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
2023(1120)
2022(886)
2021(681)
2020(539)
2019(1169)
2018(1151)
2017(2166)
2016(1175)
2015(1300)
2014(1240)
2013(1234)
2012(1092)
2011(915)
2010(978)
2009(891)
2008(905)
2007(849)
2006(798)
2005(652)
作者
(3275)
(2748)
(2691)
(2660)
(1657)
(1356)
(1234)
(1099)
(1008)
(979)
(931)
(889)
(883)
(882)
(874)
(851)
(846)
(775)
(729)
(721)
(699)
(650)
(644)
(638)
(603)
(588)
(575)
(572)
(563)
(520)
学科
(3640)
经济(3609)
(3407)
管理(3296)
(2394)
企业(2394)
(1826)
(1759)
(1671)
保险(1670)
中国(1508)
方法(1490)
各种(1320)
类型(1299)
种类(1297)
数学(1296)
各种类型(1293)
数学方法(1263)
(1131)
老年(1122)
社会(957)
问题(949)
(944)
环境(944)
农业(901)
业经(898)
(868)
(866)
财务(864)
财务管理(861)
机构
大学(17355)
学院(17167)
(7246)
经济(7112)
管理(6834)
研究(6047)
理学(5932)
理学院(5857)
管理学(5781)
管理学院(5742)
中国(4464)
(3986)
(3557)
科学(3273)
财经(3190)
(2933)
(2887)
中心(2665)
研究所(2610)
(2594)
(2516)
经济学(2482)
财经大学(2419)
北京(2321)
业大(2261)
经济学院(2232)
(2157)
师范(2146)
社会(2116)
(2071)
基金
项目(11812)
科学(9540)
基金(9135)
研究(8779)
(7923)
国家(7809)
科学基金(6819)
社会(6441)
社会科(5962)
社会科学(5961)
基金项目(4521)
(4212)
自然(4026)
自然科(3939)
自然科学(3938)
自然科学基金(3891)
资助(3818)
教育(3767)
(3540)
编号(3283)
国家社会(2877)
(2667)
成果(2645)
(2517)
重点(2517)
(2482)
教育部(2334)
人文(2272)
(2202)
课题(2201)
期刊
(7975)
经济(7975)
研究(5222)
中国(3485)
(3141)
科学(2690)
(2633)
学报(2561)
管理(2394)
大学(2128)
学学(2019)
农业(1769)
(1698)
金融(1698)
财经(1617)
教育(1492)
(1396)
经济研究(1253)
业经(1222)
技术(1056)
(1045)
问题(1013)
(902)
资源(841)
社会(827)
世界(803)
现代(780)
统计(762)
(734)
(703)
共检索到25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井文豪  谢春玲  
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来临给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巩固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就长期而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客观趋势。现行的女性提前退休政策给养老保险和性别平等带来了机制性障碍。作为渐次延迟整体退休年龄的第一步,率先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使之与男性同龄退休,兼具养老与性别平等的双重意义;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为延迟退休提供了可能性;渐进、差别和有弹性的退休政策则是女性延迟退休的现实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琴  郭艳  
基于总量视角建立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利用中国人口预测数据,分别测算"一次性延迟退休年龄"和"阶梯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多种政策下我国基础养老金未来20年的收支余额。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延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基金支付压力作用明显,但短期内影响范围大、易受到民众反对;"阶梯式延迟退休年龄"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作用不如前者明显,但可以满足基层人员和技术人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比较容易实施。综合考虑,"阶梯式、分性别的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是缓解养老基金支付压力、维持养老基金精算平衡、减轻女性老年财务风险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子木  
近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表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在年内出台。可以说,这是近期继"延迟退休"之后第二大养老政策改革。然而,两项改革执行顺序的前后值得探讨。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处于"碎片化"。有分析指出,拥有较多流动人口的地区的养老金收入远大于支出,社保结余较大。而部分劳务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钒  
在中国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养老保险金支出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压力。本文从宏观理论模型和养老保险精算模型的角度,分析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对中国养老金账户可持续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社会统筹缴费率下降,养老金总额会降低,而个人账户缴费率提高,养老金总额会增加,如果实行强制的延迟退休政策,养老金总额将会增加。精算模型预测显示:现行缴费率下养老金当年结余和累计结余在2050年时都将出现亏空,养老金账户不能维持到2050年。如果统筹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缴费率分别下降2%和上升2%,则养老金当年结余和累计结余下降年份都会推迟,但在2050年养老金累计结余依然会下降为负值。而如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养老金累计结余将大幅上升,即使是社会统筹缴费率下降到16%,养老金累计金额到2050年依然可以保持大量盈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国龙  
