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8)
- 2023(4495)
- 2022(3863)
- 2021(3614)
- 2020(2901)
- 2019(6414)
- 2018(6288)
- 2017(10934)
- 2016(5712)
- 2015(5919)
- 2014(5746)
- 2013(5560)
- 2012(5205)
- 2011(4879)
- 2010(5015)
- 2009(4709)
- 2008(4658)
- 2007(4534)
- 2006(3983)
- 2005(3532)
- 学科
- 业(24448)
- 管理(23450)
- 企(22910)
- 企业(22910)
- 济(18935)
- 经济(18918)
- 技术(13956)
- 技术管理(11243)
- 中国(6972)
- 方法(6374)
- 业经(6315)
- 理论(5786)
- 学(5590)
- 财(5237)
- 制(4909)
- 农(4890)
- 教育(4637)
- 数学(4116)
- 银(4091)
- 银行(4078)
- 数学方法(4077)
- 划(4075)
- 策(4048)
- 行(3948)
- 融(3841)
- 金融(3838)
- 和(3818)
- 地方(3638)
- 农业(3501)
- 体(3465)
- 机构
- 大学(86017)
- 学院(85950)
- 管理(32277)
- 济(31520)
- 经济(30854)
- 研究(27966)
- 理学(27524)
- 理学院(27208)
- 管理学(26833)
- 管理学院(26634)
- 中国(19909)
- 科学(18008)
- 京(17320)
- 财(15540)
- 所(14311)
- 江(14296)
- 农(13625)
- 研究所(12994)
- 范(12645)
- 师范(12515)
- 业大(12188)
- 财经(12156)
- 中心(12050)
- 州(11506)
- 经(10894)
- 北京(10793)
- 农业(10657)
- 技术(9842)
- 师范大学(9760)
- 院(9703)
- 基金
- 项目(55507)
- 科学(44305)
- 研究(41246)
- 基金(38931)
- 家(34909)
- 国家(34572)
- 科学基金(29504)
- 社会(26485)
- 社会科(25076)
- 社会科学(25068)
- 省(23954)
- 基金项目(20883)
- 划(19989)
- 教育(19292)
- 创(18718)
- 自然(18676)
- 自然科(18334)
- 自然科学(18330)
- 自然科学基金(18058)
- 创新(16262)
- 编号(15527)
- 资助(13838)
- 成果(13537)
- 业(12905)
- 重点(12821)
- 发(12255)
- 课题(12099)
- 部(11549)
- 新(11420)
- 计划(10793)
共检索到13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舒瑶
作为一位极具创作个性与张力的女性作家,丁玲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与经历,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完成了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其作品表现了她对女性发展前途与命运的观照,体现了她对两性地位的深刻思考。丁玲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几乎都不存在完美的男性形象。丁玲巧妙地对男性形象加以弱化与变形,这反映了其解构男权中心的思想以及进一步张扬女性个体地位、凸显女性意识的意图。丁玲将男性形象包裹在浓厚的女性意识中,在颠覆传统男性形象、解构男权中心的摸索中实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展现了女性自尊自强的生命姿态。
关键词:
丁玲 女性意识 男性形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裴航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钢琴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中国作曲家运用手中的音符忠实地记录了自己对这段历史和社会的认知,对真、善、美的理解,发挥自身创造力鼓舞劳苦大众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最充分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弘扬了民族文化。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钢琴创作 人文主义精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雁
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她的人生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及文学追求,使她能够在才女如林的明清女诗人中占得重要一席,亦可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女性文学活动提供个案的观察视角。
关键词:
商景兰 文学活动 女性意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雨晨
山东作家莫言和河南作家墨白都以自己的故乡为基础,在文学地理上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版图。相似的成长经历让两人在文学主题的选择上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二人共同以苦难、神秘、新历史等为关键词,立足故乡进行结构叙事。但二人又因个性气质的差异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从而让作品在相似的主题下呈现出迥异的审美风格,文章意在辨析二者创作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
莫言 墨白 苦难 神秘 新历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保英
在中国现代陶艺面对继承与创新的情况下,现代陶艺创作如何创新是每个现代陶艺创作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往往因为如此强大的历史重任而背上思想负担,使得在创作中举步维艰。在这个意义下,文章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探讨了在创作思维过程中灵感产生的规律,以能更好地从事陶艺创作。
关键词:
灵感 现代陶艺 创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春青
古代女子创作的散文作品展示了较为丰富的女作者形象及其精神世界。明中期以后,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一方面明显受到注重女子创作"德性之美"的文化导向的制约,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以"重情"对"明德"的导向及其创作传统进行了重构,呈现出才德兼美、德情统一的价值取向。部分女作者具有自觉的"立言"意识,希望通过文学创作称名于后世,她们对实现个体价值有潜在追求,作品表达了对于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悲悯,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对传统女性境遇的审视与质疑。
