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2)
- 2023(2545)
- 2022(2118)
- 2021(2117)
- 2020(1790)
- 2019(4075)
- 2018(4129)
- 2017(7356)
- 2016(4401)
- 2015(5228)
- 2014(5298)
- 2013(5176)
- 2012(5143)
- 2011(4697)
- 2010(4733)
- 2009(4502)
- 2008(4764)
- 2007(4559)
- 2006(4039)
- 2005(3676)
- 学科
- 济(21152)
- 经济(21127)
- 管理(14433)
- 业(9878)
- 企(8600)
- 企业(8600)
- 方法(7112)
- 数学(5844)
- 数学方法(5680)
- 地产(5262)
- 房(5262)
- 房地(5262)
- 房地产(5262)
- 学(4600)
- 财(4263)
- 中国(4238)
- 农(3906)
- 城市(3728)
- 经济管理(3494)
- 城市经济(3487)
- 制(3463)
- 理论(3268)
- 业经(2814)
- 务(2713)
- 财务(2702)
- 财务管理(2690)
- 银(2641)
- 贸(2636)
- 贸易(2631)
- 银行(2621)
- 机构
- 大学(65676)
- 学院(63987)
- 研究(23652)
- 济(21947)
- 经济(21318)
- 管理(20955)
- 中国(18916)
- 理学(17292)
- 理学院(17062)
- 科学(16695)
- 管理学(16493)
- 管理学院(16396)
- 农(15546)
- 京(14876)
- 所(13729)
- 农业(12496)
- 研究所(12157)
- 业大(12054)
- 财(11553)
- 中心(11330)
- 江(10568)
- 北京(9451)
- 省(9319)
- 财经(8775)
- 范(8638)
- 州(8498)
- 师范(8496)
- 农业大学(8137)
- 院(8101)
- 经(7987)
共检索到10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超群 李帅鹏 张申 谢顺 魏开赟 黄显会
【目的】头孢洛宁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以每个乳区250mg用于治疗亚临床感染引起的乳房炎。头孢洛宁通过与敏感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从而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笔者开展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以期为该药的合理使用和乳品安全生产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头进入干乳期的健康奶牛,每个乳区分别注入一支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平均干乳期为50 d,奶牛产犊开始泌乳后的6、12、24、36、48、60、72、96和120 h,将每头奶牛每次采集的4个乳区的奶混合。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150mm×2.1mm,3.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5.0μL。头孢洛宁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化,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电喷雾电压(IS)为4k V,雾化气压力(GS1)为55psi,气帘气(CUR)为15 psi,辅助气流速(GS2)为35psi,离子源温度(TEM)为600℃;定量离子对为m/z→459.4/337.3。样品自然解冻,取5 g牛奶,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L乙腈,涡旋混匀2min,在10℃条件下10 000 r/min离心10 min。将上清液用15 mL75%乙腈水溶液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并加入10 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震荡1 min,弃掉正己烷,把提取液移至100 mL鸡心瓶中,在40℃用旋转浓缩仪旋转蒸发除去乙腈。向已除去乙腈的样品溶液中加入20 m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 H8.5。将样品提取液以3 mL/min的流速通过HLB固相萃取柱,先用5 m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洗涤鸡心瓶并过柱,再用2 mL水洗柱。用2 mL乙腈洗脱,收集洗脱液于刻度样品管中,在40℃下用氮气浓缩仪吹干,用2 mL水溶解残渣,摇匀后,过0.22μm滤膜,取样供LC-MS/MS检测。【结果】头孢洛宁在2—200μg·kg~(-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1—0.997之间。该方法检测限为0.5μg·kg~(-1),定量限为2μg·kg~(-1)。头孢洛宁在2、20、40和200μg·kg~(-1)四个添加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3.60%—103.52%,批内变异系数为1.85%—10.41%,批间变异系数为3.41%—8.97%。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满足残留检测定量分析要求。使用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的初产奶牛,在产犊后96 h低于定量限。经产奶牛在产犊36 h低于定量限,24h均低于MRL。【结论】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奶期)按推荐剂量4个乳区(250 mg/乳区)给药后,其产犊泌乳后牛奶中的弃奶期为24 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华伟毅 刘义明 徐飞 路永强 孔梅 王海挺 黄慧丽 王宏磊 吴连勇 李秀波
【目的】确定自主研发新兽药——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靶动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经产和初产健康泌乳期奶牛各6头,入选前30日内未接受过全身性或乳房内抗生素给药,产奶量在15-35 kg。给药前1日、给药当日(0日),记录各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直肠温度,并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采样时先用清水冲洗乳房,用75%乙醇对乳头及周围进行消毒,待酒精挥发后,手工挤奶,弃去前三把奶后,采集奶样于灭菌试管中,贴好标签,低温(4℃)保存并于6 h内送实验室检测。给药当天,待奶牛挤完奶后,先用消毒毛巾清洁各乳区,再用消毒药液浸泡乳头约30 s,然后进行乳头内灌注给药。灌注时轻轻推压活塞,将药物缓缓注入乳池内,使药物均匀分布。按照推荐剂量,每头奶牛的4个乳区分别单次注入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一支(含头孢洛宁250 mg)。给药后1日、3日、5日、7日和10日对4个乳区各采集奶样。记录奶牛标识、观察时间、试验日期和时间、每头奶牛日产奶量及体温等参数。检测乳样中体细胞数(SCC),对给药当日(0日)和给药后第10日各采集的乳样进行细菌学检查。将各奶样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各种病原菌。分离菌株经纯化培养后,依据菌落形态、染色特征、生化特点鉴定其种类。