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11)
- 2023(20643)
- 2022(17075)
- 2021(15723)
- 2020(12938)
- 2019(29332)
- 2018(29117)
- 2017(56151)
- 2016(30362)
- 2015(33842)
- 2014(33905)
- 2013(33550)
- 2012(30982)
- 2011(27923)
- 2010(28393)
- 2009(26520)
- 2008(26125)
- 2007(23478)
- 2006(21225)
- 2005(19429)
- 学科
- 济(144951)
- 经济(144793)
- 业(102600)
- 管理(96435)
- 企(89411)
- 企业(89411)
- 方法(54788)
- 数学(43984)
- 数学方法(43578)
- 中国(38857)
- 业经(38734)
- 农(38647)
- 财(35682)
- 地方(33170)
- 农业(27116)
- 学(26385)
- 制(26217)
- 务(24078)
- 财务(23995)
- 财务管理(23960)
- 技术(23625)
- 理论(23257)
- 和(23063)
- 企业财务(22746)
- 贸(22317)
- 贸易(22300)
- 易(21553)
- 银(21084)
- 银行(21036)
- 融(20821)
- 机构
- 学院(440637)
- 大学(438679)
- 济(188772)
- 经济(184987)
- 管理(173767)
- 研究(151894)
- 理学(148181)
- 理学院(146587)
- 管理学(144500)
- 管理学院(143682)
- 中国(116270)
- 京(94852)
- 科学(89740)
- 财(86423)
- 所(76303)
- 农(70005)
- 研究所(68659)
- 财经(68130)
- 中心(67671)
- 江(67356)
- 业大(61898)
- 经(61742)
- 北京(60678)
- 范(57682)
- 经济学(57200)
- 师范(57177)
- 院(55033)
- 农业(54222)
- 州(54011)
- 经济学院(51216)
- 基金
- 项目(286363)
- 科学(226532)
- 研究(214382)
- 基金(207067)
- 家(178727)
- 国家(177114)
- 科学基金(153000)
- 社会(137421)
- 社会科(130261)
- 社会科学(130226)
- 省(112215)
- 基金项目(108979)
- 教育(97243)
- 自然(96162)
- 自然科(93907)
- 自然科学(93889)
- 划(93075)
- 自然科学基金(92268)
- 编号(87517)
- 资助(84553)
- 成果(71609)
- 发(64924)
- 重点(63862)
- 部(63126)
- 创(60960)
- 课题(60679)
- 国家社会(56613)
- 创新(56367)
- 教育部(54614)
- 项目编号(54001)
- 期刊
- 济(222745)
- 经济(222745)
- 研究(137891)
- 中国(88602)
- 管理(70093)
- 财(67514)
- 农(65408)
- 学报(63487)
- 科学(61018)
- 教育(49343)
- 大学(49126)
- 学学(46169)
- 农业(44873)
- 融(43069)
- 金融(43069)
- 技术(40499)
- 业经(36980)
- 经济研究(35176)
- 财经(34602)
- 经(29918)
- 问题(28993)
- 业(25071)
- 技术经济(24400)
- 现代(21686)
- 图书(21374)
- 贸(21358)
- 世界(21088)
- 商业(20700)
- 科技(20351)
- 理论(20122)
共检索到67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怡 高岚
不同的林地产权制度安排诱导了不同的契约选择,形成了企民之间不同的关系格局,呈现出不同的松散、强弱程度和稳定性,进而导致不同水平的经营绩效。相关龙头企业在上游产业链中选择以要素契约为主、商品契约为辅的契约组合,既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也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是,利益分配的偏离也将为企业长期经营带来潜在的威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云泽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进程中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当前有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产业化的进一步实现,因此正确的实现路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立群 曹利群
本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商品契约为例 ,说明商品契约完全有可能在长期内稳定 ,以至于足以保证龙头企业长期支配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 ,从而达到与要素契约相同的效果。商品契约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专用性投资和市场在确保履约方面的作用来实现的。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伪了科斯和张五常的一些看法。他们认为 ,企业和市场的区别就是要素契约和商品契约的区别。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性 ,单纯的要素契约很难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本文的结论不仅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提供思路 ,也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作了探讨。
关键词:
商品契约 要素契约 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文英 陆根法 毕军 袁增伟
本文阐述了造纸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分析了影响造纸业循环经济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造纸业循环经济的途径 :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 ,建立废纸回收体系 ;实施企业规模化 ,加快技术开发和装备更新 ,加大治污力度 ;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管理 ,加强企业和社会生态文化教育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绿色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造纸业 循环经济 途经 绿色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伟 陈秀芝 侯军岐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订单高违约率,使这种有效的市场组织模式面临严重障碍。农产品契约本身的不完全性决定了法律手段解决这一障碍的无效性。契约再协商是一种通过契约双方针对具体履约情况适时变更合同来保证契约执行的事后保证机制,在这种机制的运行操作中,农户和公司的谈判幅度不同,使得他们各个解决问题的倾向也不同。同时,不同情况下的契约再协调所产生的利益变化也不相同。只有保证了有效的契约再协调的方向,才能使这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化机制作用得以发挥。
