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0)
2023(10022)
2022(8984)
2021(8581)
2020(7252)
2019(16992)
2018(17070)
2017(32948)
2016(18299)
2015(20743)
2014(20734)
2013(20508)
2012(18876)
2011(17054)
2010(16974)
2009(15376)
2008(15089)
2007(12880)
2006(11215)
2005(9591)
作者
(54124)
(44978)
(44906)
(42426)
(28775)
(21575)
(20279)
(17817)
(17225)
(16164)
(15563)
(15186)
(14268)
(14228)
(13968)
(13830)
(13575)
(13346)
(12886)
(12747)
(11327)
(11123)
(10920)
(10330)
(10122)
(10068)
(9944)
(9830)
(9039)
(9022)
学科
(71174)
经济(71085)
管理(51270)
(48487)
(41162)
企业(41162)
方法(35078)
数学(30158)
数学方法(29790)
(18626)
(17808)
(17168)
中国(16939)
业经(15290)
地方(14255)
理论(12800)
(12522)
贸易(12518)
(12104)
(12070)
农业(12014)
(11295)
(11172)
财务(11113)
环境(11098)
财务管理(11095)
技术(10974)
企业财务(10522)
教育(10003)
(9860)
机构
大学(264364)
学院(259916)
管理(104371)
(96440)
经济(94206)
理学(91548)
理学院(90459)
管理学(88725)
研究(88454)
管理学院(88288)
中国(61924)
科学(58637)
(56644)
(45793)
(44202)
(43042)
研究所(42445)
业大(41555)
中心(38275)
(36586)
(36190)
师范(35836)
北京(35689)
财经(35531)
农业(35048)
(32348)
(32206)
(30145)
师范大学(29342)
经济学(27689)
基金
项目(184947)
科学(144258)
基金(133656)
研究(132552)
(117787)
国家(116824)
科学基金(99076)
社会(80895)
社会科(76455)
社会科学(76432)
基金项目(72090)
(71951)
自然(66924)
自然科(65346)
自然科学(65327)
自然科学基金(64153)
(61705)
教育(60683)
资助(55215)
编号(53831)
成果(44092)
重点(41252)
(40545)
(38547)
(38196)
课题(37093)
科研(35845)
创新(35540)
计划(34492)
教育部(34230)
期刊
(102852)
经济(102852)
研究(74007)
学报(46061)
中国(44022)
科学(41845)
(39372)
管理(36616)
大学(33595)
学学(31564)
(30431)
教育(29407)
农业(27965)
技术(21045)
(17708)
金融(17708)
业经(16494)
财经(16362)
经济研究(15692)
图书(15163)
(14235)
(13753)
科技(13422)
问题(13332)
理论(13205)
(12779)
实践(12355)
(12355)
技术经济(12069)
业大(12041)
共检索到36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弘  夏德全  刘蕾  吴婷婷  
Mature eggs of Oreochromis aurea were obtained with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hybrids were acquired with Siniperca chuatsi (♂) using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 Genomic DNA of O. aurea (♀), S. chuatsi (♂) and their progeny were examined using RAPD method. Only 2 primers (S336, OPZ0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杨弘  吴婷婷  张志伟  
采用RAPD和测序的方法,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与鳜(Siniperca chuatsi)(♂)的杂交子代组合与父母本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远缘杂交双亲对子代遗传结构的影响。其中,杂交子代包括A、B、C 3个组合,A组合为奥利亚罗非鱼与鳜杂交的F1代;因A组合无雄性,将其与奥利亚罗非鱼(母本)的雄性回交,所得子代为B组合;C组合为B组合间兄妹交的自交子代。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鳜、A、B和C组合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9.32%、15.30%、41.33%、29.80%和32.31%。奥利亚罗非鱼和鳜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288 5和1.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莉好  喻达辉  黄桂菊  叶卫  杜博  符云  童馨  郭奕惠  
用7对微卫星引物检测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群体及其正、反交群体共12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正交群体和反交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0、1.4、5.3和2.7,平均PIC值分别为0.557、0.099、0.590和0.497,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05、0.071、0.826和0.883,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22、0.117、0.684和0.598,杂合子偏离指数(D)分别为-0.146、-0.241、0.215和0.522。结果表明,正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两个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040,EST有多态现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陈林  蔡完其  
以1个新型杂交鱼-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群体,4个近缘遗传型罗非鱼群体[奥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采用RAPD和SSR技术,比较分析这两个杂交种间及它们同亲本间的遗传差异。RAPD方面:①群体多态座位比例(P)-吉奥(20.4%)>新吉富(18.5%),但<奥利亚(21.4%)<奥尼(21.7%)奥利亚(0.8895)>尼罗(0.8588)>奥尼(0.8069);③香农多样性指数(Ho)-吉奥(0.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杨弘  吴婷婷  
本研究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鳜(Siniperca chuatsi)(♂)远缘杂交子代(F2和F3)与双亲的血液常规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探讨杂交对子代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杂交子代具有两种来源,第一种的杂交母本为中心奥利亚罗非鱼(子代简称中心奥利亚杂交);另一种的母本为埃及奥利亚罗非鱼(子代简称埃及奥利亚杂交)。用于对照实验的母本为中心奥利亚罗非鱼。结果显示,中心奥利亚杂交F2与对照母本F2在2个血液常规参数和1个血液生化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父本鳜则有6个血常规参数和4个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中心奥利亚杂交F3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进科  夏德全  吴婷婷  
