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8)
- 2023(5802)
- 2022(5299)
- 2021(4814)
- 2020(4429)
- 2019(10640)
- 2018(10560)
- 2017(20441)
- 2016(11761)
- 2015(13569)
- 2014(13993)
- 2013(14305)
- 2012(13426)
- 2011(12274)
- 2010(12453)
- 2009(11833)
- 2008(12057)
- 2007(11182)
- 2006(9584)
- 2005(8446)
- 学科
- 济(51073)
- 经济(51032)
- 管理(32433)
- 业(30000)
- 方法(26915)
- 数学(24218)
- 数学方法(23964)
- 企(23882)
- 企业(23882)
- 农(13665)
- 学(12306)
- 财(11935)
- 中国(11592)
- 地方(10706)
- 和(9633)
- 业经(9109)
- 农业(9087)
- 贸(8828)
- 贸易(8827)
- 易(8499)
- 制(8345)
- 环境(8256)
- 资源(7810)
- 务(7403)
- 财务(7381)
- 财务管理(7355)
- 理论(7172)
- 企业财务(6902)
- 银(6602)
- 银行(6565)
- 机构
- 大学(179535)
- 学院(177385)
- 济(69385)
- 经济(67729)
- 管理(67359)
- 研究(62639)
- 理学(57582)
- 理学院(56901)
- 管理学(55827)
- 管理学院(55502)
- 中国(46534)
- 科学(43079)
- 京(38962)
- 农(37930)
- 所(34599)
- 研究所(31958)
- 业大(31446)
- 农业(30487)
- 财(30452)
- 中心(29018)
- 江(27906)
- 北京(24540)
- 财经(24527)
- 范(23677)
- 师范(23361)
- 院(22391)
- 经(22092)
- 州(21994)
- 经济学(20782)
- 省(20530)
- 基金
- 项目(119417)
- 科学(90485)
- 基金(83206)
- 研究(82527)
- 家(74693)
- 国家(74090)
- 科学基金(60690)
- 社会(49087)
- 省(48440)
- 社会科(46417)
- 社会科学(46393)
- 基金项目(44436)
- 划(41096)
- 自然(40924)
- 自然科(39766)
- 自然科学(39746)
- 自然科学基金(38997)
- 教育(37743)
- 资助(35408)
- 编号(34103)
- 成果(27873)
- 重点(27683)
- 发(26289)
- 部(26202)
- 计划(24553)
- 创(23733)
- 科研(23716)
- 课题(23649)
- 科技(22784)
- 创新(22343)
共检索到257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雷 刘小金 李小飞 方小英 徐大平 郑卓江
【目的】奇楠沉香是白木香中的易结香品系,不同品系的奇楠沉香对同一地区的环境适应性不同。为了解26个奇楠沉香品系在广东潮州地区的生长情况,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系。【方法】以26个奇楠沉香品系为研究材料,调查种植1年后试验林的生长性状和光合生理特征,分析不同品系间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长势优良的品系。【结果】不同奇楠沉香品系之间的保存率、苗高、地径、冠幅以及气体交换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保存率的变化范围为44.4%~92.2%,保存率最高的是Diao YW,最低的是Xiang SYH;苗高的变化范围为103~174 cm,地径的变化范围为18.5~36.1 mm,冠幅的变化范围为43~94 cm,苗高、地径和冠幅最大的都是Jin SY,最小的都是Bo LZ。相关性分析显示地径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P <0.05),冠幅与保存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聚类分析将26个参试品系分为3类,第2类长势最好,保存率和苗高分别在83.3%和144 cm以上,包括Diao YW、Lan BS、Jin SZ、Jin SY和Xiang J;第3类长势最差,保存率和苗高分别低于64%和130 cm,包括Xiang SYH、Xi GY、You YZ、Hong GJY和Bo LZ;第1类长势居中,保存率和苗高介于第2类和第3类之间。【结论】26个奇楠沉香品系中的Diao YW、Lan BS、Jin SZ、Jin SY和Xiang J生长速度快且保存率高,适宜在潮州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奇楠沉香 生长分析 资源评价 种质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泽坤 陈媛 晏婷婷 李改云
【目的】比较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分泌物分布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分析2种沉香燃香烟气抑菌效果,为奇楠沉香的品质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批次奇楠沉香和9批次刀砍法普通沉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切片法比较2种沉香分泌物分布,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2种沉香分泌物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探究2种沉香线香燃烧后的烟气成分,并基于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评价燃香烟气成分对空气中自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分泌物主要分布在内含韧皮部和木射线薄壁细胞,奇楠沉香中2种结构的组织比量大于普通沉香。奇楠沉香分泌物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沉香,2种沉香分泌物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奇楠沉香分泌物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低于普通沉香,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于普通沉香。