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7)
- 2023(10904)
- 2022(9339)
- 2021(8934)
- 2020(7457)
- 2019(17453)
- 2018(17084)
- 2017(31611)
- 2016(17358)
- 2015(19403)
- 2014(18916)
- 2013(17646)
- 2012(16097)
- 2011(14223)
- 2010(14165)
- 2009(12131)
- 2008(11346)
- 2007(9676)
- 2006(8284)
- 2005(7178)
- 学科
- 济(62653)
- 经济(62584)
- 管理(41405)
- 业(40086)
- 企(33210)
- 企业(33210)
- 方法(31018)
- 数学(27697)
- 数学方法(27254)
- 中国(22155)
- 教育(20134)
- 财(16926)
- 贸(16767)
- 贸易(16760)
- 易(16462)
- 农(16323)
- 理论(13083)
- 出(12658)
- 学(12540)
- 业经(12248)
- 技术(10911)
- 地方(10891)
- 农业(10432)
- 制(9730)
- 务(9237)
- 财务(9194)
- 财务管理(9167)
- 口(8678)
- 出口(8673)
- 企业财务(8672)
- 机构
- 大学(223919)
- 学院(217626)
- 济(89643)
- 经济(87978)
- 管理(83141)
- 研究(75280)
- 理学(72635)
- 理学院(71839)
- 管理学(70399)
- 管理学院(69963)
- 中国(50467)
- 京(47261)
- 科学(41441)
- 财(40458)
- 范(37280)
- 师范(37045)
- 所(34847)
- 中心(34531)
- 教育(33269)
- 财经(32670)
- 江(32143)
- 研究所(31713)
- 师范大学(30697)
- 经(30101)
- 北京(29830)
- 农(29037)
- 业大(28622)
- 经济学(28442)
- 院(27831)
- 经济学院(25856)
- 基金
- 项目(152671)
- 科学(124033)
- 研究(118977)
- 基金(111666)
- 家(96640)
- 国家(95455)
- 科学基金(82858)
- 社会(76275)
- 社会科(72275)
- 社会科学(72255)
- 教育(62733)
- 省(59011)
- 基金项目(58369)
- 划(51709)
- 自然(51581)
- 自然科(50463)
- 自然科学(50449)
- 自然科学基金(49540)
- 编号(48985)
- 资助(44898)
- 成果(40862)
- 部(36738)
- 课题(35709)
- 重点(35598)
- 发(33546)
- 教育部(33071)
- 创(32949)
- 国家社会(31735)
- 人文(31062)
- 大学(30620)
共检索到328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耀辉 孙鹏 李启航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出优势是近年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支出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的数据,本文发现:有女孩的家庭无论在教育支出总量还是人均量方面都显著高于没有女孩的家庭。利用第一胎子女性别作为工具变量的2SLS估计结果同样支持这个结论。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传统的“助儿买房”观念使父母将大部分家庭资源都分配给男孩,所以要在教育支出上对女孩进行补偿。其次,上大学给女性带来的回报高于男性,激励父母增加对女儿的教育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效应更可能发生在农村、多子女、子女尚未就读大学、家庭预算较为紧张的家庭中。
关键词:
教育 性别差距 家庭教育支出 女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诚 张磊 曾颖
本文使用2002~2006年九个省份的"城镇住户调查"重复横断面数据以及地方财政和在校生数据,在引入地方教育财政支出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小学生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教育支出对于家庭教育总支出、义务教育学杂费和家教费有着明显的"替代效应",对于私立学校学杂费和择校费没有影响。对家教费的"替代效应"在不同收入的家庭之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中高收入家庭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本文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政府教育支出,减少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子焜 雷晓燕 沈艳
近年来,如何切实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问题广受关注,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估教育减负政策的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微观理论模型、构造减负政策指数,并利用CFPS数据作实证分析,评估了2005—2018年间实行的减负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一期间的政策总体减负效果并不显著,在存在剧烈升学竞争的情况下限制教育供给的政策不仅难以减负,反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教育减负 教育支出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伟
本文以对职业女性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调查为依据,围绕当代职业女性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时间精力不足、父亲教育缺失、隔代教育弊端以及心理焦虑等困境,进而研究提出了政策支撑、社会支持、角色及时调整、心理调适、夫妻共担教育责任、对隔代教育趋利避害等对策措施,以期帮助更多的职业女性走出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更好更成功地教育下一代。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庭教育 困境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凌燕
本研究选择一个多动症儿童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现场观察和非正式交谈的研究方法收集个案资料 ,描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障碍对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家庭亲子关系和谐发展的影响 ,以及在这种影响下父母产生的心理反应。本文认为 ,为了帮助行为障碍儿童 ,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两个方面 :其一 ,针对行为障碍儿童的具体情况为其制订个别教育计划 ;其二 ,关注行为障碍儿童父母的心理状态和特殊需要 ,开展对父母的教育。
关键词:
行为障碍 影响 心理反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倪咏梅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私人成本、家庭的教育负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儿基会合作的项目“中国农村地区初等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于贫困地区初等教育成本、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以及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该论文即是在此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灵芝 王雅鹏
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家庭在经济上的不利地位,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六省农村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负担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农村家庭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等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针对日益受到关注的家庭教育支出不平等这一议题,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1个城市发放的城镇居民教育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分教育阶段、分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分布情况。本文发现:1、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校内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支出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2、校外教育支出的不平等性远高于校内教育支出,是造成家庭教育总支出不平等的主要原因;3、高中阶段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主要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不平等现象最为严重的阶段。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晓东
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社会分层现象必然对它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家庭教育支出进行分类别分析,得出三个关键性的结论。首先,学校收取的两类教育费用的阶层差异相对较小,分布均匀,收费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收效;其次,家庭教育支出的阶层差异主要反映在选择性教育支出项目上,择校和课外辅导支出反映出明显的阶层偏好;第三,交付学校用于购买必要学习用品和住宿的费用在各类家庭中的差别不大,但是,对低收入家庭是较沉重的负担。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就家庭教育支出的政策意义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改进教育预算制度、对学习用品和住宿进行补贴是提高财政投入效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丽甜 詹宇波
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文章识别了家庭教育支出中的邻里效应,并对相关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OLS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家庭、户主和社区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每提高1%,家庭教育支出大约提高0.307%。在利用工具变量解决遗漏变量问题、考虑社区居住的群分效应以及同社区居民面临相同的教育宏观政策等可能性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在农村样本中,中高收入家庭间以及中低收入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得家庭的教育支出对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更为敏感,这说明家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是邻里效应在农村样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而在城市样本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以及同社区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趋同都不是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文章为理解近几年来中国居民家庭不断增加的教育支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邻里效应 家庭教育支出 追求社会地位动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宏波 李昕宇
针对日益凸显的流动人口教育负担问题,文章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构建了家庭教育支出模型,在加入户籍二元变量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城市户籍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户籍意味着更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和更多机会,对家庭教育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总体而言,城市户籍使家庭教育支出减少近38.9%,户籍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2)户籍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文章考察了市场化水平等地区特征的影响,分样本回归表明,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户籍引起的差异被缩小。文章建议,政府在深化落实"两为主"的政策的同时,通过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着力解决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二元结构,以缓解日益凸显的城市"洼地效应"。
关键词:
家庭 教育投资 户籍 公共教育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