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5)
- 2023(8738)
- 2022(7289)
- 2021(6700)
- 2020(5551)
- 2019(12112)
- 2018(11671)
- 2017(21561)
- 2016(12371)
- 2015(13318)
- 2014(12811)
- 2013(12792)
- 2012(11865)
- 2011(10801)
- 2010(10777)
- 2009(9874)
- 2008(9713)
- 2007(8786)
- 2006(7790)
- 2005(6567)
- 学科
- 济(47390)
- 经济(47341)
- 农(44821)
- 业(38970)
- 农业(29665)
- 管理(25572)
- 企(17884)
- 企业(17884)
- 方法(17589)
- 数学(16209)
- 数学方法(16100)
- 业经(15549)
- 学(11860)
- 中国(11687)
- 制(10898)
- 农业经济(9896)
- 贸(9884)
- 贸易(9880)
- 财(9697)
- 易(9696)
- 地方(9288)
- 发(9165)
- 村(8996)
- 农村(8985)
- 及其(7984)
- 技术(7922)
- 策(7619)
- 发展(7607)
- 教育(7598)
- 展(7509)
- 机构
- 学院(179112)
- 大学(175775)
- 农(71278)
- 济(70467)
- 经济(69087)
- 研究(68074)
- 管理(62438)
- 农业(56103)
- 理学(55641)
- 理学院(54958)
- 管理学(53845)
- 管理学院(53583)
- 科学(48123)
- 中国(47829)
- 业大(45732)
- 所(37677)
- 京(35959)
- 农业大学(35537)
- 研究所(35137)
- 中心(30601)
- 业(28768)
- 江(27335)
- 省(26701)
- 财(26403)
- 科学院(24123)
- 院(22813)
- 室(22236)
- 财经(21662)
- 范(21638)
- 师范(21164)
- 基金
- 项目(131569)
- 科学(101247)
- 基金(95152)
- 家(88272)
- 国家(87446)
- 研究(86355)
- 科学基金(72033)
- 省(55450)
- 社会(54440)
- 基金项目(51543)
- 社会科(51180)
- 社会科学(51164)
- 自然(49791)
- 自然科(48674)
- 自然科学(48646)
- 自然科学基金(47808)
- 划(45780)
- 教育(38262)
- 农(37909)
- 资助(36496)
- 编号(33641)
- 重点(30171)
- 发(29731)
- 计划(29156)
- 业(29007)
- 创(28324)
- 部(27876)
- 科技(27262)
- 创新(26552)
- 科研(26207)
- 期刊
- 济(80096)
- 经济(80096)
- 农(75541)
- 农业(50939)
- 学报(46412)
- 研究(44534)
- 中国(38773)
- 科学(36851)
- 大学(33127)
- 学学(32344)
- 业(24342)
- 业经(20679)
- 财(17069)
- 融(16361)
- 金融(16361)
- 业大(16163)
- 管理(16151)
- 教育(15238)
- 农业大学(14581)
- 版(14181)
- 农业经济(13207)
- 农村(13020)
- 村(13020)
- 问题(11947)
- 技术(11205)
- 中国农业(10718)
- 科技(10613)
- 经济研究(10479)
- 世界(10322)
- 财经(9737)
共检索到254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王玲仙 曾黎琼 程在全 黄兴奇
研究了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4种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制作用和对非洲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丛生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头孢类抗生素在作为抑菌剂用于非洲菊遗传转化试验时,头孢曲松钠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以200 mg/L为宜,同时该抗生素在低浓度下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丛生芽诱导率,在高浓度下则抑制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有类似植物激素的活性。
关键词:
抗生素 农杆菌 非洲菊 基因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华 吴清民 王真
为在大肠杆菌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和鉴定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通过对临床分离的13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耐药谱较广泛的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riner转座子对其基因组进行随机突变,获得转座子突变株文库,并以亲本菌株为对照筛选文库中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的突变体,通过套式PCR、核苷酸测序及序列比对确定突变株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点及其破坏的基因。结果表明:从突变株文库中筛选得到22株分别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萘啶酸敏感的突变株,其中7株对4种抗生素都敏感;插入位点分析发现,抗生素敏感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转座子突变 耐药性 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亚萍 陈志谊 罗楚平 周华飞 刘永锋
【目的】明确55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菌株对3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抑菌活性及与其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种类的定性定量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分别测定55株芽孢杆菌活体菌及其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3个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序列srf A、itu A和fen A对55株芽孢杆菌进行PCR扩增;采用质谱及液相色谱分析55株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的种类、数量。【结果】55株芽孢杆菌菌株及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学文 姚仕义 Huong Pham Joachim Vater 王金生
