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4)
2023(9096)
2022(8278)
2021(7921)
2020(6688)
2019(15569)
2018(15638)
2017(30447)
2016(16701)
2015(18971)
2014(19072)
2013(18932)
2012(17310)
2011(15556)
2010(15448)
2009(13832)
2008(13225)
2007(11302)
2006(9695)
2005(8224)
作者
(49239)
(40529)
(40270)
(38302)
(25860)
(19684)
(18311)
(16190)
(15418)
(14393)
(14048)
(13516)
(12822)
(12788)
(12480)
(12358)
(12296)
(12148)
(11553)
(11510)
(10230)
(9924)
(9792)
(9131)
(9128)
(9056)
(9051)
(8906)
(8208)
(8081)
学科
(63417)
经济(63350)
管理(47315)
(43969)
(37106)
企业(37106)
方法(31204)
数学(26941)
数学方法(26631)
(16241)
(15911)
中国(15315)
(15263)
业经(13860)
地方(12884)
(11087)
理论(11060)
(10944)
贸易(10940)
农业(10925)
(10593)
环境(10369)
(10269)
(10156)
财务(10092)
技术(10091)
财务管理(10077)
企业财务(9487)
教育(9131)
(9055)
机构
大学(235860)
学院(233474)
管理(94772)
(85581)
经济(83580)
理学(82931)
理学院(81955)
管理学(80483)
管理学院(80059)
研究(77339)
中国(55824)
科学(51847)
(50985)
(39606)
(39215)
业大(37969)
(37817)
研究所(36516)
中心(34478)
(32377)
北京(32161)
(31239)
财经(31234)
农业(30945)
师范(30929)
(28468)
(28401)
(26901)
师范大学(25200)
技术(25011)
基金
项目(167558)
科学(130014)
研究(120364)
基金(120270)
(105692)
国家(104825)
科学基金(89132)
社会(72524)
社会科(68548)
社会科学(68528)
(65414)
基金项目(65055)
自然(60431)
自然科(58952)
自然科学(58939)
自然科学基金(57846)
(55849)
教育(54427)
资助(49895)
编号(49571)
成果(39760)
重点(37390)
(36184)
(34947)
(34502)
课题(33815)
科研(32479)
创新(32137)
计划(31287)
大学(30852)
期刊
(90769)
经济(90769)
研究(65756)
学报(40808)
中国(40118)
科学(36842)
(35020)
管理(33223)
大学(29919)
学学(28133)
(27182)
教育(25568)
农业(24942)
技术(19262)
(16613)
金融(16613)
业经(15044)
财经(14232)
经济研究(13919)
图书(13906)
理论(12583)
(12564)
科技(12482)
实践(11911)
(11911)
(11878)
问题(11709)
资源(11675)
(10974)
技术经济(10810)
共检索到32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启勇  吴心华  陶金忠  郭延生  
【目的】为了揭示奶牛产后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自动兽用生化分析仪和酶标仪对奶牛产后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指标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奶牛产后7、14和21 d血液中AST、GGT、ApoB、HDL-C浓度显著高于产后0 d(P<0.05),但NEFA、ApoA1浓度显著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结论】奶牛产后脂肪代谢与肝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产后14 d血糖开始逐渐恢复,随着产后能量负平衡的加剧,产后21 d肝脏受损严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波  王群  韩兆玉  
为研究补钙方式对产后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胎成年泌乳母牛40头,按照年龄、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原则进行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奶牛产犊后的0及12 h分别投喂1粒硫酸钙和氯化钙复合物(含有43 g可吸收的Ca2+),对照组在相同时间采用常规补钙(即颈静脉输氯化钙溶液,含氯化钙120 g,有效Ca2+含量43 g)。在产犊后0、1、6、13和24 h时测定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发现:在0和1 h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血钙浓度基本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但1 h比0 h时有所提高;6 h时,试验组血钙水平升高,而对照组出现下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永明  刘钟杰  许剑琴  焦淑贤  王清兰  
观察产后健康奶牛 1~ 30d血液流变学和氧自由基主要指标动态变化。选择 2~ 4胎龄产后健康奶牛 18例 ,于产后 1d、2d、4d、7d、10d、15d、30d采血 ,检测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 (全血高切比粘度 ηb 80S-1、全血低切比粘度ηb 2 0S-1、血浆比粘度 ηp、血细胞压积PC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氧自由基主要指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发现 ,血液流变学和氧自由基大多数指标 30d、15d与新产 1~ 7d比较 ,至少在某一时间段呈现差异极显著或显著 (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颜志辉  王加启  王萌  卜登攀  魏宏阳  周凌云  周振峰  孙鹏  
