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
- 2023(234)
- 2022(175)
- 2021(187)
- 2020(105)
- 2019(250)
- 2018(271)
- 2017(257)
- 2016(140)
- 2015(108)
- 2014(121)
- 2013(87)
- 2012(87)
- 2011(71)
- 2010(98)
- 2009(61)
- 2008(59)
- 2007(60)
- 2006(57)
- 2005(49)
- 学科
- 管理(609)
- 业(600)
- 企(566)
- 企业(566)
- 济(420)
- 经济(420)
- 技术(374)
- 技术管理(325)
- 中国(273)
- 教育(195)
- 业经(191)
- 财(149)
- 理论(140)
- 政治(138)
- 思想(135)
- 德育(129)
- 思想政治(129)
- 政治教育(129)
- 治教(129)
- 制(126)
- 行(126)
- 银(126)
- 银行(126)
- 产业(119)
- 融(117)
- 金融(117)
- 农(116)
- 地方(110)
- 信息(109)
- 总论(108)
- 机构
- 学院(1854)
- 大学(1810)
- 济(708)
- 经济(684)
- 管理(624)
- 研究(612)
- 中国(523)
- 理学(517)
- 理学院(511)
- 管理学(502)
- 管理学院(498)
- 财(406)
- 京(389)
- 科学(301)
- 财经(297)
- 中心(292)
- 江(279)
- 院(272)
- 经(270)
- 师范(260)
- 范(260)
- 北京(251)
- 所(242)
- 技术(236)
- 财经大学(224)
- 州(222)
- 教育(222)
- 经济学(219)
- 商学(218)
- 职业(217)
共检索到3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连舸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两个一百年”目标为核心的“中国梦”。这一年,也是中国银行进入第二个百年历史的新起点。过去十年,中国银行实现了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成长经验;展望未来,在新发展阶段,中国银行将永葆初心、勇担使命,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为党和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鲍国明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发进取的2021年,迎来充满希望、逐梦前行的2022年。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力同心、艰苦奋斗,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何立峰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意。打造知名品牌,丰富优质供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力,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开创品牌发展美好未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素质教育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素质教育,就是要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素质教育;发展以人为本、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发展协同育人、贯通培养的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牵引、改革驱动的素质教育;发展数字赋能、包容共享的素质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2022年12月28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并作工作报告。何立峰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明年发展改革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更新迭代、升级实施各项改革举措。从1.0版到7.0版行动方案,持续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以世行对标改革为牵引,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上海从起初学习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外部经验的“对标型改革”,到现在更加注重对标国际一流进行自身体制机制系统集成创新的“内向型革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2023年1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协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荫凯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致辞并作主旨演讲。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关键词:
中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今年以来,在“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工作方略引领下,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成立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推进委员会,整合全域30多个部门单位的项目资源和服务职能,扛鼎国之重任,高效推进上合新区建设。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黄海之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新区正垂直崛起……作为“使命之城”,上合新区是中国唯一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平台。
关键词:
山东青岛 凝心聚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贵州省牢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奋力实现经济赶超进位与生态持续改善的协同共进。过去10年,贵州省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赶超进位、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十四五"、迈向新征程,贵州省立足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机遇,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重要指示要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昆山位于长三角中心位置,是江苏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打造沪苏同城第一站。不断推进城市融合。临沪是昆山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机遇。昆山主动融入上海"四大功能"和"五大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城市客厅等标志性功能载体。沪昆同城化交通体系加快建设,17条沪昆对接道路已打通8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其超
2019年4月23日,财政部召开各地监管局更名设立大会。这次大会是财政部派驻机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会议,标志着财政部派驻机构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河南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刘昆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设立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的重要意义,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牢牢把握新时代财政监管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扬州市考察调研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申遗牵头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两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扬州市准确把握“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的深刻内涵,统筹推进规划制定、风貌提升、文化传承、项目建设、宣传展示等重点工作,不断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形成实绩、体现担当。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着力优化顶层设计。围绕“建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守正创新 江苏扬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营商环境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改革创新是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重庆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西部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全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一、加强公平竞争监管,打造公正有序“市场秩序”(一)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形成专业机构独立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