主要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给药乳区未出现乳房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给药前1日、0日和给药后的1、3、5、7和10日,体细胞数大多在25-40万个/mL,平均体细胞数分别为33.26、32.74、32.70、31.63、31.24、30.62、30.04万个/mL,给药后各时间点奶样体细胞数与给药前体细胞检测结果相比,体细胞数有所降低,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产奶量在23-33 kg,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27.30、27.35、27.25、27.40、27.64、27.83、28.00 kg,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试验奶牛在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直肠温度均在奶牛的正常温度范围内(38.4-39.2℃),直肠平均温度分别为38.79、38.82、38.83、38.77、38.71、38.71、38.69℃,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按推荐剂量单次给药对奶牛的体细胞数、日产奶量、体温无显著影响。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在给药当日(0日)采集的乳样中,分离到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为2、3和4株;给药后第10日,仅检测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1株,给药前后目标菌数量有显著降低。【结论】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体温、产奶量和奶中体细胞数等无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彤 张道康 刘茂林 黄慧丽 张宁 徐飞 刘义明
【目的】了解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房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初产和经产健康泌乳期奶牛各6头,所选奶牛在试验前30日内未全身性或乳房内给予任何抗生素,奶牛正常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抗菌药物。给药前1和0日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早、中、晚3次产奶量的加和)、检测每个乳区采集奶样的体细胞数,并对给药前0日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4个乳区分别单次给予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统计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给药后的第12 h、3、5、7、10天分别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茂林 刘义明 徐飞 张道康 黄慧丽 李浛 李秀波
【目的】参考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兽药质量标准,建立了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建立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方法,可有效的分析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的有关物质,为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仪器方法按照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兽药质量标准要求,色谱条件:流动相为高氯酸钠缓冲溶液(精密称取NaClO_4·H_2O_3.45g于1 000 m l水溶解,加入磷酸12 m l,乙腈115 m l,三乙胺调pH3.6),流速为1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20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雷 王树槐 汪霞 宋志超 班付国 周红霞
研究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常规饲养条件下,对6头健康奶牛乳房注入方式给予盐酸吡利霉素乳房注入剂(5 mg/mL),每个乳区10 mL,连续2次给药,间隔24 h。停药后分别于第6、12、24、36、48、60、72、96和120 h对每头奶牛4个乳区挤得的混合奶进行采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牛奶中吡利霉素的残留量,结果统计以盐酸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曲线及平均消除规律曲线表示。结果表明: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较快,48 h时6头奶牛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量平均值为94.0μg/L,已低于最高残留限量MRL(100μg/L),到60 h时6头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丽 赵岳 张素霞 程林丽 王莹
建立检测牛肉、牛奶中氮氨菲啶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乙腈-甲醇(含0.125 mol/L甲酸铵)溶液(体积比50∶50)提取试样中的氮氨菲啶。提取物经40℃下蒸干、甲醇溶解和正己烷除脂后,采用ODS-3 C18色谱柱,以甲醇-0.1%(体积分数)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分离药物与样品基质,在380 nm的紫外检测波长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氮氨菲啶在0.005~1.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对空白牛肉、牛奶进行20~500μg/kg的药物添加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0.3%~93.0%,日内变异系数为2.8%~5.3%,日间变异系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磊 王国书 刘燕 夏志
为1%蛇床子素水乳剂在烟草上的合理与安全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快速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RLC-DAD)对2011-2012年通过田间试验取得的烟叶中的蛇床子素进行残留测定,并按农业部行业标准NY/T/788-2004建立其消解动态曲线,研究其在烟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2年田间试验的烟叶样品分别于药后10 D和15 D消解率达99%以上;1%蛇床子素水乳剂在烟叶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消解动态曲线分别为C_(2011)=17.982e~(-0.4326T)(R2=0.9414)和C_(2012)=18.879e-0.3502T(R~2=0.9823),相应的衰减半衰期分别为1.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道康 刘义明 路永强 徐飞 王天坤 杨宇泽 李秀波
【目的】了解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生产性能和子宫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10头健康的奶牛,所选奶牛在试验前30天内未全身性或子宫内给予任何抗生素,奶牛正常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抗菌药物。给药前1天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早、中、晚3次产奶量的加和),试验当天测量并记录每头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并采集子宫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采样前用75%的乙醇棉球对阴道边缘及内侧进行消毒,将灭菌的子宫洗涤器送入子宫内吸取患牛子宫内容物,置灭菌试管内冷冻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然后子宫内注入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规格:25m L:900mg/支),1支/次/头,连用两次,...
