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5)
2023(9009)
2022(7846)
2021(7207)
2020(6277)
2019(14654)
2018(14529)
2017(27691)
2016(15537)
2015(17841)
2014(18313)
2013(17959)
2012(17079)
2011(15482)
2010(16063)
2009(14929)
2008(14997)
2007(13785)
2006(12045)
2005(10793)
作者
(47496)
(39815)
(39530)
(37681)
(25261)
(19073)
(18329)
(15546)
(14974)
(14117)
(13428)
(13382)
(12745)
(12570)
(12499)
(12307)
(12285)
(11546)
(11528)
(11318)
(9901)
(9891)
(9732)
(9193)
(9009)
(8947)
(8857)
(8789)
(8157)
(8067)
学科
(66122)
经济(66031)
管理(40195)
(37779)
(29330)
企业(29330)
方法(28545)
数学(24795)
数学方法(24575)
中国(20961)
(18858)
(15716)
地方(15233)
(15066)
(13543)
业经(12663)
农业(12164)
(11433)
贸易(11428)
理论(11143)
(11011)
(10525)
(10518)
金融(10517)
银行(10482)
(10269)
(10076)
(10028)
环境(9279)
(8413)
机构
大学(229445)
学院(226997)
(91867)
经济(89612)
管理(83289)
研究(82152)
理学(70643)
理学院(69734)
管理学(68432)
管理学院(67995)
中国(60555)
科学(51399)
(50465)
(43502)
(42938)
(42849)
研究所(38872)
中心(37768)
(35848)
业大(35695)
农业(34406)
财经(33611)
(31978)
北京(31864)
师范(31635)
(30406)
(29156)
经济学(28454)
(28101)
经济学院(25710)
基金
项目(148464)
科学(115003)
研究(107629)
基金(105768)
(93627)
国家(92481)
科学基金(77161)
社会(66750)
社会科(62995)
社会科学(62972)
(58282)
基金项目(56267)
(49672)
教育(49623)
自然(49474)
自然科(48295)
自然科学(48276)
自然科学基金(47369)
编号(44481)
资助(43234)
成果(37484)
重点(33787)
(32859)
(32379)
课题(31293)
(29932)
科研(28346)
创新(28005)
教育部(27636)
计划(27357)
期刊
(104247)
经济(104247)
研究(68391)
中国(47424)
(39575)
学报(39320)
科学(34655)
(33855)
管理(28866)
大学(28698)
学学(26862)
教育(26418)
农业(26126)
(19653)
金融(19653)
技术(19505)
财经(16661)
业经(16346)
经济研究(16128)
问题(15791)
(14873)
(14416)
图书(12388)
(12109)
(11369)
技术经济(10968)
统计(10833)
世界(10619)
理论(10513)
科技(10189)
共检索到347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小英  李其  师曾志  余艳  陈文广  马张华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本文对国外媒体对四个奥运举办城市的3607篇报道进行了主题词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国外媒体在关注北京奥运会时,讨论最多的主题是政治,这与对其它三个举办城市的报道有显著差异。作者提出了政府应协同媒体和企业利用奥运会整合国家形象传播,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小英  彭泗清  王其文  余艳  郝金星  陈文广  窦曦骞  
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的外显和传播过程中,是影响受众最有效的途径。全球媒体事件(如奥运会)通过媒体聚焦,在短时间内对国家形象的改变产生影响。作者以11,636篇国内外英文媒体对五个奥运举办城市的报道全文为分析对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数据挖掘软件,对文献的主题词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共涉及592个议题,核心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且议题呈逐年增加趋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长英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最受瞩目的体育盛会之一。虽然举办奥运会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但对于举办城市来说,办好奥运会却很不容易,它既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修建场馆、改善交通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等,又要尽可能避免奥运会之后的低谷现象、避免巨额亏损。另外,为了让比赛公平、有序的进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奥运会中的比赛场地、设施以及交通条件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这就要求举办城市在力求减少成本的同时,所建的场馆设施等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本文将首次建立以国际奥委会为上层,举办城市为下层的双层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寻求既能让国际奥委会满意,又尽可能减少举办城市成本的建设方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戚本超  周达  
举办奥运会给首都城市建设带来良机和新要求,最近几年,依照新北京、新奥运要求,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首都在城市道路、公用事业、房地产开发、城市市容、古都风貌保护和奥运专项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首都已经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际大都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浩,陆林  
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将给旅游业带来的期间效应、长期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并对其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北京和上海应该借鉴2000年悉尼奥运会等活动的成功经验,延长事前效应和后续效应,以增强奥运会和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奥运会历来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体育盛会。它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体育的范畴,而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更广泛的领域产生着多方面深刻的影响。北京奥运会是继东京、汉城之后,亚洲国家主办的第三次夏季奥运会,意义非同寻常。这三次奥运会对东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社会进步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创新特色,为世界奥运史和文明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将使我国踏上蓬勃发展的历史新起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统钎  彭海静  
奥运会作为一项大型节事,会对举办地的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论文比较了悉尼奥运会及雅典奥运会对澳大利亚和希腊的旅游业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悉尼奥运与雅典奥运带给所在国家的短期旅游效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而在长期奥运旅游效应方面,这两届奥运会则有许多相同之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照钰  
本文梳理了西方国家举办奥运会的财税政策,对各国为举办奥运会而出现的地方财政赤字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现代奥运会的市场化运营方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财税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德新  迟化  
奥林匹克运动蕴藏着巨大商机的“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对外开放、促进发展的绝佳良机。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不仅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晶  陈振良  
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将大大的加快北京地区乃至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应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历届奥运会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指出举办奥运会对促进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北京市政府现在主张“节俭奥运”,是借鉴于雅典奥运会的不合理的花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毛华富  张瑜  
奥运经济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引入的一个全新话题,研究奥运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深入挖掘奥运资源、合理控制奥运风险、决策及政策实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事件研究方法,利用宏观经济数据考察奥运会对国民经济的显著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奥运会对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和进出口都有显著影响。从影响的显著程度上看,GDP及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进出口及社会消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张耀军  王粤  孙铁楠  丁凯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对北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种影响将从申办期间、举办期间延伸到后奥运时期乃至更为长远,将对北京和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的人口发展无疑也将受到奥运会的重大影响。奥运会不仅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等影响北京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再分布,而且人文奥运对北京城市文明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奥运会的全方位影响考察中,奥运会的人口影响没有得到充分地讨论;这种探讨既有重要意义,也存在数据和方法上的挑战。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奥运会,同时为了促进奥运会对北京人口发展影响的探讨,本刊这期"人口与发展"论坛特别邀请了几位专家撰文论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张耀军博士梳理了奥运会对人口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奥运会对北京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素质各方面的影响,预测了后奥运时期北京人口的可能发展趋势。鉴于北京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流动人口,同时,流动人口也是奥运会人口影响的主要方面,北京市团市委王粤、孙铁楠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丁凯探讨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他们总结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奥运会影响的背景下,探讨了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对策。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奥运会人口影响的公众关注和学术讨论,以人文奥运促进和谐人口与和谐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亚明  吴朋  
奥运会是否会引发举办地的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事件研究领域内争论的问题,实证研究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性。本文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奥运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指出奥运会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奥运会的刚性引至性需求增加导致奥运周期内资源供给的不足,并提出了在奥运周期内适度增加供给的原则,这对奥运会举办地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