从血液氨基酸及生化指标的层面分析日粮添加DDGS对奶牛机体代谢的影响,从而为DDGS在奶牛上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试验选取4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DIM(99±58.6)d),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豆粕日粮(Ctrl)、13.3%的DDGS(DDGS1)、25.1%的DDGS(DDGS2)和34.1%的DDGS(DDGS3),每组12头。在试验第1,4,7周采集尾动脉血样,测定氨基酸组成和生化指标,如血糖、血尿氮、非酯化脂肪酸、胰岛素、谷氨酸脱氢酶等。随着日粮中DDGS比例的增加,血浆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赖氨酸有下降的趋势,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呈先升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力  耿梅梅  王文策  顾莞婷  姚康  印遇龙  李铁军  
为探索哺乳藏仔猪发育期血液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及进一步对藏猪进行科学评价与开发利用,分别测定了1、7、14、21、28日龄哺乳藏仔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并与同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藏仔猪各项指标值均在小型猪的正常值范围内,其中ALP和AMM峰值均出现在7日龄,随后逐渐下降;BUN变化趋势与AMM相似,但峰值推迟到14日龄;GPT和GOT含量保持稳定;CRE含量呈极显著连续上升趋势;GLU含量在出生时最低,7日龄后保持稳定;LAC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14日龄;TG呈连续下降趋势,CHO和LDL的变化趋势相似。藏仔猪发育期ALP、AMM、GPT和GOT含量均高于三元杂交仔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双双  陈晓斌  林应兴  罗海凌  林辉  林兴生  林占熺  兰海娟  
选取1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和体重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按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用1.5 kg·头-1·d-1菌草灵芝菌糟替代1 kg·头-1·d-1甜菜粕,研究菌草灵芝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降低16.85%和14.29%,表明以菌糟替代部分甜菜粕可延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降低的趋势;两组间的乳常规成分,血液中葡萄糖、胆固醇的浓度,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华加敏  田雨  何生平  刘小军  向明慧  周天赐  徐晨杰  陈芳慧  蔡亚非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江苏省境内某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产后前3个月酮病高发期的生产性能数据,筛选出25头健康和20头酮病奶牛,进一步采集2020年产后第1个月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作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确定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值。[结果]奶牛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脂率与酮病显著正相关,乳糖率与酮病显著负相关;奶牛血细胞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是与酮病正相关的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鲜牛乳中乳脂率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两项联合指标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其中乳脂率的最佳分界值为4.21%,淋巴细胞数的最佳分界值为4.815×10~9 L~(-1)。[结论]生鲜奶中的乳脂率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奶牛产后发生酮病的预警依据,用于指导牧场及时做好调控管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晋辉  周凌云  卜登攀  杨永新  袁廷杰  张军民  王加启  
为调查我国不同牛场奶牛的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随季节的变化情况,采集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西安地区奶牛场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日龄,50~90 d)春季和夏季的奶样和血样,并对产奶量、乳蛋白、乳脂肪、乳总固形物、乳糖等泌乳指标,以及血液中的β-羟丁酸(β-HA)、非酯化脂肪酸(NEFA)、胆固醇(CHO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利用SAS 8.1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牛场奶牛的泌乳性能指标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1),乳脂受到了季节变化的极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帆  孙秀梅  薛秀恒  王菊花  李培英  周杰  刘力源  张淑静  
【目的】研究犊牛感染鼠隐孢子虫后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激素的变化,初步探讨隐孢子虫病的致病机理。【方法】给犊牛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其免疫力低下,然后通过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构建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采集模型组和对照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4、28天的血液,测定血液中K+、Na+、Cl-、Ca2+、Mg2+、血糖的浓度,以及总蛋白、白蛋白、5-羟色胺、白介素-2的质量浓度和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结果】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犊牛粪便中检出了大小、形态与感染卵囊基本相同的隐孢子虫卵囊,表明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隐孢子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王加启  国卫杰  宋增廷  张俊瑜  卜登攀  
