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
- 2023(199)
- 2022(184)
- 2021(169)
- 2020(139)
- 2019(353)
- 2018(365)
- 2017(756)
- 2016(344)
- 2015(336)
- 2014(236)
- 2013(192)
- 2012(141)
- 2011(132)
- 2010(127)
- 2009(123)
- 2008(97)
- 2007(77)
- 2006(67)
- 2005(77)
- 学科
- 济(1045)
- 经济(1042)
- 贸(738)
- 贸易(738)
- 易(737)
- 电子(632)
- 业经(624)
- 网上(624)
- 网上贸易(624)
- 业(568)
- 信息(561)
- 产业(559)
- 总论(539)
- 信息产业(538)
- 银(500)
- 管理(494)
- 银行(490)
- 行(466)
- 企(397)
- 企业(397)
- 中国(368)
- 融(347)
- 金融(347)
- 制(310)
- 农(267)
- 业务(232)
- 制度(220)
- 度(220)
- 中国金融(200)
- 地方(199)
- 机构
- 学院(3264)
- 大学(3126)
- 济(1400)
- 经济(1379)
- 管理(1307)
- 理学(1105)
- 理学院(1090)
- 研究(1084)
- 管理学(1071)
- 管理学院(1066)
- 中国(1008)
- 京(683)
- 财(637)
- 科学(580)
- 中心(538)
- 银(538)
- 农(524)
- 银行(519)
- 财经(501)
- 行(493)
- 所(487)
- 经济学(466)
- 江(464)
- 经(454)
- 研究所(452)
- 经济学院(435)
- 北京(430)
- 农业(424)
- 范(422)
- 院(417)
共检索到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伟 赵璨 杨德明
本文搜集并整理了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关于“互联网+”的相关信息,研究了夸大其词的“互联网+”信息披露是否会影响银行信贷决策。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夸大其词的“互联网+”信息披露能够影响银行信贷决策。企业夸大其词程度越高,下一年度获取的银行借款越多,但增加的主要是短期贷款。同时,企业夸大其词的资源获取效应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只有在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偿债能力较强、大股东掏空风险较小或环境不确定性较小的情况下,上述效应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银行并未识别出企业夸大其词的信号效应和机会主义,信贷决策效率较低。最后,治理机制的研究发现,随着企业信息环境的改善和信贷机构信息甄别能力的提高,夸大其词的“互联网+”信息披露的资源获取效应将难以奏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默文·金
在脱欧公投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英国脱欧将是2016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事实证明,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程度被过度夸大。脱欧后的英国将走向何方?英国在欧洲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讨论这些问题,需要区分清楚欧洲、欧盟、欧元区这三个概念。第一,英国依然还会是一个欧洲国家,公投的结果并不改变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第二,英国从来没有也没有打算加入欧元区。欧元区自身面临着很严重的问题。希腊、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丽娜
本文基于2012—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检验互联网信息披露、审计师决策与企业避税行为三者间内在关联,经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师决策会对企业避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和高审计费用会对企业避税行为产生显著治理效应;互联网信息披露会显著抑制企业避税行为,降低避税程度;互联网信息披露会显著增强审计师决策与企业避税行为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披露 审计师决策 企业避税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粮
互联网金融征信作为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核心,成为我国当前征信体系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阿里金融征信模式入手,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市场垄断模型以及P2P和商业银行的垄断竞争模型的微观分析,阐述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在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推进金融改革市场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征信 阿里征信模式 传统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云
受制于国内行业限制和融资困境,互联网公司纷纷采用VIE模式进行运作,由于VIE模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开展尽职调查和提供信贷支持。论文试图基于互联网公司的特殊模式,深入分析公司架构、总结归纳公司特征、充分揭示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信贷需求、设计信贷策略,为商业银行营销拓展互联网新经济客户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张成瑞 沈娟
本文聚焦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理与传导效果问题。论文利用一个包括企业、家庭和银行的最优决策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微观机理。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总体上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市场的摩擦来弱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二是微观机理上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银行负债结构、证券市场流动性和企业融资结构实现的。三是实证结果主要支持银行负债结构效应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产生了显著影响。因参与证券市场规模不大以及金融资源错配与融资结构优化效应的彼此抵消,其他效应的影响不大。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的调整应当具有对金融市场结构的敏感性,而在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方面,应着重关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鲶鱼效应",而非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直接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符号亮 丁杰 郭小群
作为关键信息披露,年报会通过管理层语调来影响投资者决策。基于信息操纵理论,以我国2009~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管理层的正面语调操纵行为对股价崩盘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年报语调操纵存在正面信息夸大效应,投资者意见分歧在正向语调操纵和股价崩盘中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文本可读性较高的公司相比,正向语调操纵的信息夸大效应在文本可读性较低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相比,信息夸大效应在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元驹 李晓冬
银行等金融机构让利1.5万亿元的政策因数额之大备受各方关注,基于此,对国有四大行半年报披露的让利信息进行专项分析,发现该信息未能及时、充分地列示与披露,只是散见于半年报的定性描述中,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撑。为此,从重要性和及时性两个角度解读银行披露让利信息的质量,总结得出国有四大行半年报披露让利信息的质量不符合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原则。建议更新核算观念,改变惯性思维,并在半年报中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充分地披露让利信息,从而增强半年报信息的重要性、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提高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兰祥 涂苗苗
文章用索洛残差法估算了安徽省1978-2004年的TFP增长率,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关系、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从相关关系和动态影响的角度实证分析了TFP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信贷对TFP增长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德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系统地、全面地、深刻地讨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尤其是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计划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六大体制改革方案和措施的出台,将对国内的各行各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特殊部门的专业银行的体制改革,是六大体制改革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转化这一战略目标,银行本身要转变观念,要按国有商业银行的要求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这一转变对中国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军辉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大银行信贷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我们的研究认为大银行是否适合中小企业,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企业本身处于哪个阶段,由于风险和收益的影响,大银行不适合向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放贷,而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该成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另外,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不健全、银行欠缺高效的贷款技术之前,大银行不适合直接面向中小企业贷款,而应该借助信息中介,例如民间金融、中小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才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晨 董晓君
选取2011~2016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运用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分析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讨论互联网金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与银行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绿色信贷占比较低时替代效应显著,银行绩效提高;绿色信贷占比提高时挤占效应、风险放大效应逐渐显现,银行绩效下滑。互联网金融分流了银行贷款资金,拓宽了"两高一剩"产业融资渠道,使得商业银行在其绿色信贷发展的更早期间出现绩效下滑趋势。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其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提升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银行绩效 互联网金融 动态演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当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佳的十大因素人民银行富阳市支行计划科一、体制转换形成信贷资产积淀。是指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后,形成财政企业同吃银行"大锅饭"的局面。同时,银行承担了对国家重点工程和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资金供应后,银行贷款中固定资产性质的贷款比重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