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
2023(690)
2022(609)
2021(515)
2020(525)
2019(1172)
2018(1158)
2017(1759)
2016(1283)
2015(1397)
2014(1364)
2013(1435)
2012(1444)
2011(1336)
2010(1344)
2009(1192)
2008(1245)
2007(1049)
2006(825)
2005(729)
作者
(6057)
(5188)
(5130)
(4917)
(3302)
(2664)
(2258)
(2102)
(2016)
(1880)
(1842)
(1809)
(1782)
(1753)
(1752)
(1720)
(1649)
(1591)
(1581)
(1534)
(1444)
(1379)
(1378)
(1356)
(1212)
(1197)
(1176)
(1159)
(1146)
(1143)
学科
(2959)
(2257)
经济(2257)
水产(1490)
动物(1260)
方法(1027)
动物学(1015)
(985)
管理(947)
数学(940)
数学方法(919)
及其(839)
(798)
(796)
生物(763)
(755)
中国(747)
(739)
土壤(738)
(680)
(661)
植物(656)
(634)
企业(634)
(632)
防治(632)
虫害(607)
(585)
地方(571)
(543)
机构
大学(19366)
学院(18691)
(10347)
研究(10155)
科学(9953)
农业(8529)
业大(7257)
(6790)
研究所(6580)
中国(6106)
(6060)
实验(5924)
实验室(5751)
农业大学(5668)
重点(5505)
(4690)
(4684)
(4612)
中心(3871)
(3842)
技术(3776)
科学院(3612)
(3593)
研究院(3434)
(3286)
工程(3282)
资源(3138)
科学研究(3032)
(3021)
经济(2915)
基金
项目(16068)
(11906)
国家(11847)
科学(10871)
基金(10761)
科学基金(8531)
自然(7826)
自然科(7640)
自然科学(7632)
自然科学基金(7467)
(7138)
(6401)
研究(6381)
科技(6029)
计划(5582)
基金项目(5550)
资助(4981)
专项(4416)
重点(4377)
(4138)
科研(3772)
(3561)
(3487)
农业(3405)
技术(3324)
(3022)
创新(2942)
教育(2917)
(2736)
社会(2392)
期刊
学报(10797)
(9250)
科学(7146)
大学(6872)
学学(6786)
农业(6181)
中国(4122)
业大(3664)
(3399)
研究(3317)
(3225)
经济(3225)
农业大学(3011)
林业(2729)
(2313)
自然(2266)
中国农业(2262)
自然科(2053)
自然科学(2053)
科技(1805)
水产(1750)
农林(1659)
(1659)
科技大(1606)
科技大学(1606)
农业科学(1443)
(1352)
农学(1311)
华北(1311)
西南(1114)
共检索到2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黎军胜  李建林  吴婷婷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淀粉酶、脂肪酶分布与特性。结果表明,Ⅰ(体重55.14g)、Ⅱ(体重122.82g)、Ⅲ(体重225.68g)组实验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表现出相似规律: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前肠、中肠、后肠。实验鱼体重从55g增至122g,肠道淀粉酶活性急剧上升,实验鱼体重从122g增至225g,酶活性增幅减缓。3组实验鱼肠道各肠段淀粉酶活性相对比值(前肠、中肠、后肠)分别为1:0.95:0.52、1:0.44:0.21和1:0.50:0.24;脂肪酶活性相对比值(前肠、中肠、后肠)分别为1:0.17:0.12、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蕙心  司龙亭  唐慧珣  
为探明酶在黄瓜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以2个黄瓜高代自交系华北型M6和华南型M87为试材,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碱式滴定法及愈创木酚法测定淀粉酶、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发芽过程中2个黄瓜品种总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在萌发初期逐渐升高,末期降低,说明淀粉水解是种子萌发所需主要物质和能量的来源;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在萌发初期活性均较低,中期显著上升,后期下降,催化脂肪分解成供给种子萌发的碳水化合物;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与种子萌发密切相关。M6和M87的种子萌发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极显著(r=0.949,r=0.989),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关极显著(r=0.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媛  赵书青  倪德江  陈玉琼  
结合膜超滤技术从青砖茶中分离提取α-淀粉酶和脂肪酶抑制活性组分,分析青砖茶汤直接超滤组分和青砖茶汤乙酸乙酯萃取物超滤分离组分对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砖茶5ku膜截留组分具有较强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100ku膜截留组分具有较强脂肪酶抑制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5ku膜截留组分具有更强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而其透过组分具有更强的脂肪酶抑制活性。膜超滤技术结合乙酸乙酯萃取法能更好地分离纯化青砖茶汤α-淀粉酶和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进金  蒋娜红  洪绿萍  蔡炳炎  
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淀粉酶的基本性质及金属离子对该鱼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淀粉酶活力的最适pH是6.5,最适底物浓度是2%。研究金属离子对该鱼淀粉酶活力影响,一价金属离子K+、Li+、Na+对酶活力影响较小;二价金属离子Cu2+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Zn2+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三价金属离子Al3+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强烈,Fe3+对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碱土金属Mg2+、Ca2+对淀粉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Ba2+对酶具有抑制作用;重金属离子Cd2+、Pb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钰婧  冯文荣  徐逾鑫  李建林  苏胜彦  俞菊华  唐永凯  
