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1)
- 2023(9468)
- 2022(8536)
- 2021(8128)
- 2020(6874)
- 2019(16074)
- 2018(16160)
- 2017(31600)
- 2016(17235)
- 2015(19211)
- 2014(19138)
- 2013(18948)
- 2012(17258)
- 2011(15245)
- 2010(15016)
- 2009(13505)
- 2008(12901)
- 2007(11022)
- 2006(9498)
- 2005(8123)
- 学科
- 济(66404)
- 经济(66338)
- 管理(48045)
- 业(46453)
- 企(39631)
- 企业(39631)
- 方法(32940)
- 数学(28634)
- 数学方法(28305)
- 农(16783)
- 财(16400)
- 学(16344)
- 中国(16221)
- 业经(14594)
- 地方(13757)
- 理论(11602)
- 制(11574)
- 贸(11408)
- 贸易(11402)
- 农业(11116)
- 和(11080)
- 易(11061)
- 务(10900)
- 财务(10842)
- 财务管理(10826)
- 技术(10468)
- 环境(10306)
- 企业财务(10303)
- 划(9119)
- 银(9101)
- 机构
- 大学(239271)
- 学院(237060)
- 管理(97957)
- 济(90748)
- 经济(88738)
- 理学(86137)
- 理学院(85194)
- 管理学(83658)
- 管理学院(83243)
- 研究(77398)
- 中国(55343)
- 京(50866)
- 科学(50561)
- 财(39608)
- 所(38562)
- 农(37816)
- 业大(37328)
- 研究所(35692)
- 中心(34553)
- 财经(32801)
- 江(32612)
- 北京(31986)
- 范(31333)
- 师范(30979)
- 经(29906)
- 农业(29747)
- 院(28659)
- 州(26823)
- 经济学(26458)
- 师范大学(25162)
- 基金
- 项目(170920)
- 科学(133902)
- 基金(123885)
- 研究(123816)
- 家(108137)
- 国家(107252)
- 科学基金(92310)
- 社会(76135)
- 社会科(72116)
- 社会科学(72095)
- 基金项目(66941)
- 省(66860)
- 自然(61815)
- 自然科(60356)
- 自然科学(60340)
- 自然科学基金(59254)
- 教育(56520)
- 划(56368)
- 资助(51319)
- 编号(50676)
- 成果(40428)
- 重点(37978)
- 部(37293)
- 发(35942)
- 创(35461)
- 课题(34359)
- 创新(33033)
- 科研(33000)
- 大学(31843)
- 教育部(31820)
共检索到32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陈勇
精子作为物种生殖生物学、受精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生及超微结构具有属种特异性,是系统分类、亲缘关系和生殖进化的重要依据。头足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精子发生主要经历顶体的演变、精核的建成、核后端线粒体的系统演变等过程,不同属种的成熟精子超微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八腕目属种精子顶体呈螺旋状钻头形,精核为直核,线粒体于尾部形成线粒体鞘;乌贼目属种精子顶体呈圆屋顶形或圆锥形,精核稍弯,线粒体裹于线粒体距中;幽灵蛸目的幽灵蛸和旋壳乌贼目的旋壳乌贼精核均为直核,线粒体围绕鞭毛形成线粒体袖套,前者顶体球形,后者顶体圆锥形。其中,线粒体距、线粒体袖套、线粒体鞘等头足类精子的...
关键词:
头足类 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 陈新军 刘必林 陆化杰 李思亮 曹杰
头足类和鱼类一样,它的耳石微结构的形成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包含着许多丰富的生态信息。借助扫描电镜和核微探针技术可研究环境因子对耳石总长、轮纹和耳石中微量元素等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文献阅读,总结了温度、盐度、食物等环境因子对耳石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认为目前温度对耳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影响的研究较多。多数学者采用耳石Sr/Ca组成作为温度影响的指标,但尚未见用实验室饲养法的证实报道,因此,这种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头足类。此外,盐度和食物等环境因子对耳石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盐度对耳石微结构的影响尚无相对一致的观点,但耳石总长与饵料丰富水平正相关,其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与饵料中成分...
