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3)
2023(3925)
2022(3269)
2021(3156)
2020(2480)
2019(5850)
2018(5870)
2017(9092)
2016(6303)
2015(7058)
2014(7151)
2013(6205)
2012(5591)
2011(5163)
2010(5375)
2009(4389)
2008(4237)
2007(3858)
2006(3478)
2005(3121)
作者
(15613)
(12847)
(12763)
(12202)
(8096)
(6229)
(6008)
(5163)
(4942)
(4736)
(4448)
(4360)
(4229)
(4180)
(3972)
(3953)
(3907)
(3879)
(3744)
(3612)
(3372)
(3238)
(3036)
(3026)
(2981)
(2878)
(2855)
(2794)
(2761)
(2678)
学科
教育(18749)
(14058)
经济(14042)
中国(12479)
管理(8437)
(7867)
方法(7335)
数学(6822)
数学方法(6716)
理论(6370)
(5955)
教学(5930)
(5254)
人口(5173)
(4881)
企业(4881)
(4606)
研究(4134)
发展(4086)
(3962)
农业(3652)
技术(3458)
(3286)
思想(3218)
改革(3216)
高等(3154)
政治(3086)
思想政治(2946)
政治教育(2946)
治教(2946)
机构
大学(81668)
学院(75925)
研究(31618)
教育(27173)
(22835)
经济(22124)
(22000)
管理(21910)
师范(21894)
理学(19442)
理学院(19045)
(19039)
科学(18846)
管理学(18491)
师范大学(18365)
管理学院(18313)
(16068)
中国(14970)
研究所(14892)
(13336)
技术(12750)
北京(12712)
(12669)
中心(12631)
业大(11929)
职业(11887)
(10819)
农业(10570)
教育学(10399)
(9375)
基金
项目(51175)
研究(43173)
科学(42047)
基金(33994)
(29608)
国家(29188)
教育(29133)
社会(25397)
科学基金(24063)
社会科(23769)
社会科学(23763)
(21671)
(20752)
编号(19728)
成果(18403)
基金项目(17463)
课题(17348)
(14608)
自然(14128)
自然科(13806)
自然科学(13803)
自然科学基金(13605)
重点(13255)
规划(13247)
(13149)
资助(13052)
(12415)
教育部(11933)
项目编号(11395)
(11333)
期刊
教育(45504)
研究(32931)
中国(25666)
(21205)
经济(21205)
学报(12288)
科学(11333)
(11174)
职业(10971)
大学(10372)
技术(10251)
学学(8129)
农业(7954)
技术教育(7172)
职业技术(7172)
职业技术教育(7172)
管理(5982)
(5963)
(5164)
论坛(5164)
高等(5119)
成人(4919)
成人教育(4919)
(4842)
高等教育(4517)
(4334)
发展(3865)
(3865)
职教(3753)
财经(3621)
共检索到11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亚东  许燕平  
将教育同人类发展和女性问题结合起来 ,对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素质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进一步探寻出影响人口素质更深层次的重要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 ,来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苹,张洁芬  
生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亿万年生命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利用者。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段成荣  
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将到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使控制人口增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家极为关注。同时,对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依笔者管见,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如何界定人口素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人口素质高低或强弱的指标体系。迄今为止,人口学界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概念论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并不主张在“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云飞  
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教育质量、教育期望收益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人才的素质有一定关系;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受教育者供需变化,使受教育者需要有进行正确的教育投资决策策略。人才素质构成要素分为内在层面的修养、临界层面的能力和外在层面的核心能力,从受教育者角度考察,影响人才素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育成本、时间和环境,以此为变量构建了人才素质数学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技术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是,人才素质是多方面的,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合适的素质。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相同的教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管振  
厘清不同生育政策的经济影响对于优化中国生育政策和推动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生育政策特征,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现实参数,系统分析了自主生育、限制(计划)生育和鼓励生育政策对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以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率刻画的计划生育政策显著降低了生育率和提升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也解释了中国近代人口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红利期再进入老龄化期的变动。第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期间,中国经历了养育成本、子女质量重视程度以及公共教育投入强度的提升,导致放松计划生育后,生育率没有出现明显提升。第三,以生育补贴门槛和生育补贴率刻画的鼓励生育政策能够提升生育率,但会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而通过与公共教育政策的协调实施,可以在提升生育率的同时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率提升。在中国当前的现实背景下,若将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中国人口将从老龄化期进入抚养负担重期再进入均衡发展期。文章扩展了生育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政府调整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悦玫  迟国泰  
根据科学发展观,就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环境、文化环境和人口素质评价准则,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评价模型,将人口素质置于中心,行使"一票否决"的权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空间的支柱、"五"力作用及相互关系;利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求得各维度评价得分,并通过空间模型的体积计算评价我国"十五"期间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人口的质量问题,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才引起人们重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人们发现,物质和劳动力的投入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还包括劳动力的素质,后者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劳动力素质对生产的制约作用就越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尤其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否影响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时间投入,是一个有着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命题。该文采用Probit和Tobit方法,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2011年的成年人及家庭样本,对接受更多教育是否减少了女性家庭无偿劳动时间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劳动参与率还是从劳动时间两个维度,接受更多教育都没有显著降低女性的家庭无偿劳动,表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时间配置模式依然存在,也说明接受更多教育并不是有效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尤其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否影响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时间投入,是一个有着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命题。该文采用Probit和Tobit方法,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2011年的成年人及家庭样本,对接受更多教育是否减少了女性家庭无偿劳动时间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劳动参与率还是从劳动时间两个维度,接受更多教育都没有显著降低女性的家庭无偿劳动,表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时间配置模式依然存在,也说明接受更多教育并不是有效降低女性家庭无偿劳动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