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2)
2023(6655)
2022(5723)
2021(5407)
2020(4644)
2019(10404)
2018(10300)
2017(20558)
2016(10899)
2015(12471)
2014(12176)
2013(12477)
2012(11838)
2011(10665)
2010(10809)
2009(10012)
2008(9829)
2007(9026)
2006(8171)
2005(7519)
作者
(30716)
(25645)
(25538)
(24515)
(16210)
(11992)
(11666)
(9920)
(9352)
(9285)
(8580)
(8244)
(8154)
(8110)
(7969)
(7856)
(7573)
(7380)
(7345)
(7302)
(6464)
(6280)
(6181)
(5796)
(5758)
(5738)
(5591)
(5568)
(5047)
(5034)
学科
(50916)
经济(50861)
(35048)
管理(33780)
(26603)
企业(26603)
方法(21909)
数学(19317)
数学方法(19229)
(15880)
(15732)
贸易(15727)
(15504)
中国(15353)
技术(14096)
(13658)
(12280)
业经(11736)
(11045)
农业(10487)
地方(10420)
产业(10413)
(8670)
银行(8660)
(8616)
出口(8595)
出口贸易(8595)
(8367)
技术管理(7810)
(7479)
机构
学院(164471)
大学(163268)
(77914)
经济(76582)
管理(66060)
理学(56905)
理学院(56422)
管理学(55817)
管理学院(55524)
研究(52922)
中国(41322)
(36757)
(33642)
财经(29006)
科学(27992)
(26271)
(25590)
经济学(25167)
中心(24301)
(24192)
经济学院(23179)
研究所(22629)
(22576)
北京(21491)
财经大学(21351)
业大(20750)
(19826)
师范(19667)
(19412)
(18696)
基金
项目(103274)
科学(82780)
研究(79990)
基金(76054)
(64480)
国家(63998)
科学基金(55257)
社会(53614)
社会科(51236)
社会科学(51228)
基金项目(40295)
(39716)
教育(35917)
(32701)
编号(32457)
自然(32268)
自然科(31542)
自然科学(31534)
自然科学基金(31038)
资助(30690)
成果(26247)
(24358)
(23905)
国家社会(22894)
重点(22613)
(22541)
课题(21759)
教育部(21436)
人文(21328)
(21220)
期刊
(86028)
经济(86028)
研究(52518)
中国(30679)
(26341)
管理(25203)
(21093)
科学(19924)
学报(19268)
(17177)
金融(17177)
技术(16459)
大学(15672)
教育(15496)
业经(15269)
经济研究(15093)
财经(14782)
学学(14751)
农业(14691)
(12822)
问题(12724)
(12585)
技术经济(10836)
国际(10076)
商业(9433)
理论(8704)
科技(8107)
现代(7882)
统计(7839)
实践(7704)
共检索到249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微观企业创新动力的集体缺失与升级动力不足,是与转型背景下集群内模仿——套利行为的普遍盛行至为相关。而这种模仿——套利机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基于人力资本介质流动和产品介质反向工程的特有技术溢出渠道。从实践来看,以人力资本为介质的流转渠道是其主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先入企业与跟随企业的两方动态博弈模型,解析了这种模仿——套利机制与人力资本介质流动技术溢出效应的交互作用,以及其对双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产生抑制作用的内在机理,指明这种状况下集群微观企业创新动力集体缺失困境形成的必然性。并针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的成因进行分解,据此提出扭转这种困境的相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荣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服务经济主导期和创新国际竞争优势关键期,服务外包作为其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不仅成为新时期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为我国转向就业密集型增长开创了新局面。与此同时,从最新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步入新常态日益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来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产业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两极分化趋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服务外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莎莉  张纯  
通过低端道路切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在规模制造能力上迅速建立了优势,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代工平台。然而,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权利不均衡性,使中国传统产业集群陷入竞次发展、低水平创新的两难困境。要突破两难困境的束缚,必须转换发展路径,由低成本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文章从国内市场、基于创意资本嵌入的集群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路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共享经济极大的改变了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共享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共享经济的盈利困境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找出突破路径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共享经济的盈利困境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善策略,以期能帮助我国共享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帮助共享经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瑞翔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华FDI与我国传统行业内企业技术溢出的传导机制。利用制造业相关部门1998—2007年的行业层面数据,在控制了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两个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FDI水平关联和垂直关联对我国传统行业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传统行业内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来自FDI的体现式技术溢出,即主要通过嵌入在中间投入品中的技术含量来提升技术能力,这也是我国传统行业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明然  薛岩松  
