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0)
2023(3865)
2022(3271)
2021(3060)
2020(2587)
2019(5624)
2018(5782)
2017(10336)
2016(5891)
2015(6544)
2014(6834)
2013(6346)
2012(5768)
2011(5353)
2010(5356)
2009(5045)
2008(4787)
2007(4410)
2006(3974)
2005(3472)
作者
(17368)
(14517)
(14482)
(13781)
(9157)
(6965)
(6514)
(5618)
(5438)
(5221)
(5104)
(4906)
(4840)
(4596)
(4543)
(4478)
(4337)
(4332)
(4304)
(4272)
(3673)
(3631)
(3489)
(3437)
(3335)
(3324)
(3227)
(3109)
(3099)
(3013)
学科
(18568)
经济(18534)
管理(15622)
(12472)
(10579)
企业(10579)
方法(7409)
理论(6089)
(5985)
(5640)
(5552)
(5345)
中国(5343)
(5000)
业经(4988)
数学(4840)
数学方法(4773)
地方(4286)
农业(4004)
教育(3856)
(3548)
银行(3535)
(3497)
金融(3490)
(3464)
体制(3155)
(3063)
(3042)
教学(3026)
财务(3023)
机构
学院(82925)
大学(80305)
管理(29561)
研究(28286)
(25426)
理学(24903)
经济(24615)
理学院(24515)
管理学(23932)
管理学院(23764)
中国(21155)
科学(18995)
(17694)
(14941)
(14415)
(14388)
师范(14192)
(13752)
(13543)
研究所(13156)
中心(12894)
业大(11987)
农业(11731)
师范大学(11317)
北京(11284)
(10984)
技术(10730)
财经(10545)
(10456)
(10157)
基金
项目(54549)
科学(42355)
研究(39754)
基金(38024)
(33619)
国家(33285)
科学基金(27995)
社会(24001)
(22764)
社会科(22570)
社会科学(22566)
基金项目(20590)
教育(19026)
(18629)
自然(18497)
自然科(18035)
自然科学(18028)
自然科学基金(17695)
编号(16817)
资助(16063)
成果(13800)
课题(12538)
重点(12063)
(11929)
(11187)
(10606)
(10526)
科研(10304)
(10301)
项目编号(10048)
期刊
(34042)
经济(34042)
研究(21681)
中国(18865)
学报(14718)
(14071)
科学(13410)
教育(13007)
大学(10823)
管理(10723)
(10606)
学学(10236)
农业(9562)
业经(7211)
(6884)
(6579)
旅游(6579)
(6579)
技术(6466)
(6110)
金融(6110)
学刊(5305)
旅游学(5290)
游学(5290)
财经(4965)
(4798)
经济研究(4758)
(4680)
(4333)
职业(4219)
共检索到125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志远  谷平平  
旅行尤其是冒险性的活动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突破性别惯例的限制,对其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关注“女性”与“自行车旅游体验”相结合而带来的对旅游与性别平等问题研究的新认识,以川藏线女性自行车旅游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女性主义和Lacan精神分析论透视女性在骑行旅游体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主体建构轨迹。研究发现,川藏线女性骑自行车旅游的经历隐喻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建构,其主体建构轨迹表现为从主体意识萌发到角色展演与主体生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女性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由于受到父权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其行为受到规训,开展冒险性的自行车旅游使其获得卸下作为他者角色的机会,并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初醒和萌发。其次,川藏线独特的时空场域及近乎磨难的骑游经历有助于女性褪去惯常性别角色的外衣,体验过程中英雄气概的养成有利于女性完整人格的形成与培养。最后,女性在重返大自然的过程中其身心获得了放松与自由;通过身体实践从旅游世界之镜的观看中建构起新的自我认同,借此发展自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冰  陈玲玲  张翾  
低碳而时尚的自行车旅游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形式。国外学者在这一较新领域已有15年的积累,研究较为系统而深入。文章通过对国外关于自行车旅游的42篇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自行车旅游的供给和需求两大方面,影响研究和系统研究方面也有涉及。从供给来说,重点研究自行车旅游产品、营销、组织;从需求来说,重点研究自行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最后,对该领域在国内外研究的差距做了简要分析,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国内自行车旅游研究的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如友  
作为日渐流行的社会现象,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理应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旅游者的面子消费行为划分为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3个维度,并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构建了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分别作用于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3个维度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型自我建构正向影响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负向影响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但对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无显著影响;依存型自我建构对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对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是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依存型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者产生怎样的面子消费行为,取决于哪一种类型的自我建构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向丽  郑向敏  
作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市场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缺乏。文章搜集了国内外关于女性旅游者的所有可检索到的文献,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将以往研究成果归纳为一般女性旅游者研究、特殊女性旅游者研究两类,而后者又分为特定区域女性旅游者、特殊群体女性旅游者、特定时期女性旅游者三个研究方向。文章在对文献的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国内外对女性旅游者的研究角度各有偏颇和利弊,国内的研究在总体上落后于国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成书  周敏  钱苗  
