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0)
- 2023(6203)
- 2022(5231)
- 2021(4991)
- 2020(4262)
- 2019(9655)
- 2018(9767)
- 2017(18108)
- 2016(10214)
- 2015(11237)
- 2014(10706)
- 2013(9946)
- 2012(9123)
- 2011(8011)
- 2010(7916)
- 2009(6905)
- 2008(6555)
- 2007(5731)
- 2006(4991)
- 2005(4218)
- 学科
- 济(33747)
- 经济(33708)
- 管理(23355)
- 业(19534)
- 企(14978)
- 企业(14978)
- 方法(12910)
- 地方(11525)
- 数学(11383)
- 数学方法(11268)
- 农(10453)
- 中国(9561)
- 学(8516)
- 财(8056)
- 业经(7382)
- 农业(7268)
- 制(6634)
- 环境(5603)
- 产业(5562)
- 理论(5497)
- 地方经济(5391)
- 结构(5390)
- 体(5256)
- 教育(5193)
- 务(4940)
- 财务(4937)
- 和(4932)
- 财务管理(4928)
- 工作(4872)
- 企业财务(4661)
- 机构
- 大学(128820)
- 学院(126011)
- 管理(45829)
- 济(44710)
- 经济(43550)
- 研究(42624)
- 理学(40034)
- 理学院(39373)
- 管理学(38429)
- 管理学院(38194)
- 中国(31347)
- 科学(28712)
- 京(27364)
- 范(21753)
- 师范(21556)
- 农(21081)
- 财(20944)
- 中心(20690)
- 所(20606)
- 江(20495)
- 业大(19716)
- 研究所(19143)
- 州(18749)
- 师范大学(17340)
- 财经(16707)
- 北京(16540)
- 农业(16500)
- 院(16411)
- 经(15080)
- 经济学(13300)
- 基金
- 项目(91743)
- 科学(73315)
- 研究(67136)
- 基金(66372)
- 家(58024)
- 国家(57550)
- 科学基金(50240)
- 社会(41733)
- 社会科(39452)
- 社会科学(39443)
- 基金项目(37506)
- 省(37227)
- 自然(33942)
- 自然科(33162)
- 自然科学(33156)
- 自然科学基金(32585)
- 教育(31837)
- 划(31303)
- 编号(27525)
- 资助(25074)
- 成果(22681)
- 重点(20907)
- 发(20053)
- 部(19662)
- 课题(19612)
- 创(18921)
- 科研(17957)
- 大学(17771)
- 创新(17631)
- 教育部(16723)
共检索到184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陶伟 郑春霞
通过对高校女性教职工的日常休闲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了解女性教职工休闲生活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高校女性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州6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剖析了高校女性教职工日常休闲行为的户内与户外的时空间结构特征,同时通过属性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女性休闲活动空间和女性属性的相关性,以期通过对女性休闲生活状况与质量的研究来指导相应的休闲空间与要素的规划和布局。
关键词:
女性 日常休闲行为 时空间特征 广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兰兰 周素红
以2013年广州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休闲活动频次及时长、休闲活动的时间集聚、距离分布、时空分布密度和时空集聚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阶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家外活动以生存型为主,休息日以休闲型为主,高阶层居民比低阶层居民在工作日休闲活动时间长,休息日活动频次高;居民在工作日的休闲活动受生存型活动时空约束明显,各阶层在休息日的休闲活动持续时间明显增长,主要集聚于近距离;居民休闲活动大部分集中于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活动空间变化大于休息日;低阶层居民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白天收缩,中高阶层以上居民工作日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休息日收缩。
关键词:
社会阶层 休闲活动 时空间 广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兰兰 周素红
以2013年广州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休闲活动频次及时长、休闲活动的时间集聚、距离分布、时空分布密度和时空集聚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阶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家外活动以生存型为主,休息日以休闲型为主,高阶层居民比低阶层居民在工作日休闲活动时间长,休息日活动频次高;居民在工作日的休闲活动受生存型活动时空约束明显,各阶层在休息日的休闲活动持续时间明显增长,主要集聚于近距离;居民休闲活动大部分集中于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活动空间变化大于休息日;低阶层居民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白天收缩
关键词:
社会阶层 休闲活动 时空间 广州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澜 吴晋峰
通过构建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流动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主要分布在以北京、西安、成都、桂林、香港、广州、上海为顶点的多边形区域内,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的集中分布地区;②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的空间转移能力较低,其有向流动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有向流动发生在20%的城市对之间,80%的总流量集中在16%的城市对之间;③北京位于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网络的中心位置,是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和中转中心;④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成员数占网络成员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玮
休闲消费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不同年龄段女性休闲消费行为的差异值得关注。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在问卷调查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城市不同年龄段女性在休闲消费观念、休闲消费水平、休闲消费方式、休闲消费障碍四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女性休闲市场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城市女性 不同年龄 休闲消费 行为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韩琳琳