脂蛋白脂肪酶(LPL)是脂肪水解中的关键酶,为研究鲤LPLs(CcLPLs)的基因特征、时空表达分布及酶活性,实验利用基因组同源搜索获取鲤CcLPLs同源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qPCR方法进行CcLPLs不同组织表达分析;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取CcLPLs重组蛋白,并使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各重组蛋白的酶活性。结果显示,鲤基因组中挖掘到5个CcLPLs基因(CcLPLA1a、CcLPLA1b、CcLPLA2a、CcLPLA2b~(*)和CcLPLBa),经验证,CcLPLA2b~(*)是假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鱼类特有基因组加倍过程中出现基因丢失的现象,而鲤特有的基因组加倍致使鲤存在5个CcLPLs。CcLPLA1a和CcLPLA1b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同,同源性分析显示CcLPLBa与CcLPLA1s的同源性为64%,与CcLPLA2a同源性为50.8%。qPCR结果显示,CcLPLs的表达量在肝脏、心脏、脂肪、肌肉、脑、肠道和脾脏中依次降低,在各个组织中,各基因表达量从高到底依次为CcLPLA1s、CcLPLA2a和CcLPLBa。鲤正常投喂、饥饿及再投喂状态下CcLPLA1s和CcLPLA2a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饥饿状态下,CcLPLA1s和CcLPLA2a在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投喂组,而在肌肉和脂肪中低于正常投喂组;再投喂后,CcLPLA1s和CcLPLA2a在肝脏中表达水平降至正常投喂组,而在肌肉和脂肪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构建具有促溶效果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获得了原核表达重组蛋白Skp-CcLPLs和SlyD-CcLPLs,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cLPLA1a、CcLPLBa和CcLPLA2a,最适pH均为8.0,发挥最大活性的NaCl浓度为0.6 mol/L。本研究探讨了鲤CcLPLs同源基因在进化中的表现,对CcLPLA1s、CcLPLA2a和CcLPLBa的时空表达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投喂和饥饿对CcLPLA1s、CcLPLA2a表达的影响,揭示鲤饥饿胁迫下脂质代谢及响应对策,为控制鲤脂肪含量提供靶点,成功进行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并测定了其酶活,为鱼类脂蛋白脂肪酶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汉民  沈莲清  桑卫国  董明敏  黄晓春  黄光荣  
采用扩展青霉 (Penicilliumexpansum )PF868产生的碱性脂肪酶为酶源 ,酶解脱脂鲐碎肉 ,其最适条件为 :32~ 34℃ ,pH 9.3,酶活浓度 4 0u/ml,碎肉的质量与酶液体积比为 1g∶5ml,脱脂时间 5 0min。鲐碎肉的干基残脂率低于 4 .0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军胜  李建林  吴婷婷  
研究了 4组 (Ⅰ~Ⅳ )平均体重分别为 5 5 1 4、 1 2 2 82、 2 2 5 6 8和 1 1 1 81g的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ticus×O .aureus)的消化道蛋白酶分布与特性。结果表明 ,Ⅰ、Ⅱ、Ⅲ组试验鱼肠道各肠段 (前肠、中肠、后肠 )蛋白酶活性相对比值分别为 1∶0 6 6∶0 34、 1∶0 85∶0 5 4和 1∶0 88∶0 74 ,其胃、肝胰脏、全肠中蛋白酶活性相对比值分别为 1∶1 86∶2 1 9、 1∶1 1 1 8∶2 3 84和 1∶3 1 5∶3 5 8。Ⅳ组试验鱼胃、肝胰脏、肠道蛋白酶在pH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震   张岩   杨朋坤   任双慧   高雅欣   孙玉娇   王永芬  
【目的】对1株产脂肪酶细菌MY016进行鉴定并对其产脂肪酶特性进行研究,为后期规模化发酵生产脂肪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1株产脂肪酶细菌MY016进行鉴定;通过菌落和芽胞计数、生长曲线测定,对MY016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产脂肪酶量和酶活检测、脂肪酶基因扩增和系统进化分析,对MY016菌株的产脂肪酶特性进行探讨。【结果 】产脂肪酶细菌MY01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析,被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MY016在培养2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生长迅速;培养10 h其菌液600 nm吸光度最高达到4.7,随后进入稳定期;12 h时活菌数约为5.3×10~9 CFU/mL;培养22 h后开始二次生长,吸光度最高达5.2;培养46 h后进入衰退期。芽胞观察和计数结果显示,MY016菌株在接种16 h后开始形成芽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芽胞形成率逐渐升高,直至72 h完全形成芽胞,芽胞数最高为1.9×10~9 CFU/mL。产脂肪酶能力检测结果显示,MY016菌株在培养36 h时产酶量达到最大,为246.918 mg/L,然后总酶量逐步降低;48 h时总酶活达到最高,约为281.883 U/L。成功扩增了MY016菌株的脂肪酶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Y016脂肪酶基因与其他芽胞杆菌的脂肪酶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其脂肪酶基因进化保守。【结论】产脂肪酶枯草芽胞杆菌MY016生长迅速、产酶量稳定,总酶活较高,适合后期规模化生产和在畜牧业中推广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宇  周文化  邓学良  伍金娥  
为获得高产脂肪酶菌株,对包括白地霉在内的数十种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在采用油脂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之后,用酸碱滴定法对菌株所分泌的脂肪酶活力进行测定,筛选获得了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其酶活力达10.79 U/mL;然后对该菌株的产脂肪酶培养基配方、pH值、温度、摇床转速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产脂肪酶条件是:培养基配比的橄榄油2%、牛肉膏2%、蔗糖0.5%、(NH4)2SO40.1%,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0、温度28℃、摇床转速225 r/mi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成锋  阎萍  梁春年  裴杰  
