09-30收获;2012年5月继续在各处理土壤中播种大豆,09-30收获后采集0~20Cm土层土壤,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IR)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3 C-NmR),研究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组分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HA和FA的元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兰英 杨增玲 韩鲁佳 滕光辉
探讨基于相对密度、电导率和pH快速预测奶牛粪便肥料成分含量的可行性,在京郊奶牛场采集代表性样本89份,用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中氮、磷、钾和铵态氮的含量,使用密度计、电导仪和pH计测定其相对密度、电导率和pH。根据奶牛粪便理化指标与粪便中氮、磷、钾和铵态氮含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理化指标快速预测奶牛粪便氮、磷、钾和铵态氮含量的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总氮含量可依据电导率和pH进行预测(R2=0.645,P<0.00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比较了从不同来源的木麻黄根瘤中分离得到的三株弗兰克氏菌(Frankia)在两种浓度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以丙酮酸钠为唯一碳源时生长最好,其生长量为其它碳源的1.3~47.7倍;最适合的碳源浓度为0.23gC/L在三种不同的Frankia菌培养方式中,通入无菌空气及发酵培养较静置培养能显著地提高弗兰克氏菌的生长量。同时还探讨了弗兰克氏菌的发酵条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舒清 张镜丹 纪程 顾文文 李荣 邹建文
关键词:
好氧堆肥 牛粪 复合菌剂 腐熟 温室气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振鑫 孟安华 吴景贵 康露 燕存岳 张志莹 杨天悦
【目的】研究施用经不同方式处理的牛粪后,黑土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元素组成及不同结合态腐殖质中HA和FA的变化。【方法】2011-05-10,通过盆栽试验,以不施牛粪为对照(CK),采用元素分析仪分析新鲜牛粪、腐解牛粪、蛴螬牛粪对黑土中HA、FA组分的影响,通过计算比较不同牛粪处理对黑土HA、FA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对施用不同处理牛粪后土壤中松结态、联结态、稳结态腐殖质中的HA、FA进行分析。【结果】与CK相比,不同牛粪处理提高了土壤中HA和FA的C、H、N含量,降低了O含量。施用牛粪后,FA的能态及热稳定性提高,并且HA和FA的形成都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松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中HA和...
关键词:
牛粪 黑土 胡敏酸 富里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