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5)
2023(4047)
2022(3451)
2021(3400)
2020(2753)
2019(6283)
2018(6048)
2017(11536)
2016(6982)
2015(8064)
2014(8237)
2013(7433)
2012(6979)
2011(6420)
2010(6798)
2009(6157)
2008(6029)
2007(5652)
2006(5272)
2005(4825)
作者
(17260)
(14385)
(14111)
(13853)
(9366)
(6674)
(6612)
(5542)
(5525)
(5519)
(4842)
(4683)
(4659)
(4614)
(4561)
(4457)
(4333)
(4321)
(4223)
(4186)
(3720)
(3548)
(3448)
(3418)
(3358)
(3343)
(3253)
(3160)
(2926)
(2908)
学科
(19284)
经济(19259)
管理(18474)
(16824)
(12686)
企业(12686)
中国(10409)
(8310)
教育(7584)
(7081)
(6725)
方法(6315)
数学(5674)
数学方法(5478)
农业(5344)
及其(5132)
政策(5088)
(5043)
贸易(5041)
理论(5033)
(4973)
(4938)
教学(4737)
地方(4506)
业经(4476)
方针(4460)
(4407)
(4407)
阐述(4407)
(4270)
机构
大学(91757)
学院(89178)
(35964)
经济(34985)
管理(32306)
研究(31818)
理学(27149)
理学院(26801)
管理学(26185)
管理学院(26001)
中国(23083)
(19620)
(18789)
科学(16957)
(15594)
(15477)
师范(15416)
(15249)
中心(14492)
财经(13752)
研究所(13476)
教育(13162)
北京(13045)
(12461)
师范大学(12129)
(12046)
(12039)
(11731)
经济学(10516)
业大(10511)
基金
项目(53121)
研究(45666)
科学(42492)
基金(35971)
(29088)
国家(28729)
社会(27149)
社会科(25576)
社会科学(25572)
科学基金(24952)
教育(24131)
(21616)
编号(20826)
成果(19550)
(18551)
基金项目(17700)
课题(16174)
资助(15522)
自然(14456)
自然科(14118)
自然科学(14115)
自然科学基金(13863)
(13799)
大学(12946)
(12606)
(12511)
项目编号(12382)
规划(12124)
重点(11939)
(11865)
期刊
(43425)
经济(43425)
研究(35193)
教育(27034)
中国(24875)
(13633)
管理(12471)
(11684)
(11326)
金融(11326)
学报(9579)
科学(9420)
大学(9379)
技术(8468)
农业(8111)
业经(7266)
学学(6981)
经济研究(6894)
财经(6854)
职业(6520)
(5988)
图书(5628)
(5439)
问题(5292)
(5031)
论坛(5031)
高等(4978)
国际(4669)
(4316)
书馆(4178)
共检索到15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桔云  
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结构迫切要求增加大学生供给。矛盾的根源: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造成大学生配置的扭曲;相关人事制度阻碍了大学生的流动;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化就业的要求。从而提出破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对策:塑造市场就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改革相关教育体制,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宁  
就业难是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性别歧视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阐述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强化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模式等应对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良玉  
文章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从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女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升兴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分析,归纳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试图引导人们走出对"就业难"现象的认识误区,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捷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被闲置,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研究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新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职业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就业过程中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其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设计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层面制定女性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法律等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忠秀  
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背负女性、少数民族、家庭贫困三重不利条件,是就业中的特别弱势群体。本文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及个人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指出政府应完善促进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保障措施;高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家庭应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与精神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智灵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扩招的学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新的挑战,遭遇新的矛盾。基于这些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飞龙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及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使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特别是从政策设计中的立法层次、执行效力、保障层面上来看,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和促进力度均不足。对此,应加快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以立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营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在平等条件下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建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为她们打造和维护好个人发展平台来建构和设计女大学生就业政策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军华  冯丽霞  
根据调查,现在的工科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很大,对就业前景比较茫然的就业心理,且一部分工科女大学生还存在比较焦虑的心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只有模糊的想法等等心理。相对于工科的男性就业现状,很多企业存在歧视工科女大学生等等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并阐述了其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最后根据现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工科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女大学生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对这一问题予以正确分析和认识。各高校应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摒弃依赖和等待心理,转变随意和攀高的就业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选择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文章就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帮助调整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海群  
高等院校能否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占在校生总规模已近半数的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评价高等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积极探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对于贯彻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