自行车骑行是旅游者体验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方式,规划建设高效合理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已经成为众多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从空间布局视角分析了杭州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对策。结果发现,目前杭州的自行车服务点与休闲旅游点的空间耦合度较低、与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协调性较差。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河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轰轰烈烈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其所孕育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为了更深刻地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阶段和新形势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本期特刊发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家玲  徐红罡  代姗姗  李军  
本文以生态意识结构层次为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海南省旅游实情的旅游者生态意识衡量指标,并对海南省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生态意识的4个影响因子:生态认知、生态态度、生态评价和生态行为。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考察社会属性和旅游经历两个外部因素对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海南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水平整体低下,行为与态度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不同层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其中:旅游者的年龄对生态态度层次表现出负相关影响,旅游者的教育程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霞  侯冰婕  
随着时代发展,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对客体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进阶对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综合哲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思想,分析城市社会发展阶段,探讨城市主体价值取向,研究城市主客体作用模式,总结出不同时代主体意识下的城市模式,划分为工具城市、功效城市、价值城市、交往城市四个阶段,并提出适宜当下我国城市建设的"交往城市"模式,定义其内涵,分析其空间,探讨其现实规划手段。以此倡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体价值取向从单一的工具理性走向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真正建成"人"的城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康,陈柯梦  
In this article,authors make a thorough analysi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bicycle industry,which involving the production,selling,export and the status of listed bicycle companies in securities market,and give their sugges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请注意,捂紧你的钱袋子。这里有售价28万元的自行车。冒汗的不只是价格。被誉为"自行车界的劳斯莱斯"——英国顶级自行车品牌Alex Moulton(下称AM)还保持着小轮径自行车速度的世界纪录——82.5公里每小时。AM品牌最大的创举就是小轮径。其本身的设计与大轮径车有着颠覆性的区别,而车架要求是整辆小轮车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但AM的设计完美跨越了这一重要的台阶,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先进折叠车的发展。这对自行车行业过去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秋菊  胡思玥  
该研究关注在互联网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主动寻找陌生人结伴旅游的旅游者之间的互动。文章基于"场景特征-场景解读-个体行为"的理论框架,对33位互联网结伴旅游者的自我呈现风格进行类别-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旅游前、中、后的完整过程中,互联网结伴旅游者自我呈现的变化表现为从有限的到自由交杂的,最后是基于关系内涵的。其中,旅游中旅游者的自我呈现具有多元性,相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可分为颠覆型、回避型和延续型3种,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差异程度逐渐降低,体现了旅游作为一种释放或逃避日常生活压抑的方式的意义。因此,互联网在结伴旅游中发挥了渠道作用,提供了多元角色扮演的机会,个体对关系的选择性得以被强调。同时,受中国文化影响,旅游者保留了对长期关系的追求,维系松散或友爱的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沈梦程   张德彪   
散客旅游日益增多,对于自由行游客目的地规划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规划最优旅游路径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研究自由行中旅游者群体行为对旅游最优路线选择的影响,以旅游者个人偏好为自变量,旅游随行群体行为为调节变量,目的地景区兴趣度为中介变量,以实现因变量最佳路径的选择。研究得出:一是个人偏好会影响群体对目的地的兴趣度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二是群体行为偏好对个人偏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三是群体中的正式或非正式领导对群体偏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金涛  解冻  
本文参考发展中心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公文框处理和角色扮演两种培训方法,对基于自我意识的领导胜任力开发进行了模拟发展与培训,并获得了明显成效。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需要在操作中根据领导者自我知觉水平及自我意识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承照  马林志  詹立  
本文探讨了户外游憩体验质量、游憩者、游憩地之间的内在关系,初步构建了户外游憩体验质量评价模型;以上海城市公园自行车活动为例,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基础数据,探讨自行车活动核心游憩体验因子构成及核心影响因素,初步形成了户外游憩体验质量量化评价的方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静  
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自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女性文学的发端与发展,而女性文学则加速了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女性文学代表西方女性开始摆脱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逐步形成和构建起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西方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析非常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