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1)
2023(11981)
2022(10698)
2021(10243)
2020(8508)
2019(19791)
2018(19795)
2017(38386)
2016(21039)
2015(23402)
2014(23531)
2013(23195)
2012(21359)
2011(19034)
2010(18682)
2009(16881)
2008(16260)
2007(14073)
2006(11982)
2005(10276)
作者
(59821)
(49656)
(49076)
(46925)
(31752)
(23910)
(22388)
(19429)
(18737)
(17629)
(17058)
(16615)
(15729)
(15553)
(15236)
(15114)
(15012)
(14678)
(14143)
(14095)
(12318)
(12036)
(11851)
(11284)
(11052)
(11050)
(11007)
(10860)
(9976)
(9949)
学科
(78408)
经济(78316)
管理(59420)
(56690)
(47700)
企业(47700)
方法(37788)
数学(32505)
数学方法(32119)
(21003)
(20389)
(19146)
中国(19081)
业经(17561)
地方(17267)
农业(14229)
理论(14136)
(13978)
贸易(13971)
(13925)
(13550)
(13532)
财务(13471)
财务管理(13451)
(13187)
技术(13065)
企业财务(12770)
环境(12435)
(11389)
银行(11343)
机构
大学(291222)
学院(288486)
管理(116446)
(108437)
经济(105883)
理学(101793)
理学院(100602)
管理学(98844)
管理学院(98326)
研究(94358)
中国(68432)
(62170)
科学(61364)
(49369)
(47494)
(47147)
业大(45575)
研究所(43419)
中心(43101)
(40759)
财经(40441)
(39091)
北京(38808)
师范(38696)
农业(37499)
(36820)
(34779)
(33781)
经济学(31557)
师范大学(31468)
基金
项目(205735)
科学(161018)
基金(148883)
研究(148867)
(130112)
国家(129012)
科学基金(110809)
社会(91757)
社会科(86771)
社会科学(86748)
(80591)
基金项目(80479)
自然(74176)
自然科(72461)
自然科学(72443)
自然科学基金(71113)
(68178)
教育(68112)
资助(61045)
编号(60971)
成果(48997)
重点(45454)
(45062)
(43098)
(42691)
课题(41398)
创新(39723)
科研(39644)
教育部(38367)
大学(38252)
期刊
(115844)
经济(115844)
研究(81596)
中国(50539)
学报(48481)
科学(43832)
(42409)
管理(40410)
(37064)
大学(36124)
学学(33842)
教育(32722)
农业(29841)
技术(23838)
(21738)
金融(21738)
业经(18951)
财经(18730)
经济研究(17461)
图书(16735)
(15845)
(15329)
问题(15158)
科技(14705)
理论(14209)
(13788)
资源(13372)
实践(13274)
(13274)
技术经济(13021)
共检索到406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力  黄梦莹  马美双  
工程质量体现着建筑承包商对业主和社会的信誉与责任,由于承包商掌握更多在建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而业主和公众处于信息弱势的状态,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承包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业主的行为。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保障投资者经济利益和工程项目用户财产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建筑承包商作为代理人,在与委托人签订契约的显性激励与市场声誉的隐性激励下的效用函数,得到有效激励实现的条件和提高激励效应的途径,指出声誉的隐性激励与契约的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作用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对如何有效地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下建筑承包商的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启龙  周晶  盛昭瀚  
分析了声誉效应在PPP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把声誉效应引入到PPP项目的激励体系之中,构建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最优动态激励契约模型。研究认为,声誉效应能够通过外部性效应和内部性效应对项目投资方产生影响,相比于纯粹的显性激励机制,引入声誉效应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增加政府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收益分享比例并且能够加强投资方的努力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学峰  张舰  田元泉  李佳明  
本文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隐性激励问题。首先从基金管理费的名义契约推导出实际契约,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基金持有人的惯性行为会对实际契约产生影响。在接下来的实证检验中,通过对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实际契约的比较研究,实现了对隐性激励程度的度量,并揭示了我国基金行业中"历史业绩——持有人行为——基金规模——管理人收入"的隐性激励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可测度的隐性激励显性化到基金薪酬契约之中,从基金与持有人互动的视角来优化薪酬契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沛华  惠国安  
四十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表明,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度就是探讨合理的政府与企业之间边界的过程。现阶段在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得以增强,这对企业经理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国企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声誉对经理人的激励效应。声誉机制有效的前提条件在于:其一,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以外部竞争压力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其二,明确的政府与企业的职能边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声誉机制的激励效应能够促使经理人更为重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减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以声誉机制的视角能够对企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为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改善国有企业的长期绩效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寿生  
承包商确定分包合同中的工期激励强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博弈过程。通过承包商与分包商工期激励中的基本假设和技术假设确定;分析了承包商和分包商工期激励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函数;建立了承包商与分包商工期激励的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春燕  
