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6)
2023(3842)
2022(3236)
2021(2949)
2020(2696)
2019(5890)
2018(5798)
2017(10603)
2016(6140)
2015(7006)
2014(6574)
2013(6551)
2012(6210)
2011(5773)
2010(5662)
2009(4991)
2008(5072)
2007(4492)
2006(3971)
2005(3573)
作者
(22112)
(18758)
(18471)
(17497)
(11892)
(9327)
(8326)
(7420)
(7059)
(6630)
(6453)
(6374)
(6352)
(6283)
(5986)
(5856)
(5751)
(5644)
(5508)
(5448)
(4959)
(4737)
(4624)
(4370)
(4339)
(4334)
(4077)
(4030)
(4003)
(3941)
学科
(20539)
经济(20509)
管理(12192)
(11918)
(9631)
(9425)
企业(9425)
方法(8888)
数学(7852)
数学方法(7736)
(5491)
中国(5301)
(5238)
(5235)
贸易(5232)
(5115)
地方(3791)
业经(3751)
(3723)
农业(3585)
(3565)
水产(3324)
税收(3291)
(3282)
财务(3280)
财务管理(3271)
(3253)
(3239)
金融(3239)
企业财务(3118)
机构
大学(88333)
学院(85692)
研究(39856)
科学(30402)
(29245)
经济(28542)
(28029)
中国(27754)
管理(24902)
(23611)
农业(23133)
研究所(22149)
理学(21426)
理学院(21005)
管理学(20283)
(20218)
管理学院(20172)
业大(19669)
中心(17444)
(16137)
实验(15088)
实验室(14576)
(14498)
(14489)
农业大学(14404)
(14103)
重点(13906)
(13548)
(13407)
科学院(13339)
基金
项目(63606)
科学(48510)
基金(46950)
(46169)
国家(45869)
研究(36270)
科学基金(36264)
自然(28155)
自然科(27531)
自然科学(27518)
自然科学基金(27023)
(25063)
基金项目(24868)
(23128)
社会(20904)
社会科(19695)
社会科学(19687)
资助(19417)
教育(16733)
计划(16687)
重点(16031)
科技(15293)
科研(13899)
(13870)
(13358)
专项(13209)
(12899)
创新(12248)
编号(12236)
(12183)
期刊
(31258)
经济(31258)
学报(26970)
(25179)
研究(23524)
科学(21491)
中国(19251)
大学(17971)
学学(17351)
农业(17002)
(10079)
(9634)
管理(9561)
业大(8247)
教育(7590)
农业大学(6985)
(6314)
金融(6314)
(6289)
中国农业(5665)
经济研究(5637)
林业(5567)
技术(5186)
自然(5076)
科技(4898)
财经(4890)
国际(4617)
资源(4464)
世界(4450)
(4246)
共检索到131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中华  俞菊华  李红霞  李建林  唐永凯  阮瑞霞  杨光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MyoD1和MyoD2基因全长cDNA。结果显示,2种罗非鱼MyoD1全长均为1090bp,包括5′非翻译区(UTR)137bp,3′UTR50bp,开放阅读框(ORF)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其中第110~161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33~249个氨基酸为helixIII结构;MyoD2全长均为1478bp,包括5′UTR215bp,3′UTR471bp,ORF792bp,编码263个氨基酸,其中第91~142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12~228个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家乐  李思发  李勇  王维明  朱泽闻  
本文报道尼奥鱼同其亲本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形态上的异同点和判别方法。用卡方法对8 个可数形态参数,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8 个可量性状和24个框架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从体色上看,尼奥鱼偏于父本奥利亚罗非鱼,而三种多元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尼奥鱼的体型偏于母本尼罗罗非鱼, 因此认为控制体色和体型遗传的是不同的基因组合。建立了区分尼罗、奥利亚和尼奥鱼的简单判别公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玉德  许莉  钟建兴  
采用RAPD技术 ,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一代的精巢DNA进行扩增反应 ,发现引物OPZ - 14和OPZ - 18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之间扩增出有差异的DNA片段 ,作为鉴定两种鱼的分子标记有较高可信度。对这两种鱼的杂交一代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能获得足够的多态性 ,2 0个引物中有 8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性产物 ,表明杂交一代基因杂合性增强 ,这是杂种优势得以形成的重要遗传物质基础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瞿春梅  梁旭方  沈丹  何珊  白小丽  
通过RT-PCR法和RACE法,分别从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co aureus)肝脏获得alpha、rho1、rho2型GST(GSTA、GSTR1、GSTR2)基因cDNA全序列,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肝脏获得GSTR1、GSTR2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GSTA基因cDNA全序列为933bp,5′非翻译区(5′-UTR)为98bp,3′非翻译区(3′-UTR)为166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9bp,编码222个氨基酸。奥利亚、尼罗罗非鱼GSTR1基因ORF均为681bp、均编码226个氨基酸;奥利亚、尼罗罗非鱼GST...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040,EST有多态现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伍勇  简伟业  秦谷雨  罗明坤  魏继海  唐首杰  赵金良  
为评估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组合的杂交效果,分别选择了尼罗罗非鱼新吉富、苏丹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茂名、以色列群体为亲本,在小土池中开展二元组合杂交试验,并以新吉富群体自繁作为对照组,统计各杂交组合出苗量和后代雄性率差异。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的出苗量显著高于尼奥杂交组合,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以色列♂组合的尾日均出苗量最高;尼奥杂交组合后代的雄性率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茂名♂组合杂交后代的雄性率最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谨玲  俞菊华  曹哲民  李建琳  吴婷婷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奥利亚罗非鱼DMO和DMT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两个基因均从原肠胚早期开始转录,一直到出膜,都维持着较高的表达水平,但DMO表达量明显高于DMT。从鱼苗孵化出膜的第1天开始,随着日龄的增加,DMO和DMT基因的表达量均增加,但DMO在性腺和脑中都能表达,而DMT则仅在精巢中专一性表达。鱼苗性腺分化时期,也可影响DMO和DMT基因的表达量,提示它们可能与激素调控有关。在雌、雄鱼的肝和肾等5种组织中均检测不到这两个基因转录本的存在;在脑中仅可检测到DMO基因不同强弱的转录本,呈现出很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特异性。此外,在成体的卵巢和精巢中分别只可检测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林  唐永凯  李红霞  俞菊华  徐跑  
