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3)
2023(10133)
2022(8808)
2021(8278)
2020(7181)
2019(16450)
2018(16568)
2017(31046)
2016(17925)
2015(20814)
2014(21777)
2013(20714)
2012(19495)
2011(17685)
2010(18173)
2009(16526)
2008(16762)
2007(15724)
2006(13433)
2005(12247)
作者
(53416)
(44718)
(44409)
(42771)
(28419)
(21641)
(20701)
(17548)
(16722)
(16392)
(15155)
(15078)
(14501)
(14240)
(14191)
(14001)
(13760)
(13169)
(13104)
(12734)
(11299)
(11235)
(10892)
(10410)
(10245)
(10075)
(10041)
(9976)
(9274)
(9267)
学科
(65210)
经济(65125)
管理(47219)
(44079)
(34779)
企业(34779)
方法(30728)
数学(26824)
数学方法(26481)
中国(20967)
(19578)
(19204)
(16450)
(15479)
理论(14025)
地方(13145)
业经(13099)
教育(12978)
农业(12666)
(12193)
贸易(12190)
(12005)
(11999)
财务(11965)
银行(11964)
财务管理(11923)
(11801)
(11373)
企业财务(11263)
(11121)
机构
大学(257112)
学院(254192)
(95610)
经济(93090)
管理(88953)
研究(87659)
理学(75474)
理学院(74480)
管理学(72739)
管理学院(72266)
中国(64946)
科学(56212)
(56009)
(48964)
(46963)
(46409)
研究所(41999)
(41939)
中心(40819)
业大(40647)
农业(38742)
(37115)
师范(36683)
财经(36655)
北京(35579)
(33153)
(33048)
(31229)
技术(30991)
经济学(29300)
基金
项目(162121)
科学(124644)
研究(119785)
基金(112479)
(98529)
国家(97625)
科学基金(81252)
社会(71125)
社会科(67010)
社会科学(66989)
(65950)
教育(59075)
基金项目(59027)
(55750)
自然(52400)
编号(51340)
自然科(51151)
自然科学(51130)
自然科学基金(50220)
资助(47183)
成果(44330)
课题(37590)
重点(37343)
(35886)
(34501)
(33319)
大学(32396)
(32279)
科研(31247)
创新(30928)
期刊
(108139)
经济(108139)
研究(77622)
中国(59389)
学报(45911)
教育(44741)
(44310)
(39527)
科学(37863)
大学(34754)
学学(31272)
管理(30868)
农业(29380)
技术(23715)
(22892)
金融(22892)
财经(18622)
业经(18157)
经济研究(17256)
(16065)
(15836)
图书(14865)
问题(14489)
(14014)
职业(12216)
技术经济(11956)
统计(11862)
理论(11700)
(11618)
商业(11428)
共检索到390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前进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因素。要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必须加强调控,提供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等院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个人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的实质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短期看,要硬化高校的预算约束,逐步放松对于学费和招生计划的统一管制,给予学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改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方式;从长期看,必须改革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权改革,高等教育最终将形成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雯  周宏仓  张慧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厌学或逃课令管理者十分头疼,但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从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应对,而忽略了学习动力不足这一个主体性问题。厘清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体性影响因素,是有效解决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薛源  
在课程评价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受课程范式的制约与影响,课程范式集中体现了现代范式或后现代范式的精神与意髓。本文分析了导致课程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失落的根源——课程的现代范式,指出在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立足于新的课程范式和人的主体间性,并探讨了作为课程评价多元主体之一的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忠秀  
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背负女性、少数民族、家庭贫困三重不利条件,是就业中的特别弱势群体。本文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及个人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指出政府应完善促进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保障措施;高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家庭应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与精神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良玉  
文章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从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女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勇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文章在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分别从社会、高校、女大学生的角度分别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新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职业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就业过程中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其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设计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层面制定女性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法律等解决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宁  
就业难是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性别歧视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阐述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强化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模式等应对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苏小菱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实现就业的主体。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基于市场的选人需求和学生个人成长要求,通过强化学生学习主体、主体参与、主体规划、行为主体意识,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