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9)
- 2023(11062)
- 2022(8727)
- 2021(8007)
- 2020(5934)
- 2019(13653)
- 2018(13393)
- 2017(22952)
- 2016(13596)
- 2015(15399)
- 2014(15873)
- 2013(14656)
- 2012(13877)
- 2011(12924)
- 2010(13258)
- 2009(11928)
- 2008(11723)
- 2007(10537)
- 2006(9876)
- 2005(9601)
- 学科
- 济(56104)
- 经济(56054)
- 业(28315)
- 管理(28111)
- 中国(27632)
- 地方(20274)
- 教育(20188)
- 企(19435)
- 企业(19435)
- 农(19393)
- 业经(15781)
- 发(14399)
- 农业(13413)
- 学(12514)
- 方法(12185)
- 发展(11785)
- 展(11658)
- 理论(11183)
- 融(10861)
- 金融(10861)
- 地方经济(10757)
- 制(10644)
- 银(10636)
- 银行(10622)
- 行(10423)
- 财(9998)
- 数学(9605)
- 数学方法(9480)
- 贸(9269)
- 贸易(9257)
- 机构
- 大学(182499)
- 学院(181656)
- 研究(76085)
- 济(70559)
- 经济(68792)
- 管理(57366)
- 中国(53798)
- 理学(46840)
- 理学院(46080)
- 管理学(45145)
- 管理学院(44765)
- 科学(44270)
- 京(42764)
- 所(38876)
- 范(36614)
- 师范(36362)
- 研究所(34877)
- 教育(33408)
- 财(33324)
- 中心(33081)
- 江(31359)
- 农(30681)
- 师范大学(29667)
- 北京(28693)
- 院(27438)
- 州(25324)
- 财经(24230)
- 技术(24086)
- 农业(23288)
- 业大(23228)
- 基金
- 项目(110259)
- 研究(90803)
- 科学(87462)
- 基金(73735)
- 家(63358)
- 国家(62567)
- 社会(55599)
- 社会科(52284)
- 社会科学(52275)
- 科学基金(51946)
- 教育(47318)
- 省(45637)
- 编号(40044)
- 划(39622)
- 基金项目(37168)
- 成果(35798)
- 课题(32060)
- 发(31627)
- 自然(28484)
- 资助(28277)
- 自然科(27754)
- 自然科学(27750)
- 自然科学基金(27226)
- 重点(27068)
- 年(26952)
- 发展(26185)
- 展(25695)
- 部(24609)
- 规划(24113)
- 性(23623)
共检索到321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洁 李婵玉
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历经革命化探索、制度化建构、法制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百年变迁,体现出从培养革命女战士到造就现代女国民,从革命教育到全面发展教育,从关注少数妇女到惠及全体女性,从男女教育平等走向差异公平的演进逻辑,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百年来,中国妇女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实施机动灵活的办学策略并依靠国家体制统筹推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教育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世界妇女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妇女教育 男女平等 教育权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樊云静
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标尺,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首先影响因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妇女教育不断发展,妇女解放程度大大提升。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梳理100年来妇女教育的嬗变历程,揭示了我国妇女教育发展的六大阶段特色,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大妇女教育经验,指出了发展中现存妇女教育理论体系不完整、认可度不够高、妇女主体性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站在新起点上,我国妇女教育还需要早日构建新时代妇女教育体系、关注新时代妇女实际问题、以终身教育统领妇女教育,从而永葆生机,承担好新的时代责任,获得长足发展,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昌 赵志纯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词义内涵、概念体系和政策话语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予以理解和建构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既具备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又含有自身的现代性特征和演进逻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以实然动因和应然动因为基本动力特征,以历史、现实和未来为观照,以增强职业教育的现时及未来适应性;其指向逻辑,以育人和服务为双重发展逻辑,既注重“成物”,又注重“成人”,以促进的人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的现代化需求相融合为最终目标;其推进路径,以理念指引和实践设计为战略机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内涵和实践逻辑的内生重构,促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构建及其现实性生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向飞
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要理清中国共产党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路,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逻辑;二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逻辑;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办好职业教育,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通过探寻其中的逻辑进路,可以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思想革命、制度创新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大国的现代化,是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促进力量。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但其真正获得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量并赢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和经验的时期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于志晶,2006)。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费正清,1991),在1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戈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主要成就 任何一个社会,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总是与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在中国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许多典籍中,也有关于女子教育的记载。但是,在信奉“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受教育是男性的特权,广大女性长期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近代以后,中国女子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发展,妇女界也开始觉悟,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叶珠
社会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但是,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却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也即对发展本身的理解从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到将发展工农业生产与人口、资源、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从急功近利的眼前发展转向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首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从清末兴学至今,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历经百年变迁。从民国初年学区制构想的初步尝试、抗日战争时期文军西征的因势利导、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理性设计,到21世纪初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战略考量,西部高等教育始终遵循"政治论"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国家干预在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西部高等教育的内生性发展,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等,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宇玮
推进区域现代化是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多个维度阐释和探讨了中国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逻辑机制及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新发展阶段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基本逻辑是从以区域率先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以区域协调为内涵的均衡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应是区域协调视角下推进中国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是由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少可以通过需求拉动机制、产业联动机制、创新驱动机制以及战略互动机制这四条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以上逻辑机制,分析提出需要通过提振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培育产业链集群构建国内价值链、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化质量、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制度型开放等路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红杰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探索-追赶-超越"百年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现代化发展模式设想的模板,也不是其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是符合中国实际,切合中国国情,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道路,已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的多方面超越并呈现出引领性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广泛的"世界历史"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怀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落后农业国,到2021年成功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通过梳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探索历程,能够探寻贯穿于中国土地制度百年变革之中的理论逻辑。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琼 孙晓红 赵江山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是理论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是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教育和教师的思想是理论基因。从历史逻辑来看,我国教师教育的百年发展经历了在中央苏区、边区与解放区创建人民师范教育;建立独立设置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四个阶段。从实践逻辑看,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建设、推进公平、培养模式创新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体现出了实践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党领导教师教育事业的核心地位,坚守党的师范教育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师教育 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小青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在发展特征上,其要具有高水平的支撑经济能力、高质量的现代职教体系、高标准的人才培养能级、高效能的产教融合实力;在发展逻辑上,要对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遵循规模与质量相统一、兜底与赋能相统一、技能与德育相统一、升级与创新相统一、内生与外联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在发展路向上,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目标,丰内涵以实现发展的新质量、强类型以建构发展的新体系、优治理以生成发展的新生态、促开放以贡献发展的新方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特征 逻辑 路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伍柳亭
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它以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为重要特征,推动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推动着妇女教育(含女童教育)的发展。广东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尤其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沿海开放地区得改革开放之先,15年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迅速,研究它的发展对研究中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联系这一地区80年代以来妇女教育的发展,从受教育机会与受教育程度两方面探讨妇女教育的有关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新然 方子节 普雁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