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4)
- 2023(4494)
- 2022(3837)
- 2021(3752)
- 2020(3212)
- 2019(7606)
- 2018(7747)
- 2017(15110)
- 2016(8232)
- 2015(9357)
- 2014(9277)
- 2013(8918)
- 2012(7947)
- 2011(7230)
- 2010(7463)
- 2009(6701)
- 2008(6544)
- 2007(5668)
- 2006(5065)
- 2005(4499)
- 学科
- 济(34971)
- 经济(34951)
- 业(20177)
- 管理(19291)
- 方法(18623)
- 数学(17156)
- 数学方法(16652)
- 企(16234)
- 企业(16234)
- 农(10416)
- 学(8750)
- 中国(7188)
- 地方(7121)
- 业经(6996)
- 农业(6868)
- 土地(6541)
- 财(6369)
- 理论(6110)
- 制(6029)
- 贸(4994)
- 贸易(4989)
- 易(4796)
- 银(4756)
- 银行(4749)
- 资源(4659)
- 和(4631)
- 行(4532)
- 划(4274)
- 环境(4273)
- 策(4169)
- 机构
- 学院(114064)
- 大学(112336)
- 管理(45168)
- 济(42205)
- 经济(41218)
- 理学(39211)
- 理学院(38752)
- 研究(38334)
- 管理学(37510)
- 管理学院(37327)
- 中国(30639)
- 科学(26854)
- 京(24539)
- 农(23150)
- 所(20111)
- 业大(20098)
- 研究所(18694)
- 财(18380)
- 中心(18103)
- 农业(18014)
- 江(17837)
- 北京(15400)
- 范(15384)
- 师范(15232)
- 财经(14643)
- 院(14501)
- 州(13803)
- 省(13587)
- 经(13290)
- 技术(12646)
- 基金
- 项目(81213)
- 科学(64295)
- 基金(59744)
- 研究(54700)
- 家(54117)
- 国家(53759)
- 科学基金(45980)
- 社会(33344)
- 自然(32947)
- 自然科(32185)
- 自然科学(32181)
- 省(31878)
- 社会科(31664)
- 社会科学(31656)
- 自然科学基金(31574)
- 基金项目(31543)
- 划(27541)
- 教育(25608)
- 资助(25412)
- 编号(22143)
- 重点(19040)
- 部(17228)
- 发(17030)
- 成果(16486)
- 创(16426)
- 计划(16400)
- 科研(16156)
- 创新(15467)
- 课题(15234)
- 大学(14451)
共检索到164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饶磊 许婷 郭熙 袁颉 叶英聪 李伟峰 孙凯 江叶枫
在奉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调查资料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引入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对奉新县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在不同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奉新县全县49 891户农户的平均耕地规模为6.31块/户和0.66 hm~2/户,80%以上的农户为小规模经营。2)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受地形因素影响显著,两者呈负相关性关系。3)耕地承包地块数在10块以上或者耕地承包面积在1 hm~2以上的农户,其耕地的分布指数都在地形位指数等级1的区域达到最大值,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加,主体地位迅速被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较小的所取代。4)不同等级的农户耕地承包地块数和承包面积在不同的地形上有着不同的优势分布区间。这些都为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饶磊 许婷 郭熙 袁颉 叶英聪 李伟峰 孙凯 江叶枫
在奉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调查资料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引入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对奉新县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在不同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奉新县全县49 891户农户的平均耕地规模为6.31块/户和0.66 hm2/户,80%以上的农户为小规模经营。2)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受地形因素影响显著,两者呈负相关性关系。3)耕地承包地块数在10块以上或者耕地承包面积在1 hm2以上的农户,其耕地的分布指数都在地形位指数等级1的区域达到最大值,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加,主体地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奉新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隶属于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是一个集送电、变电、配电、检修、试验、电网调度、电能营销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供电企业,承担着奉新县城乡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的供电服务任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傅聪颖 郭熙 韩逸 江叶枫 赖昭豪
【目的】南方丘陵区由于受复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耕地自然质量与耕作条件之间耦合关系,能够为土地整治过程中确定整治重点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耕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本研究以江西省奉新县作为研究区域,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平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与耕作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①耕作条件与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耕作条件系数与田面坡度分值、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耕层质地分值、土体构型分值和砾石含量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地形部位分值、有机质含量分值、障碍层类型及距地表深度分值和土壤养分元素分值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与土壤容重分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②耕作条件与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耦合性。耕作条件系数、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耕层质地分值、土体构型分值和砾石含量分值均呈空间正相关性,且在研究区东部呈现相似集聚性,表现为低值聚集。【结论】研究为今后南方丘陵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确定整治项目重点内容,针对性改善区域耕地耕作条件和耕地自然质量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慧敏 郭熙
研究目的:构建生态视角下的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对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状况进行诊断,为促进耕地健康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生态视角,选取土壤肥力指标、耕地土壤环境污染性指标及有益性指标构建了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进行土壤肥力水平评价,采用最小因子法进行耕地有益系数评价,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耕地污染状况评价,针对未污染耕地,利用有益系数对土壤肥力分值进行修正,对受污染耕地根据污染状况进行分类诊断。研究结果:奉新县耕地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健康耕地占89.62%,5.40%的耕地因缺肥处于亚健康,4.38%的耕地因灌溉水水质受到污染不健康,0.60%的耕地因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不健康。研究结论:基于土壤肥力—环境污染—土壤有益元素的耕地健康综合诊断体系与方法,为南方典型丘陵区的耕地质量评价以及耕地保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区域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耕地健康 健康诊断 生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中沐
奉新县规范中小学收费效果明显●徐中沐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江西省奉新县自1996年秋季起把教材、作业本收费,由学校预先“按实计收”、期末结算、多退少补的作法,改为由物价、财政、教育、新华书店等几家按教学大纲,省教委规定的必要书目,一、二类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华英