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杭州市女性休闲行为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女性休闲的障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时间障碍和收入障碍构成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主要障碍;城市女性休闲障碍因年龄、就业状况、学历、收入等不同存在显著差异。高学历女性享有较多的休闲时间,高收入女性能够支付较高水平的休闲花费。人际障碍对女性休闲的负面影响不大,杭州女性休闲呈现明显的外向性、物质性的特点。这些发现有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入理解我国女性休闲的障碍因素,对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营销策略来消除女性休闲障
关键词:
城市女性 休闲行为 休闲障碍 休闲时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国良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8月对成都市 16 73名普通市民和 1893名歌舞、茶楼、电影、公园休闲者进行了抽样和访谈调查 ,在此基础上对市民公众和四项目休闲者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每次活动时间、费用、休闲目的、所持态度做了详细分析 ,并总结出普通公众的一般休闲行为特征及四项目休闲者各自的行为差异规律。
关键词:
成都市 市民公众 项目休闲者 休闲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昌雪
和谐发展理念下,城市外来务工者的休闲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根据城市外来务工者不同职业所表现出休闲行为差异性,开发适应其需求的休闲产品,对提升城市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6类外来务工者休闲行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6类职业群体在休闲目的、休闲活动内容、休闲交通工具、休闲消费占收入比重等4个方面存在一定得差异性;研究还发现,影响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经济、时间、工作繁重、休闲服务质量、社会公众偏见和交通等6个方面;最后提出消除影响外来务工者休闲活动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敏慧 保继刚
针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的以广场舞为代表的集体性休闲现象,文章以广州为案例地对其出现的机理与空间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文本分析工具(ROST content mining)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公共空间的稀缺性、休闲场所的商业化、城市生活的疏离化、个体在城市中的无意义感等现状与社会民众的健身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交往需求和填补空虚的需求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断裂,而城市公共空间的非商业性和开放性,广场舞休闲所具有的低门槛、集体主义情怀以及狂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广场舞 集体性 日常休闲 广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静
开展晚间娱乐休闲活动是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杭州晚间娱乐休闲活动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初步摸清杭州市民晚间娱乐休闲活动的偏好、影响因素、消费规律、满意度评价等消费特征,针对消费活动中呈现的需求特征、行为特征和趋势特征,相应提出了基于消费观念、消费环境及消费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对策和建议。为发展杭州晚间娱乐休闲活动,乃至对我国旅游城市的晚间娱乐休闲活动开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杭州 晚间娱乐休闲活动 消费特征 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云
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关联维数的应用探讨,利用全国200个国家级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样本空间结构特征和各分区空间结构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表现出示范点分布与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布局的一致性和沿重要河流分布的特征。文章从构建完善的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优化和加强系统中各要素的关联性程度;加大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区域内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丹 张西林
通过问卷调查,将城市社会适应性作为前因变量,采用假设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城市新市民的社会适应性对休闲限制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适应对个人限制、结构限制和人际限制3类因素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个人限制的中介作用对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产生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对休闲限制因素的总体影响大小依次为结构限制、人际限制和个人限制。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提高新市民自身的城市社会适应性可以削弱各类休闲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新市民改善其休闲参与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学
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与生存方式,满足市民的休闲生活需求是城市的基本责任,“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的城市规划方向和管理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休闲生活需求 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广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华 严婷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同时,还受到闲暇时间的影响,但并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依据休闲活动的地方依赖度和地方认同度差异,可将城市居民划分为功能需求型、地方冷淡型、地方依恋型和情感认同型4类休闲群体。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休闲空间 地方依恋 广州荔枝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