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
2023(2144)
2022(1825)
2021(1777)
2020(1313)
2019(2879)
2018(2705)
2017(4772)
2016(2749)
2015(3093)
2014(3145)
2013(2928)
2012(3023)
2011(2786)
2010(2961)
2009(2711)
2008(2737)
2007(2471)
2006(2193)
2005(2148)
作者
(7104)
(5890)
(5868)
(5809)
(3880)
(2814)
(2787)
(2434)
(2370)
(2249)
(2072)
(2000)
(1948)
(1905)
(1901)
(1845)
(1824)
(1776)
(1719)
(1654)
(1556)
(1436)
(1433)
(1410)
(1405)
(1396)
(1384)
(1328)
(1224)
(1157)
学科
(10294)
经济(10282)
管理(6701)
(5102)
(4782)
企业(4782)
理论(4395)
(3957)
教育(3511)
中国(3471)
教学(3436)
方法(3035)
(2344)
(2209)
金融(2209)
学法(2126)
教学法(2126)
数学(2004)
(1998)
(1981)
(1963)
(1961)
银行(1960)
(1917)
数学方法(1913)
经济学(1887)
业经(1881)
政治(1790)
思想(1768)
学理(1752)
机构
大学(41802)
学院(40643)
(15558)
经济(15192)
研究(14680)
管理(12223)
理学(10450)
理学院(10265)
中国(10200)
管理学(10028)
管理学院(9944)
(9229)
(8463)
师范(8425)
科学(8183)
(7703)
(7445)
师范大学(7042)
研究所(6655)
教育(6416)
北京(6221)
财经(6089)
中心(5956)
(5907)
(5621)
经济学(5312)
技术(4877)
(4867)
职业(4689)
(4688)
基金
项目(22047)
研究(18188)
科学(17046)
基金(15085)
(12648)
国家(12518)
社会(10791)
科学基金(10591)
教育(10268)
社会科(9970)
社会科学(9964)
编号(8180)
(7833)
基金项目(7700)
成果(7609)
(7065)
自然(6440)
自然科(6290)
自然科学(6290)
资助(6282)
自然科学基金(6190)
课题(5998)
(5443)
(5393)
重点(5129)
(5106)
教育部(5078)
项目编号(5003)
大学(4982)
规划(4598)
期刊
(20396)
经济(20396)
研究(16632)
教育(12815)
中国(9293)
管理(6422)
(6195)
学报(5666)
科学(4810)
大学(4729)
技术(4275)
学学(4073)
经济研究(3622)
财经(3433)
职业(3369)
(3180)
(3171)
金融(3171)
(3092)
图书(2849)
经济学(2704)
技术教育(2346)
职业技术(2346)
职业技术教育(2346)
(2260)
(2227)
论坛(2227)
(2224)
问题(2120)
农业(2074)
共检索到6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振京  杨昌勇  
女性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特点是特别关注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女性主义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对性别偏见的合理性 它对我国的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军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源于英语 ,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①这一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从18世纪现代主义开始盛行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否定了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 ,从“平等”观走向“差异”观 ,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 ,分析男女性之间的关系 ,从女性的独特性出发 ,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本文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论与构成论的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月茹  陈英敏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理解课程是课程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目前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理论流派之一。研究者把女性及其有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女性的知识和经验,以女性自身的特点建构和发现意义。提出“关怀”是女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是教育最原始的职责,并建议采取关怀的而非技术的思维方式来修正和组织教育,倡导整合的思维模式,建立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研究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清  靳玉乐  
西方女性主义课程研究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特点在课程领域独树一帜,它从社会性别入手所开创的课程研究新视野以及所宣扬的反实证主义、反男性霸权、关注女性经验、倡导平等对话等方法论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忠敬  
女性主义理论不仅批判了课程文化中的男性霸权 ,而且批判了主流课程文化的认识论 ,对课程中存在的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进行了揭露 ,对男性中心课程进行了批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潘玉君  武友德  
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讨论了女性主义地理学观的建构,并说明了女性主义地理学对更新地理学观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主流人文地理学思潮的潜在影响。在本体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一直直面西方传统社会文化思想中的等级制性别化二元论,建构了主张女性和男性在建构社会及社会空间中具有交互性关系的本体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证明了女性及其空间在西方社会中处于弱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动摇了实证主义地理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永恒性、普遍性、客观性的预设,阐释了地理学认知过程中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可靠性,并建构了"去中心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无论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当前的女性主义地理学主流思潮都有一定的中和性色彩,这一倾向使女性主义地理学在地理学观演进,以及以人文地理学思想为代表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兴盛,与其直面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问题不无关联。在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开始发展的当下,注重分析中国女性及其空间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将有助于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并提升其潜在的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智  
"后概念重建"是描绘新世纪北美课程研究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走向的一种尝试,指的是课程学者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渐远去之后面对新一轮专业危机所做出的理论应答。它的意义需要通过梳理它和概念重建之间的关系来把握。本文选取后结构女性主义课程史作为后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实例进行考察,阐释了"后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两个基本特征,即多个子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及"后"理论的全面渗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香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凤  
女性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对传统的经济危机研究进行反思,着重探讨了诸多非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包括家庭内部结构与无偿繁衍照料经济、社会性别与种族观念、收入分配、金融资产结构扩张等;指出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不平等结构等都是经济危机的导因;还解释了经济危机的持久效应,并探索了有助于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凤  
女性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对传统的经济危机研究进行反思,着重探讨了诸多非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包括家庭内部结构与无偿繁衍照料经济、社会性别与种族观念、收入分配、金融资产结构扩张等;指出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不平等结构等都是经济危机的导因;还解释了经济危机的持久效应,并探索了有助于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群  
本文在厘清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思潮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而深入到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并描绘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内在脉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蕾  岳淑芳  
伴随20世纪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经济学界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批评,把性别及其价值视为重要要素纳入经济问题研究领域的主张促成了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对新古典经济学过于迷信数理研究范式的批判中,女性主义经济学确实丰富并完善了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其关注性别差异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也促进了经济问题研究的发展。但是,由于其缺乏清晰明确的研究范式,而且针对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未能给出精准的学理解释和阐释、也未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举措等因素而饱受诟病,被视为仅只是一种"思想"而不是经济学学科的分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晓芳  代宇  
女性创业活动对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女性创业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女性创业的基本特征、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资本和性别歧视五个方面,对国内学者关于女性创业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女性创业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趋势及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玫璐  
西方成人女性学习研究以成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现成人女性表现出来的不同学习风格和特征,以及揭示和批判性别差异背后隐藏着的社会权力结构。该领域研究成果揭示出了成人学习中更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超越了女性学习的范畴,也给包括男性在内的整个人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