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9)
2023(4650)
2022(3800)
2021(3679)
2020(2895)
2019(6579)
2018(6563)
2017(13270)
2016(7037)
2015(8176)
2014(8196)
2013(8607)
2012(8271)
2011(7553)
2010(7687)
2009(7436)
2008(7262)
2007(6779)
2006(6366)
2005(5947)
作者
(21692)
(18121)
(17781)
(17131)
(11235)
(8315)
(8226)
(6965)
(6683)
(6384)
(6071)
(5818)
(5730)
(5604)
(5400)
(5349)
(5261)
(5239)
(5210)
(5113)
(4577)
(4483)
(4359)
(4120)
(4067)
(4052)
(4047)
(3889)
(3595)
(3468)
学科
(29106)
经济(29076)
管理(23959)
(20355)
(15513)
企业(15513)
方法(12253)
中国(11631)
数学(11079)
数学方法(10997)
(10871)
(10011)
(8428)
(6933)
银行(6931)
(6778)
贸易(6772)
(6735)
制度(6730)
(6716)
(6679)
业经(6596)
农业(6038)
环境(5916)
(5407)
(5330)
金融(5329)
(5287)
税收(5148)
(5112)
机构
大学(112039)
学院(111571)
(49595)
经济(48185)
管理(42433)
研究(36557)
理学(35434)
理学院(35087)
管理学(34716)
管理学院(34484)
中国(29768)
(26530)
(23940)
财经(20362)
科学(19426)
(18411)
(18352)
(17373)
中心(16580)
研究所(16058)
北京(15930)
经济学(15437)
财经大学(15041)
(14372)
(13967)
经济学院(13838)
(13474)
师范(13372)
(13216)
业大(13181)
基金
项目(63829)
研究(50385)
科学(49636)
基金(45027)
(37870)
国家(37532)
社会(31942)
科学基金(31460)
社会科(30178)
社会科学(30169)
(24499)
基金项目(23245)
教育(23201)
编号(21679)
(20690)
资助(18720)
成果(18583)
自然(18230)
自然科(17727)
自然科学(17723)
自然科学基金(17384)
课题(15381)
(15024)
(14595)
重点(14148)
(13542)
项目编号(13305)
(13194)
教育部(13042)
(13024)
期刊
(63705)
经济(63705)
研究(36496)
中国(25439)
(18990)
管理(15946)
(13469)
学报(13267)
(13255)
金融(13255)
科学(12807)
教育(11495)
大学(10720)
财经(10245)
业经(10210)
学学(10072)
经济研究(9519)
农业(9037)
技术(8898)
(8820)
问题(8456)
(8016)
(7645)
(7090)
卫生(7090)
国际(6612)
理论(6502)
商业(6159)
实践(5805)
(5805)
共检索到17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俏荔  
目的:探讨降低我国公立医院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政府或主管部门为医生提供降低医疗费用奖励合同的条件下,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分析了医生是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时在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努力水平、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诊治疾病所需的基本医疗费用对医生的最优努力水平影响是负向的,医生努力水平的有效性、其他医生的努力水平、不同医生间的竞争强度对医生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是正向的。而边际奖励、医生的风险规避程度和政府给予医生奖励的医疗费用临界水平对医生最优努力行为的影响,都将依据约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结论:政府或主管部门应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供相应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瑞平  鲍佳宁  
目前,费用控制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点,但公立医院费用控制存在着重视不够、财务监督弱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与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相脱节,费用控制相关岗位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公立医院应当通过建立会计网络控制制度、财务管理控制制度、支出授权审批控制制度、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动态医疗费用控制体系、科室间的协调机制等措施,加强医疗费用的控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金侠  江启成  王章泽  温丽娜  
本文针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建立费用控制模型并制定实施方略。微观层面费用控制模型着眼于影响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实施方略是发挥激励、培训、管制和监管等4个环节的综合与协同作用,在短期内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宏观层面费用控制模型着眼于影响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间接影响因素,实施方略是在财政补助政策、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标准配置、医院考核标准以及制度和规范等方面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依泉,郑丽雅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面向市场的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务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改革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院如何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做到医患双赢,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重要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华素  叶宏伟  刘凡  
PET/CT设备对癌症诊断和癌症的精准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国产PET/CT设备的重大突破和市场推广普及,有望使PET/CT检查费用下降一半,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医疗费用。但目前PET/CT检查费用未被纳入医保,并且存在着PET/CT配置证审批政策,不利于国产PET/CT的市场化。文章建议将PET/CT检查费用的50%纳入医保,并对国产PET/CT取消配额限制;同时国产PET/CT生产企业也要积极应对,采取恰当的营销措施不断开拓市场,促进PET/CT的普及,造福广大癌症患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继伟,王淑敏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课题。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的重要位置;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变化拉动社会对医疗、保健、康复需求的变化,直接反映在医疗服务方面,导致医疗费用的逐年递增。如我国政府预算内公费医疗支出从1978年到1990年增加了8.73倍,同期,个人卫生费用的支出也增加了9.82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梦灵  贾明远  林倩  夏怡  史卢少博  王冬  
