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9)
2023(13314)
2022(11296)
2021(10448)
2020(8764)
2019(19718)
2018(19289)
2017(37255)
2016(20484)
2015(23094)
2014(22935)
2013(22790)
2012(21030)
2011(19112)
2010(19315)
2009(18486)
2008(18502)
2007(16748)
2006(14269)
2005(12812)
作者
(59354)
(50060)
(49842)
(47462)
(31699)
(24112)
(22625)
(19303)
(18621)
(17832)
(16850)
(16696)
(15891)
(15816)
(15714)
(15376)
(15335)
(14594)
(14439)
(14346)
(12499)
(12341)
(12201)
(11528)
(11248)
(11226)
(11057)
(11028)
(10167)
(9921)
学科
(88840)
经济(88757)
管理(62035)
(57065)
(47163)
企业(47163)
方法(41830)
数学(36866)
数学方法(36522)
(33829)
(24189)
中国(23281)
地方(20789)
(18913)
业经(18148)
(17993)
财务(17962)
(17938)
财务管理(17902)
企业财务(17045)
(16045)
贸易(16041)
农业(15861)
(15433)
理论(13991)
财政(13764)
(13273)
(13177)
银行(13141)
(13012)
机构
学院(298796)
大学(298431)
(119923)
经济(117389)
管理(109247)
研究(98783)
理学(94008)
理学院(92925)
管理学(91314)
管理学院(90746)
中国(73937)
(64442)
科学(61988)
(61346)
(51295)
(51100)
财经(48177)
研究所(46171)
(46147)
中心(45286)
业大(43726)
(43470)
(40377)
农业(40323)
师范(40017)
经济学(38340)
北京(38130)
(36752)
财经大学(35265)
(34932)
基金
项目(194983)
科学(152748)
研究(142902)
基金(140560)
(122463)
国家(121448)
科学基金(102982)
社会(90673)
社会科(85925)
社会科学(85900)
(77427)
基金项目(73515)
教育(67070)
(65126)
自然(64990)
自然科(63456)
自然科学(63435)
自然科学基金(62276)
编号(58673)
资助(57769)
成果(49253)
重点(44692)
(43512)
(42576)
课题(41184)
(40368)
科研(37849)
创新(37786)
国家社会(37526)
教育部(37313)
期刊
(133226)
经济(133226)
研究(88541)
中国(55971)
(55339)
学报(50631)
(46715)
科学(43420)
大学(37274)
管理(37127)
学学(35200)
教育(32725)
农业(30840)
(25985)
金融(25985)
财经(25676)
技术(24230)
经济研究(22279)
业经(22037)
(22013)
问题(17963)
(15990)
(15728)
(15368)
技术经济(14491)
统计(14267)
商业(13915)
图书(13780)
财会(13524)
理论(13354)
共检索到441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春雷  张汉静  
财产权利深刻关系着人类日常生活的幸福与发展,对于财产权利论证的重要性随之凸显。洛克的自然法基于人与自然间的初期关系,确立了一种先在的权利论证模式。麦基从人类发展中资源匮乏与人性的不足提出一种博弈论视域下的论证路径。他们的论证展现了财产权利建构的两条重要进路,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财产权利给予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莉  
财产权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反对专制特权、增进个人自由以及促进市场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在没有任何制度制约的情况下,财产权利的垄断极易导致对劳动者权利的侵犯。因此,我们应当在社会公正和平等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增强政府、工会组织以及工人自身力量的权力制衡方法规范财产权利的作用方式,遏制其消极作用的发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改革创新、合理设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宅基地流转受限、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市场、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权等问题。我国应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界定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规范宅基地流转机制和制定科学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章莉  
绝对财产权利只能保证形式自由。对于实质自由和平等目标的实现,绝对财产权利既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也不具备存在的道德合理性。因此,为了建立实现实质自由和平等的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对绝对的财产权利加以限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芳  
财产一词在法学和经济学视野里具有不同含义。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的"消灭私有制"到2004年的私有财产保护载入宪法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提高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保护财产的能力以及配置财富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能力提出的挑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伟红  杨望远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实现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一个复合性问题,而农民财产权利则是这一问题解决与发展的基础和制度保障。中外学者在财产权的问题上已多有探讨,这些探讨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新农村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立法过程、宪法保障、相关制度构建等各个方面给予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军民  
笔者认为,财产权利的本质是利益,它具有排他性、收益成本性、可转让性三个基本特征,因而,财产权利是一种可以依赖配置原理而得到公正、有效的利用的资源。财产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同样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权利配置与资源配置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权利配置分为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静态权利配置决定了权利的基本结构,其效果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动态权利配置是实现权利配置目标的手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长军  
权利调整、利益再配置的改革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市场化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不能道德化解决,关涉生命、自由、权利的财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学理路径:在财产权利的清晰界定与扩大财产性收入中,既保障公平、又提供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形现代社会阶层,实现社会公平公证治理、建构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涛  苑书义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财产权利保护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但是,法律体系中的财产权利强调的只是以物的所有权为基础的物权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在财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外部性,财产的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会发生分离,这些新型财产权利关系往往表现为经济当事人之间的行为权利关系,制度经济学把它们归纳为产权关系。产权关系的演变表明,人与财产的关系已从物权的法律层面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权利层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中国改革35年来,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赋予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蕊  何国忠  栾庆帅  
在传统社会中,儒家伦理思想是人们界定财产权利的法律来源。本文通过对家长制、抚养义务、亲邻先买权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儒家伦理思想削弱了人们获取、占有、转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并在此结论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出:这种状况下,人们的最优选择是以"生计原则"而非"营利原则"来指导生产消费行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其昌  
要素所有者个人财产权利的交易形成了企业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权利和企业财产权利的行使同样受市场竞争程度、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技术进步程度、财产权利的界定和分解所限制。这种限制形成了分配企业财产权利各要素所有者不同的谈判力,由谈判力的不同形成了企业内部分配企业财产权利的结构关系,即企业治理结构。最优治理结构是一种责权利对称的动态谈判机制,体现在具有动态运用性效率上。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4个省(市)"农民上楼"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其财产权利的损益情况。结合访谈及相关资料,本文发现:"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边界明确,物权显著增加,集体利益分享权以不同形式实现,但用益物权实现度较低;农民整体上财富积累能力降低,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农民上楼"后的物权、集体利益分享权和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利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影响农民的投资行为和拆迁意愿,导致征地拆迁成本增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民选  
社会资本是人际合作性互动的产物,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并传递到物质资本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生产能力的放大作用。结构型社会资本包括关系与网络,关系与网络的建构同公民财产权利之间存在着纽带关系。在公民财产权利得到制度界定与保护的前提下,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得以突破特殊信任的藩篱,使得个人的交往对象普遍增加,最终通过筛选,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也会增多,个人的社会网络也因此而得以扩大。认知型社会资本包括共享的隐含知识、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等,是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与人们的认知息息相关的社会资本类型。公民财产权利的形成与确立,在推动个人交往扩展,从而促进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增多和社会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