奇楠沉香分泌物中色酮类化合物以2-(2-苯乙基)色酮和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为主,二者相对含量之和达77.3%,普通沉香仅1.5%。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线香燃烧后的烟气成分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及色酮类化合物,与分泌物主要化学成分相比,烟气成分含有大量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分泌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分泌物裂解产物和木材裂解产物。2种沉香燃香烟气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杀灭率达99%以上,但奇楠沉香燃香烟气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抑制效果略优于普通沉香。【结论】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分泌物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二者由不同化学类型白木香结香产生,奇楠沉香具有丰富的2-(2-苯乙基)色酮和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由其制备的线香燃烧后烟气抑菌效果略优于普通沉香。
关键词:
奇楠沉香 普通沉香 分泌物特性 抑菌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阳 曾炳山 裘珍飞 刘英 范春节
越南奇楠沉香AquilAriA crAssnA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试验以越南奇楠沉香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AA的浓度变化、固化剂的种类、活性炭的含量对奇楠沉香组培苗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无性系对nAA的反应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大量元素+1/2Ms微量元素+nAA(0.05~0.2 Mg/l),诱导越南奇楠沉香组培苗生根的最佳nAA的浓度随无性系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越南奇楠沉香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涛 董玉峰 王振猛 张鹏远 王卫东 荀守华 秦光华 姜岳忠
为研究44份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鲁豫地区的44份楸树优良种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从44份楸树种质中共扩增出1 08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NPB)1 043条,多态性比率(PPB)达到95.60%。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35.88条带和130.38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平均基因多样性(H)、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I)分别为1.321 0、0.200 3和0.320 4,且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261条特异性条带,表明楸树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和进行UPGMA聚类分析得出,各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02 2~0.791 9间,平均为0.652 7。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65为界44份楸树种质可划分为5组,其中第1组包括15个山东种质和2个河南种质;第2组包括18个山东种质和3个河南种质;第3组包括3河南种质;第4组包括1个河南种质;第5组包括2个河南种质。这表明不同地理生态条件造就了各种质材料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综上,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的揭示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可为楸树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别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燕丽萍 吴德军 王因花 刘翠兰 王开芳 吴红 任飞 李庆华
为了探讨白蜡属植物种间、品种间亲缘关系以及同品种不同区域间的基因型差异,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8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对90个白蜡种质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1 63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 399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8%,平均有效等位Ne基因数为1.258 8,Nei’s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71 7;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为0.286 9,表明白蜡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软件的DICE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蜡属植物种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绒毛白蜡及新品种(鲁蜡1号-鲁蜡4号)、美国紅梣及新品种(鲁蜡5号、鲁蜡6号)、美国白蜡及新品种(红叶白蜡、秋紫白蜡、秋火白蜡和秋欢白蜡)聚为一类;秦岭梣、庐山白蜡、花曲柳、中国白蜡、和窄叶白蜡聚为一类;不同之处在于花具花萼的象蜡树和对节白蜡与花无花萼的欧洲白蜡、水曲柳、新疆小叶白蜡和狭叶白蜡聚类为一类,象蜡树和水曲柳的亲缘关系较近,对节白蜡和象蜡树的起源与分类学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说明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揭示白蜡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为种的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白蜡属 优良种质 亲缘关系 AFL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华明 梁坤南 周再知 杨伟
