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5)
- 2023(14172)
- 2022(12010)
- 2021(11330)
- 2020(9778)
- 2019(22887)
- 2018(22447)
- 2017(42519)
- 2016(22727)
- 2015(25950)
- 2014(25658)
- 2013(25387)
- 2012(23472)
- 2011(21170)
- 2010(20841)
- 2009(19340)
- 2008(19135)
- 2007(16781)
- 2006(14112)
- 2005(12603)
- 学科
- 济(99704)
- 经济(99613)
- 管理(64748)
- 业(61639)
- 方法(51814)
- 企(49977)
- 企业(49977)
- 数学(46439)
- 数学方法(45952)
- 贸(26854)
- 贸易(26841)
- 中国(26625)
- 易(26097)
- 财(25969)
- 农(25023)
- 业经(19547)
- 制(17239)
- 学(17059)
- 地方(16984)
- 务(16650)
- 财务(16608)
- 财务管理(16568)
- 农业(16283)
- 企业财务(15662)
- 银(14687)
- 银行(14654)
- 融(14465)
- 金融(14462)
- 和(13963)
- 行(13934)
- 机构
- 大学(327482)
- 学院(324726)
- 济(144722)
- 经济(142206)
- 管理(128407)
- 理学(111471)
- 理学院(110344)
- 研究(108995)
- 管理学(108605)
- 管理学院(108009)
- 中国(83974)
- 京(67939)
- 财(63843)
- 科学(63815)
- 所(53536)
- 财经(51979)
- 农(51727)
- 中心(51118)
- 研究所(48813)
- 经(47521)
- 业大(46985)
- 经济学(45907)
- 江(45708)
- 北京(42643)
- 经济学院(41691)
- 农业(40971)
- 范(39531)
- 院(39248)
- 师范(39139)
- 财经大学(38836)
- 基金
- 项目(220727)
- 科学(174911)
- 基金(164343)
- 研究(159511)
- 家(143411)
- 国家(142340)
- 科学基金(122576)
- 社会(103889)
- 社会科(98839)
- 社会科学(98811)
- 基金项目(86184)
- 省(82894)
- 自然(78917)
- 自然科(77185)
- 自然科学(77158)
- 自然科学基金(75831)
- 教育(73344)
- 划(71041)
- 资助(68540)
- 编号(63067)
- 部(50657)
- 成果(50618)
- 重点(49705)
- 发(46844)
- 创(45947)
- 国家社会(44653)
- 教育部(43883)
- 科研(43225)
- 创新(43150)
- 课题(42407)
- 期刊
- 济(146120)
- 经济(146120)
- 研究(91781)
- 中国(57448)
- 财(49964)
- 学报(49292)
- 科学(45573)
- 农(45111)
- 管理(44901)
- 大学(37811)
- 学学(35630)
- 农业(30993)
- 融(28546)
- 金融(28546)
- 技术(28294)
- 教育(27603)
- 财经(25650)
- 经济研究(25626)
- 贸(22687)
- 业经(22465)
- 经(22056)
- 问题(20612)
- 国际(19373)
- 统计(18160)
- 业(17960)
- 技术经济(16585)
- 世界(16243)
- 策(15964)
- 理论(15096)
- 商业(14851)
共检索到470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德震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劳动力禀赋优势是我国承接加工贸易的重要原因。但为何我国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却集中在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不完全契约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地区间契约实施效率的差异是影响加工贸易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中国29个省份2002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契约实施效率的提升能显著地促进加工贸易,并且在控制了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等因素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此外,为了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内生性问题,文章还分别采用了FGLS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通过利用新的方法,测算出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一般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重庆;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北京。在测量出各省市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人均GDP、进口贸易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说明加工贸易有利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路径依赖。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水平 贸易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德震
文章利用2002-2008年中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了地方的契约实施效率对FDI流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契约实施效率的提高能显著促进FDI的增长,且随着FDI的增加,其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另外,在FDI较高时(0.9分位处),工资水平的反向作用变得非常显著;最后,GDP和基础设施对FDI的促进作用随FDI的增加而减弱。
关键词:
契约实施效率 FDI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晓英
增值率不高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笔者用2001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能力、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研发能力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加工贸易增值率越高;资本深化程度、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庆霖 陈万灵
加工贸易升级的动力既可能来源于外资的溢出效应,也可能是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所致。基于国内2000~2008年19个省级基础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以考察加工贸易升级机制,结果发现:(1)外资进入既存在溢出效应也存在挤出效应,但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其对加工贸易升级来说是利大于弊;(2)内资研发通过两个途径促进加工贸易升级,一是由研发获得的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研发投入加强了对外资先进技术的吸收,但后者作用明显更大,反映了内资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被动和模仿。
关键词:
溢出效应 挤出效应 研发投入 加工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少君
本文在理论分析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MOLS与DOLS估计法、VECM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内,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的需求;短期内,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间不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各地区简单实行减少能源消费类措施将对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更应注重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优化出口结构、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迎春
通过理论分析并建立实证模型,采用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对整体能源效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引致的模仿和竞争等间接技术效应对能源效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改善能源效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分区域进行研究表明,出口贸易的间接技术效应对能源效率影响上表现出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能源效率 面板数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云飞
本文利用2001~2008年行业动态面板GMM模型检验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存在滞后性,不论是当期加工贸易进口还是出口对就业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分部门的回归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密集型部门加工贸易发展的就业效应相对比较显著,但是技术密集型部门加工贸易发展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弱。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就业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杨焕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莫莎 刘芳
文章从理论上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以非洲33个国家为样本,运用2002~2006年的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创造中非合作双赢局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陈文豪
文章主要解释契约执行效率影响跨国企业离岸外包的门限效应问题。本文在AntrAs And HelpmAn(2008)模型框架下构建了契约执行效率异质性的离岸外包模型,理论推演得出契约执行效率与跨国企业的利润存在门限增长关系。这一理论推演结论得到来自中国25个省市2000-2013年面板数据的检验。实证结论还显示,当契约执行效率低于门限值,劳动力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不足以吸引跨国企业离岸外包;当契约执行效率高于门限值,劳动力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是跨国企业离岸外包区位决策的主要因素;当契约执行效率达到更高门限值,其对跨国企业离岸外包正向作用减弱。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很好地解释了跨国企业在我国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申祥 王孝松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通过估计人均收入决定方程并将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国内资本存量、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有效地识别出全球化因素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估计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增大的贡献度高达48.6%,而FDI对收入差距扩大起到了微小的抑制作用。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度超过47%。因此,需要对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有效地进行协调,切实地采取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关键词:
贸易开放 FDI 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涂远芬
根据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比较不同时段进出口贸易开放度总体与区域的就业贡献率,结果表明:"入世"后贸易开放度的促进就业贡献率大于"入世"前的贡献率;出口开放度促进就业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中部、西部、东部,进口开放度阻碍就业贡献率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从整体来讲,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各地区应坚持发挥其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以扩大就业。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就业 贡献率比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和
将各省的贸易结构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采用2006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的月度性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动态变化路径的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一般贸易的负向总体影响高于对加工贸易的总体影响;东、西部地区的一般贸易受其负向影响最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的负向影响基本相同;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各省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世界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加工贸易出口是否促进了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指数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效率改进与农产品出口贸易——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8年静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国际贸易影响能源效率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中国就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节能政策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贸易开放对我国不同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贸易效率提升对流通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出口贸易、FDI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