本文论述了世界主要的养老基金平衡模式,指出我国目前实施的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属于部分积累制。在通过分析制度中的"新人"在达到15年的缴费后取得的基础养老金可能出现的不足以及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与实际余命的差异而带来的个人账户的不足后,提出要适当提高计发月数,为保持退休前后替代率水平,应先延迟女性职工和女干部的退休年龄,然后再实行男女同步小幅延迟退休年龄的思路,以确保我国的部分积累制的基金平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婧  粟芳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现实背景,针对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形式,构建了社会统筹部分的收支模型,模拟了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确实能立刻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但随着时间流逝,基金的缺口压力仍会再次出现并逐步提升。故延迟退休政策在长期内无法根本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只是推迟了养老金缺口的形成时间而已。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其他措施缓解基金压力。提高投资回报率能在短期内立刻产生效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无娇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各界不少人士都曾提出过推迟退休年龄的观点,延迟退休是否真的能够破解老龄化问题?又会带来哪些新的社会问题?对此,笔者将介绍日本的情况(日本同样也被老龄化困扰,甚至更严重),以期对解答以上问题提供镜鉴。一、日本退休政策的变迁与退休年龄的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维强  杨华磊  
基于终身现值精算模型,通过分析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以期为延迟退休和相关配套性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值依据。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使得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当前水平。2050年前,相比不延迟退休情景,即时退休和逐步退休分别会使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平均降低39.07万元和30.86万元。为减少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负面影响,国家在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需要出台配套性政策,把延迟退休对社会福利的增加值用来弥补对个人养老金财富造成的损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锐  贾敏雪  
评估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福利不平等情况并对延迟退休中养老金福利不平等的变化进行预测,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构建城镇职工养老金福利模型、使用个体微观模拟和RIF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金福利比较平等,性别是对基尼系数影响最大的个体特征。接着,文章按照刚性男女同龄退休、刚性男女差龄退休、弹性退休、带有奖惩措施的弹性退休四种思路,设计了九种延迟退休制度。通过模拟发现,延迟退休普遍使得养老金福利不平等程度增加,带有奖惩措施的弹性退休制度增加幅度最小、对个体养老金福利的损害程度最低。据此,文章建议实施带有奖惩措施的弹性退休制度,分担延迟退休改革成本,对养老金福利“少补多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天宇  邱牧远  杨澄宇  
本文在一个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分析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首次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进行了刻画,并通过引入搜寻-匹配机制,讨论摩擦性失业的变化。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推迟退休年龄1-2岁不会造成总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从就业来看,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从福利来看,原政策下本已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群会出现福利下降,其余各年龄段的福利会得到改进。另外,青年组会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付出额外的搜寻成本,造成无谓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伟  张元萍  
文章基于2013年CHARLS微观数据,选取已经领取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金、事业编制退休金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退休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退休收入与延迟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退休收入与农业户口、退休工人身份显著负相关,与退休前政府事业单位性质、退休前收入、退休后继续工作显著正相关;女性退休人员、政府机关退休人员倾向退休后停止工作,身体健康、正常退休、收入较高的人员倾向于退休后继续工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珍  曹航玮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