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2)
- 2023(19777)
- 2022(16670)
- 2021(15323)
- 2020(13070)
- 2019(29583)
- 2018(29321)
- 2017(56528)
- 2016(30578)
- 2015(34331)
- 2014(34298)
- 2013(33820)
- 2012(31102)
- 2011(27960)
- 2010(28332)
- 2009(26720)
- 2008(27033)
- 2007(24590)
- 2006(21750)
- 2005(19701)
- 学科
- 济(129772)
- 经济(129603)
- 业(114151)
- 管理(103875)
- 企(95862)
- 企业(95862)
- 方法(55939)
- 农(50565)
- 数学(45585)
- 数学方法(45015)
- 财(41501)
- 业经(37825)
- 农业(33369)
- 中国(33101)
- 制(30616)
- 务(27679)
- 财务(27612)
- 财务管理(27559)
- 企业财务(26160)
- 贸(24205)
- 贸易(24187)
- 地方(23695)
- 易(23541)
- 策(23359)
- 理论(22828)
- 技术(22703)
- 学(22282)
- 和(21444)
- 体(21420)
- 银(21182)
- 机构
- 学院(444394)
- 大学(438263)
- 济(187660)
- 经济(183773)
- 管理(177125)
- 理学(151642)
- 理学院(150141)
- 管理学(147807)
- 管理学院(146968)
- 研究(142896)
- 中国(113361)
- 财(91510)
- 京(90859)
- 科学(83492)
- 农(79039)
- 财经(71230)
- 所(70906)
- 江(69654)
- 中心(67954)
- 经(64461)
- 业大(64394)
- 研究所(63321)
- 农业(60869)
- 北京(56540)
- 经济学(56464)
- 范(54450)
- 州(54334)
- 师范(53955)
- 财经大学(52239)
- 院(51257)
- 基金
- 项目(286402)
- 科学(227795)
- 研究(213668)
- 基金(208997)
- 家(179612)
- 国家(177982)
- 科学基金(155223)
- 社会(137249)
- 社会科(129966)
- 社会科学(129931)
- 省(113185)
- 基金项目(110135)
- 自然(99060)
- 教育(98477)
- 自然科(96758)
- 自然科学(96732)
- 自然科学基金(95038)
- 划(93434)
- 编号(87930)
- 资助(84783)
- 成果(71557)
- 部(64315)
- 重点(63872)
- 发(61869)
- 创(61503)
- 课题(60085)
- 创新(56946)
- 制(56909)
- 国家社会(56496)
- 教育部(55761)
- 期刊
- 济(216731)
- 经济(216731)
- 研究(130024)
- 中国(88288)
- 农(77096)
- 财(75046)
- 管理(69152)
- 学报(61973)
- 科学(60360)
- 农业(51795)
- 大学(49026)
- 学学(46623)
- 融(45967)
- 金融(45967)
- 教育(44528)
- 技术(41096)
- 业经(39202)
- 财经(35800)
- 经济研究(32619)
- 经(30765)
- 问题(28640)
- 业(28162)
- 技术经济(23583)
- 贸(21893)
- 版(21549)
- 世界(21260)
- 现代(21038)
- 财会(20671)
- 统计(20638)
- 商业(20506)
共检索到67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强 张园园 孙世民
基于双种群进化博弈理论对奶农高、低质量预防水平和乳品加工企业高、低质量检验水平的质量控制选择策略的分析表明:奶农质量预防成本、乳品加工企业质量检验成本、原奶收购价格、乳制品销售价格、外部收益及其分配系数、潜在损失及其分摊系数和监管力度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博弈双方选择理想质量控制策略的概率。进一步的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缩小奶农高低质量预防成本及乳品加工企业高低质量检验成本之间差距,扩大高低质量原奶收购价格差及高低质量乳制品销售价格差,提高外部收益,加大惩罚力度,合理分配收益与分摊损失和加强监管有利于促进系统向理想进化稳定策略演化,提高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乳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乳品供应链 质量控制 进化博弈 系统仿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强 侯云先
从加工企业给予奶农原料奶技术支持角度考虑,分别运用单群体模仿者动态与多群体模仿者动态模型,对奶农单群体、奶农与加工企业多群体策略空间及其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奶农单群体模仿者动态存在两个进化稳定策略,检测设备与技术的失误、混合再专业检测方式的缺憾与技术执行成本加重了奶农投机行为,与传统的现金直接补贴方式相比较,免费的技术培训更能促进奶农对原料奶的质量控制,当且仅当奶农技术执行成本为零时才能彻底杜绝奶农投机行为;(2)奶农与加工企业多群体模仿者动态同样存在两个进化稳定策略,加工企业技术研发成本、技术推广收益以及原料奶质量提高对双方收益的影响决定群体策略空间及其演化趋势。因此,降低奶农...