奉新县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王华英为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奉新县出台了《奉新县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于199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运转。一、行政、事业单位(含财政差拨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7月1日开始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职工个人部分按月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秋志 黄培依 陈笛 朱丹
人口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数据精度和质量的提升,基于公里网格统计单元宏观分析该问题已具可行性。论文以公里网格为统计单元,结合WorldPop数据集和SRTMGL1数据集,分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在地形因子(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人口空间化数据集、DEM数据源以及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数量分布呈现强烈且持续小幅增强的低地形指向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分布半数平衡点在2000年分别为95.6 m、50.7 m和3.01°,到2020年下降至77.0 m、46.8 m和2.88°。(2)相对土地面积分布,人口数量分布呈现范围稳定且强度持续小幅增大的低地形优势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主体优势分布上界分别较稳定地位于520 m、137 m和6.84°附近,人口主体优势率分别上升了0.011、0.026和0.038。(3)除DEM数据源差异对人口数量的起伏度分布和坡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项数据差异并未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可为宏观理解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供新的基础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庞慧焕 印春生 田壮 崔曲 方淑波
如何量化城市中土壤Pb的空间分布是城市土壤P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景观格局指数、人口和经济指标、交通流量和道路密度等为变量,采用景观变量空间插值、滑动窗口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解析沿城市化梯度上土壤Pb的分布。结果表明,土壤Pb不仅受交通流量的影响,也与景观格局指数所反映的城市化过程有关。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景观形状指数(LSI)和道路密度(RD)可以解释69%土壤铅的空间变化,景观形状指数(LSI)和道路密度(RD)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56%、13%。说明景观破碎度、复杂性越高,道路密度越高,土壤Pb的浓度值越高。研究证明梯度分析法和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解释城市化扩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卫华
奉新县出台饮食业价格管理办法●余卫华为进一步规范饮食业的市场价格行为,防止少数经营者利用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利益,奉新县出台了《奉新县饮食业价格管理办法》,并由县物价局制定了饮食业等级毛利率,从而规范了饮食业的价格行为,有利于监督部门的管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尚延超
耕地作为国家发展和农民生存之本,探讨耕地等别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对比2010年和2015年全国耕地等别数据,得到结果:(1)2015年较2010年,耕地质量有所提升,其中1等地占比增加最多,增长1.91%。(2)2015年优等地面积5 960.63万亩,占比2.94%;高等地面积53 768.98万亩,占比26.53%;中等地面积107 077.80万亩,占比52.84%;低等地面积35 838.73万亩,占比17.69%。(3)2015年全国16个省份耕地平均等别值低于全国平均值(2010年为9.8),15个省份大于全国平均值,说明耕地质量有所好转。(4)分区结果显示,2015年中部地区耕地等别平均值为7.89,为最高地区;东部地区为8.19,位居第二;东北地区为11.25,位居第三;西部地区为11.33,位居第四。因此,后续应借助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地条件,为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保驾护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肃 诺敏
技术外溢具有梯度分布特征,总是从技术效率高的地区指向技术效率低的地区,按照技术效率差距最小的方式进行转移。基于此,产业转移也具有梯度分布的特征。研究县域尺度上承接产业转移梯度分布,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有效前沿模型,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可将吉林省县级区域按照产业承接地的梯度分布划分为五类地区。根据不同类别地区的不同技术效率特征,应采取不同的产业转移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静 常庆瑞
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陕西省陇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形因子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位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98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7.68mg/kg,有效磷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10.26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为157.95mg/kg。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与速效钾、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有效磷、碱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光进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增祥
该文在 90年代初至 90年代末期TM遥感图像获取的全国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基础上 ,提取新开垦耕地资源数据。利用ARC INFO的迭加功能将其与自然区划的地貌单元数据、坡度数据、降雨量数据及温度带数据迭加 ,分析了新开垦耕地资源的地理单元分布、坡度条件及水热条件。研究表明 ,新开垦耕地资源以草地、林地为主 ,主要位于东北平原及内蒙古草原地区。从降水条件来看 ,主要分布在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区 ;从热量条件来看 ,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和暖温带。耕地资源有向东北、西北偏移的趋势。在新开垦耕地中 ,同样存在坡耕地甚至陡坡耕地的问题 ,应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洪斌 吴克宁 赵华甫 夏敏峰 刘巧芹
从不同空间尺度识别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等别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适合区域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对策及耕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中部6省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和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分省卷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将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通过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应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数据处理,探讨耕地等别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数量结构分布特征,分析了省际之间、土地利用区、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及区域资源本底要素即耕作制度与耕地类型之间的耕地等别特征与平均等别状况。研究表明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分布在1~15等,其中以6-10等为主;在省际之间对比分析发现湖北、湖南和江西的耕地等别较高,集中在5~8等;从土地利用区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