运用 33 6和 33 15两种人源小卫星探针对中国奠基群奥利亚罗非鱼群体进行遗传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 ,在奥利亚罗非鱼群体中两种探针都能产生个体特异性的DNA指纹图谱 ;两种探针平均检测出 6 2 5条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占 5 8 5 % ,个体平均条带数为 7 813 ;奥利亚罗非鱼种群内相似系数为 0 740 ,遗传变异系数为 0 2 6 0 ,证明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纯度极高 ,遗传多态性很低 ,但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 ;DNA指纹图谱中 33 6产生的 7 2kb条带和 33 15产生的 9 4kb条带为奥利亚罗非鱼群体内各个体所共有 ,并且表现出一致的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娜  曹建萌  刘志刚  高风英  可小丽  王淼  衣萌萌  卢迈新  
为了探究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与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对吉富罗非鱼(♀)×翘嘴鳜(♂)子代的胚胎发育、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杂交子代的胚胎存活率仅为(0.34±0.13)%,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正常存活个体进行了DNA相对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的DNA含量和吉富罗非鱼的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是2n=44,核型公式是6sm+24st+14t,染色体臂数(NF)=50。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与其母本相同,核型与其母本相似,二者与父本明显不同。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特征的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翘嘴鳜(♂)子代属于雌核发育个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强俊  杨弘  马昕羽  王辉  徐跑  何杰  朱志祥  李瑞伟  
以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为繁育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繁育4组F1,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4组罗非鱼饲养100 d后,运用"加性-显性"遗传分析模型,分析了4组F1罗非鱼8个生长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效应以及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F1群体平均优势为0.129 4~0.368 4。除尾柄长超亲优势较大外,其他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较小或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2)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为0.714 2~0.995 3,表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极显著(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高风英  叶星  卢迈新  黄樟翰  张庭  
应用RAPD技术对3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新引进的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扩增结果统计获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奥利亚罗非鱼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 0,0.090 3和0.014 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以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的最大,为0.135 1,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1 0,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1 8。利用MEGA3.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萤  夏德全  
以酶切MitochondrialDNA(mtDNA)技术检测了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的mtDNA。测得两种鱼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16.83kb。在使用的6种酶中,只有PvuⅡ在所检测的15尾尼罗非鲫mtDNA上产生了多态片段,3尾鱼的mtDNA产生了4个片段,12尾鱼的mtDNA产生3个片段。而6种酶在所有15尾奥利亚非鲫中均未检到多态片段。比较两种鱼的mtDNA酶切片段,仅PvuⅡ的酶切结果有所不同,尼罗非鲫mtDNA上有3个或4个PvuⅡ位点,但奥利亚非鲫mtDNA上有5个位点,因此,PvuⅡ的酶切位点可作为鉴别它们的分子遗传标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菊华  夏德全  杨弘  贺艳辉  吴婷婷  
通过测定美国奥利亚罗非鱼(Ao)、Ao(♀)×鳜(♂)的子代(As1)、埃及奥利亚罗非鱼(Eo)、Eo(♀)×鳜(♂)的子代(Es1)、As1(♀)×Ao(♂)的所谓"回交"子代(As2)、Es1的兄妹交子代(Es2)的形态和框架数据,用卡方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形态异同。可数性状卡方分析表明,这几组实验鱼可数性状无显著差异;形态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As2与Ao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都有显著差异,其中As1和Es1与其它鱼的差异最大,Es2与其它鱼的差异其次;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判别效果极显著,判别准确率都在90%以上,判别准确率依次为Es1、As1、As2都为...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丽红  熊良伟  唐永凯  王帅兵  
通过PCR法从奥利亚罗非鱼DNA中扩增出MSTN基因。该序列全长1 957 bp,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外显子Ⅰ379 bp,外显子Ⅱ371 bp,部分外显子Ⅲ145 bp,内含子Ⅰ305 bp,内含子Ⅱ751 bp,编码区895 bp,共翻译298个氨基酸。通过随机测序法筛选SNPs,获得了6个突变位点,外显子Ⅰ、Ⅱ各有一个,而内含子Ⅱ则含有4个突变位点。外显子Ⅰ、Ⅱ的突变位点均导致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为错义突变。研究结果为SNPs位点与奥利亚罗非鱼生长性能关联分析奠定了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婷婷  董在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