关键词:
原料奶 质量控制 进化博弈 进化稳定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强 陈金兰 孙世民
综合运用最优化原理、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信息对称、单边信息不对称和双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乳品供应链中乳品加工与销售环节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分析了乳品加工企业和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的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预防水平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将采取"质量预防不足"策略;当质量检验水平隐匿时,超市将实施"质量检验过度"策略;当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不足"与超市的"质量检验过度"同时存在;合理的合同设计,可促使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采取"预防为主、检验为辅"的基本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巍巍 张可明 宋伯慧 李冬
分析了乳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隐患,建立了由奶农、奶站、乳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质量安全静态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得到乳品供应链上各主体的最优混合策略,即只有上游企业正当经营,下游企业积极承担检查责任,各主体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只有管理者实施重点监管,各主体相互协作,乳品供应链才能获得最大收益。通过算例进一步揭示了上游向下游传递风险的经济原因和下游对上游实施监控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
乳品供应链 质量安全 博弈论 纳什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健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要积极参与推进自身供给侧改革,即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对企业而言质量控制的实质就是品管部与生产部相互博弈的过程。由于信息不对称与有限理性,生产部违规生产屡见不鲜。针对此类问题,利用演化博弈论分析品管部与生产部的关系,构建两者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者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问题,并进行Matlab仿真,利用模型指导实际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生产部的心理成本、惩罚额度、监管力度、品管部的监管成本四个参数值变化会影响生产部违规的概率以及品管部监管的策略选择。根据研究结果,同时借鉴日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本文从组织设置、部门职能、管控方法方面给出供给改革侧背景下企业加强质量监管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斌 李翠霞
从我国乳业发展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客观要求出发,本文探讨了乳制品加工企业隐蔽违规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在阐述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及监管乳制品加工企业行为重要性的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乳制品加工企业隐蔽违规行为的长期演化趋势。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求解、分析参数变化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乳制品加工企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监督查处的力度和强度、消费者信任度、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乳制品加工市场的准入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平 刘冬梅
本文依据对我国主要乳品生产基地河北、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产生奶牛养殖户和乳品加工企业效益的双重下降这种阶段性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从完善乳品企业与奶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入手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提高奶业的生产力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奶业 乳品加工企业 产业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彦丽 何苏娇 高艳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产业链的重塑政策可以概括为"养殖环节规模化+乳品加工环节高集中度化+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然而,乳企和养殖企业间的纵向联系仍然脆弱,以乳企自建牧场为特征的完全纵向一体化也一直存在争议。基于GHM模型的命题认为,所有权应该赋予投资重要或者不可或缺的一方,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并不符合资源配置的规律。在中国,市场和政策双重因素导致中国奶产业链处于被动的"非整合"状态,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政策限制了养殖者的外部选择权,养殖者和乳企间的市场势力、市场进入规则和交易对象选择权的不对等使其谈判力进一步失衡。资源配置扭曲的后果是奶农在产业链上利益分配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发展失速,正失去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应通过技术标准保护国内养殖企业发展,对乳企自建奶源行为保持中立,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的发展,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取消进入乳企加工环节的行政壁垒,为以养殖者为核心的一体化创造可能性。
关键词:
乳品加工业 奶农 奶产业 纵向一体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愚 张三峰
从行业成长的视角,以乳业的产品质量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方法,解释了乳业质量演化的行业成长性特征:在乳业成长初期,利润空间上升、制劣竞争的搏斗成本和消费者的质量认知都较低,使得行业中制劣者的均衡占比较高;但制劣者的占比具有收敛性,随着制劣者的模仿扩散,这些行业初期特征逐渐消退,乳业的整体质量结构将趋于改善。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加快乳业质量结构演进的博弈创新策略。
关键词:
乳业质量 演化博弈 行业成长 创新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丽 庞舒
基于供应链质量控制的视角,以"农产品生产者+超市"的模式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构建"农超对接"模式中的零供关系演化博弈模型,动态地分析超市和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策略选择的演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超市选择"检查"策略的决定因素包括检查成本、对生产低质量农产品的生产者收取的罚款金等参数;农产品生产者选择"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策略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成本、超市向其采购高质量农产品支付的批发价格等参数。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超市和农产品生产者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农超对接 零供关系 演化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默含 丁占文 杨宏林
文章按照企业的大小将企业分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类,建立了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大企业与大企业、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博弈模型。根据企业合作与不合作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两类企业中及两类企业间策略选择的演化均衡特征,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对企业合作的市场均衡特征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强 张园园 孙世民
本文基于569份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确定了奶农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模式、养殖年限、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兽药标准认知、疫病防控标准认知、设施配置标准认知、原奶质量标准认知、行为态度、合作协调态度以及政府鼓励支持等12个因素对奶农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合作协调态度和政府鼓励支持是表层直接因素,原奶质量标准认知、疫病防控标准认知、设施配置标准认知和兽药标准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年限、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强 张园园 孙世民
本文基于569份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确定了奶农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模式、养殖年限、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兽药标准认知、疫病防控标准认知、设施配置标准认知、原奶质量标准认知、行为态度、合作协调态度以及政府鼓励支持等12个因素对奶农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合作协调态度和政府鼓励支持是表层直接因素,原奶质量标准认知、疫病防控标准认知、设施配置标准认知和兽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磊
从我国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尽快建立规范、高效的沟通机制的客观要求出发,本文探讨了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演化博弈关系。在阐述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合作策略的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基于质量安全投入的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合作沟通机制形成的长期演化趋势,并运用Matlab 6.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降低经销商的"质量安全投入"成本、降低乳制品企业采取"建立沟通机制"所支付的成本、提高经销商的销售额外收益、增加在"质量安全不投入"策略下乳制品企业采取"不建立沟通机制"所多付出的损失成本、增加在"建立沟通机制"策略下经销商采取"质量安全不投入"所需缴纳的罚金、增加在"不建立沟通机制"策略下经销商给乳制品企业带来的损失,有助于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合作沟通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乳制品企业 经销商 演化博弈 造假 追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玉成
乳品企业间不规范的"数量战"引发"价格战",从而导致我国"三聚氰氨"乳品和周期性"倒奶"这两个突出的市场绩效问题。"奶源大战"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是"三聚氰氨"事件与周期性"倒奶"事件的直接诱因;同时"回奶"事件与"还原奶"事件的诱因也在于企业间的市场份额这种数量之争;乳品企业的逐利行为、原奶质量监管漏洞及上下游生产技术特性差异综合解释了"三聚氰氨"事件与周期性"倒奶"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乳品企业 数量战 规模经济 市场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