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6)
- 2023(15820)
- 2022(13551)
- 2021(12466)
- 2020(10594)
- 2019(24082)
- 2018(23655)
- 2017(44856)
- 2016(24741)
- 2015(27633)
- 2014(27403)
- 2013(27254)
- 2012(25437)
- 2011(23270)
- 2010(23219)
- 2009(21306)
- 2008(20771)
- 2007(18223)
- 2006(16224)
- 2005(14240)
- 学科
- 济(112385)
- 经济(112267)
- 管理(67722)
- 业(62434)
- 企(51145)
- 企业(51145)
- 方法(46304)
- 数学(40066)
- 数学方法(39612)
- 学(30081)
- 农(25977)
- 中国(25821)
- 地方(24173)
- 财(23064)
- 业经(22731)
- 农业(17829)
- 贸(17801)
- 贸易(17792)
- 易(17176)
- 制(17071)
- 理论(16771)
- 环境(16554)
- 和(16449)
- 技术(14760)
- 地方经济(14748)
- 融(14395)
- 金融(14391)
- 银(14110)
- 银行(14023)
- 务(13886)
- 机构
- 大学(368450)
- 学院(363091)
- 济(145439)
- 经济(142419)
- 管理(136906)
- 研究(132741)
- 理学(119019)
- 理学院(117538)
- 管理学(115164)
- 管理学院(114549)
- 中国(94187)
- 科学(88389)
- 京(79281)
- 农(72845)
- 所(70373)
- 研究所(65102)
- 业大(62620)
- 财(62571)
- 农业(58035)
- 中心(57280)
- 江(52972)
- 财经(50901)
- 北京(49917)
- 范(48175)
- 院(47639)
- 师范(47491)
- 经(46250)
- 经济学(44194)
- 州(42404)
- 科学院(40546)
- 基金
- 项目(253740)
- 科学(196454)
- 基金(183576)
- 研究(174559)
- 家(165476)
- 国家(164175)
- 科学基金(137211)
- 社会(108734)
- 社会科(102860)
- 社会科学(102829)
- 省(99208)
- 基金项目(97484)
- 自然(93174)
- 自然科(90905)
- 自然科学(90873)
- 自然科学基金(89254)
- 划(85210)
- 教育(79051)
- 资助(75848)
- 编号(68287)
- 重点(57988)
- 成果(55093)
- 发(54703)
- 部(54611)
- 创(52230)
- 计划(50334)
- 科研(49535)
- 创新(48900)
- 课题(48016)
- 大学(45924)
- 期刊
- 济(161404)
- 经济(161404)
- 研究(105750)
- 学报(73043)
- 中国(65745)
- 农(65351)
- 科学(63087)
- 大学(52483)
- 学学(49938)
- 管理(49795)
- 财(45303)
- 农业(44967)
- 教育(35367)
- 技术(28877)
- 融(27200)
- 金融(27200)
- 经济研究(26866)
- 财经(25336)
- 业经(24455)
- 业(23617)
- 经(21727)
- 问题(20796)
- 业大(19875)
- 版(19167)
- 科技(18942)
- 图书(18269)
- 技术经济(18240)
- 理论(16618)
- 林业(16112)
- 农业大学(16030)
共检索到528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李天林 单芹丽 张云 吴迪
【目的】研究云南麦田虉草属2种外来入侵杂草奇异虉草Phalarisparadoxa L.和小子虉草Phalarisminor Retz.的生物学特性、对小麦的竞争性与危害性以及经济阈值,为了解和防控两种外来入侵杂草奠定基础。【方法】温室条件下,以小麦云选2号作为参照和受体植物,采用密度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比较奇异虉草、小子虉草和云选2号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分析两种杂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效应、产量性状影响以及经济阈值。【结果】营养生长阶段云选2号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以及生长发育速度均显著大于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而生殖生长阶段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生长发育速度则快于云选2号,但三者的生育期却无较...
关键词:
奇异虉草 小子虉草 竞争效应 经济阈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守辉 曹坳程 朱文达 张朝贤 董文忠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空心莲子草密度下大蒜各生长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蒜在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干扰下,株高、鳞茎数、根数、田间透光率、蒜薹及蒜瓣产量均随空心莲子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空心莲子草与大蒜产量损失间的关系(y=6.039lnx+0.977,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体文
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小麦白粉病的中短期(60~90天)预报模型,经15年次实际调查数据检验,拟合率达99%以上。采用协方差分析求得了不同病情指数与小麦产量损失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据此方程求出不同产量水平下防治经济阈值,经大面积示范,验证其切实可行。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经济阈值 预报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嘉彦 刘元荣 李凤敏 王健康
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密度越高,干重越大,对小麦产量损失越大.作者于1990年和1991年进行了硬草与稻茬冬小麦共生的田间试验及电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硬草密度、干重、密重积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均呈幂函数关系,回归方程依次为:硬草密度与小麦千粒重、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及产量损失率间的回归关系分别为:
关键词:
硬草 小麦 产量损失 生态经济阈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全江 程玉臣 赵存才 李子钦 张力军 赵文先
通过对小麦田主要杂草藜、野燕麦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及防治中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初步研究 ,建立了藜、野燕麦不同密度与小麦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小麦产量损失率间的函数关系式 ,明确了藜、野燕麦不同密度对构成小麦产量各因素影响作用 ,制定出适合当地杂草藜和野燕麦的生态经济阈值 ,即田间藜密度达到 1 4 5~ 1 83株 /m2 时 ,野燕麦密度达 7 15~ 8 60株 /m2 时 ,分别使用 72 % 2 ,4 D丁酯乳油和 10 %骠马乳油进行化学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涵 蒙立颖 姚盟 宋喜悦
为明确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染色体组成及雄性败育特点,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是否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另外,为揭示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败育发生的时期和败育的细胞学机理,以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Ju87B1-706A)和其同型保持系(706B)为供试材料,采用I2-K染色、醋酸洋红染色、DAPI染色和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药形态特征及小孢子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Ju87B1-706A具有黑麦1RS的特异扩增条带(1 500BP),但缺少1BS的特异扩增条带(220BP),与其在A-PAGE结果的ω区...
