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8)
2023(12353)
2022(10993)
2021(10415)
2020(8882)
2019(20794)
2018(20749)
2017(40337)
2016(21927)
2015(24862)
2014(24735)
2013(24588)
2012(22551)
2011(20048)
2010(20331)
2009(18540)
2008(18002)
2007(15695)
2006(13847)
2005(12138)
作者
(63189)
(52553)
(52271)
(49595)
(33599)
(25253)
(23767)
(20719)
(20029)
(18792)
(18141)
(17627)
(16754)
(16732)
(16254)
(16072)
(15609)
(15558)
(14965)
(14851)
(13123)
(12995)
(12748)
(11979)
(11722)
(11657)
(11621)
(11571)
(10640)
(10282)
学科
(90464)
经济(90354)
管理(66473)
(61054)
(51628)
企业(51628)
方法(45755)
数学(39905)
数学方法(39355)
(22451)
中国(22395)
(20932)
(20857)
业经(18436)
地方(17712)
理论(15877)
(15407)
农业(15381)
(14638)
贸易(14624)
技术(14318)
(14154)
(14077)
环境(13540)
(13020)
财务(12951)
财务管理(12926)
(12908)
企业财务(12240)
教育(11712)
机构
大学(311794)
学院(307998)
管理(127355)
(120397)
经济(117741)
理学(111096)
理学院(109823)
管理学(107602)
管理学院(107054)
研究(101080)
中国(73965)
(66924)
科学(64493)
(53993)
(51059)
(48198)
研究所(46741)
业大(46605)
中心(45605)
(44282)
财经(43650)
北京(42298)
(41583)
师范(41249)
(39750)
农业(37544)
(36621)
(36390)
经济学(35222)
师范大学(33407)
基金
项目(215860)
科学(169827)
基金(157479)
研究(156129)
(137928)
国家(136526)
科学基金(117288)
社会(97697)
社会科(92540)
社会科学(92511)
基金项目(83728)
(83545)
自然(77914)
自然科(76056)
自然科学(76039)
自然科学基金(74654)
教育(71922)
(70468)
资助(65931)
编号(63716)
成果(51507)
(47594)
重点(47590)
(44852)
(44439)
课题(42992)
创新(41296)
科研(41279)
教育部(40834)
大学(40095)
期刊
(128520)
经济(128520)
研究(88214)
中国(59189)
学报(50317)
管理(46851)
科学(46215)
(42598)
(39840)
大学(37455)
教育(35153)
学学(34721)
农业(30043)
技术(27351)
(21659)
金融(21659)
图书(21097)
财经(20658)
业经(20346)
经济研究(20124)
(17572)
问题(16386)
(16312)
技术经济(16022)
科技(15740)
资源(15695)
理论(15591)
统计(15023)
实践(14434)
(14434)
共检索到447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闫淑敏  金玥莲  陈颖  
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结构方程分析法,通过引入工作投入作为中介变量来探索中国情境下女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家庭增益模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角色资源可以直接对工作对家庭的增益产生影响(如工作控制感),也会通过工作投入来影响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和家庭对工作的增益(如工作支持),家庭角色作为家庭相关的角色资源直接影响家庭对工作的增益;而且工作投入越高,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和家庭对工作的增益都越高,验证了工作投入可以有效预测工作-家庭增益的产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卞纪兰  林忠  王瑞林  
文章基于北京、天津、云南、广西、黑龙江、江西、甘肃、浙江、福建等省份的多个城市72家企业的527份有效问卷对工作-家庭文化对员工工作对家庭增益和家庭对工作增益两个增益方向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定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选定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应用AMOS软件分别对工作-家庭文化对员工工作对家庭增益的直接影响效应,工作-家庭文化对员工家庭对工作增益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杨阳  
本文基于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论证移动互联网作为独立变量直接导致工作—家庭关系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在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与工作—家庭关系结构的耦合性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衍进模型。该模型包括家庭域与工作域两个维度、四个象限、一个阈值点和一条工作—家庭心流体验线。基于此模型,笔者认为通过采取"碎片化时间整合管理系统"等措施,能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增益的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忠  侯鑫远  夏福斌  鞠蕾  
员工工作繁荣对个体绩效、创新行为、个体健康等都具有积极影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306份调查问卷数据,探索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工作繁荣的影响,以及工作—家庭增益的工作对家庭增益和家庭对工作增益两个维度在其中起到的连续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家庭增益的工作对家庭增益和家庭对工作增益两个维度在家长式领导对下属工作繁荣影响中起到连续中介作用;(2)员工工作—家庭增益能够促进自我工作繁荣的形成;(3)家长式领导能够影响下属的工作—家庭增益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忠  孟德芳  鞠蕾  
移动互联网对工作一家庭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使得已有的工作一家庭增益理论模型不再适用。据此,本文深入剖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工作—家庭关系的新特点以及现有工作一家庭增益理论模型存在的主要缺陷。基于边界理论,从人与环境匹配,即"供需均衡"的视角出发,分别以工作弹性意愿和工作弹性能力,以及家庭弹性意愿和家庭弹性能力为关键变量,构建了工作对家庭增益二维模型和家庭对工作增益二维模型。在这两个二维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括16种不同水平与不同质量的工作对家庭增益和家庭对工作增益组合状态的工作一家庭增益方格模型。员工在16个方格中所处的位置能够发生移动,而移动互联网增加了他们移动的契机和频率。基于工作—家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阳  林忠  
笔者基于个体特征和组织特征融合的研究视角,以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关系中边界弹性的匹配为个体繁荣形成的起点,以工作—家庭增益为个体繁荣形成的纽带,以企业326名员工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员工工作—家庭关系中个体繁荣的形成机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工作—家庭关系中,不同边界弹性的匹配能够给员工带来不同的个体繁荣效应,工作弹性匹配正向影响家庭繁荣,家庭弹性匹配正向影响工作繁荣;不同工作—家庭增益的方向能够作用于边界弹性匹配与个体繁荣之间的关系,工作对家庭增益对于工作弹性匹配与家庭繁荣具有积极作用,家庭对工作增益对于家庭弹性匹配与工作繁荣具有积极作用。上述发现为中国企业如何在员工积极工作—家庭关系管理中实现个体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阳  林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三银  王冬冬  陶颖  