研究全混合日粮(TMR)裹包贮存效果及裹包TMR饲喂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TMR饲粮水分含量调整为40%、50%和60%,利用裹包技术将新鲜制作的TMR饲粮进行裹包,分别存放0、3、7、15和30 d后进行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TMR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由于干物质的损失而有相应的增加,裹包TMR饲粮的pH值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TMR饲粮初始水分含量增高,pH值降得越低(P<0.05),氨态氮生成量越高(P<0.05)。另外,选择24头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以常规饲喂(精粗分开)作为对照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占今舜  苏效双  刘明美  詹康  张春刚  赵国琦  
为研究苜蓿黄酮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免疫的影响,选取4头装有瘘管的头胎荷斯坦奶牛,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奶牛饲喂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g(Ⅰ组)、20g(Ⅱ组)、60g(Ⅲ组)和100g(Ⅳ组)的苜蓿黄酮。试验期为4期,每期24d。结果显示:1)血清的总蛋白含量随苜蓿黄酮添加剂量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变化,出现先下降后升高(P<0.05)趋势,但其他指标没有影响;2)苜蓿黄酮组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P<0.05)和血小板压积(0.05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连红  张丽  周国波  韩兆玉  
选取36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即基础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分别添加10、20和30 g.d-1复合包膜甜菜碱于奶牛全混合日粮中.于试验前、中期和后期在牛尾静脉采集血液,测定血液指标,研究复合包膜甜菜碱对夏季奶牛的产奶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奶牛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Ⅰ和Ⅱ组的产奶量分别比基础对照组提高0.58和1.17 kg.d-1;三组奶牛乳脂含量、乳蛋白含量和体细胞数的变化均不明显,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三组奶牛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较试验前均有增加,血浆中的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下降后上升;试验中期,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占熺  张双双  陈晓斌  林冬梅  林辉  林应兴  
选取15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Ⅱ分别在饲喂的精料中添加25、50 g·头-1·d-1菌草灵芝菌糟水提物,研究水提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Ⅱ组的结果优于Ⅰ组,在试验第11-20、21-30天Ⅱ组奶牛的日产奶增量较CK有显著差异(P0.05);菌草灵芝菌糟水提物对两个试验组的乳成分、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可见,菌草灵芝菌糟水提物作为奶牛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云涛  高云红  李明月  赵侠  李文升  庞尊方  关长涛  贾玉东  
为阐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生理学和生态学方法,查明了2种不同规格斑石鲷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 P_(crit))和失去平衡点(loss equilibrium, LOE)时的溶解氧浓度,观察了自然耗氧条件下其呼吸行为变化,分析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血液皮质醇和葡萄糖含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数目,红细胞积压(hematocrit, HCT)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3.0±0.5) ℃、氨氮浓度小于0.5 mg/L、亚硝酸盐浓度0~0.05 mg/L,盐度30、pH 7.80条件下,200 g和50 g斑石鲷P_(crit)值分别为(4.05±0.09)和(3.15±0.12) mg/L,LOE值分别为(1.16±0.08)和(0.93±0.11) mg/L,且50 g斑石鲷到达LOE值时间(t=480 min)晚于200 g斑石鲷(t=110 min);自然耗氧过程中,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P_(crit)值处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P<0.05)。低氧胁迫导致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在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综上,50 g斑石鲷与200 g斑石鲷相比,其低氧耐受能力更强,200 g斑石鲷对低氧胁迫应激反应更敏感,2种规格斑石鲷均可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提高血液WBC和RBC数目、皮质醇、葡萄糖和Hb浓度,增强对溶解氧的吸收利用,应对低氧胁迫导致的生理状态改变,相关结果为斑石鲷高效养殖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枝  曾令兵  张辉  杨星  徐进  江南  周勇  马杰  
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HV-2)感染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严重病毒性疾病,已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缺乏有关该病发病机理的相关研究。以CyHV-2感染异育银鲫的患病鱼内脏组织超微过滤匀浆液,腹腔注射感染健康异育银鲫,分别对感染组与对照组鲫尾静脉采血,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细胞活性检测以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感染组鲫血细胞总数变化不明显,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其中淋巴细胞上升呈极显著差异(P<0.01),单核细胞上升呈显著差异(0.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