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4)
- 2023(7604)
- 2022(6233)
- 2021(5585)
- 2020(4020)
- 2019(9072)
- 2018(8508)
- 2017(15609)
- 2016(8478)
- 2015(9224)
- 2014(9164)
- 2013(9199)
- 2012(9041)
- 2011(8475)
- 2010(8772)
- 2009(8006)
- 2008(7932)
- 2007(7034)
- 2006(6645)
- 2005(6527)
- 学科
- 济(42775)
- 经济(42734)
- 业(20927)
- 管理(20637)
- 地方(16801)
- 中国(16688)
- 企(15399)
- 企业(15399)
- 农(13546)
- 业经(12113)
- 制(9986)
- 方法(9947)
- 地方经济(9579)
- 农业(9214)
- 发(8801)
- 融(8619)
- 金融(8619)
- 银(8362)
- 银行(8343)
- 教育(8299)
- 行(8165)
- 数学(7869)
- 数学方法(7785)
- 环境(7580)
- 学(7220)
- 财(7215)
- 贸(7085)
- 贸易(7074)
- 发展(7016)
- 展(6994)
- 机构
- 学院(124123)
- 大学(123583)
- 济(52642)
- 研究(51399)
- 经济(51284)
- 管理(43447)
- 中国(37217)
- 理学(35938)
- 理学院(35416)
- 管理学(34854)
- 管理学院(34602)
- 科学(28290)
- 京(27834)
- 所(25112)
- 财(24410)
- 研究所(22392)
- 中心(21846)
- 江(20813)
- 范(19894)
- 农(19768)
- 师范(19763)
- 院(19328)
- 财经(18264)
- 北京(18237)
- 州(16916)
- 经(16417)
- 经济学(16159)
- 师范大学(15994)
- 业大(15494)
- 省(15393)
- 基金
- 项目(77035)
- 研究(61874)
- 科学(61110)
- 基金(53233)
- 家(45640)
- 国家(45144)
- 社会(39905)
- 科学基金(38245)
- 社会科(37697)
- 社会科学(37690)
- 省(31349)
- 教育(28477)
- 基金项目(27000)
- 划(25929)
- 编号(25710)
- 发(22255)
- 成果(22048)
- 自然(21070)
- 自然科(20526)
- 自然科学(20520)
- 资助(20460)
- 自然科学基金(20113)
- 课题(19993)
- 发展(19462)
- 展(19145)
- 重点(18227)
- 部(16679)
- 国家社会(16348)
- 创(16250)
- 年(16220)
共检索到210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德勇 郑建明
契约问题之所以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因为企业风险的加大和道德损害行为的日趋严重产生了对契约治理的内生需求。剩余控制权重要性的上升使公司治理从静态的产权治理转向动态的契约治理。在节约交易成本和风险分摊的驱动下,通过企业的"微观标准化"和政府的"宏观标准化",契约治理也遵循着其内生演进规律。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契约 剩余控制权 风险分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磊 崔延强
大学诞生于基督教衰落而民族国家尚未兴起之际。当时宗教神权渴求理论的支持,封建君主亟须专业人才。作为唯一的知识渊薮,中世纪大学承担了化育欧洲智慧的责任,并因此获得了自治权,这是一个隐性的社会契约。社会发展的需要赋予大学种种特权,大学的教化之功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革新。伴随宗教改革、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大学的社会契约随之调整,现代大学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知识社会已到来并不断深化,大学的社会契约有了新的表述,大学功能也将继续演进。
关键词:
社会契约 大学功能 知识社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治富
内生性金融的演进在宏观上是一个外部制度环境支撑下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微观上是一个契约结构不断重构和扩展的过程,且内生性金融具有高度的契约密集性。在本质上,中国民营银行也具有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一般制度属性,其发展是民营经济体面对需求方的信贷配给和供给方的金融抑制双重约束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整体性金融制度结构动态演进的必然结果;中国民营银行的演进逻辑,其根本上也在于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以及在降低交易成本、内外部制度所形成的激励结构下金融企业家经过成本-收益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中国民营银行体系的稳健和高效运行需要促进内外中间结构的良好发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雪冰 胡浩 张岳
生猪生产组织化是推动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现代养殖经营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其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实践成效、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表明,双方追求潜在利润的内在动力及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发展促进生产专业化、规模化,进而稳定生猪生产波动的实践效果,以及美国契约农业制度环境、生猪市场环境和支持政策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验证了本文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本文据此得到如下启示,应引导不同规模养殖户采取适宜的经营方式,完善契约农业相关制度环境,推进地方生猪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对生猪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产业链的建设,注重生猪产业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灵活性,以及健全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政策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萍 王平
公共行政基于社会契约而产生,由此对公共行政的存在进行逻辑证明,也就转换为对社会契约的存在进行论证。人类具有平等的权利及人的片面性、非自足性决定了社会契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立场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信心不一样,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分野,同时也导致了公共行政的二元分化。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未来社会,公共行政在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历史复归。这个历史复归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同时,公共行政自身也存在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演进逻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传统的交易成本理论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来分析经济组织治理,忽视了经济组织的生产属性。本文对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扩展,从生产层面增加了任务的复杂性、技术的可分解性和企业能力三个维度,从而构建起了两个层面、六个维度的经济组织的治理逻辑,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交易成本理论 组织治理 企业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常亚慧 万晓霞