对采自广东省电白县的土沉香分创伤组和结香组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通过rDNA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鉴定其为10个种。从创伤组来看,创伤短期之内,其真菌种类出现了增多的现象,这一阶段是始结香的前期,大量的致病菌的侵染可能导致结香的发生,创伤结香过程与致病菌有着必然联系。从结香组来看,未结香、始结香和已结香部分的真菌种类则依次减少,始结香部分和已结香部分的的真菌多数相同,包括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再育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哈茨木霉Hypocrea lixii,这些真菌能促进沉香的形成。
关键词:
土沉香 真菌 分子鉴定 ITS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涛 邱勇斌 沈汉 郑成忠 张振 王文月 金国庆 周志春
【目的】探究柏木无性系和家系的早期生长和固碳潜力,为速生高固碳柏木优良品系选择及其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营建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9年生无性系和家系试验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变异规律,解析各器官生物量和含碳量的分配差异,构建含碳量异速生长方程,并对其固碳潜力进行分析和估测。【结果】柏木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出家系水平47.81%、28.39%和120.83%;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无论家系还是无性系水平,胸径和树高均与生物量、含碳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含碳率无显著线性关系。柏木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最高,含碳量占比最大,而叶的含碳率最高;无性系主要是以牺牲粗根的生物量分配(较家系低3.45%)、增加树枝生物量(较家系高5.55%)和细根生物量(较家系高1.34%)来维持生长优势。以树高、胸径和枝下高为自变量,拟合的含碳量移速生长方程(lnTBS=k_0+k_1lnD+k_2lnH+k_3lnUBH)预测效果最好(除无性系树根含碳量外),将枝下高作为自变量包含在模型中可提高估算精度。按照20%入选率,估算无性系试验林含碳量的遗传增益达51.48%,家系试验林为16.14%,结合材积性状筛选出速生、固碳兼优的无性系和家系各6个。【结论】柏木无性系生长优势明显,相比家系具有更高的固碳能力。在生长早期,考虑将枝下高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构建含碳量异速生长方程,有助于提高植株含碳量估算精度,结合生长性状可筛选出速生、含碳量高的无性系和家系,提高柏木固碳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开彬 祝文娟 潘文 何紫迪 朱报著 Nguyen Duy Kien 黄少伟
【目的】在我国野生土沉香被大量被采伐,种质资源越来越少,甚至面临消失的情况下,为了利用与保护野生土沉香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其种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基于我国11个土沉香种源群体和越南2个土沉香种源群体的SRAP结果,应用POPGEN32软件对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计算。【结果】各群体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71 5~0.539 4,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49 1~0.483 7,多态位点百分比的变化范围为42.03%~76.81%。运用GenAlex 6.4软件对土沉香13个群体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结果显示有30%的遗传变异来自土沉香群体间,70%的遗传变异来自土沉香群体内。【结论】13个土沉香种源有中度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野生土沉香种质资源正日渐稀少,应该加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士泉 南亚宁
对不同区域沉香和龙眼的土壤有机质及全量氮磷钾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全量磷钾含量差异显著(P<0.05)。海口市不同区域的沉香土壤有机质及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全量氮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澄迈县不同区域的龙眼土壤有机质及全磷量差异极显著,全氮和全钾差异不显著。从整体的分析结果可知,龙眼土壤的有机质及全量氮磷钾含量均高于沉香土壤的含量。
关键词:
沉香 龙眼 土壤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常健 孙佳成 武妍妍 张国庆 樊清波 陈卫东 任菲 严冬辉 江泽平 史胜青