员工建言因有助于组织集思广益应对变幻无常的外部环境而备受重视,然而,现有研究主要从工作领域的角度分析员工建言的前因,忽视了工作与家庭两个领域的相互渗透及其对员工建言的影响。鉴于工作与家庭互相渗透的对称性特征,本文探讨了工作-家庭增益对称性(工作→家庭增益和家庭→工作增益的匹配)对员工建言的影响,以及平衡满意感(工作-家庭平衡满意感的简称)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检验研究设想,对245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发现:当工作→家庭增益和家庭→工作增益不对称时,相比于“高-低”的不对称情境,在“低-高”的不对称情境中员工建言较高,而相比于“高-低”和“低-高”的不对称情境,在接近“高-高”的不对称情境中员工平衡满意感较高;当工作→家庭增益和家庭→工作增益对称时,相比于“低-低”的对称情境,员工在“高-高”的对称情境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建言和平衡满意感;此外,平衡满意感在工作-家庭增益对称性与员工建言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研究从工作-家庭增益对称性视角拓展了员工建言研究,同时,为管理者如何激发员工建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遐  刘兵  李嫄  
本文整合了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解释了在中国本土文化情景中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346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MPLUS进行检验发现:(1)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工作-家庭增益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4)当模型同时引入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工作-家庭增益时,二者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即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通过提升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促进个体的工作对家庭增益水平,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投入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以及各个中介环节视角提出了管理建议,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韩翼  肖素芳  张云逸  
本文基于资源增益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2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职场友谊和家庭支持对工作繁荣和家庭繁荣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职场友谊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和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增益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繁荣,且工作-家庭增益在职场友谊与家庭繁荣之间起中介作用;家庭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繁荣和家庭-工作增益,家庭-工作增益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且家庭-工作增益在家庭支持与工作繁荣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显著负向调节职场友谊与工作-家庭增益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显著负向调节家庭支持与家庭-工作增益之间的关系;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显著调节了工作-家庭增益与家庭-工作增益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卞纪兰  钱阳阳  
本文以工作—家庭双向增益路径模型为理论基础,以72家企业527份有效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工作投入在工作—家庭文化与员工工作—家庭增益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结构方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仅工作投入的专注维度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工作→家庭增益方向上,专注在管理支持与员工工作对家庭发展之间以及在管理支持与员工工作对家庭资本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时间需求与员工工作对家庭发展之间以及时间需求与员工工作对家庭资本之间均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职业顾虑与员工工作对家庭发展之间以及职业顾虑与员工工作对家庭资本之间也均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在家庭→工作增益方向上,专注在管理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祁大伟  宋立丰  
随着员工需求层次的不断变化,工作、家庭两方面的满足感成为了日益强烈的诉求,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文章从工作—家庭的双向增益、个体和组织两种层次,工作—家庭关系通过家庭满意度和员工敬业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路路  赵曙明  战冬梅  
工作和家庭是生活中的两个最重要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处在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使得工作环境和家庭结构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因而,工作—家庭增益问题就成了转型时期人力资源研究者和管理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工作—家庭增益概念、理论基础、发生机理和前因后果变量等方面对有关工作—家庭增益的现有文献进行述评,然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洪运  杨阳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本文分析了由工作→家庭增益与家庭→工作增益、工作繁荣与家庭繁荣、正念间的关系,深入讨论不同内容工作—家庭增益对不同方向员工个体繁荣的作用机理,以及正念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53家不同性质中国企业的607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工作→家庭增益对家庭繁荣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工作繁荣具有抑制作用;家庭→工作增益对工作繁荣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家庭繁荣具有抑制作用;正念不仅正向调节工作→家庭增益与家庭繁荣之间的作用关系,还正向调节家庭→工作增益与工作繁荣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明确了工作—家庭增益对个体繁荣的影响,丰富了员工积极工作—家庭关系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企业通过关注员工工作—家庭域,实现员工保持旺盛精力和高效工作状态的最优配置,以应对不同正念类人格特质并保持组织竞争优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洁  战冬梅  战梦霞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工作环境和家庭结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对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和增益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家庭冲突起着反向的削弱作用,而对工作家庭增益则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负向关系上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