关键词:
头足类 耳石微结构 温度 盐度 食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刘新富 赵明 倪娜
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条斑星鲽精子的超微结构。条斑星鲽精子全长45.57±3.23μm,主要包括三部分:头部、中段和鞭毛。头部呈圆形,主要结构为近圆形的细胞核;中段不发达,主要包括线粒体和中心粒复合体两部分,具有多个未分化的圆形小线粒体;鞭毛细长,结构为典型的"9+2"型双联微管结构,无侧鳍。这些特征表明,条斑星鲽的精子属于简单的原始类型。条斑星鲽精子不具顶体,但具有开口于核前端稍偏处呈不规则状的核前部凹陷及核内核泡结构,核前凹陷与染色质区无界膜分隔,部分精子在凹陷前端存在由核膜构成的凸起。凹陷区的前部及其开口处常有多个小的具单层界膜的囊泡,这些结构可能是顶体的遗迹,但也不排除其是...
关键词:
条斑星鲽 精子 超微结构 核前凹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红伟 孙金阳 郭晋 高悦勉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魁蚶的精子,揭示了其超微结构。扫描结果显示,魁蚶精子全长55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3部分组成。其中,头部长约2μm,最宽处直径为1.5μm。透射结果显示,魁蚶头部包括顶体和精核。顶体位于头部前端,较圆钝,呈倒"V"形,与精核之间有一间隙,精核位于顶体的下方,占头部体积的2/3左右,具有核后窝和植入窝,但是没有核前窝。中段由5个近圆形的线粒体围绕着中心体构成,线粒体横切面长轴直径为0.6μm,短轴直径为0.5μm。尾部细长,由尾丝包被质膜构成,内有轴丝。横切面呈圆形,直径为0.15μm,横切面为典型的"9+2"结构。
关键词:
魁蚶 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慧玲 方建光 王清印 燕敬平 李锋 张继红 梁兴明 梁翻鹏 孟瑞平
报道了泥蚶成熟精子在SEM和TEM下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扫描电镜观察的泥蚶精子呈具有细长鞭毛的蝌蚪状 ,分头部和尾部 ,精子全长约 5 2~ 5 8μm ,头部长约 2 .7~ 2 .9μm。在透射显微镜下 ,根据其结构泥蚶的精子可分为头部、中段和末段。头部顶体明显突出呈倒V字形 ,V字形顶端膨大形成圆球形结构 ;细胞核近似卵圆形 ,是整个精子电子密度最高的部分 ,在细胞核区域内有囊泡存在 ,且在不同的切片样品中囊泡所处的位置完全不同。中段由相互垂直的近、远端中心粒和围绕在其周围的 5个卵圆形线粒体组成 ,中心粒为中空的圆柱形 ;具有卫星体结构。尾部为典型的“9+...
关键词:
泥蚶 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马金 钱卫国
耳石是位于平衡囊内起平衡作用的一对钙化组织,它是头足类的加速度感应器,记录其生命周期内的生物和生态信息。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头足类耳石的相应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大分子、微量元素、同位素、微化学标记等方面,其中微量元素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在头足类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及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头足类微量元素在与栖息环境尤其水温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被认为是测定头足类生活水温的"温度计"。然而,涉及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以及与盐度和食物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且多集中于Sr/Ca的研究。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生殖系统是海洋种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特性,对头足类生殖系统组织结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较为系统阐述了头足类生殖系统各单元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特点。研究认为,头足类生殖系统主要由一个性腺,一对或单根生殖导管,以及一系列的腺体组织或生殖囊等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的腺体组织较为复杂,但基本组成单元是一致的,主要行使精荚组装的功能,而雌性生殖系统的腺体组织较为简单,但不同种类其组成单元相同,主要行使形成卵壳的功能。分析认为,目前基于解剖学、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尚无法解释头足类性腺与生殖导管之间的连接、配子成熟后的输入机制、栖息水域环境变化对繁殖系统的影响,以及雄性精荚...
