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8)
- 2023(2981)
- 2022(2324)
- 2021(2003)
- 2020(1635)
- 2019(3788)
- 2018(3736)
- 2017(7249)
- 2016(4126)
- 2015(4303)
- 2014(4253)
- 2013(4143)
- 2012(3980)
- 2011(3417)
- 2010(3419)
- 2009(3170)
- 2008(3046)
- 2007(2787)
- 2006(2386)
- 2005(2241)
- 学科
- 济(17475)
- 经济(17459)
- 业(12619)
- 农(8481)
- 管理(8243)
- 企(8209)
- 企业(8209)
- 方法(6612)
- 数学(6051)
- 数学方法(6010)
- 农业(5931)
- 学(5347)
- 中国(5300)
- 财(5063)
- 结构(5037)
- 产业(4714)
- 体(4383)
- 业经(4207)
- 制(4082)
- 融(3739)
- 金融(3737)
- 收入(3664)
- 银(3574)
- 银行(3554)
- 地方(3540)
- 行(3467)
- 产业结构(2915)
- 务(2890)
- 财务(2889)
- 财务管理(2885)
- 机构
- 大学(57623)
- 学院(56987)
- 济(23898)
- 经济(23504)
- 研究(21899)
- 管理(18920)
- 理学(16579)
- 理学院(16360)
- 管理学(16037)
- 管理学院(15932)
- 中国(15929)
- 农(15198)
- 科学(14481)
- 京(11782)
- 农业(11654)
- 所(11423)
- 业大(10972)
- 财(10849)
- 研究所(10620)
- 中心(9570)
- 江(9001)
- 财经(8724)
- 经济学(8394)
- 院(8118)
- 经(8018)
- 经济学院(7658)
- 农业大学(7637)
- 范(7376)
- 师范(7189)
- 省(7063)
- 基金
- 项目(40993)
- 科学(32218)
- 基金(30671)
- 家(27803)
- 国家(27596)
- 研究(27435)
- 科学基金(23191)
- 社会(18228)
- 社会科(17264)
- 社会科学(17261)
- 省(16152)
- 基金项目(15875)
- 自然(15134)
- 自然科(14799)
- 自然科学(14789)
- 自然科学基金(14546)
- 划(13573)
- 资助(12617)
- 教育(12268)
- 编号(10337)
- 重点(9647)
- 发(9341)
- 部(8841)
- 成果(8426)
- 创(8407)
- 计划(8190)
- 国家社会(8148)
- 农(8061)
- 科研(8048)
- 创新(7957)
共检索到8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强 范崇辉 韩明玉 刘彦珍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果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套袋 苹果果皮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整齐、角质层加厚均匀,细胞壁内胞间连丝等输导系统发达,细胞壁各组成成分之间 结合稳定。而未套袋苹果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较大差异。
关键词:
苹果 套袋 果皮 细胞壁 超微结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牟伉 陈雅茹 产久林 张琳琳
以软体动物中贝壳成分为碳酸钙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腕足动物中贝壳成分为磷酸钙的鸭嘴海豆芽(Lingula anatina)为研究对象,借助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方法,分别对两个物种外套膜边缘区域和中央区域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长牡蛎和鸭嘴海豆芽外套膜中的细胞类型均包含柱状表皮细胞、电子稠密粒细胞和电子透明粒细胞,但是两个物种的柱状表皮细胞类型以及分泌细胞的内含物各不相同。长牡蛎柱状表皮细胞包括三类,主要分布在外套膜边缘区域的A型、主要分布在外套膜中央区域的B型以及很少存在的C型,细胞大小为7 ~15μm。海豆芽柱状表皮细胞则分为A’型,B’型和C’型,细胞大小为10 ~15μm。两个物种的分泌细胞都包含电子稠密粒细胞和电子透明粒细胞,海豆芽还包括一类含有板层小体的特殊分泌细胞。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两者贝壳组成成分的差异,从而为研究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贝壳的形成机制和矿化作用提供借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尤扬 贾文庆 张传来 杨惠平
以惠民短枝富士苹果成熟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5、0.9579、0.9825,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复相关系数为0.9818、0.9827、0.9827,在0.01水平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长(x1)、叶宽(x2)、叶长×叶宽、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y)之间的回归方程y=...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荣瑞芬 冯双庆 赵玉梅
