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3)
2023(11196)
2022(9642)
2021(9235)
2020(7895)
2019(18666)
2018(18677)
2017(34539)
2016(19414)
2015(22243)
2014(22401)
2013(21243)
2012(19577)
2011(17516)
2010(17483)
2009(15656)
2008(15364)
2007(13696)
2006(11486)
2005(10014)
作者
(51820)
(43574)
(43364)
(41445)
(27448)
(20905)
(20127)
(17111)
(16633)
(15445)
(14856)
(14367)
(13816)
(13707)
(13508)
(13431)
(13293)
(12960)
(12507)
(12333)
(10790)
(10605)
(10549)
(10018)
(9842)
(9780)
(9758)
(9628)
(8681)
(8662)
学科
(72336)
经济(72256)
管理(49410)
(48843)
(40168)
企业(40168)
方法(38266)
数学(34398)
数学方法(33933)
中国(22956)
教育(20442)
(19435)
(19349)
(15834)
理论(14387)
业经(14140)
(13471)
贸易(13467)
地方(13322)
(13091)
农业(12704)
(12313)
财务(12270)
财务管理(12238)
技术(11974)
企业财务(11585)
(11572)
(10905)
环境(9979)
(9655)
机构
大学(267447)
学院(262554)
(102349)
管理(100667)
经济(100143)
理学(87827)
理学院(86826)
研究(86634)
管理学(85160)
管理学院(84642)
中国(58950)
(56418)
科学(52208)
(45722)
(42614)
师范(42277)
(42179)
中心(40756)
(40276)
(38919)
研究所(38750)
业大(38249)
财经(37387)
北京(35637)
教育(35566)
师范大学(34592)
(34069)
农业(31768)
经济学(31515)
(31022)
基金
项目(179530)
科学(143216)
研究(135665)
基金(128883)
(111795)
国家(110491)
科学基金(95080)
社会(84245)
社会科(79664)
社会科学(79640)
(71172)
教育(70315)
基金项目(68146)
(61913)
自然(61253)
自然科(59846)
自然科学(59827)
自然科学基金(58765)
编号(57174)
资助(52679)
成果(47512)
(41885)
重点(41580)
课题(41154)
(39193)
(38052)
教育部(36764)
创新(35256)
大学(35046)
科研(34901)
期刊
(102536)
经济(102536)
研究(79758)
教育(55895)
中国(53369)
学报(38696)
(36753)
科学(35413)
(34780)
管理(34562)
大学(30754)
技术(27830)
学学(27517)
农业(23884)
(18121)
金融(18121)
财经(18097)
业经(16809)
经济研究(16379)
(15535)
职业(14369)
问题(13855)
(13588)
统计(12685)
技术经济(12521)
图书(12251)
(12204)
理论(11525)
(11508)
论坛(11508)
共检索到37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振京  
教育家是自主发展与培养相结合造就的,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天津的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为探讨未来教育家培养的相关理论提供了代表性案例。在定位未来教育家在教育家谱系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教育家的内涵与特点。围绕实施"一核三点"培养模式、搭建引领式自主发展的平台及建设适宜的环境,分析了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的天津实践。基于天津的案例对未来教育家培养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培养可以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不过,其作用是有限度的;培养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是有条件的;水乳交融式结合是自主发展与培养相结合的应然形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振京  
本文对培养未来教育家的可行性进行了辩护,探讨了"培养"在未来教育家成长中的"奠基"体现。基于天津的实践,结合对未来教育家进行的理论探讨,构建了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的"一核三点"培养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程序。立足培养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总结了奠基未来教育家成长的天津经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玉顺  
校长由普通管理者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是其不断丰富办学经验、完善办学思想、取得办学成就、积累专业声望、收获专业荣誉的过程;"成才"为校长从普通教育工作者走向教育家奠定了基础,"成名"是校长由优秀教育工作者走向教育家的转折期,"成家"是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长期富有成效的专业实践的收获期;内驱力是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力量源泉,个性品质是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影响因素,适宜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校长教育家的成长。对校长教育家成长机制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揭示学校管理者持续不断的专业化在促进教育发展和管理者个人发展方面蕴含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蕾  
时代呼唤教育家。教育家应当具备职业操行、实践智慧和实践成就。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加强学习,笃行教育,长期积淀,才有可能成长为教育家。社会要创造教育家成长的客观条件,培养懂教育的人,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支持教师进行教育实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需要创新,特别是把儿童学、教师学、教材学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学科加以开发。现在该是聚焦上述三大研究,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的时候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青  
何谓“教育家”?“家”者,按照《辞海》的解释,即“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可见,成为一个“家”,并不是太神秘、太高不可攀的事。《辞源》更简单明了地把“家”解释为“有专长的人”。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家:有专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新忠  卢瑶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龙头,"985"工程院校实现教育家办学是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显著提升我国其他高等院校实力具有引领作用。目前,39所"985"高校校长在学识积淀、教育思想以及办学行为等方面距离教育家办学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社会环境以及校长自身追求有关。改善这一局面,让教育家当校长,让校长成长为教育家,需要继续改革高校办学体制、完善校长遴选标准及程序、全面提高校长修养、切实改进校长办学行为,也需要社会各界营造支持氛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咿瑾  