关键词:
头足类 生殖系统 组织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头足类通常为一年生种类,是典型的短周期生命物种。鉴于其特殊的生活史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头足类的基础生物学。角质颚作为重要的硬组织之一,具有形态相对稳定且不易腐蚀等特点,近些年来对其内部结构组成和微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几丁质结构和黑色素沉着的变化也得到很大的关注。本文基于前人对角质颚在形态、生化结构和年龄生长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方向展开分析。结果认为,角质颚的研究方向应该从定性到定量分析开始转变,并且要更加关注角质颚形状变化与其生化结构和生长等规律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刘金立 许强华
头足类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软体动物,同时在海洋生态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开发和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视。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世界各国在头足类种群鉴定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头足类种群结构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传统的形态学和生态学方法为其鉴定提供了基本的手段,其中利用耳石对其生长和产卵季节等进行推算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生物化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应用,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分析认为,头足类种群鉴定还应结合其基础生物学,特别是分类学、生活史和洄游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头足类 种群结构 鉴定方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头足类是古老而高等的海生软体动物,贝壳是其重要的硬组织之一,可分为外壳和内壳。其中内壳根据质地不同又可分为角质、石灰质和软骨质3种类型,三者在形态和组成成分上差异明显。头足类贝壳不仅是重要的分类性状,而且在生物学、生态学上应用广泛。可利用外壳、石灰质内壳和软骨质内壳的形态特征在属分类水平上进行应用;角质内壳的形态特征在各种间细微结构差异明显,需要不断积累资料和归类分析。角质和石灰质内壳是年龄和生长研究的重要材料,其生长纹的日周期性证实和选择合适角质内壳部位是研究的关键,其日纹形成与水温、食物丰度等因子关系密切。贝壳的形态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头足类的栖息环境,可通过对其同位素含量及其组成分析来揭...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飞飞 陈新军 刘必林 李建华
头足类作为软体动物门中的重要组成,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是海洋生态系统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大对头足类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目标之一。头足类种类繁多,通常是抹香鲸等高等动物的重要饵料,因此其分类鉴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方法和材料两个方面对头足类的分类鉴定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传统的外部形态学与生态学在头足类的分类鉴定已经相当成熟,耳石是头足类信息的良好载体,可作为种类和种群划分的主要依据;角质颚是头足类的主要摄食器官,具有稳定的形态特征、良好的信息储存以及耐腐蚀等特点,不同种类之间有着显
关键词:
头足类 分类鉴定 硬组织 分子遗传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With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world economic fisheries resources,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ephalopod resour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generally in the world and many researches on cephalopod resources and biology were made.Beak with the features of steady structure,erosion-resistant and b...
关键词:
角质颚 头足类 形态特征 分类学 生物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华国 宋小玲 吴小毅
稻褐飞虱 Nilaparvata ;ugens Stal 是亚洲水稻产区发生区域最广、对水稻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作了大量的研究。日本学者末永一曾对其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作过系统研究,但未对精子和卵子的结构作深入细致的观察。迄今为止,有关稻褐飞虱精子结构和功能的报道甚少。鉴于精子对生殖的重要作用,作者对稻褐飞虱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长琳 庄志猛 陈四清 邹健 李学文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精子的超微结构。星突江鲽的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球形,主要结构为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植入窝较浅,凹入深度约为细胞核直径的1/4。核中染色质致密,但存在染色质较浅的头部凹陷和核泡。中段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基体的长轴相互垂直,呈"T"字型排列,基体的长轴与精子的长轴平行。袖套很浅,其最深处只达到线粒体下端的1/3处。在袖套线粒体的外面,具有大量的椭圆形囊泡存在。尾部细长,主要由轴丝构成,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鞭毛较粗,长有两排侧鳍,侧鳍不对称。鞭毛细胞质中可见大小不...
关键词:
星突江鲽 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黄晓荣 冯广朋 赵峰
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史氏鲟精子形态和超微结构。精子具有顶体、头部、中段和单鞭毛等部分。顶体长0.99±0.06μm,宽0.87±0.09μm。细胞核从后往前逐渐变细,前端宽度为0.88±0.04μm,后端宽度为1.26±0.06μm,细胞核长7.29±0.32μm。核内含有3条核管(E),核管上行至顶体下行至植入窝而止。中段紧接头后部,长为0.51±0.12μm,宽0.91±0.05μm。中段含有线粒体、中心粒复合体和鞭毛的起始部分。线粒体分2~3层排列,线粒体中可见髓样嵴结构。在细胞核与中段接合部细胞核向内凹陷形成植入窝,纤维体位于植入窝内,其后是中心粒复合体。中段后缘延长为袖套,袖套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