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催化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产生供组织利用的脂肪酸和单酰甘油。笔者综述了LPL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峰  张旭婷  马艳红  李美娜  陈阜  李素萍  郭树春  张艳芳  
为挖掘油用向日葵中的GDSL脂肪酶基因,本研究以油用向日葵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筛选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等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中筛选到7个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稳定存在的亲水性蛋白,由255~3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介于28.75~42.61ku,等电点分布在4.91~8.89;除unigene 60916外,编码的蛋白质都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域和较高的磷酸化程度;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这7个基因聚为三类,保守性较高,其中unigene 58624与AT4G01130.1在同一分支上高度保守,unigene 60916与AT1G74460.1相似度最高,含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推测与种子的油脂代谢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建  赵腾  丁超  邢常瑞  张斌  陈尚兵  何荣  鞠兴荣  
【目的】研究不同微波条件对稻谷水分迁移状况、品质、脂肪酶活力、内部结构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微波干燥条件以实现稻谷快速有效干燥,缩短干燥时间。【方法】本文使用不同微波剂量(0.69、1.29、1.92 W·g~(-1))将稻谷处理至50℃、60℃、70℃后,经过缓苏(不缓苏)处理,对照组样品采用热风60℃,干燥时间为60 min,缓苏4 h进行。研究加工品质、爆腰率及相关理化指标,并通过核磁和扫描电镜观察稻谷水分迁移状况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微波剂量、稻谷温度是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在微波剂量为1.29 W·g~(-1),60℃,缓苏条件下稻谷的加工品质较好,爆腰率低至8.65%,碎米率、出糙率、整精米率分别为6.76%、83.9%、68.07%,与热风干燥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微波对脂肪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1.92 W·g~(-1),70℃,缓苏条件下脂肪酶活力最低(5.65 U),比对照组样品脂肪酶活力低4.65 U。利用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对干燥后各项品质评判,1.29 W·g~(-1),60℃,缓苏条件下稻谷得分排名第3,综合考虑升温速率及各项品质得分,为最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低场核磁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微波干燥后的稻谷结合水含量下降,并产生明显左迁,水分与其他组分结合地更加紧密;稻谷胚乳细胞破裂及淀粉裸露程度增加,呈放射性排列的结构逐渐消失,内部裂纹增加;复合淀粉粒逐渐崩解,单粒淀粉粒增多。【结论】微波干燥对稻谷的升温速率、品质以及酶活有显著影响,稻谷中各状态水分和其他组分结合的牢固性更强。干燥中水分散失会引起稻谷内部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与热风处理相比,微波处理后样品内部裂隙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清  王瑶  陈尚武  李平兰  
通过变色圈法和透明圈法从泥土中筛选出脂肪酶产生菌,并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筛选得到菌株的种属。采用罗丹明B(Rhodamine B)平板初筛出51株脂肪酶产生菌,以荧光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为指标,选取HC>1.60的9株脂肪酶产生菌,采用橄榄油乳化液平板进行复筛,对HC进行测量比较筛选出1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L-17,其HC为2.27。利用透明圈法对菌株L-17的粗酶液的酶活力进行测定,HC为3.07,表明菌株L-17具有较高的酶活力。菌株L-17经初步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鹏  费英  徐幸莲  周光宏  彭增起  
以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为理论基础,研究用于监测环境温度的时间-温度指示卡(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试验选择了适合碱性脂肪酶的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了碱性脂肪酶型TTI反应体系中的参数:1 g.L-1碱性脂肪酶0.1 mL,三乙酸甘油酯0.5 mL为反应底物,20 g.L-1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9.5 mL作为乳化剂,pH10.6的0.05 mol.L-1Gly-NaOH缓冲液39 mL,1 mol.L-1氯化钙溶液0.7 mL,酚红-酚酞-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0.2 mL。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最终确定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玉双  吴皎萍  苗庆显  陈礼辉  罗小林  黄六莲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纤维质量分析仪(FQA)对脱墨浆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酶在酶用量30 U·g-1、酶处理时间15 min、酶处理浓度9%、碎浆时间8 min、乳化剂用量0.05%时,脱墨效果较好.脂肪酶脱墨浆的ESEM表明其纤维表面变得比较光滑;FQA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脂肪酶脱墨浆纤维的算术平均长度和重均长度基本不变,而宽度均略有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