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1)
- 2023(11675)
- 2022(9416)
- 2021(8477)
- 2020(7248)
- 2019(16486)
- 2018(15907)
- 2017(30710)
- 2016(15824)
- 2015(17389)
- 2014(16839)
- 2013(16694)
- 2012(14993)
- 2011(13359)
- 2010(14007)
- 2009(13622)
- 2008(13060)
- 2007(11775)
- 2006(10601)
- 2005(10102)
- 学科
- 业(79488)
- 济(74898)
- 企(74869)
- 企业(74869)
- 经济(74811)
- 管理(62262)
- 方法(30212)
- 业经(29203)
- 财(26477)
- 融(26245)
- 金融(26245)
- 中国(23892)
- 农(23800)
- 银(23614)
- 银行(23600)
- 行(22939)
- 数学(21576)
- 数学方法(21323)
- 务(20429)
- 财务(20399)
- 财务管理(20381)
- 企业财务(19362)
- 制(18766)
- 农业(18123)
- 理论(16979)
- 技术(16845)
- 策(15096)
- 地方(14377)
- 体(14174)
- 划(13546)
- 机构
- 学院(226832)
- 大学(221311)
- 济(101932)
- 经济(100098)
- 管理(92502)
- 理学(78735)
- 理学院(78077)
- 管理学(77017)
- 管理学院(76600)
- 研究(69628)
- 中国(63273)
- 财(50718)
- 京(45728)
- 财经(39447)
- 科学(37484)
- 经(35737)
- 江(35362)
- 农(34795)
- 中心(33698)
- 所(33589)
- 经济学(31742)
- 研究所(29749)
- 财经大学(29020)
- 业大(28771)
- 北京(28763)
- 经济学院(28674)
- 州(28498)
- 商学(27689)
- 商学院(27449)
- 农业(26884)
- 基金
- 项目(141561)
- 科学(114315)
- 研究(108286)
- 基金(104549)
- 家(88721)
- 国家(87851)
- 科学基金(78297)
- 社会(72076)
- 社会科(68570)
- 社会科学(68554)
- 省(56588)
- 基金项目(54622)
- 教育(48778)
- 自然(47911)
- 自然科(46919)
- 自然科学(46907)
- 自然科学基金(46147)
- 划(45043)
- 编号(42929)
- 资助(41940)
- 成果(34117)
- 业(34101)
- 创(33977)
- 重点(31591)
- 部(31436)
- 发(31371)
- 创新(30783)
- 国家社会(30470)
- 制(29518)
- 课题(29431)
- 期刊
- 济(117991)
- 经济(117991)
- 研究(70878)
- 中国(47054)
- 财(44264)
- 管理(41781)
- 融(35886)
- 金融(35886)
- 农(33592)
- 科学(28240)
- 学报(27573)
- 大学(23052)
- 技术(22571)
- 农业(22124)
- 学学(21845)
- 教育(21768)
- 财经(21129)
- 业经(20565)
- 经济研究(18542)
- 经(18360)
- 问题(14886)
- 业(14220)
- 技术经济(14085)
- 财会(12531)
- 贸(12464)
- 现代(12028)
- 世界(11663)
- 商业(11308)
- 会计(11213)
- 国际(10877)
共检索到358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叶焕庭
对企业理论研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从经济学角度 ,另一种方法是从管理学角度 ,缺乏将二者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 ,基于知识概念 ,将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和融合 ,建立了3×3企业能力体系矩阵 ,深刻全面地解释了企业核心能力是由治理、管理和技术等三种基础性能力有机结合而成的企业本质 ,并提出中国加入WTO后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关键词:
契约 能力体系 知识 核心能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郁义鸿
企业的性质首先决定于其生产活动 ,这是科斯理论所忽视的。协作生产带来的企业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是企业存在的充分条件。企业能力体系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 ,企业战略与企业能力体系的演化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随着人类文明生态化地演进,工业文明将必然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的内在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得以复归;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得以修复;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得以均衡发展形成生态生产力;线性非循环经济发展得以转向了非线性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生态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基础之上,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共同生息的完美状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岩
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因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契约。本文把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在H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项目投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关系型债务融资具有帕累托效率。
关键词:
债务融资 金融契约 关系融资 再谈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载曦 李萍
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和大力发展给企业契约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契约性质理论的梳理,得出了企业契约不同于一般市场契约的根本点在于前者是一个关系契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关系契约,其特殊性在于契约的多重性和递进谈判特征的解释。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性质 关系契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维迎 吴有昌
公司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一个综述张维迎1.引言。企业的融资结构(financialstruture)又称资本结构(capitalstructure),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企业资金来源按大类可分为负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阮思余 王金红
为了区分流行于欧美社会的民主政治,查特杰基于对印度社会的观察,提出了"被治理者的政治"这一概念。文章认为,他尚未对这一理论做系统阐释,以形成完整的理论范式。因此,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范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内容、政治后果、行动后果和治理手段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研究对象来看,被治理者的政治所关心的主题是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从研究视角来看,被治理者的政治是从治理与被治理的视角来研究政治;从社会结构来看,被治理者的政治主要关注的是政治社会,而非公民社会;从政治后果来看,政治社会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与潜在问题;从行动后果来看,政治社会中的人民具有逆向驯服治理者的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树厚 徐刘芬
现代企业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两个大的流派,即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企业的能力理论。企业契约理论由于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假设处理不充分以及忽视创新、学习和知识的性质而存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存在、边界和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一、企业理论的演变:从契约理论到能力理论(一)企业契约理论及其缺陷科斯(Coase,1937)首先开启了关于企业理论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利用企业契约理论框架的分析思路,本文对企业内部契约联结的结构和运行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企业内部这一系列契约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这些契约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种。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安排方式,它最终决定企业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则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企业内部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的耦合与互动构成企业契约的签订与履行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大海
本文运用哲学、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对人的潜能要素结构给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对其特点、生长过程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教育应如何发展人的潜能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沈弋
如何控制企业风险,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两大风险控制系统能否统一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对此,本文基于契约理论对企业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两大系统的本质属性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风险的各个主要因素及其控制策略,最终构建了两者耦合的分析框架体系。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危机预警 耦合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传洲
家族治理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治理的主要模式,关于家族治理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企业契约的角度提出,家族企业实质上是一组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的耦合,因此,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也就是正式契约与非正式契约组合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
家庭企业 治理结构 契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聂辉华
标准的契约理论或委托-代理理论假定契约是完全的,然而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会导致事前的最优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时,发展了一个新兴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以一个基本模型为基点,围绕专用性投资效率问题,从司法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以及履约等多个视角,全面地介绍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产生、发展、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敲竹杠 产权 履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志强 田银华 王克喜
文章以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为主线,构建了家族企业契约治理三环模型,建立了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方格理论,得到9种契约治理模式,并对其中5种常见模式的特征和优缺点进行分析;然后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视角探讨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代理理论指出管理者为"经济人",强调显性契约治理;管家理论指出管理者为"社会人",强调隐性契约治理;事实上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是完全可以融合的,管理者是"复杂人",同时具有代理和管家两种行为,因此不仅注重显性契约治理,也要注重隐性契约治理;短期而言,家族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但长远来说,强隐性契约治理、强显性契约治理,即"强强模式"是中国家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