从罗非鱼微卫星遗传图谱前6个连锁群上随机选取43个微卫星位点,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GIFT)、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以及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后代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7个位点(UNH995、GM066、GM166、UNH162、GM017、GM440、UNH948)在不同罗非鱼中扩增的条带差别明显,具有特异性,可作为罗非鱼鉴定的分子标记,用其中任意一个位点都可以将尼罗罗非鱼或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罗非鱼区别开来。这7个标记位点在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中平均每个位点检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谨玲  陈剑杰  吴婷婷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DMRT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特征和功能域预测分析,探讨了DMRT1的信号肽、亲/疏水性、跨膜拓扑结构、卷曲螺旋结构、基序、功能域及高级结构。结果表明:DMRT1基因推导蛋白不含螺旋卷曲区域,没有信号肽,是一个非跨膜的亲水性稳定蛋白,该蛋白以游离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内,不会发生跨膜运动。DMRT1基因推导蛋白包含两个相同的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分别行使性别调控,使DNA形成二聚体和结合回纹结构的功能。DMRT1基因推导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推测它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且其生物活性可能接受信号途径中多种信号的调控。DMRT1的高级结构中含有两个α-螺旋区域。以上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雯  许厚强  陈伟  陈祥  赵佳福  桓聪聪  夏丹  周迪  
【目的】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家族是肌肉生成过程中参与分子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家族。该家族包括myod1,myf5,myo g和myf6,只表达在成熟的骨骼肌细胞和其前期细胞中;在其他的非肌细胞中,myod基因家族会被抑制。该家族中,myod1负责早期胚胎成肌祖细胞的激活并参与胚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等的调节,以维持个体骨骼肌的相对稳定,是启动和维持骨骼肌细胞分化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myod1在多态性和关联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表达调控方面主要是研究小鼠、鸡和猪肌细胞生成机理;在牛上对它的研究主...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颉晓勇  李思发  蔡完其  叶卫  陈辉崇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组方法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水泥池和网箱两种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环境中,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及这两种罗非鱼的正、反杂交后代,从与生长相关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及肥满系数共6项性状,分析基因型×环境互作遗传效应,并进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4种罗非鱼的体重性状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全长、体长、体宽三个性状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通过杂交可发挥这些性状的育种潜力,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育种效果。(2)奥利亚罗非鱼在两种环境中各性状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都表现为负向,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基因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莉好  喻达辉  黄桂菊  叶卫  杜博  符云  童馨  郭奕惠  
用7对微卫星引物检测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群体及其正、反交群体共12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正交群体和反交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0、1.4、5.3和2.7,平均PIC值分别为0.557、0.099、0.590和0.497,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05、0.071、0.826和0.883,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22、0.117、0.684和0.598,杂合子偏离指数(D)分别为-0.146、-0.241、0.215和0.522。结果表明,正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两个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志云  朱春红  姬改革  徐文娟  单艳菊  李慧芳  
以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生肌调节因子MyoD1和Myf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鸭胚(13、15、17、19、21和23胚龄)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yoD1和Myf5基因在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差异.结果表明,Myf5和MyoD1基因在胸腿肌成肌细胞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胸肌成肌细胞中,Myf5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较高"的趋势,类似反"∽"形;MyoD1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的趋势,在金定鸭17胚龄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丽红  熊良伟  唐永凯  王帅兵  
通过PCR法从奥利亚罗非鱼DNA中扩增出MSTN基因。该序列全长1 957 bp,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外显子Ⅰ379 bp,外显子Ⅱ371 bp,部分外显子Ⅲ145 bp,内含子Ⅰ305 bp,内含子Ⅱ751 bp,编码区895 bp,共翻译298个氨基酸。通过随机测序法筛选SNPs,获得了6个突变位点,外显子Ⅰ、Ⅱ各有一个,而内含子Ⅱ则含有4个突变位点。外显子Ⅰ、Ⅱ的突变位点均导致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为错义突变。研究结果为SNPs位点与奥利亚罗非鱼生长性能关联分析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芳  汪超  张庆德  刘榜  
采用PCR-RFLP方法对通城、大白和长白3个纯种及长大通和大长通2个三元杂种共5个群体MyoD1基因第1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态位点与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第1内含子第257位存在1个A/C颠换,引起DdeⅠ酶切位点的改变。PCR产物经DdeⅠ酶切后,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其中通城猪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占主要优势,大白、长白猪中2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近。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与肉色评分和失水率相关(P<0.05或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个体;而CC基因型个体的失水率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研究结果进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