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6)
2023(2611)
2022(2157)
2021(2226)
2020(1658)
2019(4001)
2018(3940)
2017(7157)
2016(4070)
2015(4854)
2014(5110)
2013(4629)
2012(4423)
2011(4084)
2010(4306)
2009(3911)
2008(3993)
2007(3663)
2006(3136)
2005(2938)
作者
(11206)
(9217)
(9163)
(8720)
(5872)
(4391)
(4290)
(3572)
(3426)
(3305)
(3115)
(3037)
(2874)
(2810)
(2803)
(2758)
(2728)
(2711)
(2681)
(2571)
(2362)
(2286)
(2213)
(2198)
(2183)
(2038)
(2009)
(2007)
(1959)
(1820)
学科
(13565)
经济(13536)
管理(8736)
教学(8366)
(7895)
理论(7610)
(7205)
企业(7205)
方法(5530)
学法(5138)
教学法(5138)
(4317)
教育(3971)
数学(3777)
中国(3712)
业经(3637)
数学方法(3597)
学理(3427)
学理论(3427)
(3332)
金融(3332)
(3270)
(3262)
(3061)
(3057)
银行(3056)
(2980)
(2972)
组织(2494)
农业(2323)
机构
大学(61475)
学院(60641)
(21653)
经济(21027)
管理(19618)
研究(19070)
理学(16813)
理学院(16542)
管理学(16108)
管理学院(15983)
中国(14421)
(13259)
(11483)
(11429)
师范(11312)
科学(11185)
(9359)
师范大学(9203)
(9147)
财经(9004)
教育(8797)
北京(8692)
中心(8689)
研究所(8465)
(8140)
技术(7776)
(7537)
经济学(7226)
职业(7153)
(6821)
基金
项目(34709)
研究(29049)
科学(26356)
基金(22869)
(19153)
国家(18953)
社会(16303)
教育(16290)
科学基金(15929)
社会科(15215)
社会科学(15211)
(13598)
编号(13278)
成果(12418)
基金项目(11610)
(11518)
课题(10091)
资助(9534)
自然(9227)
自然科(8990)
自然科学(8988)
(8985)
自然科学基金(8841)
重点(8248)
(8129)
(8086)
项目编号(8037)
大学(7924)
教育部(7407)
规划(7353)
期刊
(24911)
经济(24911)
研究(20036)
教育(19469)
中国(15255)
(9155)
管理(8694)
学报(7397)
技术(7197)
科学(6741)
(6440)
大学(6193)
职业(5527)
(5397)
金融(5397)
学学(5337)
财经(4963)
农业(4624)
(4361)
经济研究(3587)
技术教育(3481)
职业技术(3481)
职业技术教育(3481)
(3388)
论坛(3388)
图书(3372)
世界(3244)
问题(3095)
(2938)
业经(2872)
共检索到93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瑞  李陆军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我们不仅需要探究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点与缺陷,还要知道有效学习的本质以及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先强  韦斯林  
有效教学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认知负荷理论为有效教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国外学者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材料设计和个体学习差异等方面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加以梳理,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文森  
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立足于学校实际,把认知心理学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大启示作用。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评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霞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指受教育者将新的学习内容与自身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内容相结合,建构其关联性的重要学习理论之一。研究认为,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建立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实现知识间的意义转化,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激活知识储备,注意对于学生的新旧知识建立有效连接,创建相关教学模式实现所学知识的有效转化等方法,从而实现对受教育者意在新旧知识间联系建立积极性调动,提高成人教育的实践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建华  
本文试图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重点讨论了基本范畴词汇和原型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原型理论的分析和解释,作者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应该把基本层次词汇作为词汇教学的中心任务。在学习具体的词汇时,重点应放在该词汇的中心义项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本文从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观出发,切实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本质结构进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能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以便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斌  
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茨关于成人学习的理论对我国成人教学有重要启示:成人学习是"自我指导"型的学习,中国成人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学习以经验为基础,中国成人教学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人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为中心,中国成人教学要充分发挥"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人学习的管理是开放型的,中国成人教学要大力开展合作学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轶侠  
在集体选择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人未必能战胜少数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奥尔森困境"。集体行动的决策实际上是集体内部的个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被称为"旷世奇才"和"天才经济学家"的让·梯若尔教授凭借新规制理论的卓越贡献斩获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既出乎意料,但也实至名归。因为他的新规制理论纠正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打开了阻碍市场效率的"制度黑箱",对推进未来中国改革极具启示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委员会以其在"市场力量和规制的分析"作出的杰出理论贡献而授予梯若尔诺奖桂冠。可以说,梯若尔从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毅  
美国奥斯汀社区学院董事会依据美国南部院校协会的评价标准及德克萨斯州评价政策,制定教师教学评价方案,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领导评价四个方面,并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评价申诉机制。其构建完善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搭建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了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易飞  张德祥  
校友是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源,他们集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为一体,为大学提高教学质量、获取优质生源、改善教学环境提供重要的支持。但是在校友工作的实践中,校友信息采集这一基础性环节却被很多大学忽略,与美国大学校友信息采集水平相比,我国大学在校友信息采集的理念、方式和模式上都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美国奥尔巴尼大学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大学,对其校友信息采集理念和工作流程做以分析,从中为我国大学提供一些经验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沙莉  
以戴尔电脑的广告为实验材料,文章对中国和美国被试对广告中不同大小字体的加工和记忆效率进行研究。已有的跨文化认知理论指出中国人是全局加工者而美国人是局部分析师。本研究推论广告中的细小字体是局部内容,所以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可能被美国人忽视。基于以上,本文对3个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研究对跨文化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跨国公司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有启发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海强  彭杰  夏佩福  
以苏泊尔集团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通过优化竞争能力指标体系和获取相关数据,运用改进雷达图分析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定性与定量地分析了苏泊尔集团和其竞争对手的能力;并基于企业所处环境与自身情况,运用迈克尔.波特总结的3种竞争战略模式,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意在探讨竞争情报分析模式,以帮助中小企业制定科学的竞争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春艳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生学习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过程是决定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原因,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启示:树立认知的教学观,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教学目标观,重视学生内在认知动机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正良  夏金星  彭希林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学校德育,特别是道德认识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简要阐释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