为揭示UV-C诱导采后果蔬抗病性机制的细胞结构基础,对比观察经2.4 kJ/m2UV-C照射后存于24℃下第4天和第8天的绿熟番茄佳粉15果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人工接种链格孢菌的抗病性。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使果皮细胞中叶绿体等细胞器衰老延缓,细胞壁和细胞质变得致密和粘稠,电子透明度减小,中胶层分解推迟;人工接种后第3天,处理果发病率较对照降低31.67百分点,第10天降低15.27百分点,病情指数降低16.90。2.4 kJ/m2UV-C照射可提高番茄果实抗病性,增强果皮细胞壁防御能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雪林 曾显成 黄小红 罗树红 汪世华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羊口疮病毒(ORFV)YX强毒株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细胞超微结构和病毒形态发生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熟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囊膜,大小约为150 nm×250 nm,可见两面凹陷呈哑铃形的核酸芯髓和2个侧小体结构.病毒在胞浆中复制,在高尔基体形成囊膜,最后病毒粒子通过细胞膜出芽和细胞裂解方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内质网扩张呈囊、池内分离;线粒体增生、嵴肿胀、变暗、模糊不清,最后空泡化;高尔基体出芽、扩张;细胞核溶解呈早期凋亡现象,胞浆出芽,最后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泗城 杨其伟 宇克莉 毕平 夏文 李德森 周之杭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镍化合物对蚕豆和冬小麦根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不同程度地引起蚕豆和冬小麦细胞的损伤。在15μg/ml浓度下,镍化合物可诱导蚕豆根端细胞核变形,液泡内有凝聚物断续性附着于液泡膜内侧。在相同浓度下,硫酸镍对冬小麦根端细胞内部结构影响较小。在80μg/ml浓度下,冬小麦细胞液泡有凝聚性变化,质壁有轻度分离。而蚕豆在此浓度处理下,核固缩,核膜崩解,细胞内部电子密度明显升高,结构呈凝聚状,欠清晰,液泡出现凝聚性变化,质壁出现重度分离。以上结果意味着镍化合物对蚕豆的损伤程度要高于对冬小麦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
镍,蚕豆,冬小麦,细胞毒害,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静 刘慧芬 刘梦园 程凯歌 马晓 于淼 赵艳静 聂国兴 李学军
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宿鸭湖水库采集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雌鱼样本190尾,体长7.12~32.21 cm,体重10.55~330.22 g,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花?卵母细胞发育各时期的特征。结果表明,花?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5个时相,第I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卵原细胞增殖阶段;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初级生长阶段,出现滤泡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皮质液泡,细胞质膜之间形成放射带;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大生长后期,卵黄颗粒增多。电镜下观察发现放射带表面形成微孔状结构,核仁外排,可能与卵母细胞内营养物质积累有关;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中细胞核消失,卵母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与卵膜脱离,准备排卵。繁殖季节,花?卵巢成熟系数达到13.78%~17.04%。研究结果可为花?人工繁殖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 卵母细胞 组织学 扫描电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冰 周忠良
研究了镉(Cd)的两种离子浓度(1 mg.L-1、0.1 mg.L-1)对弹涂鱼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体外暴露方法,将实验用弹涂鱼暴露于1 mg.L-1Cd2+、0.1 mg.L-1Cd2+中,暴露10d后取肝脏制备电镜样品,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与镉的对照组相比,在0.1 mg.L-1Cd2+浓度暴露条件下,弹涂鱼肝脏细胞内的细胞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线粒体扭曲变形,内质网膨胀,细胞核变形,核膜肿胀。在1 mg.L-1Cd2+浓度组,几乎所有的细胞器都受到严重影响,细胞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肝细胞细胞质内容物大量泄露,胞浆空泡化,细胞器极少,残存细胞器的结构不完整。研究表...