利用MALDI TOF MS技术 ,鉴定了将lpaB3基因转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168菌株所构建的工程菌GEB3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种类。结果表明 ,GEB3仅产生表面活性素 (surfactin) 1种脂肽类抗生素。经LC MS分析 ,GEB3产生由 13、14和 15个碳原子的脂肪酸链构成的标准表面活性素变异体 (standardsurfactinisoforms)。生物活性检测表明 ,该工程菌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具有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亚萍 周华飞 刘永锋 陈志谊
【目的】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生防菌株B1619发酵液上清中分离脂肽类抗生素,分析其抑菌活性相关成分,为应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菌株防控番茄枯萎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对B1619中3种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sfp、itua和fenB进行检测;通过盐酸沉淀、甲醇抽提法等方法提取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用supelclean~(tm) lc~(-1)8柱及pHase Hf-nH2柱对3种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进行分离;通过malDi-tof-ms和Hplc分析、鉴定3种脂肽类抗生素;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分别测定3种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番茄枯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俊卿 刘邮洲 张荣胜 刘永锋
[目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T-500是1株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通过优化其摇瓶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的含量,为T-50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酸沉淀法提取T-500菌株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抗生素,并进行脂肽抗生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分析,筛选影响抑菌效果的发酵培养基主成分;随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结果]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最佳培养基为:黄豆饼粉7.00 g·L~(-1),蛋白胨4.92 g·L~(-1),酵母粉1.90 g·L~(-1),小麦粉5.00 g·L~(-1),玉米糊5.00 g·L~(-1),NaCl 1.00 g·L~(-1),MgSO_40.20 g·L~(-1),MnSO_45.0 mg·L~(-1),FeSO_40.5 mg·L~(-1)。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0 mL三角瓶装105 mL,接种量0.87%,发酵时间41.35 h,温度28℃,转速180 r·min~(-1)。利用最佳摇瓶发酵工艺,T-500菌株所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对纹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23±0.15)mm,菌含量达(7.41±1.18)×109CFU·mL~(-1)。经摇瓶发酵试验和抑菌活性验证,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质谱和色谱检测表明:优化发酵工艺后产生的Surfact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8.2%,Itur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80.9%;优化发酵工艺后检测到了Fengycin的产生,但优化前未发现Fengycin的产生。[结论]利用响应曲面法成功优化了枯草芽胞杆菌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后,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产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俊卿 刘邮洲 张荣胜 刘永锋
[目的] 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T-500是1株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本研究通过优化其摇瓶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的含量,为T-50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酸沉淀法提取T-500菌株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抗生素,并进行脂肽抗生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分析,筛选影响抑菌效果的发酵培养基主成分;随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晶 周树峰 陈华 韩和平 李银心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向转AtNHX1(拟南芥Na+/H+逆向运输蛋白编码基因)的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 L.Moneymaker’)株系X1OEA1自交二代植株(T2)中转入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PCR、Southern、RT-PCR和甜菜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BADH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翻译表达。叶绿素荧光(Fv/Fm)、相对电导率(Rc/Rc’)、叶绿素含量(Chla+b)、叶绿素a/b比(Chla/b)、光合速率(Pn)测定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全 李平 刘熔山