地方本科院转型发展存在着"转变观念难、学校理念转变难、专业建设难"等困境,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和锁定严重阻碍了转型工作的开展。要破解地方本科院校的路径依赖,需要在准确分析路径依赖形成过程及成因的基础上,构造突破困境的路径。具体来说:一要摆脱利益因素的束缚;二要推动互补性制度的变革;三要打破固有意识的制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莹  
政策执行是将知识产权政策目标转化为我国现实知识产权优势的惟一途径。在分析我国地方知识产权政策执行问题的基础上,以政策执行相关理论为分析视角,基于第三代创新政策研究的权变整合理念,提出构建政策执行网络的关联机制,并对知识产权政策的执行模式、互动方式及实施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当前中小学地方课程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界定尚不清晰,缺乏准确有效的概念辨析;承载欠妥,文化内容过滤与设防不够妥当;文化伦理地位低下,缺乏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发展路径描摹国家课程建设思路,背离地方课程的本质和特色。从文化学的视角思考,上述困境的成因主要是区域的行政划分代替了文化地域,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工具文化取向和管理取向,地方课程文化的固有文化伦理弱势等。要想突破上述困境,实现地方课程的长足发展,可以基于文化学的考量,从文化地域、文化属性、文化过滤和文化伦理等层面进行尝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江涛  曹兵  
本文介绍了间断式技术创新的涵义及特点,并分别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角度分析了间断式技术创新所要面对的组织困境。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本文提出两种适合间断式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内部孵化器,风险俱乐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刚  
本文梳理了大量研究报告,证明20多年来,教育技术虽然结合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绩效平平,特别是疫情期间大规模的自然实验成效未如人意。在线教育应用的现实困境将使教育技术的后续发展陷入危机,这说明教育技术学恪守的传播学模式的意义已经退化。但在全球性风险时代,教育活动必须依托泛在学习环境,教育技术的历史使命尚待开启,挑战与机遇并存,理论转型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从基于工具性思维的传播学范式转向基于关系性思维的社会-文化范式,依托社会互动和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开放学习空间和混合学习的构建,推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教育技术本质上是作为引领学习者进入世界、理性参与世界并合法共享世界的学习路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师资。然而,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较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在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在专业选拔、培养等环节的弊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要提高培养效率,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多地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就必须健全专业选拔机制,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有余  
隐藏的政策性问题目前在紧的金融政策下出现了企业有存款不能支用的现象,使社会资金循环受阻,说明我国的金融业正处于新的困境之中。这是自1985年以来金融业出现的又一次较为严重的问题。而现实的经济活动如何呢?据了解,湖南省某县农行的三个营业所,粮食企业存款超过100万元,为当时收购粮食所需资金的5倍,这100万元的存款由于都是靠扩大贷款而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课程整合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门类归并、内容统整、教法革新的系统集成和重构的过程。当下高职课程整合面临课程观念陈旧,整合能力欠缺,内容整合难产,教材整合滞后等诸多困境;但我们没有理由拒斥整合,因为整合是具有多元价值和正能量的事物,即课程整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程整合是内涵发展的根本,课程整合是特色建构的抓手,课程整合是教育创新的纽带,课程整合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课程整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课程整合困境突破、价值赋予的路径是,培养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思维,提升课程整合的方法与能力,实现课程整合教材的突破与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东  
指标到校是我国现行中考制度中的基本政策,通过教育机会的再次分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其核心价值诉求。尽管这一政策获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其价值诉求、资源配置方式和政策实效都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指标到校政策产生了合法性危机和可持续性质疑。只有厘定指标到校政策价值的合法性和理性边界,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政策自身的完善,指标到校政策才能真正有助于教育的发展,成为一个好的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平康  周为华  王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养老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基本已完成制度上的全覆盖,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支柱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金体系,初步实现了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但是,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之下,公共养老金计划赡养比持续提升、财政补贴节节攀升、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等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