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1)
- 2023(9004)
- 2022(7596)
- 2021(7223)
- 2020(5855)
- 2019(13228)
- 2018(13205)
- 2017(24562)
- 2016(13425)
- 2015(14645)
- 2014(14759)
- 2013(14097)
- 2012(13249)
- 2011(11887)
- 2010(12448)
- 2009(11472)
- 2008(11292)
- 2007(10630)
- 2006(9477)
- 2005(8552)
- 学科
- 管理(45537)
- 业(44812)
- 济(44014)
- 经济(43947)
- 企(39242)
- 企业(39242)
- 技术(16944)
- 中国(15483)
- 农(15038)
- 财(13655)
- 制(13193)
- 方法(13162)
- 策(12851)
- 业经(12595)
- 技术管理(12117)
- 地方(10835)
- 银(10586)
- 银行(10563)
- 行(10249)
- 数学(10030)
- 理论(9982)
- 数学方法(9822)
- 农业(9645)
- 体(9609)
- 融(9596)
- 金融(9589)
- 学(9486)
- 划(9069)
- 贸(8505)
- 贸易(8497)
- 机构
- 学院(184244)
- 大学(180801)
- 济(73812)
- 管理(72019)
- 经济(71970)
- 研究(64668)
- 理学(60632)
- 理学院(59965)
- 管理学(59133)
- 管理学院(58719)
- 中国(50209)
- 京(38503)
- 科学(37293)
- 财(37119)
- 所(32125)
- 江(31041)
- 中心(29620)
- 研究所(28734)
- 农(28675)
- 财经(27532)
- 范(25115)
- 师范(24863)
- 经(24791)
- 北京(24455)
- 州(24295)
- 院(24200)
- 业大(24129)
- 技术(22168)
- 农业(22132)
- 经济学(20542)
- 基金
- 项目(116553)
- 科学(92458)
- 研究(91398)
- 基金(81418)
- 家(70221)
- 国家(69529)
- 科学基金(59616)
- 社会(56257)
- 社会科(53186)
- 社会科学(53178)
- 省(47968)
- 教育(42690)
- 基金项目(41992)
- 划(39864)
- 编号(38298)
- 自然(36755)
- 自然科(35951)
- 自然科学(35939)
- 自然科学基金(35356)
- 成果(33318)
- 资助(32216)
- 创(30033)
- 课题(28604)
- 创新(26963)
- 发(26262)
- 重点(26223)
- 部(25340)
- 项目编号(23705)
- 性(23543)
- 年(23271)
共检索到297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荣见
文章首先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开发机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研发经费投入上探索了奇瑞公司自主创新体系;其次探析了奇瑞公司基于内部创新、协作创新、融合创新、自主学习和创新培育之间有效组合的自主创新策略;最后给出奇瑞公司独特的自主创新体系与策略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葛宝山 贾宝强 柳燕 王百明 黄金瑞 苗青
本文通过回顾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从1997年成立至今的艰苦创业历程,从创业研究的视角,基于Timmons创业过程模型,分析了奇瑞在其实施自主创新过程中是如何协调、整合市场机会、创业团队,以及资源等关键要素的。指出,国内企业要成功地实施自主创新策略,应该借鉴成功的创业模式。
关键词:
奇瑞汽车 自主创新 创业过程 公司创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在借鉴国内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从建设创新文化体系、培育区域协同创新、强化创新要素等方面推进山西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议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名子 丁堃
1997年3月,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12月,首台轿车下线;2001年10月,向叙利亚出口第一批轿车;2002年底,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2003年8月,成功完成产品线布局;2004年4月,与全球23个国家签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文汉
"十二五"时期,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瑞典和德国两国政府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及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支持自主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策动因 国际比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志扬 陆宇明 韦昌联 覃泽林 于平福 杨景峰
在分析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结构功能、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战略构想。并就构建中国农业科技广西创新中心、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创新体系内容进行重点阐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决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甚至承担很大的风险。现在我们很多产业尽管经济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但技术一直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明显缺少底气,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桎梏。因此,肩负起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命,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核心竞争力 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锡友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第四生产大国。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原创能力不强,迫切需要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因此,迅速提升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机床工具企业当务之急。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自主创新 能力 提升 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德余
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关键作用。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环境是以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辉
本文在对美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和规律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七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体系 交通科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晓鹏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启示 模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哲 杨洋 胡志坚
过去几十年,中美两国科技经贸合作共同塑造了“中—美创新体系”。中美创新体系正在经历从“互补型”转向“竞争型”,甚至在部分领域出现“斗争型”倾向。这种转型既有技术革命、数字化转型和地缘政治导致的不稳定“分离”,也有科技发展规律、世界经济结构、市场机制和全球挑战等催生的“双赢”与合作的稳定因素。从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周期看,中美创新体系内部围绕科技创新而产生的制度冲突、调整、适应仍将持续。保持中美创新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创新发展。对此,双方应着眼长远,坚持开放、合作、包容等原则,从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创新资源开放等方面共同促进体系良性发展。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中美科技关系 国际科技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源
美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全国合作研究与生产法》《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等多部法律。2017年6月1日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的《创新与竞争力法案》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的集大成者,该法案在基础研究、行政减负、STEM教育、公民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创设了一系列新制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应借鉴美国经验,遵循以法治引领创新体系建设的立法思路,构建以"研发-转化"保障为核心,覆盖人才、金融、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激励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引领和保障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庞鑫培 陈微微 翁杰
就业形势严峻,这是世界性难题。推进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大学生创业,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