关键词:
契约 再协商 农业定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慧萍 王玉斌 武拉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其在重点扶持农户、大力发展专业农协和适度扩大经营规模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对于中国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产业化 发展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伟
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施以来,信息化已成为国际竞争制高点,并渗透到各经济领域。农业信息化代表着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美国农业信息化起步早,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其突出特征表现在信息化设施完善、职能化和个性化服务质量高、组织化程度高、法制化管理得力等。通过发展农业信息化,美国农业形成了科技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知识型、科技型、资源节约型、效益型及结构优化型方向转变。我国应借鉴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农业信息化对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婷婷 周力 唐淑芬
中国契约农业从产生至今已有40余年,在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民间组织发展和政策环境影响下,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和调整优化4个阶段,各阶段契约农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现阶段多种契约农业模式共存,各类契约农业模式可以归纳为4类: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合作社一体化模式以及农工商综合体模式。与此同时,国际契约农业可以归纳为欧美契约农业模式和东亚契约农业模式两类,两类契约农业模式各具特色也存在发展成功的共性。中国未来契约农业发展要充分总结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特征,借鉴国际契约农业先进理念,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契约农业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玉源 钟晓青 王佳卓 倪才英 李秋霞
本文对桉树林在不当种植情况下会出现的各类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主要的生态问题是:(1)造成水土流失;(2)当地良好的植被结构被毁坏;(3)景观单一;(4)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同时,对发展桉树纸业的效益做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个符合生态经济理念的经济项目评价计算公式。对我国今后在发展速丰林方面应如何审慎、合理地进行规划和种植桉树林提出了严格控制种植面积、对土壤不进行翻耕、形成混交林等七点策略,为各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经济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全面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近10%,其成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然而,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解的疑问:为什么政府官员的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长线投资无利可图?为什么国有资产的体制渗漏日趋严重?为什么银行与企业关系欲理还乱?为什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农华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第一个飞跃,但在农业和农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难以适就瞬息万变的大市场的要求,农村中买难卖难时有发生;二是农业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社会稳定,社会效益高;但由于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的脱节,农业生产基本上仍处于提供原料或初级农产品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薇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是在体制转轨的复杂背景下向前发展的 ,面临的体制性矛盾较为尖锐 ,利益关系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其基本政策思路是 :( 1)合理进行政府角色定位和界定政府活动边界 ,有效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作用 ;( 2 )强化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功能 ;( 3 )创新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方式 ;( 4 )高度重视构建新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 5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6)全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发展 政策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吕忠伟
农业产业化是克服"小农户难以对抗大市场"这一矛盾的一种重要创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金融围绕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融资和服务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经验表明,做好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要树立"大金融"的顶层设计,建立一个运作有序、功能互补、竞争充分的金融体系,积极发挥产业链的整体效能,突出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