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1)
2023(7926)
2022(6595)
2021(6277)
2020(5260)
2019(11874)
2018(11846)
2017(23225)
2016(12584)
2015(14575)
2014(14531)
2013(14449)
2012(14026)
2011(12551)
2010(13418)
2009(13170)
2008(12695)
2007(11692)
2006(10797)
2005(10061)
作者
(37474)
(30845)
(30533)
(29386)
(19801)
(14699)
(14248)
(11806)
(11748)
(11463)
(10487)
(10482)
(9962)
(9812)
(9694)
(9648)
(9196)
(9039)
(9028)
(8912)
(8123)
(7656)
(7518)
(7093)
(7051)
(7046)
(6993)
(6958)
(6370)
(6294)
学科
(46931)
经济(46866)
管理(34098)
(33843)
(27476)
企业(27476)
(27080)
银行(27059)
(26992)
金融(26991)
(26213)
中国(23831)
方法(19788)
(17529)
数学(17161)
数学方法(16901)
(15824)
(14359)
中国金融(11274)
业经(11157)
(10611)
贸易(10593)
(10391)
(10329)
(10164)
财务(10138)
财务管理(10111)
理论(10019)
地方(9978)
(9812)
机构
大学(184444)
学院(182970)
(73738)
经济(71851)
管理(63039)
研究(62960)
中国(58963)
理学(52167)
理学院(51517)
管理学(50477)
管理学院(50139)
(40491)
(40130)
科学(36512)
(32671)
中心(31582)
财经(31121)
(29767)
(29636)
研究所(29012)
(28021)
北京(26340)
(24831)
(24660)
(24467)
师范(24382)
业大(23938)
经济学(23880)
银行(23547)
农业(23330)
基金
项目(106525)
科学(81640)
研究(80956)
基金(75020)
(64518)
国家(63923)
科学基金(53052)
社会(49238)
社会科(46551)
社会科学(46534)
(41189)
基金项目(38764)
教育(38436)
(34956)
编号(34363)
自然(32266)
资助(32012)
自然科(31480)
自然科学(31465)
自然科学基金(30882)
成果(30806)
课题(24521)
重点(24442)
(24138)
(23069)
(22042)
(21874)
项目编号(21177)
教育部(20832)
创新(20686)
期刊
(86344)
经济(86344)
研究(61536)
中国(41205)
(39600)
金融(39600)
(31062)
学报(28332)
(28087)
科学(25232)
管理(24866)
教育(24758)
大学(22031)
学学(20445)
农业(17881)
技术(16332)
财经(16241)
(13919)
经济研究(13587)
业经(12999)
问题(11744)
理论(11495)
(11105)
国际(10427)
实践(10414)
(10414)
图书(9584)
(8854)
(8623)
统计(8352)
共检索到30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海挺  
文章首先阐述了夹层融资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夹层融资本质上是由于债务人在自有资产担保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创设债权保障制度来提高债务信用级别,或通过附有权益认购权等措施来补偿债权失败风险的融资方式的观点。其次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夹层融资的供需动因。最后,系统归纳了信托公司开展夹层融资业务的资金进入、风险控制、退出等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东  宋斌  
文章从夹层融资的原理出发,总结了国际资本市场夹层融资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夹层融资的适用条件,解剖了国内首个夹层融资案例,并对夹层融资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从来  
论我国信托业务结构的设定范从来现代信托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反过来又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深化。正因为如此,信托业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获相当程度的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闵嘉宁  金成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不断对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开发资金的监管愈加严厉,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难以及融资渠道过窄的问题,信托夹层融资的出现恰好为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本文以华夏幸福为例,对股权型和混合型两种信托夹层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他房地产企业实施信托夹层融资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启云  李文君  
我国信托业大多已具备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实力。目前基金业的低收益、高费率的现状也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发展我国的基金业。由于信托业投资渠道广阔,投资工具多元化.能够真正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因此,我国信托业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阐述了我国信托业基金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基金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基金类别,分析了我国信托业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可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丽萍  
目前我国信托业已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部门,但是近年来信托风险事件频发,引发了各界对信托业务风险的担忧。本文考察了近期信托产品的风险事件,分析了典型信托业务的风险来源,从交易对手和信托公司两方面探讨了信托业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净资本管理制度、信托赔偿准备金制度、行业互助保障基金等方面提出了防控信托业务风险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麒鹂  
金融信托机构因其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灵活多样,可以充分适应客户的需要,被誉为“金融百货公司”。金融信托业务的开展,既拓宽了金融活动范围,弥补了其它金融业务的不足,又扩大了金融体系吸收资金的范围和数量,增强了金融体系融资的能力。因而它与银行、保险一起,共同构成了金融体系内的三大业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栋文  
一、税收政策缺失造成部分业务无法开展。由于缺乏明确的信托税收政策,我国信托业务的重复征税问题突出。这种重复征税问题使得不动产信托、股权信托、公益信托等多种信托活动在实践中一直无法正常开展。以不动产信托业务为例,如前所述,此类业务在现行税收制度下面临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由于对同一税源的二次、甚至多次征税,加大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绚丽  王芸  
本文从中国信托业的现状出发,从经济环境、社会信用、市场定位、法律法规等角度,分析信托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信托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加速信托机构健康发展的途径——增强监管机制、创新信托产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俊起  
我国信托业的定位与出路马俊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托业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单一银行体制的不足,在活跃金融市场,引进外资,推进金融体改,动员社会资金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我国信托业营运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深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敦瑾  张丽  
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西方信托基本知识,包括定义、职能和作用、主要业务及机构等,意在归纳出信托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给我们的启示。信托是信任基础上的委托行为,即接受信任与委托,代为处理和管理经济事务,为第三者谋利益。广义信托包括信托和代理(代办经济事务)。信托与银行信贷在基本职能、行为主体、业务对象、风险责任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相互取代。信托以财务管理为基本职能,金融服务、社会福利、投资等为派生职能,通过中间业务为主的内容广泛的业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源  杨曦  
在当前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土地信托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农业集约化生产、深化农村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土地信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土地信托的运作机制,然后在总结国内外和浙江省土地信托实践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制约土地信托业务开展的问题障碍,研究提出下阶段进一步开展和推广土地信托业务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德强  赵海珍  
目前,我国诸多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成为房地产公司的头等大事。总结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现状并结合夹层融资的特点和运作模式,探讨夹层融资在我国房地产融资中的可行性,以期解决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问题,建立健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体制,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新胜  
我国的信托业务自1980年恢复以来,业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但是,十年信托业务始终在“膨胀—整顿—再膨胀—再整顿”的怪圈中循环。我认为,国家对信托业宏观调控政策乏力及对信托业的整顿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乃是信托业钻入怪圈的根本原因。 1.脱离中国实际,超越客观经济基础,过速发展信托业务。金融信托在我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受行政力的驱动。八十年代初,我国还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