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7)
2023(5549)
2022(4520)
2021(4009)
2020(3201)
2019(7133)
2018(7181)
2017(12792)
2016(7218)
2015(8175)
2014(8184)
2013(7849)
2012(7416)
2011(6819)
2010(6834)
2009(6334)
2008(6099)
2007(5626)
2006(5013)
2005(4608)
作者
(25488)
(21258)
(21029)
(19832)
(13103)
(10157)
(9499)
(8373)
(8219)
(7547)
(7250)
(7064)
(6998)
(6925)
(6780)
(6511)
(6413)
(6355)
(6253)
(5957)
(5504)
(5307)
(5207)
(5048)
(4870)
(4762)
(4737)
(4534)
(4530)
(4453)
学科
(24633)
经济(24591)
管理(20505)
(15081)
(12059)
企业(12059)
(9972)
方法(8572)
环境(8066)
中国(8033)
(7636)
数学(7100)
数学方法(6970)
(6931)
(6622)
(6282)
(5443)
理论(5386)
业经(5343)
地方(5332)
(5305)
金融(5298)
(5148)
银行(5114)
(4975)
农业(4684)
(4412)
(4369)
教育(4281)
及其(4187)
机构
学院(104654)
大学(104590)
研究(43894)
(36370)
经济(35362)
管理(33334)
中国(31772)
科学(31079)
(29652)
理学(27937)
理学院(27524)
管理学(26714)
管理学院(26565)
(24783)
(24655)
农业(24037)
研究所(22857)
业大(21685)
中心(19241)
(17503)
(17188)
(16229)
(16210)
北京(15487)
农业大学(15100)
技术(14988)
(14621)
科学院(14074)
(13840)
(13611)
基金
项目(73216)
科学(55530)
基金(51185)
(48623)
国家(48236)
研究(48025)
科学基金(38671)
(30323)
社会(28137)
自然(27317)
自然科(26636)
自然科学(26621)
社会科(26441)
社会科学(26429)
(26422)
基金项目(26287)
自然科学基金(26102)
教育(21734)
资助(21216)
编号(18341)
重点(17609)
计划(16909)
(16471)
科技(15826)
成果(15280)
(15216)
(14974)
课题(14756)
科研(14608)
创新(14409)
期刊
(43379)
经济(43379)
研究(29335)
中国(27461)
学报(27371)
(27273)
科学(21531)
大学(18725)
农业(18266)
学学(17873)
教育(13979)
管理(13418)
(13135)
(10100)
(8938)
金融(8938)
技术(8869)
业大(8253)
农业大学(7087)
业经(7061)
(6987)
经济研究(6960)
财经(6349)
科技(5914)
中国农业(5547)
(5531)
问题(5329)
林业(5191)
资源(5094)
图书(4872)
共检索到165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金华  张西平  吉万全  王长有  王秋英  
以奥地利黑麦(S eca le cerea le L.)为试验材料,通过G iem sa C-分带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核型与C-带分析。结果表明,奥地利黑麦体细胞染色体为14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形成7个二价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通过C-分带将奥地利黑麦1R~7R的7条染色体区分开来,其C-带带型公式为2n=14=2C+I+T+2C+T+4I+T+2C+I+T++2T+2ST。奥地利黑麦除2R和4R长臂近端部约1/4处有带且7R无中间带外,其余带型与黑麦标准C-分带带型基本一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习文  
荆州黑麦的染色体分析及C-显带核型蔡习文(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黑麦,染色体分析,C-显带核型中图法分类号S512.102CHROMOSOMEANALYSISANDC-BANDEDKARYOTYPEOF“JINGZHOU-HEI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俞益  周良炎  
以二倍体燕麦Avenastrigos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C-分带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分带流程。以Giemsa与Wright混染效果最好,A.strigosa的7对染色体C-带差异明显,各对染色体带型互异,但都有两条端带。对每对染色体的C-带特征作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C-分带效果的因素及燕麦染色体C-分带的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建中  傅筑荫  陈彬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兴义矮脚鸡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义矮脚鸡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78,前10对为大型染色体,后29对为微小染色体。染色体形态,1、9号染色体及Z、W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2、4、7号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3、6、8、10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兴义矮脚鸡中期G-带带型分为34个区包括165条深浅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红云  苏亚蕊  张大乐  李锁平  
通过对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及其亲本节节麦、黑麦的C-分带研究,表明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含有其双亲完整的染色体组,其C-带带型与亲本的C-带带型基本一致,从细胞学水平上证实了该种质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新的异源多倍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川梅  郑华威  王骢  汤定钦  
利用G iem sa 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对龟甲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的核型公式为2n=48=26m+14 sm+4 st(2SAT)+4 t,核型分类属ⅡB型;带型公式为2n=48=4C I+2C I+T+2CT++10CT++4 I+2 I++6T++6C+8T+2 IT+2 I+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了可以明显区别的特征带,带纹强弱差异明显。以45S rDNA为探针对龟甲竹根尖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杂交位点定位于1对染色体上。将染色体C-带带型和45S rDNA FISH带型相结合可以将龟甲竹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岩  周永灿  谢瑞敏  谢珍玉  冯永勤  王世锋  