以水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作为受体, 比较了不同外值体、vir诱导物等对根癌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基因实验体系。依据该体系,以粳籼DREW 的幼愈伤组织和籼稻D汕B的幼穗愈伤组织为受体,经农杆菌AGL1/pCAMBIA1301转化后, 获得了超过50% 的潮霉素抗性愈伤筛选率, 并获得再生植株。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水稻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福 王敏
本研究测定了17种抗生素对24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从湖北和安徽各地患病鱼上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供试药物都高度敏感,而从广东中山的患病翘嘴鳜和斑鳢上和从湖北黄石、荆沙等地患病中华鳖上分离的菌株则对四环素类、氨基甙类和大环类酯类的部分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推测滥用抗生素和用药方法不适当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楚平 张婧 季冬淳 陈树桥 陈永兴 赵玉萍 李相前
【目的】建立一种从枯草芽胞杆菌中高效快速制备4种脂肽类抗生素的方法,初步阐明制备脂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构建脂肽类抗生素突变株,采用酸沉淀、有机溶剂抽提和固相萃取的方法从枯草芽胞杆菌Bs916及其突变株的发酵液中提纯表面活性素、杆菌霉素L、泛革素和罗克霉素4种脂肽类抗生素;运用HPLC-MS、SDS-PAGE电泳对制备脂肽类抗生素的纯度进行检测;最后采用西瓜枯萎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绵羊血红细胞测定4种脂肽类抗生素的抗真菌、抗细菌和溶血活性。【结果】蛋白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脂肽类抗生素均达到了电泳纯和色谱纯;生物活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素和杆菌霉素L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泛革素和罗克霉素的溶血活性较弱,杆菌霉素L和泛革素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而表面活性素和罗克霉素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活性。【结论】建立快速从芽胞杆菌中提纯4种脂肽类抗生素色谱方法,测定了4种脂肽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探究脂肽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利军 曾炳山 刘英 李湘阳 裘珍飞
以巨桉无性系Eg5叶片为外植体材料,以GUS瞬时表达率和瞬时表达率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主要探讨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基pH、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 nm为0.5、接种30~60 min、共培养基pH值为5.8~6.0、共培养基中添加150 mg.L-1AS、菌液中不添加AS、共培养1 d遗传转化效果最佳,初步建立了巨桉Eg5的遗传转化体系。
关键词:
巨桉 农杆菌 Eg5 遗传转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芳 赵德刚
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朝仓花椒遗传转化体系,以朝仓花椒叶柄及茎段为转化受体,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获得转化体系如下:外植体预培养3d,在OD600为0.5~0.8菌液侵染10min,共培养3d,延迟7d筛选,以30和50mg/L卡那霉素(Kan)进行梯度筛选。结果表明:重悬液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AS),可提高朝仓花椒Kan抗性愈伤率至24.6%;转化植株经GUS组织活性及PCR检测呈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已导入朝仓花椒基因组中,利用本转化体系可为下一步将有重要经济价值外源基因导入花椒打下基础。
关键词:
朝仓花椒 农杆菌 遗传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席梦利 施季森
以杉木试管苗靠近茎尖的茎段为受体材料,研究6个影响杉木遗传转化效果的因素,初步确定杉木茎段较为合适的转化体系为预培养1~3d,OD600nm为0.1~0.4的菌液浸染10~15min,共培养3~5d,共培养基附加乙酰丁香酮(AS)80μmol·L-1,共培养后延迟3d筛选。在初次筛选培养基上共得到186个卡那霉素(Km)抗性芽,在二次筛选培养基上获得39个Km抗性芽。PCR检测有2个Km抗性芽呈稳定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已整合到这2个Km抗性芽的基因组DNA中。
关键词:
杉木 农杆菌介导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树章 雷开荣 杨小艳 胡明瑜 林清 吴红
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是防治玉米螟虫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F野生型基因编码区密码子优化改造获得新型抗虫基因Gm Cry1F,使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II,最后应用PCR法与蛋白免疫学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CUB-ubi::Gm Cry1F-35s::bar,经光照培养分化获得到转化苗25株,其中有17株的PCR和试纸条检测均呈阳性,说明Gm Cry1F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这一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开展转基因抗虫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也为玉米抗虫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