[目的]通过等级评分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优良种质,为板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和选育提供借鉴。[方法]在燕山北部山区收集板栗农家种和优良单株种质63个,以燕山早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种质种子的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且利用等级评价法和因子评价法综合求出各种质品质评价的排名。[结果]在63个种质中,单果鲜质量QX63的最大,为13.6 g,QX59的最小,为6.5 g,平均值8.7 g;含水量QX61的最大,为50.7%,QX38的最小,为37.6%,平均值为42.9%;可溶性糖QX6的最大,为17.1%,QX53的最小,为4.8%,平均值9.8%;淀粉含量QX62的最大,为58.6%,QX5的最小,为17.4%,平均值为34.3%;可溶性蛋白QX39的最大,为1.1%,QX52的最小,为0.16%,平均值0.56%。品质综合评价前20名依次为QX42、QX34、QX8、QX43、QX7、QX6、QX41、QX35、QX55、QX22、QX61、QX2、QX4、QX30、QX52、QX40、QX11、QX5、QX49、QX58。[结论]不同板栗种质之间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品质指标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QX42可以作为早熟种质,并且为最优种质;QX34(第2)、QX35(第8)可作为晚熟种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光 郭淑红 徐大平 张宁南
【目的】为了筛选出一种高效促进土沉香结香,还能保障土沉香树体生长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物(茉莉酸甲酯、脱落酸、6-苄基嘌呤、乙烯利)(T1组)、无机盐混合物(氯化钠、氯化亚铁、亚硫酸氢钠)(T2组)及真菌(黑绿木霉、腐皮镰孢、葡萄座腔菌、龙眼焦腐病菌)(T3组)共3类12种处理进行人工滴注处理8年生土沉香,探讨不同处理对土沉香生长(胸径、树高和冠幅)和结香(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香面积、结香长度)的影响。【结果】在生长方面,所有处理均对土沉香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且对树高和冠幅生长无显著影响。其中,T1组各物质质量浓度为1、0.01、0.50和0.05 mg·g~(-1)(处理3),T2组为3、20、10 mg·g~(-1)(7号处理)和葡萄座腔菌(11号处理)对土沉香胸径影响最小。在结香方面,T1组各物质质量浓度为0.50、1、0.05、1(2号处理)和T2组为1、2.5、5 mg·g~(-1)(6号处理)以及T3组的腐皮镰孢(10号处理),土沉香结香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提高。同时,6和10号处理的结香面积和结香长度值为各组中最大。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沉香生长和结香指标在各处理条件下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加权分析发现,6和10号处理综合得分位居第1、2位,不仅有效诱导了土沉香结香,对其生长也影响较小。【结论】12种人工诱导土沉香结香的方法可以促进树体结香,但会减缓树体的生长,所以结香是树体生长和防御相权衡的结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隆晨 丁洪昌 严兴洪
从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绿色突变体和红色突变体种内杂交产生的F_1叶状体中,分离出新品系LC-14。该品系的F_1叶状体在生长速度和品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条斑紫菜野生型栽培品系(WT)。日龄70 d的叶状体平均长度和湿重,LC-14品系分别为106.53 cm和3.07 g,分别是WT品系的4.39和10.27倍。培养至第55天,LC-14品系的3种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9.85 mg/g、52.09 mg/g和23.26 mg/g,分别比WT品系提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悦 严兴洪 刘长军
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从象山湾采集回来的坛紫菜叶状体的体细胞再生群体中筛选出细长型生长快的叶状体,再次进行体细胞克隆,从它的体细胞再生体中再次选育出生长最快的叶状体,依此法连续筛选3次,最后获得一个快速生长的优良品系(XS-1),其F1代的叶状体在生长速度、成熟期、3种主要光合色素含量等方面明显优于野生型品系(wt)。在相同条件下培养80d,XS-1品系的F1代叶状体平均体长达128.8cm,是wt品系的10.45倍;XS-1品系的F1叶状体群体的成熟高峰出现时间比wt品系推迟20d;在波长350~750nm之间,两个品系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中均出现5个吸收峰,但XS-1品系的各峰峰值均远高于w...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锦 刘孟军
outstanding clones of Zanhuangdazao and Zanxindazao were studied using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technique. This study aimed at finding out the molecular fingerprints of some related cultivars and clones. 16 10 mer primers selected from 80 ones were used for RAPD analysis. Of the tota...
关键词:
赞皇大枣 赞新大枣 优良品系 RAP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长青 严兴洪 黄林彬 刘长军
以人工选育的坛紫菜优良品种"申福1号"(SF-1)、优良品系"申福2号"(SF-2)和野生型品系(WT)为材料,通过室内培养与海区中试,对SF-2的优良特性和生产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与WT相比,SF-2的叶状体在生长速率、藻胆蛋白含量、藻体厚度及产量上均存在十分显著的优势。在相同的室内培养条件下,SF-2叶状体的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WT,培养至90 d时,其平均长度为(391.6±47.37)cm,是WT的10倍。3个品系(种)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在350~750 nm范围内均存在5个明显的吸收峰,SF-1与SF-2之间的各峰值差别较小,但均明显高于WT。SF-2叶状体的藻胆蛋白(P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