合作学习不仅改善了既有课堂中单向度的师生交往,激发了学生个体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群体的协作能力,体现了新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研究基于社会关系理论,分析了合作学习运作的社会关系逻辑,探讨了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态度与策略。研究发现,课堂规范维系的契约关系与同辈群体强私交关系的相互协调是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必要基础;契约关系构建了学生合作的规范,强私交关系为学生分享信息、达成能力互补创造了机会。研究尝试厘清合作学习运作的关系逻辑,力图为缓解学生之间的合作冲突提供可能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
契约 私交 合作学习 关系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苇锟 杨明婉
基于粤赣841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mlogit实证检验农户非农转移对农地流转契约的选择逻辑。结果显示:农户非农转移尤其是异地非农转移使得家庭在流转土地时选择口头契约而非书面契约,是私人关系合意性表达的一种体现。农户非农转移对口头契约的选择主要捕捉于"低租金"选择的"廉价型"流转和农地禀赋效应的降低,表征为流转双方的"人情礼物"的交换。因此,应将口头契约作为"乡土中国"制度遗产,是维系乡村微观秩序治理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非农转移 农地流转 契约选择 选择逻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顽强 李华君
超市场型契约内容的广泛性、农产品交易的持续性、组织网络内部多方关系的深入性,都要求农村中介组织网络的治理要经过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其治理策略主要包含利益联结机制、利润激励机制和软约束机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徐忠爱
公司和农户间契约自我实施的关键是相互进行专用性投资,或类似于专用性投资的契约安排。有效的契约设计手段可以拓展契约自我实施的范围。在缔约实践中,公司与农户可以通过抵押(质押)条款、关系专用性投资等有效的契约设计安排,使得契约最大范围的自我实施、缔约效率得到提高和契约关系得到较为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
专用性投资 契约设计 自我实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异伟 张铁
公司治理结构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一旦落实到如何规范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则多是引进、借鉴西方理论,而忽视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往往实施的效果差。实践和历史的逻辑表明,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的历史,来选择哪种公司治理结构最适于一国的经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阐述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揭示他们的制度演进的路径与内在原因,以便于我国建立起适合本国经济、文化、历史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江红 孙明扬
以一个传统农业型村庄为个案,从治理的视角,讨论土地调整逻辑的变迁。20世纪80—90年代的土地调整主要通过具有村社理性的土地共识和组织基础实现村庄土地的动态流动,是村庄内生性的治理。税费改革后,以个体化、市场化为取向的三农政策的落地使得村庄内部土地利益分化,村庄治理失效,因而形成难以克服的调整困境。由于村庄难以实现土地利益平衡,村民通过事件化的策略行动向基层政府施压,基层政府不得不以事件治理的方式实现土地调整。事件治理型土地调整是基层政府治理资源和治理原则双重缺乏的权宜结果。土地调整的变迁显示了当下农村政策的推行中,如果只注重国家力量,而不充分考虑村庄内生的治理逻辑,将会导致层出不穷的基层治理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源源 左代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内生秩序先后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行政渗透、人民公社时期的双重挤压、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获新生以及后税费时期的转型生长四个阶段。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社会改造运动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利益分化的组织形态、契约主导的市场秩序、组织化的社会关联正在重塑内生秩序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透过"制度—过程—能力"的三维分析框架,可见村庄场域中内生秩序的逻辑演进路线。在权威主体自觉性的制度安排、利益主体策略性的调适行动以及人际能量场赋予的行动能力的运行机制下,制度嵌入与内生秩序达致适配能够降低制度的嵌入成本,避免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内生秩序 演进逻辑 运行机制 制度嵌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东德
传统公司法理论没有解决股东权产生的经济根源,结合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公司契约理论为股东权产生逻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以财产权为起点,文章从契约理论上对股东权的产生逻辑进行了研究。股东权的产生逻辑取决于财产权的让渡、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契约的机制,这揭示了股东权的经济根源,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契约安排。
关键词:
股东权 财产权 企业所有权 契约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蕾 冯佳璐
城市水务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掀起如火如荼的市场化改革以来,城市供水效率及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然而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与争论,有效的政府规制机制亟待重构,契约型规制应运而生。契约规制作为一种新型规制模式,将政府与水务企业置于合同框架内,符合未来城市水务规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政府应结合不同网络型产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各类合同范本体系,健全契约微观机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推进城市水务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
城市水务产业 契约规制 规制革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