目的:评估广东省耗材零加成政策对县级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和医疗费用结构的影响,为政策动态调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不同地区的6所县级公立医院为样本,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收入及患者医疗费用结构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药品收入占比和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在短期内分别显著增长1.32%、1.00%;门急诊费用中检查化验费用占比呈现即时下降(P0.05)。结论:广东省样本县级公立医院耗材零加成政策效果初显,医疗收入结构和医疗费用结构有所优化,但医疗服务补偿远期影响尚不明显,仍需长期跟踪评价政策效果,动态调整改革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雪秋  
目的是分析北京市2009—2019年医疗费用及服务量变化情况,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为收集2009—2019年北京市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诊疗人次、次均医药费、检查费、手术费等相关数据,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医疗体制改革效果。结果为2009—2019年门诊药品费用及住院药品费用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门诊药费占比、门诊次均检查费用构成比、住院药费构成比、住院人均检查治疗费构成比均处于下降趋势,2019年分别为:46.90%、11.06%、24.04%、6.36%,手术费用占比为上升趋势,2019年达6.12%。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门诊次均医药费与门诊次均药费r比值为0.8200,门诊次均药费与总诊疗人次r值为0.973、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与出院人次r值为0.986,具有较强相关性。结论是改革后药品费用占比下降,但门诊药占比重仍较大。检查费下降明显,手术治疗费逐年上升,提高医务人员价值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华伟  张培林  皮星  张云  程伟  
目的:考察重庆市公立医院资源自主配置、医疗行为偏好程度,并探究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检验资源自主配置、医疗行为偏好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床位自主程度、人员自主程度、住院门诊收入比、门诊住院工作量比对门急诊次均费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员自主程度、住院门诊收入比、人价收入占比、平均住院日对每出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公立医院资源自主配置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医院医疗行为偏好变化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应整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院等级评审指导功能,优先调控公立医院人员规模及其结构,建立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调控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丽伟  查丹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国务院启动了一轮医改,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作为医改重要任务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药服务价格改革的历程及其价格形成现状;其次,对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现存弊端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各级价格、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公立医院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当前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梅  顾红萍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收入、弥补医疗支出、维持正常运转、实现其公益性的主要渠道,同时更是政府用以调控医疗服务总量和结构、理顺医患关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以及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静  时涛  王爱敏  
在新医改背景下,重视医务人员提供的专业医疗服务水平,合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成为改革方向之一。医疗服务价值是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从绩效角度对医生的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瑞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历程,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疗服务价格统一管理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医疗服务价格的普遍上调期;第三阶段是政府对管理权限的逐步下放期;第四阶段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探索期;第五阶段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期。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仍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医疗服务费用存在增长惯性、费用结构亟待优化,成本核算方法、项目收费机制、政府补偿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补短板,强弱项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自然   何竞  
目的:旨在基于医疗要素投入的视角,探究我国的医保预付制改革对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构建包含医生效用函数的理论模型,对后付制和预付制下医疗投入要素的均衡进行求解和比较,并利用国家医保局124 577个参保住院患者的信息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医保支付方式由后付制转变为预付制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下降了10.17%,患者的自费金额下降了27.67%,住院天数下降了36.82%。结论:后付制下供方倾向于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预付制改革提供了使医疗服务数量回到社会最优水平的路径;预付制改革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其作用机制是对医疗服务供方形成了正向激励,具体而言是通过重构医患之间的利益格局,进而改变了医生的效用函数和行为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