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高于住房财富,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校外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校内教育支出。从分样本看,对于子女所处教育阶段较低的家庭,住房财富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稳定的家庭其住房财富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此外,对于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住房负债对教育支出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日本早期的教育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以圣德太子、中江藤树和贝原益轩为代表的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和教育思想的探索者通过宣传、解读和应用中国的儒家经典,并按照中国儒家思想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学说,成为日本早期的儒学教育家。他们不仅代表了日本早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为日本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庆华  
教育家精神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瑰宝,是教育永续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职业教育面临着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形势、问题与困难,教育家精神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特别重大的价值。教育家精神通常被作为概念、沿循理论理性的进路进行研究,然而,将其视作话语,采用话语分析与传播的进路进行审思更符合其本质。作为话语的教育家精神是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内驱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名片”与窗口,还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职业道德标杆。为了促进教育家精神的孕育、成形和传播,首先应确认它需要一个自然的、长期的形成过程,其次应构建支持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精神传播的机制,再次应重视网络媒介对传播作为话语的教育家精神的主渠道作用,最后应当重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家的成长和教育家精神的传播营造有利的氛围和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刚  
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质是具有一种"教育精神",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因此没有必要区分教育家与教育学家,因为在其内在特质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也不必把教育家视为一个高不可攀的层次,只要他们具有教育精神并坚守初心,他们都在履行教育家的角色。教育精神包括"无差别性"、"真诚性"、"导引性"和"反思性"四个方面。今天提出并讨论教育精神,旨在从规范性维度应对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并重构教育共同体的专业承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冯梅  
家长满意度是指家长将自己接受教育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与自己的期望进行比较,得出的一种对教育服务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主观评价,它日益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珠三角地区中小学的实证调查,从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服务的分类视角,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了家庭因素、自然因素、学校因素对家长教育满意度差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自然因素、学校因素对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服务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在未来提升城市义务教育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工作进程中,应努力保障随迁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合理划分学区,优化学校布局;缩小校际办学差距,提高家校沟通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冯梅  
家长满意度是指家长将自己接受教育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与自己的期望进行比较,得出的一种对教育服务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主观评价,它日益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珠三角地区中小学的实证调查,从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服务的分类视角,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了家庭因素、自然因素、学校因素对家长教育满意度差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自然因素、学校因素对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服务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在未来提升城市义务教育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工作进程中,应努力保障随迁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合理划分学区,优化学校布局;缩小校际办学差距,提高家校沟通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朝  
教育家办学的内在诉求中首先要求教育者应坚持并践行教育精神。教育精神由于其形而上的特点,是教育家诸多素养中较容易被忽略的。追寻教育理想、求索教育本真、不断超越和创新等是教育精神的基本特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希贵  
长期以来,"教育家"似乎一直被供奉在神坛上,到终于走近我们的时候,大都白发苍苍、饱经风霜,往往已是年近花甲甚至已届古稀的长者。而且很多时候,"教育家"常常是一种对逝者追认的荣誉称号和评价,似乎和健在者特别是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