为了补充布氏石斑鱼细胞遗传学数据,并为石斑鱼染色体进化研究以及石斑鱼遗传育种等工作奠定基础,实验利用Giemsa染色、C-带和Ag-NORs方法对布氏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以及异染色质和具有转录活性的核仁组织区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氏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其染色体组由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绝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呈异染色质带,仅在第24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的位置检测到银染带,以上结果均表明,布氏石斑鱼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兴堂  陈宏  游余群  毛晓勤  冯照军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海门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与C-带。结果表明,海门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但不同染色体的阳性C-带区域大小不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黎树  铁槐茂  段靖  赵仲孟  杨淞  郭秀兰  杨世勇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10)30sm(10)10st(10)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勤  吴登俊  陈圣偶  冷向军  
以凉山半细毛羊、山谷型藏绵羊为研究对象,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TG法和CBG法获得染色体G-带和C-带,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羊的G-带核型基本一致;以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G-带核型为基础所作的G-带核型模式图共有275条带,其中阳性带129条;两品种羊C-带核型在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霞  孙振元  刘建锋  彭镇华  杜小娟  
对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及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为二倍体,属中等染色体,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1A"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2sm+12m(2SAT)。组培再生苗根尖细胞有40%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以非整倍体变异居多;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倒位、断裂、凝聚、双着丝点等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裂等染色体有丝分裂异常现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凤辉  边力  史会来  周丽青  陈四清  葛建龙  刘长琳  卢斌  常青  
以东海沿海捕获的野生真蛸(Octop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用含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005%的海水活体暂养的方法,取鳃和肾脏细胞,利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蛸的二倍体染色体条数为60条,核型公式为2n=14 m+26 sm+12 st+8 t,其染色体臂数(NF)为100。未发现带有随体和次溢痕的染色体和异型染色体,推断真蛸可能为常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本研究可为蛸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真蛸种质鉴定和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剑光  张林  张晨捷  张涛  彭士明  
为保护银鲳(Pampus argenteus)种质资源、探究该物种起源、进化地位及指导遗传育种生产提供参考,以采自东海水产研究所福鼎基地人工繁殖的1龄银鲳为材料,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对银鲳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鲳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为2N=2M+6SM+10ST+30T,染色体臂数(NF)为56。在银鲳的SM组中,有一对相对本组其它染色体明显较大的染色体,除此之外,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无明显差异。4组染色体均未发现带有特殊标志性特征如随体、次缢痕的染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俊  庄平  宋超  赵峰  周丽青  耿智  郝长杰  张涛  
为了解凤鲚(Coilia mystus)染色体数量和核型结构,以上海市临港近岸的1~2龄性成熟凤鲚为材料,采用鳃丝细胞进行短期离体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凤鲚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鲚雌雄染色体数量存在差异,雌性染色体数目为2n=47,雄性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7 t,2n(♂)=48 t;雌性染色体臂数(NF)=47,雄性NF=48。雄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66±0.27)~(5.54±0.25),雌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83±0.32)~(5.70±0.38),雌雄凤鲚的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相对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凤鲚的染色体中,最长的一对染色体上存在随体,次缢痕。凤鲚存在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类型为ZO/ZZ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妍妍  柳学周  徐永江  刘新富  
开展了条斑星鲽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研究。结果发现,条斑星鲽染色体显示较为复杂的C-带,有4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分别为3、13、20、22号染色体;3对具居间C-带,分别为1、4、8号染色体;9号染色体整体显示阴性,其余有大小不一的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54.91%。银染分裂相中Ag-NORs出现的数目以两个的频率最高,达87.5%,与此相一致,在间期核中通过银染表现出两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的频率也最高,故确定条斑星鲽染色体具有1对Ag-NORs,位于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为端部Ag-NOR。Ag-NORs的数目为1~3个,以出现两个Ag-NOR的频率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