讨论了工程项目中业主对隐藏成本信息的承包商进行激励。通过动态博弈分析以及委托代理分析,得到了最优激励契约。在此契约中,承包商的最优行为同时也使得业主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另外,业主还可以用该契约对特定质量水平的项目进行承包商的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莹莹  申玲  张亚炎  
设计优化对绿色建筑全生命期降低成本、提高价值链整体价值至关重要。设计优化激励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的政策机制作补充,共同促进开发企业与设计企业间契约机制的顺利运行。作为设计优化的直接激励主体,开发企业应通过激励契约促使设计企业提高其工作努力水平。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将同类"标杆绿色建筑"工作成果作为可观测变量引入激励契约模型,建立设计优化收益共享模型,分析结果得出设计企业的最优收益分配系数,优化后收益与"标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后成果的关系表达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廖飞  施丽芳  茅宁  丁德明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个人获得的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和个人声誉这两个影响知识工作者自主性和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对其内生动机的作用机理。以两家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声誉激励和个人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的感知直接强化了个体从事知识工作的内生动机,竞争优势感知在个人声誉激励与内生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影响着整个过程。我们的研究检验了自主理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洪巍  
大型工程一般由政府主导,投资巨大,关系国计民生,且有些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超过百年,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利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引入朱兰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考虑质量与成本间的补偿关系,探讨大型工程组织中业主与承包商基于质量的利益激励机制,并提出隐性声誉激励方式,对激励机制研究进行拓展。研究表明,业主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来诱导承包商自觉地提高工程质量,使其与业主的目标一致,从而形成合作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新艳  周国华  黄桂元  
针对业主利用承包商之间竞争对其收益的影响,设置锦标赛和信用评价竞赛机制来激励承包商行为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内、外部承包商能力相同和不相同时两种竞赛机制对承包商行为决策和业主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能力不相同时,承包商的创新努力投入随亲缘利他偏好和信用评价奖惩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参数一定时,仅当信用评价奖惩系数满足一定条件,锦标赛机制才对承包商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力相同时,随机干扰、技术溢出水平越小,信用评价奖惩程度、锦标激励约束奖金越大,承包商的创新努力投入越大,相较外部承包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丽霞  
心理契约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的责任和义务,它是企业激励系统的中介。满意度是心理契约内容的核心。员工满意度越高,心理契约越牢固,对企业越有忠诚感和依赖感,工作就会越投入。构建心理契约的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于企业内部公平感的建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银娥  
随着科斯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以及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契约理论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契约理论被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劳动力市场、金融、经济组织等诸多领域,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如激励契约理论即是契约理论被应用于劳动力市场而产生的一个新理论。所谓激励契约是指委托人采用一种激励机制诱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的一种条款。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雇主要使工人尽最大努力为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凯  王瑞华  
目前,国内外虽然有大量文献研究了股权激励,但多集中于动机方面,形成了二元固化思维,局限于股权激励福利动机、激励动机认识。前期,我们从声誉机制角度研究探讨了股权激励,发现了股权激励声誉效应可以产生声誉收益,这一发现使得一些净现值为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股权激励的声誉机制,并首次建立了理论框架。此次,笔者通过2007—2014年A股样本,发现股权激励存在声誉效应,股权激励带来的增量信息和增量声誉,能够获得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认可,显著吸引更多分析师的关注。这种声誉效应使得一些股权激励决策在净现值为负时仍存在实施的可能性,为股权激励决策声誉效应理论补充了关键证据。笔者这一重要理论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虹  王博  
以资产管理业务为主体的金融中介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具有双重隐性激励效应,即声誉效应和资金流效应。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加以检验,发现双重隐性激励效应共同存在,且其对于管理人最终承担风险的决策影响,取决于管理人重视各类效应的相对重要程度,即隐性激励之间的权衡。具体地,从声誉效应角度,具有不同声誉地位的金融中介对风险决策不同,风险决策随声誉高低而呈现出"前抑后扬"的效应;从资金流效应角度,管理人风险承担行为的资金流效应依附于声誉效应存在,二者叠加形成双重隐性激励效应。因此,重视隐性激励内部的互动叠加效应,对完善资产管理行业的治理、稳定金融市场和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
[期刊] 预测  [作者] 沈焱  王晓明  李仕明  
本文基于经典的委托代理框架,用体现共赢的价值偏好参数(描述委托人关心自己与他人的程度)修改了委托人(运营商)的目标函数,并在代理人(服务提供商)的效用函数中引入隐性激励要素,集中考察了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之间显性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业务创新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了价值偏好参数、隐性激励的边际产出系数以及创新投入的外部性产出系数对合同参数、业绩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价值偏好参数可以协调各利益主体间的价值关系并有效控制代理成本,而隐性激励的边际产出系数以及创新投入的外部性产出系数则对显性激励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