关键词:
奶牛 硫酸头孢喹肟 子宫注入剂 安全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向梅 王战辉 肖希龙 王照鹏 温凯 吴小平 夏曦 武晋孝 江海洋
【目的】喹诺酮类药物和庆大霉素均为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是中国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常用的两类兽药。由于这两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能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因此,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研究和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同时检测这两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方法对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了同时检测牛奶中13种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并对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按比例进行混合标记。同时,采用方阵法系统研究了胶体金标记这两类抗体时的pH值和抗体用量对灵敏度的影响,并对这两类药物抗...
关键词:
喹诺酮类 庆大霉素 残留 胶体金免疫层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饶勇 曾振灵 杨桂香 陈杖榴
【目的】建立牛奶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麻保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等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阱质谱确证方法。【方法】牛奶经三氯乙酸和乙腈沉淀蛋白、聚合物反相Strata-X固相萃取柱净化、ODS2分离后,用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阱质谱测定。【结果】对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沙拉沙星等5种药物进行了定量方法学验证:在1.0~10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以1.0、10.0、100.0ng·ml-1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60.6%~101.0%,日内变异系数≤17.5%,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荣彩 陈莉 陈家梅 夏福利 余苹中
2000~2001年分别在北京市郊区和武汉市郊区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有效成分毒死蜱在小麦上的半衰期为2.5~4.2 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3.7~9.5 d;在用量375~750 g/hm2、施用1~2次的情况下,小麦麦粉中残留量为未检出(
关键词:
乐斯本 毒死蜱 小麦 残留量 消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金波 王加启 李珊珊 甄云鹏 刘光磊 卜登攀 刘开朗
功能乳制品的加工失活是目前乳制品工业中的重要难题。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于乳中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IgG)和乳铁蛋白(Lf)的影响。本研究参照目前乳品工业中常用的热处理方式,共选用12种温度和时间组合。结果表明,乳品加工过程中的均质化处理提高了乳中IgG以及Lf的活性;不同的温度与时间的热处理方式组合可以显著的影响乳中IgG和Lf的活性;综合考虑乳中IgG和Lf活性变化,本研究表明70~75℃,15s的加工工艺适合于这两种功能性蛋白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热处理 牛奶 IgG 乳铁蛋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佳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牛奶及乳品业的规模、分布与产品开发情况;沿产业链从遗传科学、牛奶和乳品加工、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阐述了目前加拿大牛奶及乳制品业最先进的科研、生产与管理体系;分析了加拿大牛奶及乳品业有关行业协会在推动市场发展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
牛奶和乳品 基因型 食品安全 质量标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晋辉 张军民 卜登攀 周凌云 杨永新 马露 张娟霞
分别在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安6个地区选取采样牛场进行春季和夏季采样,测定乳中IgA、IgM、乳铁蛋白和SCC,数据采用SAS 8.0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并以牛场、季节为主效应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牛奶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和乳铁蛋白统计特征,及其随体细胞计数(SCC)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乳中IgA、IgM、乳铁蛋白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不同牛场奶牛乳中的IgA、IgM、乳铁蛋白差异较大,春季和夏季牛奶中IgM和乳铁蛋白含量变化显著,但IgA和SCC无显著差异。乳中IgA、IgM、乳铁蛋白(对数形式)以及体细胞评分(SCS)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随SCS的升高,I...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盼 孙宇 李莲 毛杰 柳许娟 王根林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p38通路及相关因子与乳房炎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和患临床乳房炎2组共6头荷斯坦奶牛进行研究。收集2组奶牛的乳样、血样以及组织样品,利用石蜡包埋和HE切片染色对奶牛乳腺组织进行观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p38、TLR4、TNF-α和IL-1βmRNA水平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对p38、TLR4、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患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p38、IL-1β和TNF-αmRNA水平表达显著升高(p<0.05)。ELISA结果表明:两组样品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差...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p38 TLR4 炎症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