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1)
- 2023(17383)
- 2022(14691)
- 2021(13231)
- 2020(11523)
- 2019(26057)
- 2018(25746)
- 2017(49869)
- 2016(27393)
- 2015(30397)
- 2014(30214)
- 2013(30344)
- 2012(28056)
- 2011(25365)
- 2010(25523)
- 2009(24189)
- 2008(24401)
- 2007(22130)
- 2006(19359)
- 2005(17717)
- 学科
- 济(115656)
- 经济(115494)
- 业(102714)
- 管理(94268)
- 企(89986)
- 企业(89986)
- 方法(55114)
- 数学(45635)
- 数学方法(45231)
- 财(38768)
- 农(35471)
- 业经(32749)
- 制(27853)
- 中国(27698)
- 务(26800)
- 财务(26761)
- 财务管理(26711)
- 企业财务(25443)
- 农业(24636)
- 贸(22183)
- 贸易(22176)
- 学(22122)
- 易(21571)
- 技术(21084)
- 地方(19226)
- 和(19174)
- 体(18989)
- 银(18934)
- 银行(18872)
- 理论(18332)
- 机构
- 学院(403058)
- 大学(402338)
- 济(166607)
- 经济(163178)
- 管理(157320)
- 理学(135531)
- 理学院(134083)
- 研究(132957)
- 管理学(132080)
- 管理学院(131333)
- 中国(103533)
- 京(83965)
- 科学(83098)
- 财(80907)
- 农(79632)
- 所(69261)
- 业大(64772)
- 财经(63946)
- 农业(63238)
- 研究所(62594)
- 江(62334)
- 中心(61608)
- 经(58073)
- 北京(52113)
- 经济学(51060)
- 州(48813)
- 范(47408)
- 财经大学(47310)
- 院(47220)
- 师范(46764)
- 基金
- 项目(267450)
- 科学(210427)
- 基金(196775)
- 研究(188070)
- 家(174150)
- 国家(172678)
- 科学基金(147557)
- 社会(121420)
- 社会科(115142)
- 社会科学(115108)
- 省(104599)
- 基金项目(104278)
- 自然(97770)
- 自然科(95564)
- 自然科学(95530)
- 自然科学基金(93937)
- 划(87986)
- 教育(85370)
- 资助(80249)
- 编号(73881)
- 重点(60356)
- 成果(59457)
- 部(59382)
- 创(57609)
- 发(56114)
- 创新(53350)
- 业(53235)
- 科研(52220)
- 制(50909)
- 国家社会(50869)
- 期刊
- 济(183567)
- 经济(183567)
- 研究(112484)
- 中国(77608)
- 农(72449)
- 学报(69599)
- 财(67154)
- 科学(62164)
- 管理(59875)
- 大学(51637)
- 学学(49237)
- 农业(48603)
- 融(39055)
- 金融(39055)
- 技术(33111)
- 财经(32949)
- 教育(31972)
- 业经(30967)
- 经济研究(28921)
- 业(28585)
- 经(28256)
- 问题(24684)
- 技术经济(21492)
- 版(20789)
- 贸(20099)
- 商业(18708)
- 财会(18581)
- 统计(18428)
- 科技(18344)
- 现代(18292)
共检索到597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筱乐
笔者运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结合2008年中国省际细分行业的数据,考察了契约制度对制造业利用生产性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制造业利用生产性服务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利用率更高,较好的契约制度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投入生产性服务的积极性,并且这种正向作用在契约密集度高的行业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等因素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此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样本进行估计发现:契约制度并不是影响制造业利用金融服务和租赁、商务服务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我国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制造业...
关键词:
契约制度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 不完全契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玉桥 张陶然
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Antweiler et al.(2001)的研究框架,构建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采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结合我国省际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利用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在控制人均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契约制度 企业排污 不完全契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少智 李敏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理论和二者的作用机理,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且利用OLS回归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有正向支持作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拉动作用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效应相较而言比较薄弱。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升级,必须要努力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广阔的贡献空间。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关联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市、区)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总体增加值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值的关系。第二,为进一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北京各工业行业增加值与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关系。计量经济分析支持服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构建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多边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一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的作用。模型结论显示,只有当母国制造业生产率达到一定的阈值之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才能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细分行业研究表明,金融服务进口贸易、研发服务进口贸易和商业服务进口贸易都可以促进制造业的生产率的提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进口 全要素生产率 系统GMM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娜娜 杨仁发
利用TiVA数据库2005-2016年46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但存在国家或地区以及行业异质性,表现为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对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不显著;对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强于中低技术制造业;新型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攀升,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作用相反;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通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等机制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引导集群式价值网络竞合与重构,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为纽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2006-2012年我国城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区域比较表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未对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推动作用,且两者的影响效应均弱于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两大典型类别服务业集聚均缺乏对周边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则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西部地区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向,加强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纯彬 杨仁发
本文运用2004-2010年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估计方法,从地区和细分行业层面实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细分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大,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促进作用不显著。(2)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对制造业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有限。(3)无论从地区还是行业层面,熟练劳动力数量是制造业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政府规模...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效率 细分行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光 张超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4—2011年全国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整体制造业及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能显著提高整体制造业的效率,其中金融服务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提升效果不显著;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最显著,金融服务对三种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总体影响最大,而科技服务对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么具有负效应,要么不显著。流通服务最能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金融服务则最能提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效率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伟
制造业企业是生产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又是生产服务的需求者。作为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者,面对市场所提供的各种生产性服务,制造业企业在对自身状况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外部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实现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服务性企业的优势互补,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壮大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力。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生产性服务 外部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德超
目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二者间的因果联系上,并形成了三种主流观点: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文章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二者具有单向因果联系,从而证明了在长期中"需求遵从型"适用中国;而在短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具有双向因果联系,证明了短期中"互动论"适用中国。文章的经验发现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仲鑫 游曼淋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2006—201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出口及其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销售、维修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金融业"及"房地产、租赁服务和其他商业活动"都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相对而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对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大,"房地产、租赁服务和其他商业活动"及"销售、维修及批发和零售贸易"次之,"金融业"的影响最小。中国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科学研发等)有待进一步发展以充分发挥其对制造业出口的作用。此外,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地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制造业出口。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出口 二元边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星 杨锦地 袁东
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贸易开放度与国际投资开放度作为门槛变量,探讨了不同开放程度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外溢效应的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封思贤 徐月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时,现有文献集中在整体性分析上,分析的对象也大多是一个国家。本文尝试以一个区域为例,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进行结构性分析。结果显示人才流、资金流、知识和信息流、物流等不同类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因此,只有以制造业为基础并与制造业联动,有针对性地推行各种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结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