关键词:
小麦 牡山羊草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栗茂腾 蔡得田 黄利民 马平福
对小麦 (Triticumaestivum)和无融合生殖小麦草 (Elymusrectisetus)的杂种后代 (BC2 F2 )生物学特性和根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 ,BC2 F2 的生物学特性处于小麦和小麦草之间 ,但更趋向于小麦 ,这是由于杂交后代经 2次回交所致。根尖染色体检查发现 ,BC2 F2 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 1个很大的变异范围 ,从 2 9条到 6 9条不等 ,但大部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42条。杂种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一方面与远缘杂交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与无融合生殖具有一定的联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尚 张纪利 李保同 汤丽梅
【目的】千金子是直播稻田的恶性杂草,严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降低水稻产量。研究直播稻田千金子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为制定稻田千金子的防治指标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法研究不同密度千金子(0、1、3、6、9、12、15、18和21株/m2)对直播中稻和双季早、晚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模型拟合法研究不同密度千金子与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其损失率间的函数关系,依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公式推导不同类型稻田千金子的防治经济阈值。【结果】直播水稻在千金子的竞争干扰下,植株的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随千金子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无千金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饶娜 董立尧 张宏军
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研究了小麦田菵草的发生动态及其与小麦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菵草在小麦播后第18周开始进入株高、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小麦推迟3周。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菵草密度(X)之间符合二次曲线方程Y=-0.027X2+2.409X+1.574(r2=0.957)。
关键词:
菵草 小麦 发生动态 竞争关系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英 张明会 刘志恒 于海滨 王东来
于辽宁省抚顺市栽培的草莓品种的茎上分离得到一种炭疽病菌。针对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其有性形态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炭疽病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病原菌在PS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PSA培养基最适于病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25℃,适宜pH值为4~6;光照可促进产孢,而全黑暗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果糖最好,纤维素最差;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好,尿素最差;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低于5℃不能萌发;萌发最适pH值为5~7,高于10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
关键词:
草莓 胶孢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倪建福 欧巧明 令利军 王亚馥 邢更妹 李杉 崔凯荣 武光禄
本研究将高梁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感病品种甘麦8号,D2代出现了2株对条锈病免疫的变异株;D5代有9个株系抗条锈性已经稳定,用混合菌和分生理小种鉴定,对条中29、30、洛13 、水14、水14中梁17—s、HY3、条中31号表现免疫,通过侵染型基因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新品系89144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在原受体甘麦8号接种条锈菌后SA含量也有升高,但并不伴随有CAT活性下降和SOD活性升高以及H2O2含量的升高,推测SA为CAT过氧化活性提供一个电子的过程中SA的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并且与CAT的时序调节相配合,据SA结合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动态,推测SA信号传导途径的上游应该还有一...
关键词:
春小麦 抗条锈新品系 生理生化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珍珍 李明贵 郭亚楠 印象初 张帆 许永玉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楠 齐志鸿 毛仁俊 刘峰华 刘岩 韩蕊莲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夏枯草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为夏枯草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夏枯草种子和地面种子(对照)为材料,在夏枯草发育过程中观测记录表型生长指标;在夏枯草收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干燥果穗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分析航天诱变对夏枯草的影响。【结果】搭载组(SP)夏枯草的株高、主茎粗、分枝粗、果穗粗度、果穗长度、果穗数、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表型指标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分枝粗、果穗数、果穗粗度、果穗长度、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搭载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通过DEAE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S 2 0 0凝胶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 ,对病毒诱生的草鱼血清干扰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纯化的草鱼干扰素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单一组份 ,分子量为 38kD ,等电点为 5 .2 5 ,过碘酸 Schiff试剂反应表现为典型的糖蛋白染色特征。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草鱼干扰素具有 1 0 0 0 0 0g(2h)离心不沉降、耐热、在pH2 - 1 0范围内活性稳定、抗核酸酶 ,但对胰蛋白酶、糖苷酶和糖氧化剂NaIO4 敏感等性质 ,在鱼类细胞中具有抑制不同病毒的能力 ,但在人、哺乳类、...
关键词:
草鱼 干扰素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晓艳 呼天明 李敏 杨青川
研究了野牛草的花器官形态、开花习性、雌株的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栽培措施对其种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牛草雌、雄株的花器官在外部形态上差异较大,开花习性不同,但花期基本相遇;雌株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10 h内最强,24 h后逐渐减弱;在雄株盛花初期的上午进行人工套袋授粉,能够获得产量和质量较高的种子;野牛草施肥和灌水应在雌株抽穗前期及抽穗期进行,不宜在盛花期进行。
关键词:
野牛草 有性繁殖 种子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