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9)
- 2023(12943)
- 2022(11278)
- 2021(10676)
- 2020(8798)
- 2019(20336)
- 2018(20331)
- 2017(38431)
- 2016(21432)
- 2015(24529)
- 2014(24799)
- 2013(24116)
- 2012(22465)
- 2011(20555)
- 2010(20594)
- 2009(18528)
- 2008(17862)
- 2007(15819)
- 2006(14064)
- 2005(12539)
- 学科
- 济(86245)
- 经济(86157)
- 管理(56805)
- 业(54872)
- 企(43501)
- 企业(43501)
- 方法(34423)
- 数学(29248)
- 数学方法(28892)
- 中国(27240)
- 农(25014)
- 地方(24127)
- 业经(20259)
- 学(18393)
- 财(18043)
- 农业(17115)
- 教育(15621)
- 理论(15248)
- 贸(14865)
- 贸易(14852)
- 制(14571)
- 易(14304)
- 和(14188)
- 技术(14093)
- 环境(13959)
- 银(13761)
- 银行(13722)
- 融(13459)
- 金融(13457)
- 行(13234)
- 机构
- 大学(300690)
- 学院(296708)
- 管理(116351)
- 济(113827)
- 经济(111074)
- 研究(103926)
- 理学(99912)
- 理学院(98690)
- 管理学(96892)
- 管理学院(96357)
- 中国(76097)
- 京(66431)
- 科学(65097)
- 所(52492)
- 财(50679)
- 农(49420)
- 研究所(47680)
- 中心(46868)
- 江(45062)
- 业大(44816)
- 范(44479)
- 师范(44107)
- 北京(43018)
- 财经(40148)
- 农业(38198)
- 院(37808)
- 州(37259)
- 经(36431)
- 师范大学(35586)
- 技术(32888)
- 基金
- 项目(201081)
- 科学(157336)
- 研究(151805)
- 基金(141746)
- 家(122390)
- 国家(121220)
- 科学基金(103587)
- 社会(92495)
- 社会科(87362)
- 社会科学(87338)
- 省(80328)
- 基金项目(75764)
- 教育(71171)
- 划(67686)
- 自然(66470)
- 自然科(64862)
- 自然科学(64849)
- 编号(64294)
- 自然科学基金(63636)
- 资助(58244)
- 成果(53774)
- 发(46572)
- 课题(45380)
- 重点(44956)
- 部(43982)
- 创(41797)
- 项目编号(39092)
- 大学(38864)
- 创新(38678)
- 科研(37847)
- 期刊
- 济(131718)
- 经济(131718)
- 研究(94467)
- 中国(65463)
- 教育(49461)
- 学报(46384)
- 农(46035)
- 管理(42968)
- 科学(42898)
- 大学(35949)
- 财(35924)
- 农业(32295)
- 学学(32239)
- 技术(26896)
- 融(26889)
- 金融(26889)
- 业经(22999)
- 图书(19968)
- 经济研究(19906)
- 财经(18745)
- 问题(16941)
- 业(16213)
- 经(15914)
- 科技(15296)
- 理论(14819)
- 技术经济(14062)
- 实践(13718)
- 践(13718)
- 书馆(13492)
- 图书馆(13492)
共检索到45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丹 吴宏岳 王世豪
通过问卷调查,对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自信水平对比分析,发现女校大学生在自信总分及自信各因子上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高年级女大学生的自信水平高于低年级女大学生;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上的自信显著高于理工类的女大学生。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对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全面发展很有利,女校的培养方式为各类院校的女大学生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女校 男女混校 自信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丹 吴宏岳 王世豪
采用PEI问卷分析不同成长环境下的高职女大学生的自信水平,结果发现:沿海地区的高职女大学生的自信水平高于内地的高职女大学生;高职女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自信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镇的高职女大学生的自信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高职女大学生。研究表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导致教育不公,如何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显得尤为紧迫;而女校的培养模式对提高女大学生自信心是有帮助的,值得其它高校广泛采纳。
关键词:
成长环境 女大学生 自信 发展 研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面前,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发展需求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就业并未丧失信心,相反他们提出了特点鲜明且务实的潜在发展需求,即"择业需求"、"情绪调试需求"、"学习需求"、"自我发展需求";通过所构建的大学生发展需求结构方程模型,不仅揭示了在校大学生具体需求与潜在需求间的内在关系,而且特别揭示了在校大学生潜在发展需求间的联系,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及相关机构改善其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就业 大学生 发展需求 结构方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敏
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想提升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层次,离不开对被教育的主体——高校大学生需求的关注。本文从大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态度、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效果和作用以及大学生对学校职业发展教育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职业信息网建设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发展教育 教育需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敏 张丽
大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从问卷和访谈调查中发现,高校虽然普遍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但在评价的时机、形式、内容、结果利用以及师生的认识和态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等学校应拓宽教学评价的内容,开辟学生参与评教的多种途径,开发适合各类课程的评价工具,使学生的评教真正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大学生 教学评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英 杨阁 罗萱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作为一种面向用户、服务用户的应用,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本研究以MOOC中的重要人群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UTAUT)的基础上,引入感知趣味性这一自变量以及性别、年级、上网终端这三个调节变量,形成大学生对MOOC的接受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本文检验了调节变量对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该实证分析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感知趣味性、促成因素以及使用意愿都会影响大学生对MOOC的接受与使用行为,只有感知趣味性对使用意愿的作用会受到调节变量性别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为MOOC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MOOC 用户 接受 UTAUT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海生 伍阿陆 程瑞芸
职业价值观对人们的职业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才 思想品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缪小红 罗玲英 雷玲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择业心理也发生显著变化。以南京农业大学工科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收入预期、单位性质预期、地域选择预期、专业对口预期及择业目的 5个方面,客观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并与实际就业状况进行比较,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择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期望 调查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健 周激扬
大学生主体发展具有自我教育和个体社会化的独特内涵,呈现出系统性与全员性、社会性与定向性、均衡性与差异性、能动性与被动性等特点。研究提出通过构建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开展大学生主体教育、增强大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发展大学生主体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主体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大学生 主体性 内涵 特点 实施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嗣元 昝飞
本研究采用自编聋生青春期情感发展趋向调查问卷,从自我情感趋向、亲情趋向、友情趋向以及异性交往趋向等几个方面对63名在校聋生进行了青春期情感发展趋向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自我情感方面,大多数青春期聋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学业成就和个人能力等呈现更加重视的趋势;在亲情方面,随着青春期聋生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两代人隔阂有加重趋向;在友情方面,青春期聋生更加看重友情的质量;在异性交往方面,青春期聋生对美好的爱情更加憧憬和渴望,但是也发现有部分聋生对异性交往的看法存在一定误区。建议学校和家庭应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青春期教育。
关键词:
聋生 青春期 情感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辛占香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的调控与培养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过多地关注自己;矛盾性比较突出;自我认识趋于客观,但认识上仍有偏差;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有明显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调控与培养:客观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意识 调控与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双好
本文通过调查,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此加以正确认识评价,加强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辩别和引导,拓宽教育渠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