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7)
- 2023(6119)
- 2022(5183)
- 2021(4725)
- 2020(3843)
- 2019(8350)
- 2018(8267)
- 2017(15176)
- 2016(7983)
- 2015(9100)
- 2014(9295)
- 2013(9259)
- 2012(8880)
- 2011(8311)
- 2010(8660)
- 2009(8308)
- 2008(8052)
- 2007(7336)
- 2006(6987)
- 2005(6337)
- 学科
- 济(59138)
- 经济(58998)
- 管理(21959)
- 方法(17584)
- 业(16910)
- 地方(15495)
- 企(15284)
- 企业(15284)
- 数学(13359)
- 学(13340)
- 数学方法(13243)
- 中国(12388)
- 地方经济(11795)
- 业经(11519)
- 理论(9457)
- 农(9196)
- 和(9087)
- 财(7563)
- 经济学(7410)
- 制(7198)
- 环境(6720)
- 体(6227)
- 融(6224)
- 金融(6223)
- 发(6083)
- 农业(6021)
- 教育(5947)
- 社会(5324)
- 银(5298)
- 银行(5291)
- 机构
- 大学(128978)
- 学院(126061)
- 济(60988)
- 经济(59823)
- 研究(47565)
- 管理(44556)
- 理学(37144)
- 理学院(36643)
- 管理学(36021)
- 管理学院(35746)
- 中国(35257)
- 京(27335)
- 财(27274)
- 科学(26216)
- 所(23848)
- 财经(21307)
- 研究所(21116)
- 中心(20481)
- 经济学(20381)
- 江(20144)
- 经(19191)
- 范(19064)
- 师范(18948)
- 经济学院(17848)
- 北京(17704)
- 院(16525)
- 州(15566)
- 财经大学(15517)
- 师范大学(15497)
- 农(15432)
- 基金
- 项目(74315)
- 科学(58811)
- 研究(56885)
- 基金(54103)
- 家(45808)
- 国家(45368)
- 社会(40156)
- 科学基金(38829)
- 社会科(36797)
- 社会科学(36783)
- 省(27774)
- 基金项目(27357)
- 教育(26479)
- 划(23049)
- 编号(22557)
- 资助(22209)
- 自然(22179)
- 自然科(21615)
- 自然科学(21611)
- 自然科学基金(21232)
- 成果(19955)
- 部(16880)
- 重点(16729)
- 发(16576)
- 国家社会(16484)
- 课题(16177)
- 教育部(15097)
- 大学(14761)
- 人文(14664)
- 创(14480)
共检索到210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 姜腾凯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Jesús Huerta de Soto)是当代奥地利学派代表人之一,他深入批评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派,以及主流经济学微观分析框架中的效率标准和市场均衡。他继承和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构建起奥地利学派的宏微观分析框架,推动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的体系化,其"动态效率"理论也为奥地利学派的福利经济学开辟了道路。德索托还追溯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渊源,并总结出奥地利学派的风格特点。此外,他对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进行了回顾与评判,证明奥地利学派才是经济理论史上那场著名辩论的胜利者,并阐明科技的发展不仅不会为计划经济提供可能,反而更强化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与地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极力推崇自由市场机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构建了逻辑化的市场来为市场出清辩护,奥地利学派则将自由市场与企业家才能发挥结合在一起,而这成为当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然而,奥地利学派的分析逻辑却存在严重局限:(1)在市场主体的"异质"内涵的设定上,仅仅关注自然性差异,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差异;(2)在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的理解上,将自然性差异嵌入在理性分析框架中,从而忽视了社会性差异带来的权力因素对理性的侵蚀;(3)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认知上,主要从警觉性而非创造性来定义企业家精神,进而理想化了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和企业家的逐利行为;(4)在社会大众的能力认知上,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忽视了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往往会被错误的信息以及强烈的诱惑所误导;(5)最终,在分析思维和范式上,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根基于科学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却又陷入了根植于神秘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明
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经济学派的大家庭中默默无闻。虽然其众多的理论洞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当代经济学所吸收,但长期以来一直遭到主流经济学的排斥和打压。然而,立足于"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将经济学纳入人类行为通论架构之中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符号逻辑"和"数学思维"遭到普遍质疑的今天,其理论魅力正与日俱增。因此,重拾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观念,并反思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就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奥地利经济学派 当代经济学 价值观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华 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学
米塞斯与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国际学术声望和地位要高于米塞斯,但米塞斯却是当然的精神领袖。米塞斯培养出了第三代、第四代遵循和发展奥地利学派传统的经济学家,而且新奥地利经济学的几乎所有贡献或者始于米塞斯的著述,或者源于进一步发展其观点的努力。这些贡献对自由市场制度作出了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读。如果要想对市场之所以有效率的广泛基础和某些重要细节获得更好的理解,自然不能忽视米塞斯的贡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德索托的《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一书对我们认识民国时期出现的经济波动是有启迪的。他认为,银行系统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扩大了信用媒介,成为经济周期的内因。以这一理论内核来考察民国时期的华资银行业,确实可以发现,银行过分扩张信贷会引发产业的过度投资和随后的经济波动,因为存在着即时价格信号与跨期投资效应的不对称,生产企业和金融业都可能落入这一不对称的陷阱之中。这种经济波动是否具有周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姑且不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银行信贷并不是多多益善。信用扩张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手续完备,形式上没有问题,过多的信贷也会成为引发经济波动的导火索。这一观点不仅可使我们更全面地总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始于米塞斯1920年的著名论文。第一轮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市场价格,社会主义经济能否进行理性的核算,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上世纪50~80年代,争论以"计划经济和市场之间关系"的形式再次出现,核心问题是由哪一种方式("计划"或"市场")形成的价格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争论转化为新奥地利经济学与作为兰格模式理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辩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能更好地解释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制度的效率?中国的实践已经否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制度不相容的观点,但这不等于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意义。对这场争论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堡骏 夏鑫雨
米塞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可行性提出了著名的可通约性诘难:从“人的行动学”出发,米塞斯认为经济领域目的与手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要求经济行动具有可计算性,后者则要求经济产品具有可通约性,而货币是唯一可赋予产品以可通约性的交换工具。米塞斯据此认为马克思主义扬弃货币的自由人联合体构想是不可行的。这种诘难陷入了商品拜物教的思维陷阱。在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上,米塞斯将价值规律视为社会按比例分配劳动、节约劳动时间的唯一实现形式,从而错把货币核算视为最精确的核算方式。在对生产方式的理解上,米塞斯将资本主义视为永恒的生产方式,从而错把产品的可通约性视为社会组织生产的必要条件。在处理劳动与货币的关系时,米塞斯没有追问货币形式的起源,从而错把货币视为商品具有可通约性的原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伟
本文提倡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批判应以真伪科学为对象,不应以方位来区分。在真理面前一切学科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批判西方经济学不要干扰改革的实践。“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等同国有资产流失,先有国退才有民进,不是民逼国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绍文 左大培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的过程中,对它的基本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批评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实际上,主流经济理论在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上无能为力,是一个一直存在的现象。这是主流经济学与生俱来的根本弊端。但是在最近30年中,我国的经济学界过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忠禄
我国的竞争情报研究虽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通过引进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为竞争情报研究奠定一个经济学理论基础。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的观点和"企业家发现"的观点为竞争情报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奥地利学派强调信息的"主观发现"、强调"主观信息"以及强调定性的分析方法,对竞争情报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竞争情报 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