关键词:
弹涂鱼 镉 肝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杨从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肌肉系统的影响。电镜观察发现,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成虫飞行肌和幼虫体壁肌均具有毒性;中毒试虫肌细胞,特别是质膜和内膜系统以及肌原纤维发生明显病变,表现为肌膜破坏、脱落,线粒体肿胀、崩解,内质网扩张,肌丝排列紊乱乃至消解;麻痹期间细胞内产生晶状包含体。结果表明,肌细胞可能是苦皮藤素 的又一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Ⅳ 东方粘虫 肌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平 金晓萍 张训蒲 赵雅心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腔中除了味蕾以外的其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鳜咽腔表皮中的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其它硬骨鱼的表皮细胞结构极为相似。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味蕾的感觉细胞的结构也极为相似;鳜鱼咽腔孤立化学感受器极为丰富,是对其味觉功能的一个补偿。
关键词:
鳜鱼 表皮细胞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杯状细胞与柱状细胞之间间隙增大。这表明苦皮藤素 破坏了中肠细胞的结构,使中肠肠壁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隙增大,导致毒物易于穿过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血淋巴,进而到达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 粘虫 中肠肠壁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海 李丙智 张林森 栾东珍 李亚绒 雷延明
选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和塑膜袋3种果袋,研究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纸袋能明显改善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尤其是能增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皮的粗糙程度和果锈,但套袋有减少单果重、增加日灼和促进黑点病的发生。套袋对果实硬度影响较小,其中双层纸袋和塑膜袋的硬度都较对照小,单层纸袋的硬度大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其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幅度大,套单层纸袋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27.8%。套袋果实的辛硫磷含量未检出,符合NY5011-2001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苹果的要求,而未套袋苹果的辛硫磷含量超出...
关键词:
套袋 红富士苹果 果实品质 农药残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栋 钱慧蓉 陈林 王贤荣
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种子具有休眠习性,自然生境下有隔年萌发的现象,限制了短丝木犀种群的繁育和扩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揭示短丝木犀种子休眠产生的原因,探究其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结构和胚乳内含物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短丝木犀种子种皮表面和内部均含有蜡质,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蜡质积累形成蜡层,提高了种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对种子吸水造成阻碍;(2)短丝木犀种子发育过程中,薄壁细胞逐渐分化为栅栏细胞,成熟种子的种皮由角质层、栅栏细胞层、薄壁细胞层3层结构组成。角质层和栅栏层影响了种皮透水、透气性,是造成短丝木犀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3)透射电镜结果发现,短丝木犀种子发育初期,胚乳细胞内细胞器结构完整。随着种子发育,细胞器逐渐溶解,细胞核失水缩小,脂滴和脂蛋白的不断集合扩大,说明随着短丝木犀的自然成熟,大分子的贮藏物质也随之增加,导致种子物质代谢活动降低,是短丝木犀种子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短丝木犀 种皮 胚乳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屈雷 窦忠英
【目的】通过对正常受精胚胎、山羊同克隆胚胎(山羊去核卵与布尔山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组)以及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山羊去核卵与布尔山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组)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比对,从亚细胞水平揭示异种克隆胚胎出现异常的原因,为异种克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分别对山羊正常受精胚胎、山羊同种克隆胚胎及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的原核、2-细胞、4-细胞、8-细胞及桑椹胚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山羊自然受精胚胎、山羊同种克隆胚胎的线粒体均为帽状,随着胚胎的发育,线粒体由电子密度高、嵴少的未成熟状态发育为电子密度低、嵴丰富的成熟线粒体,而牛-山羊异种克隆胚...
关键词:
牛 山羊 异种克隆 超微结构 线粒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亚维 宋莎 郑伟 杨华 韩秀梅 马玉华
为了探明一株红富士短枝型芽变材料的遗传稳定性,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从生物形态学、叶片解剖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形态学性状表现出明显的短枝性状特征,节间长度仅仅为母本的52.6%,叶片栅栏组织变厚,比叶重较母本增加73.43%,与母本差异显著;ISSR分子标记结果显示,短枝型芽变材料在DNA水平上发生了较稳定的变异。综合各项指标,该芽变新种质属于红富士短枝型芽变优系。
关键词:
苹果 短枝型 芽变 ISS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