关键词:
古代女性 散文创作 性别文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 杨运来
对底层女性的关注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一个持续性叙事点。以阶级/阶层与性别两个范畴之间复杂纠葛作为学理背景,选择丁玲《阿毛姑娘》和21世纪初年底层文学潮流中"打工妹叙事"的几个代表性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讨论。不仅可以体知"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底层女性形象的"前世今生",更探讨了底层女性形象作为一种"他者"形象,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文化权力机制:底层女性的主体位置源自阶级(阶层)、性别、族群、国族、城乡等等多重身份的交叉、协商,因而是复杂、多元的。对其中任何一种身份的过度强调,都必然造成对其他身份的遮蔽,从而将底层女性形象本质化、刻板化。
关键词:
他者 底层女性 性别 阶级(阶层)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芳
在艾略特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传统基督教教义上的宗教,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情感道德宗教。艾略特受到其幼年接受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希冀以妥协的方式来缓和女性意识与男权制度之间的矛盾,这限制了其女性意识的发展。艾略特的宗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女性意识,使其处于女权运动的边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华
在性别研究的视角下,通过对课程政策三要素中女性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政策的制定忽视了人作为有性别的个体而存在的事实,导致课程政策中性别意识的淡薄和对女性权益的漠视。为此需要关注女性权益,加强课程政策制定的性别意识。
关键词:
课程政策 女性意识 性别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钰铮
毛姆因其塑造了诸多在婚恋关系中不忠的女性形象而被认为有厌女情结,但实际上,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和个人成长之后,毛姆笔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从蒙昧到觉醒并最终走向自觉的嬗变。这反映了毛姆本人态度的变化,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毛姆在写作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处在世纪之交的女性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并对此表示理解与同情。
关键词:
毛姆 女性意识 历时性 社会历史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兰
海莲娜·玛莉亚·薇拉蒙特司是当代美国墨西哥裔重要作家之一。文章认为,《在基督的脚下》描绘了上世纪90年代加州墨西哥移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探索了种族之间的环境正义,揭露环境恶化的殖民主义、环境种族主义根源,代表本族裔表达对环境正义的诉求,深切关注环境、家园、种族、性别之关联,表现出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
《在基督的脚下》 位置感 生态女性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晨 王超 亢延锟 曹安琪
本文利用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女性进步期刊数据和2010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探讨了女性意识的早期崛起对当代女性收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平权意识打破了传统性别观念,提高了当代女性的收入水平。具体而言,早期先进女性期刊发行种类数量越多、延续时间越长、发行总量越大的地区,当地现代女性收入则会越高。原因在于,女性期刊的发行对其早期意识的培养和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积极的代际影响。
关键词:
性别不平等 女性意识 女性期刊 长期收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渭绒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以往学界对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可谓毁誉掺半。评论界一方面批评她缺乏对历史的观察与扫视,从而使文学题材局限于英国乡村的几户人家;一方面却被她作品中准确而精到的人性表达所吸引,指出她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一股稳妥从容的古典力量。她一生中创作了6部小说,她作品中关于爱情与金钱、理智与爱情的讨论在今天仍然极具价值,不断地吸引着后世的读者对其进行重读。她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写作观、婚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她自己则在某种意义上改写与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历史。研究以一种熔炉的方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传峰 李梁
文章分析了薛绍徽与陈寿彭在合译《八十日环游记》时不同的翻译目的,指出陈寿彭的翻译目的反映了晚清知识群体的主流意识,而薛绍徽通过译作抒发了晚清传统知识女性渴望走出固有天地、了解世界的心声,这可看作现代女性意识的萌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薇薇 王昊 朱晓东
基于内容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用户协同创作活动采取异步异地的工作模式、共享控制的管理模式以及实时反馈的协作策略。采用活动理论的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构建了互联网用户协同创作与内容共享的活动系统模型,并逐步分析其活动要素、子系统以及活动结构。定义并描述了主体、客体、社群三个核心要素,工具、规则、角色三个媒介要素,以及生产、消费、协作和交流四个子系统,将活动过程分解为消费、生产、反馈与协作、冲突与协调四个阶段并深入分析了各阶段的结构特点。基于动态流程分析,描述了社群结构中用户的角色分化现象,并推演出被动用户、外围贡献者、核心贡献者、异常用户、社群参与者五种角色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